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培養人造器官,加州大學做了個細胞生長框架

2020-12-05 好奇心日報

實驗室培養人體器官已經有不少研究,過去兩年 3D 列印被看作是一個可能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有實驗室在研究依靠幹細胞培養身體組織、器官。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生物學研究人員最近公開了一項技術,利用組織生長過程中的相互作用來塑造形狀。他們的研究發布在了細胞出版社旗下的《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

根據他們的研究報告,在身體組織的生長過程中,一種被稱為是間充質細胞的物質在組織的彎曲變形上有比較重要的作用。利用間充質細胞的工作方式,他們將其用來改變實驗室活組織生長的形狀。

其背後的原理是這樣的。細胞外基質細胞(ECM)所分泌的纖維組成網絡,這些間充質細胞可以掛在這些纖維上,並可以將不同區域的纖維網絡串聯起來,使得組織之間形成力的作用,最終是彎曲形成不同的形狀。在這種組織間力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例如腸胃裡手指般的腸絨毛,還有些組織可以最終形成動物的毛髮。

研究人員稱,他們用技術手段在實驗室裡重現了這一過程。通過一種高精度 3D 細胞排列技術 DPAC,研究人員把老鼠或者人體的間充質細胞排列成不同的形態,將活組織薄片塑造成碗、波紋等形狀。本質上,這是用間充質細胞給仍在生長的組織建立一個框架結構,讓組織靠上述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形狀。

該研究的目標之一,這份論文的資深作者 Zev Gartner 稱,是提升生物學家創造「類器官」的能力,以及柔性生物機器人的開發。所謂的類器官通常指的是用病人的幹細胞在實驗室培養身體組織。研究人員稱,他們還在進一步探索,針對組織彎曲變形過程中的機械變化,細胞的反應會有什麼不同。

資助這項研究的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扎克伯格和普莉希拉·陳的基金會等。

這項研究可以看作是實驗室培養身體器官的另一個方向的嘗試。Gartner 認為,用細胞培養組織比 3D 列印人體器官可能容易一些:「你需要列印出一個模版,它可以通過人工培養、隨著時間演變,或者你也可以說是 4D 生物列印。」

另一方面,3D 列印身體器官在過去 2 年時間裡吸引了更多的關注。一部分是用塑料列印,已經可以用於手術操作模擬、藥物測試等方面。另外一部分開始進入到用細胞列印,例如《自然》雜誌去年介紹了一家 Wake Forest 再生醫學研究,他們所採用的 ITOP 印表機用細胞進行列印。

