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王椰落葉竟能變身「巨型螞蚱」?答案就在這名小學生的低碳暑假生活裡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1日訊(記者 李麗 )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展廳前的草地上,3隻1米左右的「巨型螞蚱」格外搶眼,這組名為《瘋狂螞蚱》的作品全部由大王椰樹葉編織、塗色而成,鮮豔的顏色、精緻的手工,讓它們看上去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果有人以為是請了什麼技藝大師,那就大錯特錯了,它們的創作者其實是南山區的一群小學生,就讀於華僑城小學四年級的張可仁和她的同學們。
作品《瘋狂螞蚱》(左)與真螞蚱(右)對比圖
張可仁就讀的華僑城小學是一所國際生態學校綠旗學校和國家級綠色學校,在上學期的一次生態自然裝置作品徵集活動中,她產生了製作巨型螞蚱的想法。於是在班主任胡荷枝老師的支持和組織下,她與同學們一起花費兩個星期製作完成《瘋狂螞蚱》作品。由於作品效果出人意料得好,最終華僑城小學校長王智慧把三隻螞蚱送到了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
暑假裡,張可仁又製作了不少綠色環保「螞蚱」作品
「社區每天都有很多大王椰落葉,讓它們變身成為自然藝術作品的材料,表達的就是一種環保理念。」張可仁和姥姥會選擇早晨一起撿落葉,既能碰到不錯的材料,也能欣賞到社區美景。「我們要收集大王椰葉柄,分揀並清洗乾淨;曬乾後把葉柄裁剪成適合編織使用的條形;編織時要先做好骨架,最後是精細雕琢和加工塗色。」
做「螞蚱」並非張可仁一時興起,從小就耳濡目染愛上手工的她,從不缺少新花樣。假期裡,她不斷拾回大王椰落葉、棕櫚樹落葉,以及廢棄的瓶子、椰子殼,用一雙巧手把它們變成了一堆可愛的「小玩意兒」:螞蚱、螳螂、草馬、籃子,甚至還有女孩子的專屬髮夾……一件件原生態的萌趣工藝品都在表達她對環保的態度。「它們才不是廢物呢,是落葉獲得了新生……暑假,我研究出了如何給螞蚱的腿裝上關節,讓它可以活動,算是《瘋狂螞蚱》的升級版,但是這個會動的關節很容易壞掉。」另外,她還頗為惋惜地告訴記者,樹葉做的髮夾已經被自己扯爛了。
孩子們把撿來的落葉裁剪好
張可仁的手工是姥姥教的,而姥姥的手藝則來自於姥姥的奶奶。幾代人的傳承,讓她從小就心靈手巧、對環境充滿敬意,敏銳而善思的她也成長為一個「環保小達人」,平時看到路上有垃圾,她總會自覺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在兩屆「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中,她的調研作品分別獲得國際二等獎和全國二等獎。今年,3月至5月期間,作為深圳市環保協會的「手繪達人」,她又在學校美術老師洪函的帶領下,參與了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保基金會的招募活動,為《如何與野生動物正確相處行為指南》圖書手繪插畫。她希望這幅「不要傷害我」可以喚起全社會愛護動物的意識,都不要吃穿山甲。
華僑城小學校長王智慧把三隻《瘋狂螞蚱》送到了溼地公園
張可仁認真地說:「學校倡議我們過一個低碳的暑假,這也是我的低碳實踐。全深圳都倡導垃圾分類,在家裡,外婆和媽媽用洗菜、洗米水衝廁所,而且一直實行垃圾分類。環保關係著全社會每一個人,為了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呼籲大家都做自然的守護者,不要亂扔垃圾、亂排汙水,要實行垃圾分類、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