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XT和橡樹嶺實驗室宣布對3D列印核反應堆組件進行的開發

2020-11-29 3D列印網

中國3D列印網11月26日訊,領先的核能和燃料組件供應商BWX Technologies(BWXT)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的增材製造技術的開發進展,該技術專門用於生產反應堆組件。

現在,該工藝適用於高溫合金和難熔金屬,這對於先進核反應堆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通過提供3D列印此類組件的方法,可以快速部署這些組件,並具有增材製造的所有環境和設計優勢。

BWXT核服務集團總裁肯·坎普林(Ken Camplin)表示:「我們在BWXT擁有一支獨特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團隊。他們的工作將使高級反應堆開發人員更容易向前邁進,應對許多這些設計固有的關鍵技術挑戰。」

BWXT列印的反應堆堆芯3D列印組件樣品。通過BWXT拍攝。

3D列印核組件

BWXT認為3D列印具有「行業變革」的潛力,因為它使工程師能夠設計組件而無需擔心常規製造的幾何約束。合作夥伴最近展示了該技術在3D列印鎳基超級合金和難熔金屬基合金中的能力,同時實現了複雜幾何形狀的組件級認證。

該公司最初於2018年對技術本身進行了驗證,當時該技術成功參加了美國能源部的先進核技術開發成本分攤計劃。現在,經過驗證的材料和零件可作為過去兩年技術進步的明顯標誌,為提供改進的熱性能,增加的安全裕度和耐事故質量的組件鋪平了道路。

優化且價格合理的核芯

根據BWXT的介紹,使用耐火金屬芯部件可以幫助使芯出口溫度達到2700°F(或1482°C),並且工廠的整體效率達到驚人的50%。該公司還表示,最近的材料開發確實可以通過對事故容忍的組件進行重新設計,對該國目前的現役反應堆團隊產生直接影響。

新技術還具有成本優勢。通過提高功率輸出和單個零件的使用壽命,整個系統在維護和修理方面的需求將減少。原型設計過程也應該更具成本效益,因為無需過多投入就可以即時進行設計迭代。

能源部先進反應堆示範計劃(ARDP)的提案中最近概述了該技術如何降低製造風險的細節。用能源部的話來說,ARDP據報導將「通過與美國工業界分擔成本的夥伴關係,加快先進反應堆的示範。通過迅速開發具有廣闊前景的先進反應堆,我們可以擴大獲得清潔能源的機會,並在失去關鍵基礎設施和供應鏈功能之前利用市場機會。」

Oak Ridge原型反應堆之一的3D列印組件。圖片來自Britanny Cramer / ORNL /美國能源部。

據中國3D列印網了解,作為其「轉型挑戰反應堆」(TCR)演示計劃的一部分,橡樹嶺還宣布,今年初使用DED技術開發了3D列印核反應堆堆芯。該實驗室已經改進了微反應器的設計,並建立了鑑定方法來確認3D列印組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此外,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最近還從能源部獲得了80萬美元的贈款,作為TCR的主要貢獻者。普渡大學的工程師將特別參與新型人工智慧模型的開發,以確保微反應器關鍵組件的核級質量。

