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深度和知識廣度,決定你的人生長度

2021-01-08 淚成書

2017年11月,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被取消了,這個消息對絕大多數非心理學專業出身但又想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的人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這意味著非科班出身的人,再也無法從事該行業。這也是繼法學和醫學以來,第三個被限制資格考證的專業。

同時,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提示:未來社會各行業的發展,一是高度重視專業能力,二是這種專業的重視將會產生大量的時代精英。對於專業能力的重視,並不是當今時代才出現的風潮,早在工業革命時期便已蓬勃興起,只是沒有哪個時代像當今時代如此重視專業人才的系統化培養而已。

隨著人工智慧的高度發展,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普通人將會面臨與機器人展開能力割據戰的殘酷競爭,儘管我們在思想、語言、表達方式上要遠勝於機器人,但這也偏偏暗示著我們需要通過思考和訓練來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以避免被機器人取代的窘境。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說辭頗為駭人聽聞,但事實確實如此不可思議卻不得相信。正如主持人張泉靈在節目上說的,「這個時代要拋棄你,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說。」

去年,網上曾流傳一段視頻,內容是某36歲女士因收費站撤銷而被迫失業,哭訴青春都給了收費如今啥也不會。最近,阿里巴巴宣布籌備兩年的無人酒店即將開業,據說這是全球第一家全場景刷臉住宿的無人酒店,裡面送餐、引導等服務幾乎全由機器人來提供。這兩個案例乍看起來沒什麼聯繫,但細想之後你會發現,機器人最開始代替人類工作是在那些簡單、瑣碎的、短時間內重複次數多而對能力要求不高的事務上,這也就表明,我們要時刻提高自己的能力,接受具有挑戰性的複雜任務,才能在未來發展中找到自己的立錐之地。

在《專業主義》一書中,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提醒讀者:「未來是屬於專業人才的,因為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適而優質的服務。」不管生活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世界留給我們的生存原則都只有這一條:「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聲劣汰。」而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是,正如大熊老師在《格局逆襲:普通人的制勝之道》裡面說的,「要用100分的能力去做80分的事情,這樣才能讓你脫穎而出,擊敗競爭對手」。

那麼,面對時代的挑戰和生存的難題,我們應該怎麼具體實踐呢,才能使自己擁有與別人甚至是與機器人競爭的優勢?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給我們提出一個根本性的建議是:要有先見能力,即能夠看清別人看不到的事物的能力——說實在的,這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是很難達到的。對於趨勢,就算是戰鬥在科學前沿的研究專家,擁有這種眼光和視野的人也在極少數,更何況是能力一般的平凡人。但是,大前研一提到的一個做法可以讓大家普遍借鑑,「從分析現狀入手預測未來,採取強制的方法調配人、才、物等資源」。

在這裡,分析現狀一方面強調的是要了解清楚你自身能力、資源等情況,正如《洛克菲勒的38封家書》裡面說到的,「了解你所擁有的能力、資產、時間等資源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指向的是分析清楚你所處環境的狀況,這是一個按固定流程來進行工作的地方,還是強調多勞多得的市場工作環境?這份工作是完全聽從上級的命令來進行,還是一項可以讓你選擇性做決定的任務?諸如此類。在此之後,還要分析你的自身資源、能力、需求是否與你工作的難度相匹配,而你的現實能力和你工作需要的能力之間的差距,這就是先見能力的一種。

另外,鍛鍊你的先見能力還有一種方式——這也是現實中那些看似很懶散、自身能力不強卻在財富、地位上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所採用的方式——那就是緊隨身邊出現的新事物並熟悉、精通它。你需要做的就是準備一個小本子,把你日常見到的各種你不了解的、陌生的、相對來說比較新鮮的事物記錄下來,一個月之後,再對比你的記錄,重複出現率最多的東西,就代表著一種趨勢,然後你就花時間去掌握它,譬如如今我們所日常使用的抖音、快手、公眾號、直播等——通常來說,在開始階段,這種事物大多數人都不熟悉,所需要的能力也不高,你可以很快學會,當然,這意味著你需要花精力去琢磨。

另一方面,你可能會有疑慮,認為上面的闡述並不非我們所理解上的某種具體專業上的能力,對此,我需要強調的是,未來我們真正需要的專業能力,一是指某學科的知識深度和實踐能力,二是指我們對新興事物的快速學習和熟悉掌握的能力。對於某學科的具體知識深度,這需要你自己去深耕積累,但未來將會在相同領域湧現大量的精英,你要尋求更大的突破,就需要從新興事物中快速培養起「專業」的能力。

但是,要鄭重說明的是,不管你學習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行業,在一段時間之後,你都會出現一個「天花板效應」,而你的專業能力要繼續有所提高,就需要從更多的前沿研究、更廣泛的案例實踐中學習、突破,但是科學結論的得出和經驗的總結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你的職業生涯也等不起,這裡除了要求你關注新型事物之外,還需要你多領域去掌握那些最基本的知識並將其掌握,這儘管不能深化你的專業能力,但可以打破你既有知識所帶來的思維局限。《查理·芒格的智慧》一書中如是強調多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假如學院裡的教授能夠把每個學科裡最基本的東西全交給他們的學生,那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是個人才。」

