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思,京張高鐵上的「歪果仁」

2020-12-08 環球人物網

【高佑思:1994年生於以色列。2008年隨家人移居香港,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是北大首位以色列本科生。現為跨文化視頻內容公司「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

本刊記者 陳霖

 

「接車進入空閒。」

「接生接近無限?」

當高佑思聽到車站值班員李師傅告知的接車指令時,他又鬧了個小笑話。一段講述這位以色列人在長城腳下「修」京張高鐵的微紀錄片在網上播出不過幾日,全球瀏覽量就將近5000萬。

戴著安全帽的高佑思在地下隧道綁完鋼筋後,來到食堂準備吃午餐,他遇到來自河南的顧師傅,問起對方工種,顧師傅說:「我是鑽芯的。」高佑思雖能講中文,但這個鐵路專業詞語還是難住了他——「好吧,聽不懂」。但他還是不依不饒地和工人「尬聊」。他的「無釐頭」問題常讓工人們覺得這個濃眉大眼的外國人很好玩兒,很快他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之後,顧師傅關注了高佑思的視頻號,成為他的百萬粉絲之一。

和《環球人物》記者回憶起當時的「鐵路體驗」,高佑思睜大了眼睛:「太冷了!」

 

高佑思在地下隧道體驗修鐵路,圖為視頻截圖。

 

「穿越」兩場北京奧運會

這部影片拍攝於零下20多攝氏度的北京,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宣傳片之一。2019年1月,冬奧會宣傳團隊找到高佑思,請他協助拍攝共25集的冬奧宣傳片,讓全世界了解北京冬奧會的籌備情況和中國的冬季美景。第一集以京張鐵路為主題。1909年正式通車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鐵路,而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將連通冬奧會三大賽區——北京、延慶和張家口。

跟北京冬奧組委會商定了拍攝內容後,高佑思和他的團隊花了10天做策劃,再到長城腳下實拍5天。除了15分鐘的微紀錄片版本,他們還把視頻素材剪出另外兩個版本:一個是信息量密集的3分鐘版,主要給外國人看,讓他們快速理解中國的一個側面;另一個是30分鐘版,將在北京電視臺播出。

北京冬奧會宣傳團隊看中高佑思,是因為他一系列好玩、有思考、接地氣又帶有外國人視角的視頻。2017年,高佑思和幾位好友創立「歪果仁研究協會」(簡稱「歪研會」),到街上隨機「攔截」外國人,請他們聊在中國的生活體驗,並把聊天過程拍成短視頻,在中國和海外的視頻網站上播放。

 

「歪研會」街採外國人,請他們做閱讀理解。右為團隊成員星悅。

 

他們的第一個視頻講的是外國人用微信紅包的體驗。發紅包是中國習俗,微信又是中國流行的社交APP,對外國人來說,微信紅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體驗」。當時,一位外國姑娘迷上了「微信搶紅包」,她加了100多個群,最高的戰績是搶到8000多元紅包。高佑思也開玩笑:「我的手機必須24小時滿電,不然我就感覺自己會錯過1個億!」還有一次,他們上街請外國人做閱讀理解——「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歡他,但他就是不說」,請他們斷句並回答兩位主角的名字。

這些「笑果」十足的視頻還融入了對多元文化的思考。比如,他們街採那些使用交友APP相親的外國人。一位女孩不喜歡對方,用中國式的藉口「我家還有事」先走了;而在另一場相親活動中的男生聽到女方說「我家還有事」時,依然在期待下次見面。團隊把這兩個不相識的人所說的話剪輯在一起,用「毫無關聯的生活片段」來展示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不同理解程度。

這些視頻很有巧思,在各大網站發布後,獲得極高瀏覽量。但是,看起來輕鬆愉快的視頻,拍攝過程卻不簡單。一般來說,他們要成功街採50人,才能選出既好玩又有信息量的10位,剪輯成短片。可是,街採的拒絕率很高,想要採到50人,他們至少得找到150人。起初,他們在五道口找外國人,但太過頻繁,以至於「後來人家一看到我們就跑」。

高佑思說:「我們想讓中國人了解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也想讓外國人看看中國日新月異的改變。」為北京冬奧會拍視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它的工作人員」,對高佑思來說有種「穿越感」,因為他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現場觀眾。

 

 

追《奮鬥》,練中文

2008年夏天,高佑思一家從以色列移居香港,路過北京時在這裡待了幾天。當時,全北京都沉浸在奧運會的喜悅中,高佑思和爸爸一起到鳥巢看田徑100米比賽。那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偶像——世界飛人博爾特。採訪中,想到10年前見證博爾特破了自己的紀錄那一刻,高佑思手舞足蹈,甚至毫不遲疑地喊出當時的戰績「9.69秒」。那會的他不懂中文、不會英語,和許多遠道而來的外國人一樣,因為這個盛會才開始了解中國。

