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AI大規模分析夢境,24000份夢境報告告訴我們什麼

2020-09-05 科技X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聽起來雖然是個理所當然的事兒,但你可能沒想到,要從科學角度加以證明其實相當困難。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只能通過小樣本的個案加以分析。不過最近,有人倒是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了24000份夢境數據,還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從科學家的角度,他們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稱為「連續性假設」,即假設夢境是一個人清醒生活的延伸。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的新研究正式支持了這一假設,並且還詳細討論了不同群體生活經歷的差異對夢境的影響。

論文的作者之一、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高級研究科學家Luca Aiello先是通過DreamBank資料庫收集了大量夢境報告。這些夢境報告比人們通常記錄的夢境日記更加詳細一些,比如一位盲人就在報告裡寫道:「我當時在一個宗教靜修會上。我們坐在餐廳裡吃晚飯。桌子上有玫瑰花,我聞到了它們的香味。我們吃的是感恩節式的晚餐,有我最喜歡的東西(火雞、餡料、蔓越莓),還有我最喜歡的甜點南瓜派。而且當時正值春天,這是最諷刺的。」

在以往,科學家們只能通過這種夢境個案來分析這位盲人的心理狀態。不過現在,Aiello結合自己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知識背景,創建了一個AI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將成千上萬份這樣的報告進行量化處理,計算出夢境中出現的想像人物、攻擊性互動或負面情緒的比例等指標。當24000份這樣的報告整合在一起,得出的結論就比單個的個案分析普遍多了。

這項研究發現,盲人比視力正常的人更容易夢到想像的或抽象的人物,而且還更容易使用非視力的感官語言。比如正如前面的例子所展現的那樣,做夢的人會描述自己如何「聞到」玫瑰花的味道。

這樣一種大規模的夢境分析工具在當前的時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尤其考慮到新冠疫情對人類心理健康的長期負面影響。「你可以看到的是人們對全球事件的心理反應。」 Aiello說。「今天可能是COVID-19大流行,明天可能是金融危機,後天可能是全球變暖。」面對這種情況,夢境或許就可以用來幫助科學家尋找應對的方案。

