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這個四川小編繼續為讀者朋友們帶來關於地震的「親身體驗」和一些地震小知識。
書接上文,民間有不少預測地震的「經驗」,比如,天空會出現地震雲,昆蟲(青蛙)會大規模遷徙,寵物坐立不安、狂吠不止……那小編究竟在「5.12汶川地震」前,發現了何種異象?
作為一個「過來人」,小編覺得那天最大的「異常」就是——一切如常。
天上沒有出現魚鱗狀的地震雲,地上也沒有癩蛤蟆成群出沒,就連小區的寵物狗狗們似乎也和主人一樣,貪念中午那美妙的小憩時光,竟連一聲多餘的吠叫也未發出。
那一場天崩地裂就這樣毫無徵兆地悄然來襲。房屋在搖晃,窗戶譁啦啦直響。當時,小編還在床上午休,朦朦朧朧地咒罵聲在腦海中響起:「狗日的大貨車,中午拉這麼多的貨,趕去投胎啊!整得叮叮咚咚的,老子想多睡一會都莫法。」
幾秒後,大腦逐漸清醒了過來,才發覺不對勁——地震了!於是,小編趕忙鑽到了床底下(後面的故事上一篇文章有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
誠然,個人覺得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四川人對遭遇大地震幾乎沒有任何心理預警。以至於在這場強震中有近七萬同胞罹難,近一萬八千人失蹤,三十多萬人不同程度受傷。震中地區幾乎只剩瓦礫。
如此可怕的災害難道真的無法預測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聊聊傳得神乎其神的民間偏方。
地震雲、昆蟲大規模遷徙、寵物狂躁不安、井水冒泡、河塘乾枯等等,出現這些異象肯定不能直接就得出結論,地震即將來臨。但是對這些視若無睹,說它們與地震壓根沒有一絲關係,似乎未免過於武斷。老話說得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有個心理預警,多多防範總是沒錯的。
小編整理了一些正確對待上述異象的方法。首先,我們一定不能驚慌失措,覺得地震即將來襲,進而散播謠言,引起社會恐慌。我們應當弄清異象出現的時間、地點、有關情況,保護好現場,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介紹完民間偏方,下面就是正經的科學預測。想想人類科技騰飛的這一、二百年,上得了月球,探得了火星,連黑洞這種光線都無法逃脫的時空深淵,我們都可以令其「現行」,為其拍照。隨手打開一個天氣預報的手機軟體,不止明天、後天,就連一周、半月後的陰晴冷暖等天氣信息,我們都可以提前知曉。
萬能的人類對地震的預測達到了何種程度呢?一個字——「無」!
誠然,僅僅用一個「無」字概括地質科研工作者,這近百年來對地震的研究,難免偏頗。但是相比於天氣預報的精確性,地震預報存在大大的不足。
小編依稀記得這樣一則新聞,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成都地區的電視屏幕上突然彈出一則預警「四川長寧正在發生5.8級左右地震……地震波還有47秒到達!」這47秒的地震預警相比於天氣預報長達半個月的預測似乎顯得太「珍貴」了。
為什麼地震預測如此艱難?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一世界性難題仍會讓科學家們束手無策?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地震一般是發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的地殼,深處的地幔熔巖運動更加複雜,而當今最深的鑽孔也只達到了12千米,相比於直徑有12756千米的地球,人類僅觸及了其皮毛。因此,很多地球內部的狀況,我們只能依靠地面觀測進行推算。
其次,地球內部能量的積累,地震的醞釀往往是一個繁雜且長期的過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很難用經典物理學那一套進行建模,加以描述。
最後,不同地區、時期,地震的形成機理都有較大差異,而且地震最終的爆發具有一定偶然性。
凡此種種,科學家對準確、及時預報地震任重而道遠,他們也一定會為此盡心竭力,付出畢生心血!
科學預測嚴重滯後,民間偏方仍待商榷……
我們在抱怨地震預測的種種不足時,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從小到大,我們參加過的地震應急演練究竟有幾次?遇到災害時,我們的自救、逃生知識又掌握了幾許?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