公共自行車應向共享單車學點什麼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公共自行車應向共享單車學點什麼

來源:《工人日報》 張世光

  如何讓「共享」與方便共存、與秩序共融、與綠色共建,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與胸懷。

  前幾天去了一趟北京,一下子就被共享單車吸引住了。下載APP,註冊,交押金,然後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了。

  當時還想,這種單車什麼時候能到我家門口。很快,我生活的城市裡出現了類似產品「公共自行車」。

  與共享單車由企業投資不同,公共自行車是政府投資建設,企業運營管理。而二者最終的目標都是要促進城市綠色交通出行。從細節的對比中不難發現,公共自行車確實需要好好看看共享單車的發展。

  首先看優點。城市公共自行車,必須先辦一張本地公交IC卡,存取車要到固定的車位上進行。換句話說,如果是外地人想騎這個車子,必須先去辦一張本地的公交IC卡,這跟手機上下載APP比起來,有點麻煩。除了辦卡不方便,車輛要停到固定車位似乎也不很方便。

  有大數據統計發現,共享單車承擔解決的行程一般都在一公裡之內,也就是說,基本都是從公交站、地鐵站到家、單位這最後的一點距離。那麼,走一段路去取車,再走一段路去還車,是不是有點折騰?

  其次,也看看人家的不足,別犯同樣的錯誤。

  雖然說在不少城市,共享單車理論上激發了人們綠色出行、使用公共運輸的欲望,但在融入城市之前有些問題還須提前考量。比如,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城市道路不斷加寬。這種加寬很多是以自行車道的窄化甚至消失為代價的。從自行車大國,進化到汽車大國,現在又要重新提倡自行車出行,空間的博弈不可避免。再如,在不少城市,共享單車的擺放無序都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隨意丟放,甚至堵塞公交車通道,這絕不是「共享」應該追求的目標。

  如何讓「共享」與方便共存、與秩序共融、與綠色共建,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與胸懷。

  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共享單車品牌組團參加,共享經濟也成為分論壇的關注點之一。不難想見,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經驗的成熟,共享單車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共享經濟融入各個城市發展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對地方政府來說,應該早著手早研究,並儘早拿出量體裁衣的本地方案。