不過,這些列印器官、組織還在逐步改善氧氣、養分的供應,以及身體內對植入物的支撐上,其中血管被認為是最難列印的一部分。3D 列印器官還沒有到能放入身體內的境地。

題圖來自:pixabay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實驗室的環境設計
    (2)培養瓶:根據培養細胞種類要求不同培養瓶的形態各異,用於細胞傳代培養的細胞要求瓶壁厚簿均勻,便於細胞貼壁生長和觀察,瓶口要大小一致,口徑一般不小於1cm,允許吸管伸入瓶內任何部位,規格有200ml、100ml、50ml、25ml、10ml等幾種。 (3)培養皿:用於開放式培養及其它用途。
  • 細胞培養的生長類型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細胞培養或組織培養是指將細胞或組織從機體內取出,模擬體內的生長條件.使其在體外持續保持生長和增殖的狀態。組織培養習慣上泛指所右的體件培養,包括細胞培養、組織培養、器官培養。細胞培養使用體外培養的方法培養單一類型或幾種類型的細胞,並呈現其來源組織的特性。
  • 細胞培養:內毒素低的胎牛血清對細胞生長的優勢
    做細胞培養實驗會用到胎牛血清,怎麼才能有效正確的選擇胎牛血清也有對應的方法,今天締一生為您分析細胞培養:內毒素低的胎牛血清對細胞生長的優勢。細胞培養:內毒素低的胎牛血清對細胞生長的優勢血清作為細胞培養不可替代的培養基重要性不言而喻
  • 實驗室細胞培養 ——桑翌向您推薦全尺寸多功能CO2培養箱
    其中測定細胞生長曲線是檢測細胞絕對生長數的常用方法,也是判定細胞活力的重要指標,是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基本參數之一。因為細胞太小,無法測單個細胞的生長狀態,所以測細胞群體的生長曲線。在做細胞生長曲線測定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以下幾個問題:1、如何選擇細胞接種數?
  • 實驗室小白普及教學:MTT法檢測細胞生長情況
    3×103個/ml接種於96孔細胞培養板中,每孔100μl,設5個復孔,過夜貼壁;(2)  實驗組加入梯度濃度的鉑類化療藥,另設細胞對照組(只加細胞不加藥)和空白對照組(只加培養基),37℃培養箱共同孵育72h;(3)  每孔加入20ml 5 mg/mL 的MTT溶液,繼續培養6~8h後棄去上清液,每孔加入200 ml DMSO,室溫振蕩15 min;(4)
  • 做細胞培養實驗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做細胞培養實驗的實驗室越來越多,如果打算開展或者已經開展的單位或者實驗室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在養細胞之前,就要了解,你所養細胞的來源以及種類和名稱,查閱一定量的文獻,確定所需培養液種類以及是否需要添加特殊成分,常用的細胞培養液有DMEM、RPMI1640、F12等等,一些常見的細胞基本可以使用這幾種培養基中的一種來培養,有的需要加入一定其他成分,這需要根據不同的細胞類型,查ATCC細胞庫或者查文獻,才能找到所需最佳培養液
  • 做細胞培養實驗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細胞培養注意事項1. 實驗進行前,無菌室及無菌操作臺(laminar flow) 以紫外燈照射30-60 分鐘滅菌,以70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並開啟無菌操作颱風扇運轉10 分鐘後,才開始實驗操作。每次操作只處理一株細胞株,且即使培養基相同亦不共享培養基,以避免失誤混淆或細胞間汙染。實驗完畢後,將實驗物品帶出工作檯,以70 % ethanol 擦拭無菌操作抬面。
  • 實驗室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怎麼辦
    概述: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達到63%,因而細胞培養過程中被支原體汙染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細胞培養中常遇見的有細菌汙染、真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病毒汙染等。說起支原體汙染,估計細胞培養的同學就開始犯愁了,細胞培養的老手都知道,支原體汙染非常不易察覺。
  • 培養細胞前的準備工作
    今天分享實驗室培養人員的培養細胞的心得,希望給做細胞培養新手啟發。怎麼才能培養出符合條件的細胞呢?選擇正確的培養液是養好細胞的第一步。2、了解細胞的生長習性不同的細胞生長習性不同。如成纖維細胞是貼壁生長,有一定的密度依賴性,密度小可能會出現不增殖,狀態差的情況,接種密度大時則需要隔天傳代,頻繁傳代則影響細胞狀態;再如RPMI-8226人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是懸浮生長的,傳代需離心棄去上清即可。
  • 細胞培養皿|35mm細胞培養皿|60mm細胞培養皿-實驗耗材-精藝
