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日益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當今社會裡,英語的用途實在是太大了,掌握了英語,就能夠在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上暢通無阻,及時獲取國際最新信息。從一定意義上講,英語是「知識倍增器」和「才能倍增器」,對於20世紀90年代的知識分子來說,英語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掌握的一種知識。學習英語離不開記憶,單詞的語音與拼寫、單詞與詞組的釋義以及語法知識等等都需要記憶,下面介紹一些英語學習中的記憶方法。
1.一開始就抓緊
學生對於英語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有的認為「英語是各門功課中最難學的」,而有的則認為「英語是各門功課中最好學的」。產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的原因很多,剛開始學英語時是不是抓緊是一個主要原因。
以很多人認為英語單詞難記這個問題來說吧,如果一開始學英語就抓緊,方法得當,學一課會一課,平均一個星期裡需要記憶的生詞數量並不大,初中階段為十來個,高中階段為二十來個,大學階段為三十來個。對於記憶力極好的年輕學生來說,應該沒有太多困難。隨著學習的進展,他們對於英語的愛好程度與日俱增,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會學。循序漸進,日積月累,高中畢業時可以熟練掌握3000個左右英語單詞,大學畢業時可以掌握5000個左右英語單詞和相應的語法知識。對於他們來說,整個英語學習過程是很愉快的,因而感到「英語是各門主課中最容易學的」。
如果平時不抓緊,到了中考或高考時才去複習,此時所面對的單詞數量就有1000餘個與3000餘個了。這麼大的記憶量,年紀再輕也會感到困難,何況還有不少需要記憶的語法知識呢!如果說在初中階段,由於所學內容少,憑藉年紀輕,記憶力好,即使平時不抓緊,臨近考試突擊記憶一下或許還能勉強通過考試的話,那麼進入高中與大學後,隨著所學單詞數量的積累與內容難度的增加,平時不抓緊,臨時突擊的方法很難奏效,不是考不及格就是得分不高。與這種情況相對應,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也與日俱增,越來越會感到英語「難學」,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信心,得出「英語是各門功課中最難學的」的結論。
2.從語音入手
即使一開始就抓緊,也還有學習方法問題。方法對頭事半功倍,方法不對事倍功半。學習英語的方法很多,從語音入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在正確語音的基礎上努力學習,一定能學會英語(能閱讀、能聽、能說),而語音知識不好則很難學到全面的英語知識。
(1)為了能「聽」能「說」必須從語音入手。過去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閱讀英語書刊,對於聽力和口語不作要求。今天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與外國人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除了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以外,還要求有一定的口語水平,要能聽能說。「聽」與「說」是緊緊地與語音聯繫在一起的,如果不重視語音,即使掌握了一些英語知識,通過了某種考試,但仍然擺脫不了「啞巴」狀態,聽不懂,說不了,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
(2)英語是拼音文字,大部分英語單詞的發音是規則的,從語音入手記憶效果特別好。
語音在英語單詞記憶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使單詞的拼讀融為一體,二是充分發揮音像在記憶中的作用。英語作為拼音文字,詞的音和形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英語發音雖然不是完全有規律,不能像有的語種那樣做到「見到就會念,會念就會寫」。但它畢竟不是音形脫節的象形文字,它的發音基本上還是有規律的。通過正確的讀音去記英語單詞,把英語單詞的拼讀融為一體,不但是記憶英語單詞的最基本的方法,而且是一條捷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本上做到「會念也就會寫」。
由於聽覺記憶有視覺記憶所沒有的獨特效果,朗讀又可以形成「運動記憶」,因此出聲朗讀有助於記憶,高聲而清楚的朗讀效果更好。有節奏地朗讀還能喚起回憶。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某些詞語默著拼寫不出來,但是一邊念著一邊寫就能很順利地把它帶出來。
(3)大聲朗讀。在正確掌握語音的基礎上,應該大聲朗讀英語單詞或課文,使口腔肌肉運動起來,參與整個的記憶過程,形成「運動記憶」。研究記憶機理的科學家認為,人對於肌肉運動形成的「運動記憶」特別深刻,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甚至終生不忘。比方說,我們年幼時學會了騎自行車和遊泳,即使中間隔了很多年,也不會忘記。當我們「讀」英語時,口腔和喉頭的肌肉都在腦子的統一指揮下運動,口腔肌肉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做一連串的運動,舌頭的升降進退,嘴唇的張開閉合、口腔及喉頭肌肉的各種震顫等等,構成了千萬種不同的組合,不同的單詞發音對應於不同的某一個組合,經過多次的重複,對應於這個發音的運動組合就會形成牢固的「運動記憶」。由此可見,朗讀對於英語單詞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
3.不斷複習,鞏固記憶
一般每次記憶的英語單詞數以七個左右為宜。複習時間間隔第一次為幾分鐘,第二次為幾小時,第三次為一兩天,第四次為四五天,第六次為一個月,第七次為幾個月。
具體應用這種記憶方法時不要機械地照搬照套,而要因人而異和因地制宜,以獲得最佳的記憶效果為目的。
根據循環記憶法的原理,應該見縫插針,抓住零碎時間不斷複習。生詞本和錄音帶也要隨身帶,一有空就朗讀和聽錄音。
4.在各種環境因素下記憶單詞
記憶英語單詞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學一課之前,先學該課的英語單詞,每個單詞後面是音標、詞類與釋義,有順序地排列著。「學會了」這些單詞以後再學課文。在學課文的過程中,碰到已經「學會了」的單詞,往往仍感到「陌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和怎樣發音,只得再翻回去看看生詞表上的有關注釋。如此多次反覆,才能記住和理解這些英語單詞。
至於理解某一單詞的廣泛釋義,更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反覆才能達到。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教科書上一般一個英語單詞只列出某課課文中用得著的漢語釋義,例如初中英語第一次碰到「get」這個詞時只列出「獲得、得到」等注釋。這樣的注釋看多了,初學者往往誤以為「get」這個英語單詞就只有這些漢語解釋,而且牢牢地記住了這些釋義,別人問起時能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來。繼續學下去,才知道這個單詞還有許多別的解釋。等到腦子裡有了這麼多對於「get」這個單詞意義的理解時,別人猛一問「get」這個英語單詞是什麼意思時,還不一定能馬上回答出來。但是當這個單詞與別的單詞組合在一起,在不同的文章裡出現時,卻都能隨機應變地正確理解它。只有到了這種境界,才能說明對英語單詞意義的理解比較廣泛了,水平提高了。
由此可見,短時突擊機械地記憶大量英語單詞達不到全面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只有與語音、語法以及與其他英語單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單詞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才是有助於提高英語水平的。
註:專注提高記憶力和專注力,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開發大腦,提升記憶力,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數十位世界記憶大師聯合打造高效記憶學習法,涉及腦力開發,提高記憶力,快速閱讀等等。想要了解更多有趣高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