【責任編輯:朱立雅】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困局:共享單車為何成了無人認領的「殭屍車」?
    共享單車被誰撞了腰:旨在環保卻有淪為城市垃圾之嫌家住北京市大興區黃村某小區的王女士發現小區內損毀擱置的ofo共享單車越來越多。她隱約記得自己單元樓下的一輛ofo至少停了兩個月以上了,不僅影響小區美觀還有點擋道。她曾經向物業反映過,但是並沒有人清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僅在一些小區長期存放著無人清理的一些損毀的共享單車。
  • 「共享單車」註定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
    (取車)的難度還包含停車的難度,如果是自己的自行車,取車難度比較低,但在停車時就會比較為難,找不到停車的地,停了也會怕被偷,如果是共享單車,雖然停車很容易,但找車的難度係數卻提升啦。和政府項目相比,最近備受資本追捧的摩拜單車和ofo們能活的好麼?那就要看看他和政府項目比有什麼異同:首先摩拜單車們作為企業,是需要有盈利能力的,所以需要控制成本且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文王 佳 馬阿佳  蓬勃發展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是運營商向用戶提供的、在公共區域放置無樁自行車供用戶隨取隨用的一種分時租賃活動)行業,讓我們看到中國重塑「自行車王國」的可能。  共享單車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性  共享單車是將傳統公共自行車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實現的一種實時租賃模式,但由於其創新性,許多管理模式和技術尚未成熟,由此也導致了定位不準確、用戶實名制信息安全等問題。
  • 城市共享單車監管的創新整合之道
    對這類公共事務的治理體現了公共治理的複雜性。二、理論闡釋:整體性治理與跨界問題治理的契合為回應「跨界問題」,公共管理理論界與實踐部門提出或採取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是學界很快就發現,政府治理模式本身就有可能阻礙跨界問題的治理。
  • 其它國家的共享單車啥樣?基本都有停車樁
    每一個Velib運營的站點均配有一個自動租用終端,通過終端提供的地圖能查詢周邊公共自行車以及服務點的實時租還狀態。如市民遇到滿樁無法還車的情況,會向市民再提供15分鐘的免費租用時間。2014年,巴黎Velib共享單車公司提出首個「未成年自行車計劃」,即專門向孩子們開放的共享單車。目前Velib共提供4種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單車種類,通過不同的頭盔顏色加以區分,使得共享單車打開了面向各個年齡層面的市場。如果商業盈利是公共自行車項目的目標的話,巴黎無疑是大贏家,年均利潤高達2000萬歐元。
  • 臨沂的共享單車叫什麼是小綠嗎 這是咱們專屬無樁車
    摩拜單車進駐臨沂、公共自行車小綠服務已久,但其實臨沂還有新的共享單車!既不是摩拜單車也不是ofo小黃車。臨沂的共享單車叫什麼?   其中,久隆奧斯卡西門站點的借還量最多,達到了100945次;緊隨其後的九州商業大廈站點為88354次、人民廣場南站點借還量為84788次。   騎行公共自行車的市民越來越多,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這些都考驗著公共自行車調運系統。
  • 共享單車治理:不能無序停放,也不能倒退到「有樁時代」
    一方面,如北京市出臺的指導意見要求,新建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站、商業區、居住區等應規劃預留較為充足的自行車停放區,並將自行車道、停放區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養護、維修一併納入城市道路建設、養護、維修計劃。另一方面,深圳南山區即將開始試點共享單車智能鎖車樁,通過設立停放區、鎖車樁和電子圍欄,共享單車使用者只有在這些區域才能實現單車取還車操作。
  • 共享單車以幾何級數增長 須警惕「馬爾薩斯陷阱」
    楊宏山指出:「共享單車是個新生事物,對於城市發展,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試圖想通過一次性的規劃把未來所有的不確定性都搞得清清楚楚,這個也不大現實,因為規劃者的認知理性也是有限的。」  摩拜智庫首席專家周亞則明確表示,對共享單車這樣的新生事物應該先鼓勵後規範。但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利強不贊成這個觀點,他認為共享單車在德國、法國雖然很受歡迎,但都是以事前規劃為基礎。
  • 關於秀洲區公共自行車設置的現狀及優化建議
    近年來,隨著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的出現,居民出行方式多樣化,嘉興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網點建設資金有些吃緊,每年的維護費用和服務也逐步捉襟見肘,公共自行車網點建設可持續,也需要有更多的資金渠道。目前存在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公共自行車運行至少有以下優勢:一是環保、健康出行。二是公共運輸重要組成。三是緩解交通壓力。但綜合來看,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服務點設置不合理。
  • 我被這詞環繞:共享單車
    這一年,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的熱潮下應運而生。2016年底, 一張關於共享單車的手機截屏躥紅網絡,24個共享單車app霸滿了整個手機屏幕。一時間,以ofo和摩拜為首的二、三十個新的共享單車品牌紛紛湧入市場。共享單車是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產物,其實質是共享經濟。
  • 共享單車快慢分季節?紐約公交趕不上三輪?
