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超音飛彈太強,美國短期內無法超越!美專家:缺少關鍵風洞

2021-01-16 大國最前沿

高超音速武器是近年來的尖端技術,中美俄三國都在投資研究。軍事學者將目前的高超音速武器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第二種則是高超音速巡航飛彈。這兩種武器都是使用火箭發動機將飛行器或者飛彈發射到高空中,然後飛行器或者飛彈在在大氣層中以音速飛行,最後命中目標。因為這種武器是在低軌道以5倍以上音速飛行,且軌跡的規律不易確定。現在防空反導武器沒有辦法攔截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雖然是率先提出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但是過程並不順利。2014年,美國的高超音速飛彈在升空後出現故障,地面指揮人員不得不將其引爆,基地裡的各種設施也損毀嚴重。俄羅斯於近幾年發射了「先鋒」高超音速飛彈,據美媒報導,俄羅斯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飛彈也將於2018年服役,這讓美國人非常擔心。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同樣進步很快,就如上文提到的,中國已經多次試驗了高超音速飛行器,並且裝備了高超音速飛彈。不僅如此,中國已經著手研製反高超音速飛彈的技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2012年提出了高超音速武器防禦系統的設想。這個系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知網絡,可以感知任何一千公裡範圍內的飛行器;第二部分是數據處理平臺,可以高速、大量地收集有用信息 ,排除幹擾信息;第三部分是指揮中心,可以把感知網絡得到的有效信息整理出來,上傳給指揮終端。第四部分是地面武器和反導武器組成的攔截系統。

研究高超音速武器和反高超音速系統需要關鍵性的風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太空總署開始研製高超音速飛行器風洞,得出成果後。美國就召開了多次學術研討會,向世界炫耀,甚至把流體力學的計算辦法也公布出來。當時,中國慕名而來。派出了很多技術人員參加會議,不但學習到了大量的風洞技術,還知道設計高超音速飛行器需要超級電腦。

2008年,中國科學院開始試驗高超音速武器的風洞,並在2012開始運行高超音速風洞。2020年,中國一則科技介紹文章透露,中國的高超音速風洞會被用來進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試驗。該風洞可以模擬出5-9倍的音速環境,以及50公裡左右的飛行包路線。內部溫度可以達到3000攝氏度,並且持續130毫秒。可以收集大量有用數據,例如:火焰穩定性、衝擊結構。為了避免美國先研製出高超音速武器在中國周邊使用,中國才不遺餘力發展風洞和高超音速飛彈。

美國人現在應該非常後悔了,風洞技術被中國人學走。自己現在的風洞技術又遠遠比不上中國,導致高超音速飛行器和飛彈的研製也落後於中國。短時間內,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將會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恐懼。

