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照進現實」?對24000個夢境的科學分析證實了睡眠科學家的「假設」

2020-09-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夢到底從何而來?這真不是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能概括的。

儘管古代文明將夢解釋為具有超自然或精神的起源。但在現代社會,我們更傾向於從清醒的生活角度來分析我們的夢,試圖將夢境與日常生活經歷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繫。

十幾歲的女孩Izzy在她的夢境日記中寫道:「我夢見我當時在家裡,那個Looney Tunes Show裡可怕的紅色怪物就在我身邊,有很多人想進去看,我都快嚇死了。」

和許多人一樣,Izzy會夢見一些不太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奇怪人物。但這個夢怎麼解釋呢?

北京時間8月26日,發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Alessandro Fogli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開發複雜的夢境分析量表,以幫助人們改善自己的現實生活,並為睡眠科學家所稱的『夢的連續性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即大多數(不是所有)夢都是日常生活中發生事情的延續。

事實證明,日常生活會影響做夢。例如,生活中的焦慮會導致產生負面影響的夢境,反之亦然。做夢會影響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心理學理論可以追溯到20世紀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其他人的工作,他們率先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即夢中隱藏的意義可以在一個人的真實世界經歷中被解開。

在當代的夢境分析中,治療師試圖通過使用患者的夢境報告來幫助其解釋自己的問題,從中尋找可能與做夢者生活經歷中其他部分相應的線索。

夢境解釋報告的最著名系統之一是「霍爾和範德卡斯爾(Hall and Van de Castle)系統」,這是由心理學家霍爾博士和範德卡斯爾博士建立的。它根據夢中出現的人物、人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隨後對人物產生的影響等概念來解釋夢境。

然而,霍爾和範德卡斯爾系統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手動篩選夢境報告來識別這些元素可能是一個緩慢且耗時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睡眠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算法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根據霍爾和範德卡斯爾的方法自動識別和注釋夢境內容。

在這項新研究中,Fogli和他的團隊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實現這個解決方案。他們用這個方法對人們的夢境進行了大規模的追蹤,分析了一個名為「夢庫(Dream Bank)」的大型公共夢境報告資料庫中的24000份夢境報告。

研究人員解釋說:「我們設計了一個工具,通過操作霍爾和範德卡斯爾廣泛使用的夢境分析量表,自動給夢境報告打分。我們已經驗證了新工具的有效性,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測試了睡眠科學家所稱的『連續性假設』。

該團隊的夢境處理工具簡化了霍爾和範德卡斯爾系統,可以解析夢境報告的文本,並專注於人物、社交互動和情感詞彙

研究團隊寫道:「這三個元素被認為是幫助解釋夢境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它們定義了夢境情節的核心:誰在場?做了什麼?表達了哪些情緒?」

當他們將語言處理工具的輸出與解夢專家手寫的解夢報告的筆記進行比較時,結果有大約75%是匹配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不是一個完美的分數,但它是一個有希望的信號,表明像這樣的技術發展可能會在夢境研究領域有新的突破。

研究人員還從他們的數據證據中找到了支持連續性假設的證據,即夢是日常生活中發生事情的延續。他們稱,夢境報告中包含了各種「統計標記」,反映了做夢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經歷的事情。

你可以在他們的「解夢」網上(論文連結見下方)探索他們分析的各個方面,所有這些都是基於真實人的夢境。研究人員說,儘管這項研究遠非我們夢境真正含義和來源的最後定論,但未來的研究可能會使量化夢境的重要方面變得更加容易,甚至可能使「構建夢境技術」成為可能,以彌合現實生活與夢境之間的鴻溝。

