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功利主義的評價體系加重教師負擔,該改改了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半月談」微信公號消息,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近期發布,本次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的331個樣本縣(市、區)、4,097所小學和2,522所初中所獲得的質量監測結果報告顯示,「班主任工作時間長、教學任務重、非教育教學性事務幹擾大,減負願望強烈」。

從各地實地調查來看,這個結果不僅限於語文、藝術類的班主任群體,實際上是整個教師群體的寫照。

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

必須重視的是,在不當的管理評價環境中,不少老師逐漸變得依賴上級教育部門的指令、認可,依靠外在標準獲得激勵、自信與尊嚴,丟失了教育工作者的本真和初心,不再有耐心通過對孩子的關心、促進、鼓勵、期待,使孩子慢慢向善成長。

一些地方靠五花八門的名頭、花裡胡哨的頭銜和「帽子」、矛盾重重的職稱評定、名目繁多的榮譽評審拉大教師群體內的差距,不僅不能如願以償地激發出教師的教育熱情,激勵廣大的教師以名師為榜樣,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滿腔熱情地工作,反倒助長了教育中的追名逐利,形成了心氣浮躁,玩熱鬧、玩概念、玩口號、假創新的氛圍。

如今,教師群體日益身處兩極分化的鴻溝:一部分是功利主義教育的獲利者,做培訓、做項目、做活動、做策劃和出書,忙得不亦樂乎;另一部分教師負擔加重,背負的職業倦怠感與日俱增。

而且,在一些地方教育管理和評價實踐中,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才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因,而常常錯誤假定教師是決定教育質量的第一推動力,將一些額外的管理與評價措施施之於教師,從而給教師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特別是在「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下,教師不得不丟掉自身的自主性與獨特性,向「唯分數、唯升學」的教學目的對標看齊。也正因為教育評價權力過度集中、標準過於單一,與評價對象的成長發展多樣性不相匹配,教師不得不讓天性多樣的學生學習活動與「唯分數、唯升學」的內容一致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教育的豐富性和教學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今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為未來一段時間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綱領性文件。

然而,改變長期以來的「五唯」弊病,做好教育評價並非易事,還需要對教育評價釐清認識。

應明確評價只是手段,不能成為目的。根據現代評價理論,評價是為了改進,評價是為學生更好地成長服務。教師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是真理探索的首席和學生成長的關鍵他人,合格的教師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而非聽命於他人,需要通過自我喚醒而非被動驅使獲得力量。

