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什麼?病毒從哪裡來?
面對疫情,
中國如何快速反應、高效防控以及全民參與?
我們未來怎樣與病毒長期共存?
這是上海科技館自3月「重啟」後的首次原創展覽,關注點放在了「病毒」上。7月15日,在二樓特展廳推出原創展覽「命運與共,攜手抗疫——科技與健康同行」,展期4個月。
展覽由序廳及病毒星球、暴發·戰「疫」、共享未來三個版塊組成。不用懼怕,小布帶你走近病毒的世界。
序廳:思辨 病毒是永遠的敵人嗎?
序廳由藝術裝置引入, 「一體兩面」的繪畫,讓觀眾踏入展廳的同時,就開始思索:病毒是永遠的敵人嗎?
病毒一方面引起人類及動植物各種疾病,一方面又可以用於消除有害生物,構建外源基因表達載體,造福人類。
上海科技館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徐蕾表示,展覽在策劃時,就引入了哲學的思維,希望帶給觀眾一種思辨的氛圍。
「口罩魔幻森林」的藝術設計,用紅、黃、藍、綠、白等多種色彩的口罩營造出防疫的戰線。
第一版塊:病毒星球
展覽第一版塊通過豐富的互動遊戲、生動的病毒模型、有趣的漫畫圖文,將一顆鮮為人知的「病毒星球」緩緩呈現在觀眾眼前。
病毒長什麼樣?
中國美院藝術家們為展覽定製了玻璃藝術模型。
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天花病毒長什麼樣?展覽挑選了20種對人類社會有著深遠影響的病毒,通過玻璃藝術模型、病毒信息卡和漫畫圖文的方式,講述病毒與人類的故事。
這些「美麗」的病毒玻璃模型,由中國美院藝術家們為本次展覽特別純手工製作。
在 「病毒免疫對抗賽」的體感遊戲裡,你可以扮演一個小小的病毒,與宿主的免疫系統「鬥智鬥勇」,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病毒感染人類的機制。
第二版塊:「暴發·戰『疫』」
該版塊版塊力求以真實記錄新冠疫情從暴發以來,中國如何快速反應、高效防控以及全民參與,有效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並聚焦科技力量如何助力這次戰「疫」。包括了COVID-19真實記錄、全民戰「疫」、方艙醫院互動遊戲等。
為了記錄疫情之下的集體記憶,上海科技館於2月向社會各界徵集與抗擊疫情有關的各種物證。
一幅幅居家隔離期間的畫作、一張張特殊時期的出入證……這些點滴記憶匯聚成了這場戰「疫」的全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每一個人都是戰士。
展覽中還展示了在抗擊疫情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方艙醫院是怎樣構成的,包括有哪些基本功能等。現場的互動遊戲屏幕,還能讓小朋友親自體驗,試試看,搭建一座方艙醫院需要多久時間?
浦東企業在抗疫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硬核」科技產品也一一來到展覽現場,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消毒機器人、智能物聯測溫防控設備、防護服、N95口罩……觀眾近距離就能觀察核酸檢測儀是怎麼工作的。
第三版塊:「共享未來」
該版塊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和諧的生態文明觀,探討人類與病毒長期相處、生生不息之道。
標本展示一直是上海科技館展覽的特色之一,這一次的展示讓我們近距離了解野生動物「病毒庫」。小小的蝙蝠體內有上百種病毒,萌萌的駱駝帶有MERS病毒,活潑的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宿主…… 野生動物就像是一座座移動的「病毒庫」,保持距離才是對雙方最好的保護。
此次展覽的「病毒星球」部分內容將在第三屆進博會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亮相。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介紹,展覽還將推出共享簡易版、巡展完整版及線上全景展等豐富多樣的展示形式,展覽共享簡易版將於一周後在崇明區科技館展出,未來還將在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場館共享展覽資源,進一步擴大科普輻射面和影響力。
【展覽基本信息】
展覽名稱:
命運與共,攜手抗疫——科技與健康同行
首展時間:
2020年7月15日至11月15日
首展地點:
上海科技館2樓特展廳
攝影:楊珍瑩
編輯:朱少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