論文連結: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os.192080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AI大規模分析夢境,24000份夢境報告告訴我們什麼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聽起來雖然是個理所當然的事兒,但你可能沒想到,要從科學角度加以證明其實相當困難。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能通過小樣本的個案加以分析。不過最近,有人倒是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了24000份夢境數據,還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算法分析人的夢境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建立了一種新算法來分析人的夢境,並通過機器自動分析了來自「夢境銀行」(DreamBank.net)網站的24000份數據,證實了這種算法的有效性。該成果如被應用於心理學領域,可以通過定性、定量地分析夢境中的角色、交互關係和情感,來幫助心理學家快速判斷做夢者的潛在壓力源和心理健康問題。
  • 腦科學日報:AI系統將MRI成像快了4倍;夢來自哪裡?
    閱讀連結:2,「夢想照進現實」?對24000個夢境的科學分析證實了睡眠科學家的「假設」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8月26日,發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Alessandro Fogli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開發複雜的夢境分析量表,以幫助人們改善自己的現實生活,並為睡眠科學家所稱的『夢的連續性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即大多數(不是所有)夢都是日常生活中發生事情的延續
  • AI解夢成為現實,貝爾實驗室新算法嘗試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
    而如今,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開發出了一種 AI 算法,試圖解讀人們夢境所隱藏的含義。研究人員在使用自動化工具分析了數千個夢境,認為 lzzy 的夢境可能只是她青春期焦慮的一種表現,也是她每日所經歷事情的一種展現。Aiello 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在更大規模上理解我們的夢境,那麼也許我們可以定製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
  • AI解夢成為現實 貝爾實驗室新算法嘗試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
    而如今,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開發出了一種 AI 算法,試圖解讀人們夢境所隱藏的含義。在近期發表於《皇家社會科學學會》的一項研究中,諾基亞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發表了他們設計和編寫一種新的算法,並利用該算法自動分析了 DreamBank.net 資料庫中的 24000 多個夢境。
  • 他人可以進入你的夢境?科學家實驗證實,夢境心電感應真實存在
    筆者:三體-小遙 關於夢境的很多說法都帶給人們一些新奇的體驗,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莊子就提出過「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夢境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思考。
  • 美科學家研究一種新算法來分析——解析夢境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建立了一種新算法來分析人的夢境,並通過機器自動分析了來自「夢境銀行」(DreamBank.net)網站的24000份數據,證實了這種算法的有效性。該成果如被應用於心理學領域,可以通過定性、定量地分析夢境中的角色、交互關係和情感,來幫助心理學家快速判斷做夢者的潛在壓力源和心理健康問題。
  • 科學家和周公搶飯碗:AI 被用於夢境分析
    《周公解夢》的民間書籍流傳至今,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也仍在各大書店暢銷;「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與現實相反」的種種說法也經常出現在生活中。在技術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開始用 AI 來大規模分析人們的夢境,試圖進一步探索「夢」這個神奇的現象。那他們的研究基於什麼樣的理論,最後又得出了哪些結論呢?夢境能反映現實嗎?
  • 腦科學日報:AI系統將MRI成像快了4倍;夢來自哪裡?
    2,「夢想照進現實」?對24000個夢境的科學分析證實了睡眠科學家的「假設」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8月26日,發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Alessandro Fogli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開發複雜的夢境分析量表,以幫助人們改善自己的現實生活,並為睡眠科學家所稱的
  • 夢中的事情現實發生過?科學家解答夢境的三種可能,第三種最可怕