改進教育評價,回歸教育初心,教育管理與評價者要把教師視為有尊嚴、有獨立人格的人,讓教師擁有更多教學自主權,彰顯現代教育的價值,塑造更多淡泊名利的良師。

改進教育評價,還要讓教師成為教育的共建共治共享者。教師有權有責,教師積極性能夠充分調動,包括教師在內的多主體的分級專業評價能有效發揮作用,這才是教育變好的根本。

改進教育評價,除了從改革評價本身入手之外,在入職門檻和薪資待遇上下真功夫,也是相輔相成之舉。只有提高入職門檻,提高教師整體薪資待遇,才能讓更多人能安靜地做教育、熱愛教師職業、享受教師職業。(原題為《教師群體負擔加重?功利主義的評價體系要改改了!》)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1988年,上海啟動「一期課改」,確定了「兩個改變」目標:改變以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課程教材體系;改變以必修課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模式。實現「三大突破」,即減輕負擔,提高質量;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發展個性。
  • 教師的負擔應該減掉哪些?只要看一眼就明白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一下簡稱《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總體要求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教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主責主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持分類治理,從源頭上查找教師負擔,大幅精簡文件和會議。
  •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教學診改」促教學質量提升
    自曝家醜找缺點,「診」「改」並重治頑疾。「教學診改」是如何發揮作用的?該校負責教學工作的校務助理林斌告訴記者,2017年初,學校成立「診改辦公室」,並在「診改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校外專家指導下進行數據採集工作,不怕暴露家醜,敢對自己「動刀」:針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薄弱環節,在學校發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等方面,「診」與「改」同步推進,形成彰顯學校特色的診改體系和制度,蹚出一條「自我促進、自我改進、自我提升」的學校教學診改工作新路徑。
  • 知名編劇汪海林談耽改劇:創作不該有禁區,卻應該有所限制
    【汪海林談耽改劇:應該有所限制】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由priest同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天涯客》已經過審,用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播出  ,《天涯客》如果能順利播出的話,也算是宣布2021耽改元年正式開啟,有五十餘部小說即將影視化,十餘部正在拍攝中。
  • 課改詩篇寫在遼闊草原
    烏蘭察布市委書記杜學軍高度評價教育之於區域發展的重要性。5年披荊斬棘,5年砥礪奮進,事實證明,滿意的學校就在草原家門口,課改實現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教育正成為烏蘭察布的又一張新名片。    攻堅,從課堂出發2012年,對於烏蘭察布教育人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一場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開啟的教育「三項改革」拉開大幕。
  • 2019課改三原色:科學 理性 多元
    理性的內涵是: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課改版本的升級換代,實現從課改的發燒友一味唱讚歌,到跟隨者望風而動,再到普通教師接地氣的常態化實戰踐行。課改中的鐘擺現象是一種規律,課改要在不斷糾偏中螺旋式前行。多元的內涵是:多樣、兼容、個性化。
  • 滬正式頒布中小學二期課改 應試"考綱"淡出學生視線
    東方網12月4日消息:一直被廣大教師和莘莘學子視為考試指揮棒的「考綱」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昨天,市教委正式頒布了上海二期課改的《學科課程標準(試行稿)》,從今往後它將取代傳統的大綱和考綱,成為有關教材編寫、課堂教學,以及所有考試評價的統一標準。   「考綱上有的,老師就重點教,考綱上沒有的,老師就跳過。」
  • CFDA發布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中改鹽基藥品評價一般考慮的徵求...
    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中改鹽基藥品評價一般考慮(徵求意見稿)改鹽基藥品係指製劑中使用的原料藥在美國、歐盟或日本均未獲準使用或無法確定含有相同原料藥的參比製劑的藥品。本文件適用於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中適應症相同的改鹽基藥品的評價,包括但不限於本文件中描述的內容。
  • 金色相對論|鏈改 為什麼?改什麼?
    LITEX CMO 李麗詩:幣改就是發幣來建立激勵體系,鏈改就是什麼都要上鏈。LITEX CEO 王碩斌:幣改、鏈改、區塊鏈+,都是一個意思,沒區別。根本矛盾在於純粹去中心的原生區塊鏈生態,當前沒有結合產業的應用。現有商業形態主要以中心化為主,考慮原生去中心化的生態怎麼和現實中心化生態耦合,產生過渡性的商業形態。
  • 聚焦「雙新」課改 百餘位教師共同探索教育新航向
    在推進會上,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希望,長沙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適應新時代要求、彰顯新課程理念、體現現代化水平、符合長沙區域實際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長沙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和全國的品牌地位。
  • 屠呦呦評不上院士,顏寧也不夠格,院士評選標準是不是該改改了?
    後來,顏寧負氣出走美國,可能有媒體炒作的成分,不能讓真正有才華的年輕科學家留下,我們的評選標準和評選程序是不是該改改了!最近,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取消了SCI論文作為學術水平評價的標準。正是看到了SCI論文作為學術水平評價標準的弊端,有關部門才下決心改革,以讓學術評價機制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此廣大網友無不拍手稱快。
  • 老師必須親自改作業!河南一地明確了!
    >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健全完善作業布置批改等相關制度,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二、基本原則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加強統一部署、統一行動,進一步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責任,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採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項指標權重並明確評價指標具體績效分值公式,賦予評價指標體系統計意義。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利於對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情況進行直接評價,從而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目標,將人才培養中心任務落到實處。
  • 完善科學教育評價體系 助推農村基礎教育提質
    湖南是基礎教育大省,但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基礎教育缺少有效「指揮棒」、內生發展動力不足,應進一步完善科學教育評價體系,有效提升農村基礎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以可及性目標結果評價為導向,深化農村教育教學機制改革做好兩級起點評價。
  • 油改水:不是所有水性木器漆都叫「木裝甲」
    從2017年9月,廣東海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順科技)正式推廣宣傳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性水器漆塗料體系——海順木裝甲,期間通過了國家級科技評價及行業授牌、廣東省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參展2017上海國際塗料展、召開了3次地區技術交流會等,海順科技成為推動木器漆塗料油改水的先行者。
  • 賈樟柯主持李安馮小剛對談:電影好久沒改了
    在不談票房、不聊ip,不說商業與藝術的對立的情況下,三位導演就著如何激發電影本身的活力暢談兩小時,對影迷來說不啻圍觀了一場華山論劍。兩個36歲才開始拍第一部電影的導演,分別在58歲和62歲時又挑戰功成名就的事業,分別嘗試了圓形畫幅和120幀拍攝,顯然兩人都認為,電影需要嘗試新領域的勇氣,它已經「好久沒改了」。
  • 改性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的製備、改性劑的選擇與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介紹了改性生物炭的表徵手段如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在生物炭改性過程中的作用及分析方法。客觀分析了改性生物炭的製備方式及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的機制及效果,並討論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對重金屬常見的吸附機理以及表面吸附、靜電作用、離子交換和共沉澱的特徵和條件。
  • 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如何改
    原標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如何改 編者按:隨著國民收入水平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普遍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有了更加多元和更高的需求。與此同時,國家經濟轉型升級,人力資源強國、創新型國家建設,脫貧攻堅等等,都需要數以億計的各類勞動者在理念、思維、知識、技能等多方面接受多種形態的教育培訓。
  • 中國白酒英文名改了,網友:要是早點改,四級翻譯就會寫了
    中國白酒英文名改了,網友:要是早點改,四級翻譯就會寫了 本周,中國酒業協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經與海關總署稅收徵管局多次溝通,中國酒業協會於2020年4月25日正式向海關總署提出申請,建議將海光商品名錄中中國白酒的英文名字由原來的「Chinese distiled spirits」更改為「CHine色 Baijiu」,目前已經同意修改,新的稅則從2021年1月1
  • 黎明職業大學「1234」構建分類分層的多元教師專業技術評價體系
    黎明職業大學校黨委規劃學校人才發展戰略,制定並落實人才發展重大政策,協調校內外資源形成共同參與和推動人才工作的整體合力,並為多元評價體系執行提供文化保障、制度保障和過程保障,實現教師多元評價標準科學性、多元評價價值感一致性和多元評價結果公平性的有機統一。 把握兩個要求 一是把握教師發展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