如果你限於時間、能力的不足未能涉獵多少跨學科知識,那你至少要了解計算機、經濟學、歷史學、物理學、地理學這五個學科的基本概念。對於如何儘快學習並消化這些東西,你可以參考《關鍵20小時,快速學會任何技能》所講到的學習方法:首先要集中精力在你所學習的東西上,然後把學習內容分好步驟,監督你學習的進度並及時反饋,同時要思考在這過程中你可能需要用到的學習工具,譬如用思維導圖鞏固你的記憶、用「費曼學習法」消化你對知識的理解等等。而你所有能夠取得的進步,幾乎全都來自於刻意練習。

每一個想要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越爬越高的人,在私底下無時無刻不是在學習,其根本,一是在於他們需要更深層次的知識來加深他們對所做事情的認識,認識其中可能還存在的更大機會或者是找到某些還沒被發現的弊端、短板,二是他們需要了解更多新生的事物,了解這可能對他們帶來哪些衝擊或者是發展機會,正如管理學大師柯林斯在《選擇卓越》裡面說到的,每個企業都有它的衰落階段,想要避免滅亡,出路就在於能不能適應新的變化、新的事物,而柯達的覆滅,致命原因正在於此,這對於每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也是一樣。

在《十三邀第3季:吳孟達對話許知遠》,達叔如是說到,「作為演員,要想不過氣,就要加強自己的演技,要挑戰不同的角色。」在生活中,我們就是自己的演員,要想一輩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需要強化自己本質工作的專業能力,同時還要涉獵不同的領域、新事物。