奧運會結束,高佑思便到香港的一家加拿大國際學校讀高中。他修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課程,畢業時要提交1萬字的論文。他把目光放在快餐店員工身上,去麥當勞和員工、老闆聊天,還去圖書館、政府網站查了很多資料。最後,剛學英語沒幾年的他卻寫出了一篇滿分論文,分析香港的最低工資如何影響快餐行業的經營和管理。

高佑思說自己「喜歡體驗不同人群的從業經歷」,特別關注普通從業者,因為這些人的生活與他的經歷有很大反差,讓他十分好奇。高佑思的爺爺奶奶都是以色列的科學家,今年春節《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奶奶還拍攝了一集解讀太空的視頻。他的父親高哲銘是位有24年經驗的空軍飛行員,曾在以空軍基地工作,執行過重大飛行任務,後來從商,創辦了英飛尼迪公司。能飛天、能經商的父親,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兒子的導師,經常告訴兒子「要勇於嘗試」。高佑思說:「我膽子挺小的,怕恐怖片、怕氣球、怕煙花、怕做手術,但我爸爸總是鼓勵我嘗試新事物。」

在香港待了幾年後,高佑思覺得那裡「太國際化了,大多數人講英語和粵語,可我更想了解中國內地,學普通話」。於是他來到北京,在對外經貿大學學中文,想去北大、清華上大學。不過,中文基礎還很薄弱的他在入學考試中失敗了,他不放棄,準備「二戰」。練中文的方法之一是猛看電視劇,他追的第一部劇是《奮鬥》,講述幾個大學畢業生在北京奮鬥的故事,這和高佑思在北京見到的青年很像,讓他很有代入感。他喜歡劇中角色陸濤,因為「扮演者佟大為很酷!尤其是他的兒化音特別有意思」。他還迷上了演員馬伊俐,「她完全顛覆了我對女性的審美,有一頭利落的短髮,很漂亮也很有個性」。那時候,看一集45分鐘、沒有字幕的《奮鬥》,他要花3個小時,看一句,停一下,琢磨對白的意思。他說:「看劇學外語時,如果熒幕上有字幕,那就是在作弊!」

「二戰」北大期間,高佑思還去蹭課。他去上張維迎、周其仁、林毅夫等經濟學家的課,不過,「如果老師有口音,我上課一句話都聽不懂」。高佑思只好把老師上課的PPT拍下來,回家後自己對著照片複習。這個「笨方法」卻給了他回報,參加北大面試時,高佑思運用蹭課「偷師」學來的經濟學知識作答,順利過關,成為北大歷史上首位以色列本科生。

2019年2月21日,高佑思在北京的辦公室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攝)

 

呈現小眾者的生活體驗

「我在北大4年,都在做實踐。」高佑思說,「在北大,創業者是一群真的很想改變世界的人。」

北京大學離中關村很近。高佑思下課後會和同學去中關村有名的創業大街吃飯,「你走在那裡隨時都能看到科技公司、創業咖啡館、孵化器,有時候走進一家咖啡館,旁邊的人都在聊創業,吃個飯都會被這個環境『洗腦』。」中國的政策也鼓勵大學生創業,高佑思深深地迷上了這種創新實踐氛圍。

因為愛足球,高佑思結識了北大的方曄頓、南開大學的劉祺和北京體育大學的張希曼,他們先是一起拍體育視頻,後來辦「歪研會」。去年,他們想做個全新欄目,在一家咖啡館討論方案。被高佑思稱為「團隊腦洞」的劉祺想出了一個方案,讓高佑思體驗各種工作,以呈現中國社會。於是,高佑思做了快遞員、機場地勤、餐廳服務生等,還創業賣秋褲。這便是《別見外》這檔「以色列小夥變身各行各業從業者」的欄目。

在「賣秋褲」這一集裡,高佑思和幾個外國朋友對市場分析不夠,虧了2萬多塊錢。視頻中的高佑思和朋友擠在中關村的小辦公室,其實,這個地方就是他開始做「歪研會」的地方,高佑思很喜歡它,因為那種「擁擠、緊張的空間能讓你覺得你在做一件緊迫的大事」。

3個月前,高佑思搬到了位於朝陽區的新辦公室。那是個寬敞明亮的聯合辦公空間,許多家公司租用同一個公共辦公區。他念叨:「我還不習慣這裡。」但這個聯合辦公空間正反映出一些新創企業的工作氛圍:來去自由,與其他團隊零距離接觸,能方便地分享資訊、創意、人脈,甚至能創造投資機會。

