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然,是世界各國的責任與義務

2021-01-10 新華報業網

  王傳濤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時光如梭,2021年已悄然來到,全世界也進入到了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進程。這意味著,《巴黎協定》所約定的一系列關於到2030年實現的目標,進入到最後的十年攻堅階段。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紀念日之際,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召開。此次峰會是邁向2021年聯合國第二十六次氣候變化締約方大會的重要一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事關全球人類的重大命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方向。雖然川普政府在2020年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就目前新當選候任總統拜登的一系列舉措來看,美國重新回歸《巴黎協定》也將是可以預期的事。這說明,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是每個國家的責任與義務,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巴黎協定》雖然有一定的約束力,但就各個國家而言,約束力還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尺度。有報導稱,在197個協定籤署國中,有157個國家在「國家確定貢獻值」中設定了經濟範圍的減排目標,但只有58個國家將其在《巴黎協定》中的承諾轉化為本國法律。而在這58個國家中,只有16個國家制定了與《巴黎協定》目標相一致的法律。換言之,雖然世界各國目標一致,但步伐並非整齊劃一。

  作為世界大國,中國在節能減排以及保護生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世界各國作出了表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裡夏·埃斯皮諾薩指出,中國的付出各國有目共睹並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中國甚至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領軍國家」。同時,中國不僅率先完成了原定的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升近15%,可再生能源裝機增加等目標,並且還帶動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而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綠化新增都是來自中國。

  在氣候雄心峰會視頻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各國宣布了中國的減排目標: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應該說,這是中國又一次向世界各國的莊嚴承諾。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保護環境、尊重自然生態的樸素意識。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就道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意思是說,我們要尊重自然,這樣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若是對自然環境加以破壞,無度開採能源,則一定會遭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自然是生命之母」「人類善待自然,自然也會饋贈人類」「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等重要論斷,深刻表明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持久力量,關係著民生福祉。針對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創造性地提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求「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踐行生態保護的代表性國家。

