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玉蘭樹在一所中學校園裡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1-01-11 澎湃新聞

為什麼要在這棵樹前拍照?有來到附中聽課的老師對此感到好奇,她身邊的老師回答,「這裡好看唄」。而「好看」,並不是這棵玉蘭受人喜愛的唯一原因。今天,我們想和你一起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一棵玉蘭樹在一所中學校園裡到底意味著什麼?

文 | 翟淨嵐 高浩原

攝影 | 高浩原

南新華街 18 號。這裡發生的許多事情都不為人知,但當春的氣息席捲北京師大附中校園,南門外花壇裡的桃花枝伸到人行道上,駐足拍照的人就多起來了。

魯迅先生在《北平的春天》一文中提到,「北平到底還是有他的春天,不過太慌張一點了」。但在北京師大附中校園裡,春意來得似乎更加明顯。附中的小花園中物種繁多,碧桃和連翹幾乎同時盛開,海棠、丁香和榆葉梅緊隨其後。到了四月,別的花謝了,紫藤蘿花又開了,從白色花架上垂下來。這座小花園是朱正威老校長主持修建的,據說在那裡撒了上百種花種。作為生物老師的他,希望附中的孩子們每周能看到不同顏色的花,近距離接觸大自然。

但幾乎沒有人反對,綜合樓前這棵校園裡最大的紫玉蘭樹是附中校園裡的「頭牌」,也早已成為附中人腦海中附中春日的標誌。這是中國的原產樹種,與其它花樹不同的是,紫玉蘭先開花,後長葉,隨即又開始準備第二年的綻放,在秋冬就已經有毛筆頭狀的萌芽。在北京師大附中的成人儀式上,學校會給每位同學發一枚紀念幣,背面印的就是玉蘭花的圖案。

附中不只有這一棵玉蘭樹,但它最有名,也相對開得較晚。由於光照較為充足,3 月 18 號這周開始,附中錢學森紀念館前的白玉蘭花就已經陸續開放。而到了 3 月 25 日前後,綜合樓門前的紫玉蘭才悄然盛開,隨即被四面八方的同學和老師包圍,搖身變成了鏡頭前的寵兒。

這裡是校園裡最受歡迎的合影地點。玉蘭花開的那個周一,已經有初二年級的同學來到花樹下拍照。花開的時間短,最好的花期也就是那麼幾天,大家都爭著搶著,希望在花開得最盛的時候留下合影。僅在 3 月 27 日的早讀時間,高二年級就有 5 個班級來到綜合樓紫玉蘭樹下拍照,一個班級還沒拍完,另一個班級就已經在旁邊等候著了。

這一周,高二年級超過半數的班級在綜合樓前的玉蘭樹下照了合影。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提到「紀念」與「儀式感」是他們選擇在這此下合影的原因。這些同學中的大多數已在玉蘭樹前拍照 2 年以上,最多的有 5 年,從初一開始,現在在附中高二年級就讀。

現高二 14 班的竇婧妍就把自己在玉蘭樹下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裡:1 張當天早讀她與 14 班同學們的合影,3 張她與三位不同老師的合影,包括她初中時的班主任。今年,她在附中東校區已經度過五年,照過 4 次大合影,也是她在這裡的最後一年。8 月份開學,她就將離開東校區,進入西校區備戰高考。因為不舍和留戀,她叫來了這幾位老師,和她單獨拍照,用最後一次機會留住記憶裡的美好。

也是為了這種儀式感,高三 13 班的班主任吳老師專門帶領全班同學在班會課從西區去到東區。三年來,她一直想在這棵玉蘭樹下合影,而前兩年在很多地方拍過集體照,包括銀杏樹下和錢學森紀念館門前,卻一直沒有來過這裡。再不拍畢業就沒有機會了,她告訴同學們。集體照拍完後,她在朋友圈配文,謝謝你們滿足我三年來的心願。

高二 9 班是今年最早來到玉蘭下合影的班級之一,他們還在樹下齊唱附中校歌。他們的班主任趙老師喜歡讓同學們合唱,因為覺得僅僅照相留念「沒有新意」。一位同學站在靠近教學樓一側指揮,趙老師則在一旁錄像。指揮所站的位置,是玉蘭樹的正對面,也是多數時間攝影師的專屬位置。如果你不經意間站在那裡,都可能被準備拍照的班級詢問,能不能幫我們拍張照片?

為什麼要在這棵樹前拍照?有來到附中聽課的老師對此感到好奇,她身邊的老師回答,「這裡好看唄」。「美」、「好看」,這是近五分之一的同學選擇在玉蘭樹下拍照的理由。

玉蘭樹的「好看」,幾乎已經是被默認的一個事實。在許建勇書記還在附中念書的時候,現綜合樓和錢學森紀念館的位置還是宣武實驗小學的校園。他印象最深的玉蘭樹是中南海南側的那一排玉蘭樹,從府右街路口一直延伸到南池子大街,就栽種在長安街兩側。街燈也做成玉蘭花瓣的形狀,和花樹遙相呼應。他路過六部口,即現在北京音樂廳所在位置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欣賞那大片的白玉蘭樹。

那時候,附中的小花園也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在現研修樓附近。現在小花園的那幾棵柿子樹,都已經有二十餘年的歷史,花園搬遷時移植到現在的位置,算是附中植物裡歷史悠久的。2004 年附中擴建,綜合樓建成,最大的這個紫玉蘭樹也在附中落了戶。三年後,錢學森銅像落成,幾棵較小的玉蘭樹被栽種在附近。校長助理況莉老師說,這可能是當時的設計師和劉滬老校長商量的結果。目的呢,一是好看,二是老校長覺得,玉蘭花的高雅氣質正好映襯錢老的品格。