相關焦點

  • 我國陸地勘查衛星四號成功發射;中國建馬赫數10-25的高超聲速風洞
    世界最高水平:中國正建造馬赫數10-25的高超聲速風洞中央電視臺3月16日新聞節目中,採訪了北京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採訪中,該機構研究員韓桂來介紹,該單位正在研製新的風洞,這個風洞模擬馬赫數可以達到10-25。目前美國最先進HYPULSE風洞的測試速度與中科院正在研製的新型風洞類似。
  • 美軍宣布2023年部署高超音速飛彈,網友評論:美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若飛彈實際速度達到最高10馬赫,每小時是12000多公裡,一旦進行實戰部署,即可在數分鐘內打擊全球任何地點的目標。近日,根據國內媒體報導,美國陸軍協會宣布,美國陸軍計劃準備將在2023年前,部署一款全新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統。這種從機動式地面平臺發射的飛彈,將能突破5馬赫的飛行速度,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將是今後美陸軍工作的重中之重。
  • 印度國產大型高超音速風洞設施上線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舉行了高超音速風洞(HWT,即Hypersonic Wind Tunnel)測試設施的揭幕儀式。對於該設施印度媒體不乏溢美之詞,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也自豪地宣布印度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擁有如此大型設施的國家,加入了超高音速風洞的俱樂部。
  • 造兩座世界頂級風洞!高超音速裝備領先美國,他歷經數十年立大功
    為保證巡航飛彈的打擊速度能達到高超音速,在飛彈實體製造前需要在高超聲速環境中進行反覆測試,而試驗所要用到的便是風洞。風洞是一種管道狀的實驗設備和場所,試驗人員能自主控制風洞的氣流,進而對放入其中的實體或模擬飛行器進行檢測觀察。
  • 中國公開電弧風洞 系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設備
    ▇洞察世界:鐫刻「中國坐標」試問,世界上誰能駕馭閃電?那一年,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一群科研人員立志要做駕馭閃電的「藝術家」——他們在一片荒地上發起了向某大功率電弧風洞的衝鋒!大功率電弧風洞,是飛彈、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的核心試驗設備。
  • 高超音速飛行器——臨近空間飛行領域的霸主
    快——從北京到紐約不超過2小時 高超音(聲)速稱為「hypersonic」,這個詞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1945年首次提出的。高超音(聲)速一般指的是速度超過5倍(5馬赫,即至少每小時6120公裡)音速。 高超音(聲)速飛行器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飛機、飛彈、炮彈等有翼或無翼飛行器。
  • 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亮相,15分鐘就能到達美本土
    因此,美軍擁有更強的戰略資本,這也造成了其驕橫跋扈的對外風格,而退出《中導條約》就是近幾年來這種霸權主義行徑的集中體現。在美方看來,俄羅斯因受制於經濟制裁,根本不可能搞出性能更加優秀的飛彈,反而此時正是美國加強中程飛彈研發力量的良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俄羅斯卻默默研發出了一款可以在一刻鐘內打擊美國本土的強大武器,美軍此刻後悔已來不及了。
  • 中國這次又成功了什麼?15分鐘穿越大西洋,英專家:無人能及
    中國現如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在一些領域就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已經落後於世界,在2016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還為中國頒發了一個獎項,承認中國在風洞研究領域已經處於優先地位,這對於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也顯得至關重要。
  • 目標中國?日本發布全新高超音速飛彈研製計劃,不容忽視
    《軍武次衛面》作者:機甲888▲日本計劃研製的兩種陸基高超聲速飛彈概念圖(圖片來源於:網絡)由於高超聲速飛彈本身具備的強大作戰效能,許多國家近年來都加大了該武器的發展力度。比如,東亞區域擁有內較強軍事實力的日本,其目前也十分重視自身高超聲速飛彈的研發。
  • 德媒:高超音速飛彈是整個歐洲噩夢,美國也無法攔截
    自高超音速武器研發出來以後,就一直在軍事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因為航程遠、速度快,而且威力巨大,還能夠快速打擊遠程目標,一直都是很多國家的噩夢。不過由於高超音速飛彈技術先進,其開發研製仍面臨不少難關,所以很多國家攻關多年一直未有成果。
  • 中國風洞試驗航天飛行器大運 「吹」飛彈高鐵
    ▇洞察世界:鐫刻「中國坐標」  試問,世界上誰能駕馭閃電?  那一年,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一群科研人員立志要做駕馭閃電的「藝術家」——他們在一片荒地上發起了向某大功率電弧風洞的衝鋒!  大功率電弧風洞,是飛彈、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的核心試驗設備。
  • 聚焦高超聲速武器:時速超過一萬千米 仍可變向
    近日,美國及其盟友澳大利亞均證實,近期成功進行了一系列機密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測試。報導稱,這種飛彈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2000千米,這意味著任何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及時將它攔截。這次測試屬於「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實驗」(HiFire)項目的一部分。  高超聲速指高於5馬赫的速度,即音速的5倍以上。
  • 美國打造10馬赫靜風洞,卻要面臨兩大難題
    為了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趕超中俄,美國決定花費大代價啟動超級風洞研發工作,這項工作就落到了美國聖母大學的頭上了。按照俄衛星網的報導,美國聖母大學啟動21項高超音速技術研發工作,其中就包括用來進行高超音速武器測試的"靜"風洞。
  • 中國反艦彈道飛彈試射,高超音速飛彈技術競爭日趨白熱化
    由於高超音速飛彈飛行速度極快,任何微小的機動都會對彈體結構和氣動負荷產生極大影響,當飛彈處於飛行末段時,所剩時間極少,較大機動會讓飛彈最終瞄準有較多困難。 根據國內媒體報導,在先進網絡和制導系統配合下,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有能力做機動飛行並摧毀包括航母在內的海上艦船等移動目標。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該風洞對於飛彈戰機等裝備的研發極其重要,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就是利用自己建造的風洞來進行模擬試飛,但是上世紀西方主流國家對風洞的建設並不感興趣,他們認為人類無法建造速度極快的風洞,因此中美兩國都率先開始了對高速風洞的研究建設,從上世紀郭永懷提出的高超音速設備,到他的學生俞鴻儒設計的中國第一個激波風洞,中國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在風洞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該風洞對於飛彈戰機等裝備的研發極其重要,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就是利用自己建造的風洞來進行模擬試飛,但是上世紀西方主流國家對風洞的建設並不感興趣,他們認為人類無法建造速度極快的風洞,因此中美兩國都率先開始了對高速風洞的研究建設,從上世紀郭永懷提出的高超音速設備,到他的學生俞鴻儒設計的中國第一個激波風洞,中國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在風洞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五角大樓懷疑這次中國解密的可能真是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
    激波風洞模型西方專家注意到中央電視臺介紹了我國首個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超聲速JF12激波風洞,出現了多款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測試模型。五角大樓懷疑這次中國解密的可能真是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怎麼辦?風洞模型這等於是中國明白告訴世界,咱們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已經領先世界,穩座頭把交椅了。要知道,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是兩碼事,高超音速是指馬赫數5以上的,全球能做到的只有中美,但美國似乎又總不成功,老是出問題,相反,中國一口氣做了七次試驗,打通了任督二脈,已經完成了測試並進行部署。
  • 美軍不得不承認:高超音速武器中國第一 俄羅斯第二 美國算第三
    >俄羅斯和中國可能利用高超音速武器,加強針對美國的進攻型武器的裝備,這導致中國已經開始服役東風-17飛彈,而俄羅斯的「匕首」空地飛彈也開始裝備俄空天軍。據美國nextbigfuture網站2日報導,美國可能在研究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比俄羅斯和中國晚幾年時間,而這兩個國家原本開始研發的時間比美國晚幾年,但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超越美國。為了不被甩的更遠,儘管美國已經將研究高超音速武器的經費增加2倍,但美軍可能不早於2023年才能接裝這種武器,所以現在美國落在了第三位。
  • 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原標題: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牽動東北亞局勢的美制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簡稱「薩德」系統)是否落戶朝鮮半島在韓國再度掀起異常熱烈的討論。韓國輿論認為,由於中美在此問題上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韓國「兩面受氣」。
  • 一份複合材料合同,暴露出美國高超聲速飛彈研製可能遇到了挫折
    碳-碳複合材料是人們所熟悉的宇航防熱材料,而熱防護系統是航空宇航領域中當仁不讓的關鍵技術之一,特別是到了高超聲速階段。世界上沒有多少材料可以耐受高超聲速武器飛行時產生的氣動加熱,而不變形、燒蝕乃至解體。無論太空梭還是X-37B,用的都是碳-碳複合材料隔熱瓦。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也打算採用同樣的防熱材料。如今把它用在高超聲速武器上,聽起來似乎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