相關焦點

  • 美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出3D列印的核反應堆堆芯原型
    美國能源部所屬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開發了一個3D列印的核反應堆堆芯原型,其「轉型挑戰反應堆(TCR)示範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2023年之前,用更少的部件製造出一個先進的、全尺寸的3D列印反應堆,併集成傳感器和控制裝置。
  • 3D列印有多強?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出核反應堆堆芯原型
    喜歡看美國大片的朋友應該對好萊塢電影中常出現的一個地名不陌生——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其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一個大型國家實驗室,最初是作為美國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以生產和分離鈾和鈽為主要目的建造的,原稱柯林頓實驗室,1939年時發現了核裂變
  • 3D列印有多強?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出核反應堆堆芯原型
    喜歡看美國大片的朋友應該對好萊塢電影中常出現的一個地名不陌生——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其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一個大型國家實驗室,最初是作為美國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以生產和分離鈾和鈽為主要目的建造的,原稱柯林頓實驗室,1939年時發現了核裂變。
  • 3D列印有多強?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出核反應堆堆芯原型!
    喜歡看美國大片的朋友應該對好萊塢電影中常出現的一個地名不陌生——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 西屋電氣公司首創3D列印組件成功裝入商運核反應堆
    5月4日,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對外宣布:核工業已經實現了製造的重要裡程碑,由西屋電氣公司首創的3D列印組件已成功安裝到商業核反應堆中。據介紹,該3D列印組件名為「thimble plugging device(套管封堵裝置/封頭)」,是在美國拜倫(Byron)核電站1號機組(Byron Unit 1 nuclear plant)春季換料之後成功裝入了核反應堆。
  • 美國BWXT公司3D列印反應堆部件技術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美國BWXT公司與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新型3D列印技術,用於設計和製造高溫合金和難熔金屬製成的反應堆部件。BWXT介紹稱,先進堆需在高溫環境下運行,利用上述合金及金屬材料進行增材製造有助於加快先進堆開發進程。
  • GE使用ORNL超算和3D列印 優化噴氣發動機
    GE Research宣布已獲得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世界頂級超級計算機的訪問權,以支持噴氣發動機和電氣設備的優化。通過使用先進的計算功能,GE Research將能夠專注於減少噴氣發動機的燃油消耗,以及尋找利用3D列印零件來提高效率和性能的新方法。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為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李倩 發表於 2018-11-10 11:17:21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這些線圈產生磁場,
  • ORNL開發3D列印不鏽鋼靶材以生產醫用同位素
    【PConline 資訊】3D列印 越來越多地用於製造各種最終用途產品,但它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實現最終目標。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最近的一個項目,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由美國能源部(DOE)運營,並且已經負責許多3D列印創新,通過提供研究和開發工作來幫助他們。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強化裝置內的嵌入式冷卻劑通道由於正向反應期間產生的熱量而降低了柱溫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並額外製造了一種首創的鋁裝置3d列印強化裝置安裝在包裝元件之間的柱的上半部分。2019,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Costas Tsouris和Eduardo Miramontes操作吸收柱內部的強化裝置,該裝置包含商用不鏽鋼包裝元件
  • 秘城橡樹嶺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1942 年開始,美國政府在田納西州東部悄然購入 6 萬多英畝(約合 243 平方公裡)的土地,用於 「曼哈頓計劃」——二戰時研製原子彈的秘密計劃。政府需要土地來建設巨型設施,為生產原子彈提煉和研製核原料,同時還要不引起敵國間諜的注意。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原子彈「搖籃」到軍民兩用研究基地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打造了一輛汽車和一間房屋,這輛汽車使用的電池能夠與這間房屋配對,而房屋則由屋頂的太陽能板提供能源。圖片來源於網絡在美國田納西州東部有座二戰時期的「秘密城市」——橡樹嶺市,這裡生產了世界上第一枚用於戰爭並投放於日本長島的原子彈「小男孩」。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3D列印的微型超級磁體 圖片TU Graz。據3D列印超級磁鐵的研究人員稱,釹鐵硼磁鐵用於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組件中,但尚未在其他應用中實現,包括電制動器,電磁開關和某些電動機系統。3D列印超級磁體被設計為替代NdFeB磁體的替代品,後者是資源密集型的,並且不是可持續的。然後,開發了一種工藝,以純金屬製成的3D列印磁體,具有較高的相對密度,同時又能控制其微觀結構。來自TU Graz的材料科學研究院,連接與成形研究所的Siegfried Arneitz和Mateusz Skalon表示:「這兩種功能的結合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根據應用精確地調整磁性能。」
  • 霍尼韋爾對3D列印鎳基高溫合金材料進行多維度測試
    此外,發動機高溫組件通常是非常昂貴的,L-PBF工藝能夠減少材料浪費,並能夠縮短交期,使製造商從庫存管理中受益。然而,L-PBF進行高溫合金增材製造仍存在挑戰,例如由於強烈的溫度梯度導致亞穩態的化學、結構和機械狀態,從而產生影響性能的冶金缺陷。
  • ORNL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中國3D列印網8月25日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列印設備,該設備能加從燃燒化石燃料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量。利用3D列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結合在一起,成為多功能的CO2吸收裝置。鋁製設備的原位冷卻能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從氣體轉移到液態,從而提高了碳的保留率。
  • 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中的應用
    ❶豐富教學模型教具以其直觀的特點在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便於直接觀察實物本質、規律和理解相關理論,尤其對於中小學教育、新型交叉學科教學更為重要。可以用3D列印製作難以想像和常規加工工藝難以製作的教學用模型,如有機分子結構模型、人體器官模型、複雜運動機構模型,更加形象的展示各種系統的結構和運動規律,提升教學效果。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讓師生創客通過動手設計和深度體驗,激發師生創客跨學科學習和創意智造的熱情,從而培養空間想像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設計能力。通過「玩中做,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創」的愉快有趣的環境中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那麼3d掃描儀和3d列印技術是怎麼樣配合應用呢?
  • 3D列印製造低成本氣象站,穩定運行5個月
    2020年11月,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生產了一個低成本的氣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