    就目前來說,科學家關於做夢給出的解釋是:由於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造成精神緊張,從而產生了夢境,做夢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另一種反映。可能是由於人類文明發展程度太低,對夢境了解的程度不高,所以才認為做夢是生活的一種反映吧,當然也不說全錯,畢竟有些夢境是現實的反映,但並非全部都是,如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夢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關於人為什麼會做夢,科學家給出了最新的三種猜測。
  • 入侵夢境!MIT:當夢被破解,現實生活將受益
    儘管如此,現代科學在很大程度上相信,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影響。跟現實版的盜夢空間有的一比,當然暫時還是簡易版的。做夢其實就是大腦在晚上思考這項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證實這樣一種說法:夢不僅僅是頭腦中隨機的想法,而是通往更深層次認知的入口。研究更大的目標是要證實,當夢可以被破解、增強和影響時,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將會受益。
  • 夢境和現實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現實與夢境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的確,科學雖然能夠幫助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可受制於科學水平的有限,世界上很多謎題,科學目前也不能夠給出完美的解答,比如宇宙到底有多大,空間是否有盡頭,宇宙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還是無數平行宇宙中的一個而已,在更高維度的世界是否存在著高等的智慧生命,更高的維度本身是否存在著?等等這些都是科學所未解的謎題。
  • AI變身解夢師,貝爾實驗室新算法找夢境的隱藏含義
    在近期發表於《皇家社會科學學會》的一項研究中,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發表了他們設計和編寫一種新的算法,並利用該算法自動分析了DreamBank.net 資料庫中的24000多個夢境。但是對於心理學家來說,夢境分析是一項耗時的任務,他們必須將夢境日記提取為一些組成部分,並搜索主題和模式。為了加快這一過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計算社會科學家、這項研究報告的作者Aiello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種算法,該算法自動分析了DreamBank.net 整理的24000多個夢境報告。DreamBank.net 是一個公開的夢資料庫,收集了經過驗證的研究結果。
  • 夢在「現實」中都經歷過,難道夢境是真的?科學家的解釋來了
    夢在「現實」中都經歷過,難道夢境是真的?科學家的解釋來了!我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經常遇到一些特別真實的夢境,裡面發生的事情,你在夢醒後,都能夠清晰地回憶起來,但也有一些夢境,看起來很不真實,例如說,你掌握了超能力,或者是遇到鬼怪的夢境,雖然印象同樣深刻,但從理論上來說,這都是不現實的事情。夢在「現實」中都經歷過,難道夢境是真的?科學家的解釋來了!
  • 科學家為何說夢境是真實的?其實在另一個「現實世界」中經歷過
    這是因為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做上千個夢,所以白天醒來不記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過也有例外,在淺睡眠時做的夢,忽然被驚醒的情況下,還是能記得一些夢裡後面的內容。科學家對於夢境十分感興趣,認為夢境就像是在拍科幻電影一般。
  • 夢境和現實是相反的嗎?夢並不簡單,來看看專家的解釋
    在過去兩百多年中,西方湧現出不少對夢進行研究分析的科學家和學者,大多數人認為夢境裡發生的事情和出現的場景雖然很多時候不切實際 除了從樂觀和悲觀兩個角度去分析夢境之外,還可以從其他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 AI分析了資料庫2.4萬份夢境報告後,幫你做「夢的解析」
    近日,英國和義大利的科學家就創建了一個AI工具,分析了成千上萬的夢境,提供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夢境分析研究。AI分析2.4萬份夢境報告後,為夢境打分,幫心理學家快速解夢!Nokia Bell實驗室資深研究科學家Luca Aiello和其他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AI工具來分析成千上萬的夢境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
  • 夢想照進現實——空間蟲洞
    為了研究宇宙穿梭的技術,科學家們衍生出了「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蟲洞穿越可行性。不過這一切在今天似乎已經變得不一樣了,也許人類科技的積累已經是站在蟲洞的門外階段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人類穿越蟲洞實現星際跨越有可能成為現實!
  • 夢境,是四維空間的入口?科學家這樣解釋
    科學家這樣解釋雖然目前人類的科技可以解釋大部分的自然現象,但是畢竟科技水平發展仍然處於科學猜想中的初級階段,所以現實生活中我們依舊還有很多事情是暫時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的,比如球形閃電、消失的樓蘭古城、月球起源、神秘的大西洲等等,就不說這些自然科學,就是我們人體也有著很多未解之謎,比如夢境。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被很多人當成是童年陰影的電影《異形2》,是卡梅隆於1986年拍攝上映的作品,電影裡除了有讓人恐懼的異形之外,那座起到關鍵作用的「人體工程起重機」也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