無論在哪裡,高佑思總是團隊的「活寶」。採訪中,高佑思和記者聊到《流浪地球》。他興奮地指著雜誌封面上的劉慈欣頭像問:「我可以上封面嗎?」方曄頓和劉祺調侃道:「我看到你了,你在這裡!」然後指了指封面上的地球表面。高佑思大笑。雖然他是「歪研會」的會長,但他和夥伴們相處得輕鬆、平等。他說,40多位成員「為真心想實踐的想法而努力」,如果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就讓他們去完成,這是團隊一直能創作出爆款視頻的關鍵。

「在中國,猶太人是小眾,外國人是小眾,我們拍攝的各行各業從業者也是小眾。」高佑思說,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體驗各種小眾人群的生活,再把這些故事分享出去。但他有個小遺憾:「在北京幾年,我一直跑來跑去,沒能坐下來安安心心讀書。」他想以後一定要再回校園,或許再讀經濟學,也或許讀人類學,但還是會繼續當一個「在中國的生活實驗者」。

 

責任編輯:陳佳莉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歪果仁協會的高佑思,長城下面修鐵路!
    新八達嶺隧道是京張鐵路全線最長的隧道,全長12.01千米,並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高佑思試圖像其他鐵路工人一般,在隧道裡用混凝土澆築軌道板,並進行軌道板的精準調試,經過一番努力後他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並不簡單。「很累,需要擁有極高的耐心和很好的體力才能完成。」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高亢的音樂聲中,高佑思和三位小夥伴在廣州塔下亮相,嘗試一種刺激的城市玩法——請路人隨機指引,兵分四路在廣州各地打卡,笑點頻出……這個歪果仁研究協會關於廣東的最新作品,收穫了不俗流量。「對所有人多元記憶的包容,就是城市靈魂的所在。」視頻結尾時,高佑思這樣說。歪果仁研究協會是自媒體機構「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視頻結尾時,高佑思這樣說。 歪果仁研究協會是自媒體機構「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25歲的會長高佑思身材頎長、風趣幽默,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與對中國的深厚了解。他帶著一批「老鐵」,嫻熟地遊走在跨文化語境中,用話筒和鏡頭,展示外國人眼中的多樣中國,同時將真實的中國搬上國際舞臺。
  • 高佑思,1994年出生於以色列,「歪果仁研究協會」創辦者之一。致力...
    高佑思,1994年出生於以色列,「歪果仁研究協會」創辦者之一。致力於用話筒和鏡頭展示外國人眼中的多樣中國,同時將真實的中國搬上國際舞臺,其視頻在網絡視頻平臺廣為傳播,高佑思和「歪果仁研究協會」的故事被《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後報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3.02 星期一
  • 這個「歪果仁」讓中國多了一個新「人設」
    2019年1月14日~16日,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組織「歪果仁研究協會」自媒體團隊(以下簡稱「歪研會」)赴京張高鐵新八達嶺隧道和老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拍攝。作為歪研會聯合創始人、會長,高佑思以職業體驗的方式,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隧道建設者和堅守崗位的車站職工共同勞動,以一個「歪果仁」的視角探訪新老京張鐵路,並呈現出兩個版本作品:一個娓娓道來,主要面向國內傳播;一個輕鬆明快,主要針對海外受眾。  老京張鐵路歷史逾百年,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將連通2022年冬奧會三大賽區——北京、延慶和張家口,將於今年底通車運行。
  • 超級網紅「歪果仁」高佑思:向所有老外推薦 來中國的第一站 成都
    這段時間,2019微博超級紅人節正在成都隆重進行中,微博上的重量級紅人也是齊聚成都,讓網紅成都又添了一層網紅氣質。今天,在超級紅人節現場,知名微博大V@高佑思不是皮克也是帶著他的歪果仁研究協會接受了看度記者採訪。
  • 「歪果仁」高佑思都說愛了愛了,這是什麼神仙土豆?
    前不久,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創辦人之一高佑思,也被東鄉土豆片的美味徵服了。他很好奇:「什麼樣的風土,才能培育這樣的美味食材呢?」「老外」高佑思出生在以色列,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自從2008年來到中國以來,高佑思始終對當下中國發生的一切抱有強烈的興趣。帶著一個「歪果仁」對中華大地的好奇,今年9月,高佑思踏上了前往甘肅東鄉的旅途,試圖還原東鄉土豆美味的秘密。
  • PD Café | 對話歪果仁研究協會高佑思:至中國,歷未來