    文/數據俠Schneider   共享單車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一陣新出行熱潮。數據俠Todd Schneider結合共享單車數據,揭示了大紐約公共運輸的出行困境、現實與影響。   這個結論的得出有一些限制要素,如果很多計程車的乘客同時改變出行方式使用共享單車,就會直接導致人們很難找到一個可用的共享單車服務點去借車或者還車(DT君小提示:美國的共享單車Citi Bike和中國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一樣需要停靠點
  • 共享單車重創廈門自行車車行 有的店被迫關門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微博)報導(記者 鍾炳祥/文 陳巧思/圖)共享單車入廈不足兩個月,卻已在廈門颳起陣陣旋風。「這一兩個月來,隨著摩拜單車、ofo等共享單車的大舉入廈,店裡的生意更加慘澹。」上述負責人說,原本就已舉步維艱的自行車行,如今已面臨生死抉擇。無奈 要麼轉讓收縮要麼轉型「自行車銷售行業本來就是江河日下,但沒想到現在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 共享單車給大交通系統帶來衝擊 須避免「公地悲劇」
    上海靜安區鴻興路上的一處違停單車停放點  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柯成韻 丁華豔)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共享單車進入城市,實際也就是進入到了城市的交通系統。  高德地圖交通分析師房一多說:大數據顯示,共享單車的騎行距離90%集中在5公裡以內,而5公裡內的客流在城市公交線路中的佔比是很高的。  共享單車主要解決的是「最後一公裡」,也能夠適當減輕公共運輸的壓力,但過度分流,又會造成公交資源的浪費。公交集中運輸變成了大量單車分散出行,公交資源的利用率就降低了,還會過多佔用路面、影響秩序。
  • 共享單車興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好嘗試
    下載APP,支付押金後,只需用手機掃一下單車上的二維碼,便可打開車鎖,騎走單車。長期以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變得容易解決了。  之前,對於公眾提升「最後一公裡」出行效率的需求,有關方面一直在探索,也推出了一些解決方式,但接受度並不是很高。
  • 【共享單車面面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好嘗試
    下載APP,支付押金後,只需用手機掃一下單車上的二維碼,便可打開車鎖,騎走單車。長期以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變得容易解決了。  之前,對於公眾提升「最後一公裡」出行效率的需求,有關方面一直在探索,也推出了一些解決方式,但接受度並不是很高。
  • 天津兩自行車製造商部分車間被查封 或影響共享單車
    天津兩自行車製造商部分車間被查封 或影響共享單車 2017-05-業內人士稱,自行車和電動車都將受到影響,整車將迎來漲價,共享單車或受到影響。  事件  富士達、愛瑪部分車間被查封  根據天津政務網公布的信息,環保局在調查天津富士達自行車有限公司時,現場正在生產,噴漆及烤漆車間產生的廢氣確有異味。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隨著運營時間和裡程的增長,不少車輛出現不同程度損壞,加之三年強制報廢標準的施行,到2020年,全國將有至少1000萬輛共享單車面臨報廢,不僅佔用公共空間和土地資源,還將產生數以萬噸計的固體廢物。而對其如何處理,目前還缺少明確規定。記者從天津市交通管理部門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在該部門備案的共享單車投放量為74萬輛。業內人士稱,市面上實際投放的共享單車數量還要大於這個數字。
  • 從共享單車,看創新成敗規律-虎嗅網
    這種情況下就要寄希望於公共運輸,公共運輸就要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方便的問題,所以人們想到了自行車這是非常自然的。 但問題就在於,傳統的政府方式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方案,用公共事業的方式解決,就顯示出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比如在摩拜、ofo這些私營的共享誕單車模式進入深圳以前,深圳政府就已經建了很多的自行車停車樁。這種情況下,很快就部署了自行車。
  • 解決「亂停放」問題 長寧楊浦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原標題:長寧楊浦正在試點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眼下,城市共享單車方興未艾,「亂停放」問題也日漸突出。近日,有市民建議進行共享單車停車區域限定。市交通委肯定市民的建議並同時表示:待各區部分非機動車停放點設置虛擬電子圍欄試點有成果後,再決定是否在全市實行進一步大範圍推廣。
  • 共享單車「添堵」怎麼「破」?煙臺交警重拳出擊整治違規亂象
    為進一步解決學校周邊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幹擾公共運輸秩序等問題,近期,市交警支隊第一大隊針對市民熱點訴求,對魯東大學周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清理行動,確保轄區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有序。邀請交警形象大使共同整治為此,煙臺交警邀請交警支隊形象大使孫明院長參與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協商構建由交警、大學等部門參與的警校聯動常態化機構,參與交通安全監督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