相關焦點

  • 對24000個夢境的科學分析證實了睡眠科學家的「假設」
    但在現代社會,我們更傾向於從清醒的生活角度來分析我們的夢,試圖將夢境與日常生活經歷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繫。十幾歲的女孩Izzy在她的夢境日記中寫道:「我夢見我當時在家裡,那個Looney Tunes Show裡可怕的紅色怪物就在我身邊,有很多人想進去看,我都快嚇死了。」和許多人一樣,Izzy會夢見一些不太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奇怪人物。但這個夢怎麼解釋呢?
  • 科學家和周公搶飯碗:AI 被用於夢境分析
    《周公解夢》的民間書籍流傳至今,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也仍在各大書店暢銷;「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與現實相反」的種種說法也經常出現在生活中。在技術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開始用 AI 來大規模分析人們的夢境,試圖進一步探索「夢」這個神奇的現象。那他們的研究基於什麼樣的理論,最後又得出了哪些結論呢?夢境能反映現實嗎?
  • AI分析了資料庫2.4萬份夢境報告後,幫你做「夢的解析」
    近日,英國和義大利的科學家就創建了一個AI工具,分析了成千上萬的夢境,提供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夢境分析研究。AI分析2.4萬份夢境報告後,為夢境打分,幫心理學家快速解夢!Nokia Bell實驗室資深研究科學家Luca Aiello和其他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AI工具來分析成千上萬的夢境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
  • 科學家和周公搶飯碗:人工智慧被應用於夢境分析
    「周公解夢」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至今仍是暢銷書,「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與現實是相反的」種種說法也經常出現在生活中。解夢,在大多數人心中是一件迷信的事情,但最近科學與迷信撞上了,科學家們開始用人工智慧來大規模分析人們的夢境。
  • 美科學家研究一種新算法來分析——解析夢境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建立了一種新算法來分析人的夢境,並通過機器自動分析了來自「夢境銀行」(DreamBank.net)網站的24000份數據,證實了這種算法的有效性。該成果如被應用於心理學領域,可以通過定性、定量地分析夢境中的角色、交互關係和情感,來幫助心理學家快速判斷做夢者的潛在壓力源和心理健康問題。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算法分析人的夢境
    據《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建立了一種新算法來分析人的夢境,並通過機器自動分析了來自「夢境銀行」(DreamBank.net)網站的24000份數據,證實了這種算法的有效性。該成果如被應用於心理學領域,可以通過定性、定量地分析夢境中的角色、交互關係和情感,來幫助心理學家快速判斷做夢者的潛在壓力源和心理健康問題。
  • AI解夢成為現實,貝爾實驗室新算法嘗試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
    Aiello 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種算法,該算法自動分析了 DreamBank.net 整理的 24000 多個夢境報告——DreamBank.net 是一個公開的夢資料庫,收集了經過驗證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在使用自動化工具分析了數千個夢境,認為 lzzy 的夢境可能只是她青春期焦慮的一種表現,也是她每日所經歷事情的一種展現。Aiello 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在更大規模上理解我們的夢境,那麼也許我們可以定製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
  • AI解夢成為現實 貝爾實驗室新算法嘗試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
    而如今,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開發出了一種 AI 算法,試圖解讀人們夢境所隱藏的含義。在近期發表於《皇家社會科學學會》的一項研究中,諾基亞貝爾實驗室(Nokia Bell Labs)發表了他們設計和編寫一種新的算法,並利用該算法自動分析了 DreamBank.net 資料庫中的 24000 多個夢境。
  • AI變身解夢師,貝爾實驗室新算法找夢境的隱藏含義
    在近期發表於《皇家社會科學學會》的一項研究中,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發表了他們設計和編寫一種新的算法,並利用該算法自動分析了DreamBank.net 資料庫中的24000多個夢境。但是對於心理學家來說,夢境分析是一項耗時的任務,他們必須將夢境日記提取為一些組成部分,並搜索主題和模式。為了加快這一過程,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計算社會科學家、這項研究報告的作者Aiello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種算法,該算法自動分析了DreamBank.net 整理的24000多個夢境報告。DreamBank.net 是一個公開的夢資料庫,收集了經過驗證的研究結果。
  • 腦科學日報:新算法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自私的人成功難維持長久
    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Dynamic incorporation of multiple in-silico functional annotations empowers rare variant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larg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studies at scale 的研究論文,提出了一個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的罕見變異與表型和常見疾病關聯性分析有效的和可
  • 腦科學日報:新算法找到夢境的隱藏含義;自私的人成功難維持長久
    annotations empowers rare variant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larg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studies at scale 的研究論文,提出了一個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的罕見變異與表型和常見疾病關聯性分析有效的和可 擴展的檢驗方法STAAR(variant-Set Test for Association using
  • AI夢境檔案劇情介紹
    AI夢境檔案劇情分析,這款遊戲的劇情很是吸引人,懸疑刺激,很多小夥伴想知道劇情的設定,以及幾個結局的解析,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想要知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AI夢境檔案劇情分析! AI夢境檔案劇情分析,這款遊戲的劇情很是吸引人,懸疑刺激,很多小夥伴想知道劇情的設定,以及幾個結局的解析
  • 夢境和現實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現實與夢境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特別是在這個科學高度發達的時代,一點一滴都是那麼的有序合理,沒有什麼能夠帶給我們驚喜,正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所說的一樣,也許這就是這個時代最恰當的描述了。的確,科學雖然能夠幫助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可受制於科學水平的有限,世界上很多謎題,科學目前也不能夠給出完美的解答,比如宇宙到底有多大,空間是否有盡頭,宇宙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還是無數平行宇宙中的一個而已,在更高維度的世界是否存在著高等的智慧生命,更高的維度本身是否存在著?等等這些都是科學所未解的謎題。
  • 奇妙生活|淺談夢境,夢與什麼有關又該如何以上帝視覺觀察夢境
    對於伴隨我們一生的夢來說,人們關於它來自於何處的研究還處於一個淺顯的階段。但是雖然不了解夢的原理機制,可是我們研究夢的不同表現形式也是可以從中了解到許多訊息的。夢是一個光怪陸離的奇妙世界,其中的各種細節所表達出的不同意義或許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研究的,那我們該如何以清醒的思維去觀察和記憶夢境呢?又該如何解釋夢的語言呢?
  • 控制夢境
    我也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經歷不一樣的夢境。        小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總是在夢裡不停的逃跑。有的時候夢的到兇手,但更多時候,我並不知道是什麼在後面追著我,只是知道要快點逃離,這裡有危險。那是初上小學的我,剛剛略微感覺到,社會的殘酷,人性的多變,無法適應。後來噩夢升級,我會被綁架,被卡住,被淹沒,還夢見過滿地的噁心蟲子。
  • 夢境可以共享嗎?
    今天限制我們分享夢境的東西,也限制著我們將意識下載,比如把意識保存在一臺電腦裡。如果我們無法真正理解神經生理學的基礎,那麼相關技術進步的快慢根本毫無意義。今天我們甚至還不能真正破解什麼是體驗(Experience)。該領域不乏理論假說,但我們仍然缺乏根本上的共識。比如前額葉皮質是否對有意識體驗起關鍵作用,類似領域目前仍然存在著激烈爭論。
  • 造夢機來了,潛入大腦、控制夢境,MIT研發定向夢境孵化設備
    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中,盜夢者們能夠潛入人的夢境,人為地改變被潛者的所思所想。其主角曾在電影中說道:「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的想法。在夢中,人們一個簡單的念頭就可以創造出一座城市。」黑進夢境,有什麼發現?
  • 關閉噩夢:讓自己處於「清醒夢境」能有效停止夢魘
    來源:新浪科技噩夢是人們日常經歷的一部分,尤其對孩子而言,醫生通常不認為偶爾做噩夢是件壞事,噩夢夢境映射出白天人們經歷的一些負面事件。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1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 西媒:利用大型資料庫可解析人類夢境
    西媒稱,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我們在夢中的「經歷」是否不僅僅是大腦在休息時的神經波動。如果是這樣,我們該如何解釋夢境的產生。由諾基亞貝爾實驗室打造的一個大型資料庫可以對夢境進行分析。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0月20日報導,這是一個夢:「我在一所豪宅裡,或者說是一座城堡。那裡有一個惡魔,動一動手指就能取人性命。
  • 大衛·瑞雷夢境佔星工作坊丨兩天教你破譯夢境密碼
    我們的人生很大程度是由我們的潛意識所決定,潛意識告訴我們人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但潛意識又是我們無法直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