相關焦點

  • 教育的廣度與深度
    我看了那道題,對他說,這是一道初二的題目,你兒子不會做很正常,你也不會做我沒想到。這個例子是說明我們的數學教育有深度嗎?恰恰相反。一個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從事著和數學多少有點關係的職業,數學水平退步到接近小學生,之前的所謂「深度」意義何在?而在專業領域,中國數學家與西方數學家的水平差距,已經不是一個數量級可以形容。誰更有深度?
  • 投資的深度和廣度
    研究的廣度決定遇上機會的概率,研究的深度決定投資的盈利水平。廣度要比深度簡單,深度要比廣度穩定。
  • 決定格局的三大要素:深度,廣度和遠度
    眾所周知,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是由思維格局所決定的,那什麼是格局呢?我想把它總結為三句話:1, 看事情的深度。2, 看事情的廣度。3, 看事情的遠度。1 看事情的深度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段輝煌的思想黃金時期,那就是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面對當時社會的急劇變化,和出現的各種問題,社會上開始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其中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
  • 人生的寬度,廣度,深度
    海納百川,大海容納了飛泉懸瀑,江河溪流,故有了寬度,廣度,深度。 人生如海,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我們要汲取各人的優點,博採眾長,揉和進自己的個性,形成獨一無二的你。一片綠,一滴水,禪深深。 人生是一種修行,我們要不斷的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修養人格,就可以心正,心輕,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若想改變這個世界,先改變好你自己。先自己活好,再幫助別人活好,治人之心,你會有一種優越感,你會感到很快樂。
  • 輔仁傳奇學長範廣川:平臺的廣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原標題:輔仁傳奇學長範廣川:平臺的廣度決定人生的高度近日,輔仁國際學校迎來了一位傳奇學長,他就是輔仁歷史上首位考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範廣川學長。範廣川,輔仁2006年O水準學生,2007年升入A水準。
  • 讀書的深度和廣度 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不論你的地位有多高,不論你的錢財有多少,在書面前,人的選擇是平等的。我上大學時喜歡讀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它是寫一個人的奮鬥和成長過程的,其中有很多人物和生活細節,讓我傾慕和感嘆。這本書,當時就被我選為人生的勵志書了。在之後的許多年裡,我一直以這本書為精神動力,面對事業的挫折、面對生活的不幸、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不斷奮鬥,不斷前行。
  • 體現深度和廣度
    體現深度和廣度 2010-03-18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     全球紡織網3月18日訊  每一年的intertextile面料展,除了吸引國內外面料企業藉此機會展示新產品與新理念
  • 淺談技術的廣度與技術的深度
    codereview等等的機制,相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會沒有這麼自由,不過這是為了要讓工程師有個良好的coding習慣,在多人合作中如果開發方式沒有一個規範及約束的話其實是會對這個產品埋下未爆彈,但也是因為平臺的規模跟一般網站就是不一樣(就好比一層樓跟10層樓的房子蓋法也不一樣),所以這種產品公司的專案會讓你在coding的時候慢慢提升你寫code的能力,也同時會讓你了解對於技術的知識還明顯不足
  • 我眼中BA(業務需求分析師)的技能廣度和深度
    在ThoughtWorks這樣的專業服務公司裡,我這樣看BA的技能廣度和深度:BA的技能深度在某個行業/領域的視野和眼界(圖中藍軸部分),從小到大,依次是應用/系統, 到產品和流程,到企業戰略和願景,再到行業發展趨勢和願景,反映了在行業領域能夠把控的深度。專業上的槓桿領導力(圖中橙軸部分):從個人自己的技能勝任,到使能自己所在團隊、所在客戶、內部實踐社區、甚至外部職業社區的槓桿領導力。
  • 寫作靈感:聯想和創新,廣度和深度,思維導圖為你解決
    都說寫小說要有廣度和深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呢?廣度與深度就像一個十字坐標,橫坐標是廣度,縱坐標是深度;要想成為最優點,兩坐標都得同時延長。寫作構思水平,取決於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想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還得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激發靈感以前上文體課,我上臺講故事。這可難不到我,我把之前背熟的故事,背一遍講出來,不僅沒感情,自己腦袋還一片空白。
  • 如果INTP人格追求廣度知識,那麼INTJ人格追求知識
    如果INTP人格追求廣度知識,那麼INTJ人格追求深度。在Ni(內向直覺)和Te(外向思維)的雙重指導下,專家人格在相關領域的思維水平和專業見解上都可以遠遠超越普通;同時,他也富含高智商偉人,如尼古拉·特斯拉,史蒂芬·霍金,卡爾馬克思。然而除了這種冷酷無情的「刻板印象」,INTJ人格對社會認同的內在渴望和追求藍圖的積極戰鬥精神往往被忽視。
  • 思維層次決定新聞報導的深度
    而這個認識程度,其實就是稿件採寫者的思維廣度、高度、深度和準度在具體思維過程中最直接的表現。思維廣度是增強新聞報導深度的前提思維廣度,是指思維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和延伸能力,即思維通過對事物的聯繫方式和相互作用的認知,表現為思維能夠擺脫認識事物的表面性和個別性的束縛,達到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階段到過程、由過去預知未來的能力。
  • 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技術深度與廣度哪個更重要一點?
    對於大多數程式設計師來說,都有自己的主要技術領域,主要在某固定的領域內做事,全棧的工程師相對來說比較少一點,畢竟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掌握多個領域,如果掌握的廣度上大一點,可能深度上就相對會弱一點,當然,也不一定這麼的絕對,這還是要看個人的學習精力了,那麼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技術深度與廣度哪個更重要的
  •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你和牛人之間差的不是你們的出生,也不是你們的智商差多遠,而是你們思維模式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三種深度思維模式。1.成長型思維。人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小時候我們要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會怎麼拿筷子。在學校裡我們要學習理論知識, 增長我們的見識,學習最基本的生存套路,培養我們讀書的習慣。 人生的前幾十年我們都在學習,不幹別的就是學習。
  • 深度&廣度——我的投資體系
    一般來說,不太可能深度和廣度同時兼備。大部分投資者選擇的是深度,而我恰恰相反,選擇的廣度大於深度。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先舉個實際的例子,2008年是我入市的第二年,當年滬深300大跌65.95%,我當年也虧損了,但只有虧損了20%,要知道當年最有名的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也虧損了34.86%。
  • 10本豆瓣高分好書,不雞湯不煽情,給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為此,湛廬君為你精心挑選了10本豆瓣高分好書,希望它們能讓你享受到高質量的閱讀時光,增加認知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1作者從古人類遺骨中提取DNA,從基因層面還原了人類祖先的面貌。英雄之旅所表達的是人們對自我蛻變的共同追求,可以幫助我們辨識人生中反覆出現的模式。如果你能讀懂神話,能把神話中的精髓轉變成人生的精神食糧,它將為你提供一份人生時間表,幫你認識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璃**@2011:坎貝爾的生活狀態真是讓人心嚮往之,最神奇的是,成就英雄之旅竟然是這樣看似不經意的選擇。
  • 不斷拓寬為老幹部服務的廣度深度
    不斷拓寬為老幹部服務的廣度深度 離退休幹部局局長 張一麗
  • 如何快速提高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沒有一點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思維有深度=看問題的角度多樣=規避風險的可能性提高=我們獲益的可能性提高。試著想想過去那些讓我們後悔得事兒?是不是經常會有?「如果我當時想到xxxx我絕對不會這樣」「如果我當時能考慮xxx這個問題,我可能就不止今天這樣了」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思維廣度和深度不夠造成的遺憾。那麼如何讓自己在思考的時候有更廣闊的思維廣度和深度?
  • 考研對你的人生有哪些影響?
    每個考過研的人都說,經歷過考研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考研失敗了,生活習慣和心態都會改變很多,如果你幸運去讀研了,那麼眼界、人脈,格局,自身更是會得到不一樣的升華。所以今天就來說說考研之後,對你的人生有哪些影響。
  • 高考複習要有廣度和深度,最重要的是適「度」
    高考複習要有廣度和深度,最重要的是適「度」在高考總複習中,要注意處理好複習中深度與廣度的關係,使自己的知識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有較大的覆蓋面,以適應高考的要求。首先,要認認真真地看幾遍課本。考試中的題目,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