    本期PD Café邀請到的嘉賓是高佑思(Raz Galor),他剛從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是一個活躍在中國社交媒體的網絡紅人。本期節目,他將展示給你一個不一樣的23歲。高佑思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十年,但他仍對中國和中國文化保持強烈的好奇心。
  • 有的歪果仁,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國
    很多剛見過高佑思的人,都很難相信,這個高大帥氣的以色列小夥、歪果仁研究協會創始人,僅僅是個出生於1994年的北京大學大四學生。談及創立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初衷,高佑思如此說。 高佑思團隊成員有20人,除了高佑思和他的兩個朋友外,都是中國人。
  • 自從歪果仁高佑思成為中國「網紅」以後……_南方快報_南方網
    歪果仁研究協會是自媒體機構「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25歲的會長高佑思身材頎長、風趣幽默,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與對中國的深厚了解。他帶著一批「老鐵」,嫻熟地遊走在跨文化語境中,用話筒和鏡頭,展示外國人眼中的多樣中國,同時將真實的中國搬上國際舞臺。
  •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為此,他已經籌備了一個多月,「雙十一「裡練了手(點擊回顧高佑思的「雙十一」>>>),也立下了自己的Flag,《相對論》全程記錄他的這次海外直播帶貨初體驗。
  • 自從歪研會會長高佑思接受了採訪了之後……
    高佑思:有很多種方式,一是每天去上課,我上的是一對一的課,因為老師會針對你的痛點、難點、速度去幫助你。我每天都要上四個小時一對一的課,有點難熬……每天都有作業,每天都要複習,因為中文是特別難的語言,我每天要花很多時間來練字,了解一個字不同的含義、不同的用法。
  • 高佑思中文為什麼那麼好 祖籍是中國人嗎?
    高佑思是誰?高佑思(英文名Raz Galor),1994年出生於以色列,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因為一口流利的中文而受到關注。高佑思2008年1月,因為爸爸高哲銘的工作原因,高佑思舉家從以色列遷往香港。然後在香港讀了五年的書,高中畢業時去了牛津大學讀了暑校。2014年9月,高佑思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成為了北大第一位來自以色列的本科留學生。
  • 以色列小夥高佑思:專業「搞怪」的「歪網紅」
    (原標題:以色列小夥高佑思:專業「搞怪」的「歪網紅」)
  • B站後浪們喜歡的「歪果仁研究協會」,究竟在研究什麼?
    圖片來源 | 歪果仁研究協會 文化碰撞——這真是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聊天時永恆的破冰主題。 高佑思,這是以色列人 Raz Galor 給自己起的中文名。作為視頻自媒體「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的創辦者之一、會長,還在念大學的時候,他就把文化碰撞這件事做成了視頻系列。
  •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十裡飄香」螺螄粉、「媽媽覺得我冷」秋褲、「最最養生」黑枸杞、「也很養生」泡腳桶、「自拍神器」美顏相機、「百吃不厭」大辣條、「用它表白很高端」無人機……這些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為此,他已經籌備了一個多月,「雙十一「裡練了手,也立下了自己的Flag,《相對論》全程記錄他的這次海外直播帶貨初體驗。  是碰到「瓶頸」?  不,是遭遇疫情  高佑思是誰?
  • 【紅色風 青年派】「歪果仁研究協會」把外國人在中國故事拍出了...
    歪果仁研究協會 內容合伙人 劉小祺:「我們採訪過一個外國人,他就以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到大馬路上一個人牽著一隻熊貓。」得讓世界上的所有人,看到一個沸騰的、真實的當代中國。懷著這個共同的夢想,這些中外年輕人聚到了一起。  歪果仁研究協會 員工 泰樂:「現在這個潮流,是外國人跑到中國,為了追求他的中國夢。我一到上海,就覺得已經到未來的世界了。看這些地鐵,看這些人他們穿的什麼衣服,太時尚了!」
  • 【故事】「歪果仁」高佑思:站在「宇宙中心」看中國
    2014年,高佑思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錄取,也從中關村到五道口,海澱區豐富的資源都吸引著高佑思。也正如他自己所說,海澱區匯聚了最好的大學、最好的創業公司、最好的人才。在北大呆了兩年,認識了很多朋友,高佑思開始對創業和自媒體產生了興趣。 最初愛好體育運動的高佑思和師兄一起做了個面向球迷的平臺,但效果並不理想,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
    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為此,他已經籌備了一個多月,「雙十一「裡練了手,也立下了自己的Flag,《相對論》全程記錄他的這次海外直播帶貨初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