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翼齊飛"初顯成果 上海金山努力打造現代新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07:56 來源: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日前在上海金山區海岸邊看到,碧海金沙海岸線工程初步成型,這標誌著金山區以海岸線和上海國際化工城建設為主體的「兩翼齊飛」工程已經初顯成果。
一條長3.5公裡、高5.4米、頂寬7米的大壩已經建成,形成了一個面積達1.5平方公裡的清水庫,岸邊已新建20萬平方米的金色沙灘。
「海岸線開發建設對金山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金山要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集聚人才,關鍵在於建設生態、綠色的金山」,金山區委書記李毓毅強調。金山區海岸線開發管理委員會是2004年12月成立的,之後的半年多時間用於海岸線的規劃,突出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海岸線全長23.3公裡,建設規劃分東、西兩段。東部規劃突出濱水、生態及立體綠化,以填海造地、人工運河、人工密林、生態公園為基礎,配以商業、會展、體育、遊艇、文化及高檔住宅等設施與功能。西部規劃突出濱海的概念,在原有景觀長廊的基礎上,一方面增加視覺上的怡人景觀,另一方面以海為題,著力打造海景。整個規劃共涉及10大建設項目,從西向東依次是能源山、旅遊服務中心、商業街、體育賓館、「城市沙灘」建設工程、國際遊艇俱樂部、火車站、會展中心、國際生活社區和上海水產城。
在規劃金山海岸線之際,金山區同時在考慮鄰近海岸線的上海國際化工城的建設,如何實現二者的和諧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06年8月5日,上海市批覆了金山區的功能定位:率先探索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郊區新農村建設新路,依託大型化工企業和化工產業區全力打造上海國際化工城,建設以精細化工為引領、石油化工為基礎的先進位造業基地,生態型、集約化、多功能的都市現代農業基地和配套服務業基地,把金山建成富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金山海岸線是金山向上海、向全國、向國際展示的一張美麗名片,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社會效應,更給金山人民帶來極大的經濟效應。」金山區海岸線開發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如是說。海岸線的逐步成型使得上海國際化工城的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中石油、中國化學工業協會、中石化化工銷售公司、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單位已與金山區籤署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12所高校以及上海市數十家化工企業,也以成立石油化工技術轉移聯盟的形式支持金山建設上海國際化工城。
在上海市「十一五」規劃中,金山區將依託上海石化和上海化學工業區,努力推進上海國際化工城的建設,將把金山建設成為沙白、水清、天藍、地綠,特色文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結合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實現「財富金山、智慧金山、綠色金山」的發展藍圖。 (吳 凱 李治國 王劍鋒)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