    細胞實驗室的常見儀器設備介紹!常見儀器設備1:顯微鏡細胞實驗室中常見的儀器設備就是倒置顯微鏡,其作用是掌握細胞的生長情況,並觀察其有無受到汙染。如果預算充足,還可配備相差顯微鏡、解剖顯微鏡、螢光顯微鏡、錄像系統,從而能更好的觀察、記錄、拍攝細胞的生長情況。
  • 長期實驗室培養成體幹細胞會導致癌症
    成體幹細胞(例如骨髓幹細胞)移植一直被認為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癌變.正當人們因發現幹細胞有可能治癒各種疾病而興奮不已之時,兩項最新研究揭示幹細胞移植也存在潛在危險.西班牙和丹麥的科學家發現,從成人骨髓或脂肪中提取的幹細胞,經過實驗室的長期培養,再移植到動物體內後,會形成惡性腫瘤.
  • 張豪:做細胞培養設備智能化的先行者
    這是一家致力於提供細胞生產自動化設備、生物材料和相關服務的企業。事實上,國內研發生產細胞培養系統的企業寥寥無幾,而細胞培養在疫苗生產、生物製藥、細胞治療等方面卻有著廣泛運用。  熬過創業初期寒冬後,歐飛納米已經與牛津大學、基爾大學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北京307醫院等單位開展合作研究,目前正進一步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
  • 三維培養毛囊乳頭細胞來源的外泌體促進毛髮生長
    毛囊乳頭細胞位於毛囊底部,是一種對毛囊進入生長期起著重要促進作用的間葉細胞。喪失功能的毛囊乳頭細胞不能有效地遷移和聚集,從而不能喚醒毛囊的再次生長【1】。研究表明,注射經過三維培養的毛囊乳頭細胞球可以增強毛囊再生的能力【2】,預示了三維微環境可能激活了細胞的某些用於毛囊再生和修復相關的通路和蛋白的表達。
  • 哈佛培養出實驗室人造兔肉和牛肉,肌肉細胞體外成熟仍存挑戰
    10月21日,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模擬肉類質感的可食用明膠支架上培育出了兔子和牛的肌肉細胞,表明「人們可能最終無需飼養和屠宰動物就能生產出逼真的肉製品」。人造肉是近幾年的熱點議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類型。
  • 細胞培養技術知多少
    眾所周知細胞培養基的種類繁多,細胞培養方式也較多,如何正確地使用培養基及最大程度地保持培養基的營養以維持細胞的生長,對每個培養者都很重要。培養基的使用依不同的培養基種類、培養方式、細胞種類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 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基_鄭大中科博生
    動物血清是細胞培養中用量最大的天然成分.含有豐寓的營養物質,能促進細胞的生長繁殖,同時對細胞的貼壁和保護右明顯作用.合成培芥基模擬天然培養基的成分,其中的組成物質成分明確,補充部分天然培養基後(通常星血清)能使細胞很好地生長和繁殖。合成培芥基可根據實驗目的,調節各種成分的比例,設計出許多種培養基。中科博生。
  • 【細胞培養】DMEM 和RMPI1640的不同
    RPMI 1640 培養液:RPMI 1640 培養液最初為培養小鼠白血病細胞而製備。開始的配方特別適合懸浮細胞的生長,主要針對淋巴細胞,後經過幾次改良從RPMI 1630、RPMI 1634,而至RPMI 1640。其組成較為簡單,但可以適應很多種類細胞的生長。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培養基之一。
  • Nat Biotechnol:不同實驗室的HeLa細胞在遺傳學和表型上存在異質性
    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日內瓦大學、巴塞爾大學、中國科學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義大利米蘭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HeLa細胞在不同實驗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這讓人們對利用這種細胞系開展的研究的可重複性提出了質疑。
  • 獨家珍藏|細胞培養攻略,了解這些細胞培養變得更簡單!
    下面小編就將養細胞的注意事項跟大家交流一下。當細胞生長狀況較好或者代數較早時,需及時大量的凍存。細胞凍存液比例為培養基:血清:DMSO=7:2:1,也可血清:DMSO=9:1。細胞凍存密度通常為1-3×106個/ml。細胞凍存採用慢凍方式,減少冰晶形成,避免細胞損傷。
  • 植物細胞培養室如何建設?
    細胞培養實驗室應能進行六方面的工作:無菌操作、孵育、製備、清洗、消毒滅菌處理、儲藏。植物細胞培養室如何建設?  培養室  在實驗室內,還會有以下常用的基本設備。  Ⅰ.儀器:  (1)顯微鏡:倒置顯微鏡——是組織細胞培養室所必需的日常工作常規使用設備之一,便於掌握細胞的生長情況並觀察有無汙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