  生態環境保護,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之一。共識已達成,措施已明確,行動需付諸。世界各國,都應該善待自然,自覺遵守《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在保護地球方面貢獻出本國的最大努力,讓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保持藍色,讓70億地球人看得見綠水青山、藍天白雲。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世界公民」的責任意識
    中國政府向各國災民提供了各種援助,民間募捐活動也如火如荼。連日來,筆者從電視上看到許多城市在公園、商場、銀行門前設置捐款箱,向災區獻愛心的人群絡繹不絕。中國人民心系印度洋沿岸災區,力所能及地幫助各國災民減輕苦難,某種意義上講體現了「世界公民」的良知、愛心和責任意識。
  • 2020教師資格證初中《人類的責任》教案
    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人類的責任》這一框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考生有所啟發,有所收穫。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關愛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識,提高關愛自然的責任感。【能力目標】掌握愛護環境的基本方法,形成愛護環境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實施原因。
  • 義務植樹倡議書_通知公告_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在這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第38個植樹節和第35次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植樹造林是功在當代、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是每個公民的共同職責和應盡義務,是建設生態江門、幸福僑鄉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努力建設綠色江門,取得了顯著成績,城市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動了我市國土綠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 神和人的互動模式——神的善待和人的回應的責任
    神一直用父親的善良來對待管理這個世界的人類。對待自己的護理,神期待人類對他的互動,就是感謝和稱頌。對待自己對萬民的護理,神期待他們的回應。對待自己對以色列的呼喚,神呼召他們迴轉。在神的呼召面前,人類被賦予了必須回應的責任。對善良之神的回應,就成為自己的良善。人對於善良的責任就是存謙卑的心與你的心同行。我們對神的善良採取對應的善良回應,就是我們的公義了。
  • 小樹懶和它的大樹:關愛動物 善待自然
    小樹懶和它的大樹:關愛動物 善待自然什麼是家園?就像小樹懶不願離開,夢裡夢著、心裡想著的那個地方。《小樹懶和它的大樹》以飽蘸情感的文字和清新自然的繪圖,抒發小樹懶對家園的依賴和熱愛,提醒小讀者保護動物生存環境,善待自然生靈,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 讓植樹綠化成為時尚 青島市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
    在第42個植樹節來臨之際,3月11日,青島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向全體市民發出了「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的倡議,意在倡導市民從自身做起,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履行法定植樹義務和「認種認養」等創新盡責形式,為青島貢獻一抹綠色。
  • 世界各國呼籲成立全球動物保護協會
    有責任有義務成立動物保護組織,不能讓人類成為動物最大的威脅,因為在這個星球上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動物的世界,人類就要重新成為動物,不管發展的如何,這是自然的規律,為了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不要去傷害生靈。
  • 「我是黨員,有義務有責任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她說:「我是黨員,有義務有責任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這不算什麼。」據了解,石榴村採取「1黨員+N群眾」機制,引導黨員群眾作表率、當先鋒,宣傳相關疫情防控知識、體溫測量儀使用方法及消殺工作流程等,確保村內宣傳到位、摸排到位、消殺到位。「1黨員+N群眾」機制啟動以來,像鄭革玲這樣的基層黨員還有很多。
  • 【擴散】健康科普|個人在傳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擴散】健康科普|個人在傳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責任和義務?原標題:《【擴散】健康科普|個人在傳染病疫情防控中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 世界地球日的反思:疫情,能否讓我們學會善待自然?
    半月談評論員 郭豔慧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近,全球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一個現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人們的外出活動普遍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動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間,自然環境也迎來自行修復的機會。
  • 無不維影視科技籤署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友好型」企業承諾
    此外,無不維影視科技還將積極參與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全球範圍內的公眾宣傳和教育工作,積極宣傳善待野生動物的理念,鼓勵公眾選擇「野生動物友好型」生活方式。籤約儀式(左:無不維影視科技CEO郭松傑,右: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趙中華)「動物保護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者,我們很榮幸可以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深度合作。
  • ...周瓊律師解讀民法典:首次界定性騷擾概念、用人單位義務與責任...
    而這次民法典的亮點是:第一,把授權與保護的對象擴大化了,不僅僅局限於婦女,所有的公民都有權利;二,對學校、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的義務,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就是這些單位對防範性騷擾的發生,它是有義務的,也有責任有權利設置防範機制;如果發生騷擾行為的話,應該接受投訴,積極處理。
  • 送給老師:新學期,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學生
    只有善待自己的老師,才會更愛自己的學生;只有能感受到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老師,願您總能善待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收穫滿滿幸福感!這10件幫你提升幸福感的事情,嘗試做起來吧!2.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負責的學生數量越多,身上的責任越重,學校裡孩子每天惹出來的事接連不斷,調皮搗亂,成績下滑,厭學鬧情緒,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讓老師無法承受,一時之間情緒也受影響。這個時候,不妨聚焦「如何解決問題」這一點,主動屏蔽掉事情本身,避免怒火不斷升級,否則既於事無補,還傷身體。
  • 保護地球等於善待自己,破壞氣候環境,等於自取滅亡。
    雖然以前的生活條件差,沒有空調設備、沒有降溫飲料食品等,但人們都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夏天,也沒見得熱得要命,而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好了,氣候卻越來越熱,特別是夏天,全球還出現過很多熱死人的事件,而對這一現象,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世界各國卻無能為力,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其實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正常生活。
  • 國際地層委員會呼籲:如同愛護親人般一樣善待地球環境
    國際地層委員會呼籲:如同愛護親人般一樣善待地球環境 2012年04月21日 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際地層委員會副主席彭善池在會上呼籲,大家要如同呵護自己的皮膚一樣,重視保護地質遺蹟;要如同愛護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善待地球環境。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初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在美國發起,隨後影響越來越大。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出版社對未採用稿件有退稿義務嗎?
    筆者認為,雖然該規定並未被廢止,但不能自然地作為作者主張權利以及法院審理的參考。畢竟,著作權法沒有規定出版社在訂立出版合同應承擔退稿義務,應根據利益均衡原則及考慮技術進步因素,合理確定該條文的適用範圍。   不退還書稿不等於侵權   筆者認為,不退還書稿並不意味著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   首先,版權載體不等於版權。
  • 善待動物 動物福利如何保障?
    和諧相處善待動物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李青文:善待動物,就要努力創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從野生動物園來說,絕對不能存在虐待動物的行為。野生動物園應創造與時代相協調的經營環境。  動物表演難稱虐待  西雙版納金孔雀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鴻平:要善待野生動物,先要明確什麼是虐待動物。動物表演就是虐待動物?
  • 楊瀾:自然地面對生活,越活越漂亮
    作為一個女人,無論在什麼時候,注意形象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楊瀾所說,沒有人有義務去看透哪怕是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內在的優秀,那麼如何注意形象呢?我想要你就錯了,例如,像董卿在春節聯歡晚會,剛開始因為要排練,所以對於一個服裝非常高的標準,有時一件衣服,董卿可以照照鏡子幾小時後,如果中間有一絲的不滿意,需要去修改,就連指甲油都要塗得薄厚一致,對於一個形象可以說是要求到了苛刻的一個地步,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要求,而且對觀眾的一種責任。
  •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謝新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寫】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表示,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單純從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出發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結構。
  • 佛教:善待自己,從心開始
    用煩惱的心看世界,會發現無路可走;用輕鬆的眼看世界,會發現處處都是美好。用慈悲心看世界,會發生身邊沒有敵人,用平等心看世界,發現不生煩惱,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什麼樣子的心就會有什麼樣子的面貌,善待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面貌從修心開始。心好面貌就會順了,平等心,慈悲心就會顯露!煩惱由心造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開了,放下了,煩惱便會自動消除,痛苦感也將化為烏有。你放不下,煩惱就會時刻跟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