在張明瑤老師的印象裡,是她掀起在教學樓二樓拍攝合影的風潮。三年前,張明瑤老師擔任附中學生會的指導老師,在一次集體會後,她提出了在紫玉蘭下合照的想法,並建議負責拍照的信息部同學爬上二樓,從教學樓南側樓梯間的小窗戶向下俯拍。這也成為 97 屆學生會最經典的一張合影。張明瑤老師手機裡依然存有這張照片,並且一直將其設置為自己微信運動的封面。它曾多次霸佔好友排行榜第一,如果你有張明瑤老師的微信,也許你還會經常看到這張照片。

現附中學生會主席沙文皞那時上初二,是 97 屆學生會活動部的成員。現在學生會已經到了 100 屆,3 月 28 日這天,時隔三年,和他一樣繼續留在學生會的同學,還有更多新加入學生會的成員,在午休時間再一次到紫玉蘭樹下合影。13:00 左右,他們差不多到齊了,分散在綜合樓前的臺階上,指導老師徐彥超在和幾位部長聊天。教學樓二樓,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從小窗戶探出頭張望。這張照片又將成為一代同學們的記憶,曾經的小幹事們,現在已經是可以獨挑大梁的學長學姐了。就像有同學形容的,「一年又這樣過去了,然後自己又長大了一歲」。

作為校園裡最大的玉蘭樹,它所代表的已經不只是合影背景這一簡單身份。有時,它會被當做地標使用,特別是當你對「綜合樓」這一名詞還不是那麼熟悉,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我正在紫玉蘭旁邊」。去年的附中合唱團快閃選在這裡,因為這裡是食堂到實驗樓最普遍的一條路線,每天都有同學和老師從這裡經過。而在午休結束後,同學們陸續返回教室,從地下室上來的清潔工人們會在這裡集合,準備開始下午的工作。花開最盛的那兩天,保潔阿姨們也會在玉蘭樹邊互相用手機拍照留念。

王師傅負責花壇附近的清掃,其中一項工作是收集飄落的玉蘭花瓣。花瓣質地較輕,容易被風吹得到處都是,踩在上面還會打滑。王師傅會把它們放到花壇裡,作為玉蘭花樹的養料。也有路過的同學會撿走地上的玉蘭花瓣,將它們帶回教室裡。一位畢業了的學姐回學校等人,她選擇在玉蘭樹下,一片一片收集地上的花瓣,將它們在花壇上拼成不同形狀,以打發時間。

3 月 29 日,玉蘭花開得正盛,即便那天北京大幅度降溫,實驗樓門口放在地上的海報都被吹到天上,最終落到玉蘭樹前,樹上的花瓣也是幾分鐘才會掉落零星的幾片,沒有風的時候花瓣掉落極少。最多的一次,一陣大風卷下來了 7 片玉蘭花瓣,這相當於不到 1 朵玉蘭花。而在 4 月 1 日,僅僅一陣微風吹過,樹上就稀稀拉拉掉下來二三十片花瓣。清明節過後,只有零星的兩朵花依然開放,剩下的枝條上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葉,剛展開的葉片邊緣還帶有些微的弧度。

這時的玉蘭花瓣已經基本被轉移到花壇裡,即使是上層的花瓣也基本變成了黃褐色或是深棕色,並越縮越小,這是花瓣脫水的表現。大多花瓣上的脈絡還清晰可見。但過不了多久,它們就將成為泥土的一部分,孕育來年的紫玉蘭花。現在,粉白褪去,玉蘭樹已經被綠色吞沒,沒有多少人再來這裡照相了。如果你拿著相機站在樹前,反而會被告知,應該早些日子來,現在已經晚了。

只要你在春天來到附中,你不太可能注意不到這棵玉蘭樹。上個星期,三位測視力的老師來到附中,結束工作後穿著白大褂從教學樓裡走出來,不知不覺就走到玉蘭花樹前駐足聊天。很多附中畢業生也會想念這棵玉蘭樹。有幾位同學在去年教師節後的周五相約一起回到附中,「想合照紀念一下」,就選在這棵玉蘭樹下。那時早已沒有了花,葉子倒還是鬱鬱蔥蔥。但這不重要,對所有附中人來說,他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即使是在旁人看不出這是一棵玉蘭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春光達人|一棵開花的玉蘭樹
    然而,由於玉蘭花樹的普通和嫻雅,我和其他所有遊客一樣,被院內名貴花木所吸引,從其身旁經過,也沒有察覺,竟然忽視了她的存在。我不禁一顫,那差點失之交臂的內疚情愫,和一股久違的溫暖湧上了心頭。我駐足在了玉蘭花下,仰望著似冰雕而成的花朵,在日光的映照下,冰清玉潔晶瑩剔透,映出聖潔的美。
  • 家裡養盆玉蘭樹,種在院子裡寓意好,家裡養一棵吉祥如意
    而且經過這麼多年,咱們種樹還有很多講究的,今天花花就來跟大家聊聊院子裡面種什麼樹比較合適,花友們可以跟著花花來了解一下哦~1、玉蘭樹花花的奶奶家裡就有個小院子,裡面種了一棵玉蘭花。是在花花十二歲的時候種下的,過了十幾年,現在都已經長成一棵大樹了。
  • 報恩是生命本源的色彩——懂得報恩的玉蘭樹
    (記錄者 關忠慧)前幾日看到一篇雲南的新聞報導,叫做「雲南一棵玉蘭樹成精」,因為標題唬人就點進去瀏覽。故事說一對住在昆明的老夫婦,在40年前無意中看到一棵快枯死的玉蘭樹,他們好心澆灌,他們並沒有期盼玉蘭樹能長大,只是希望它能夠活過來。
  • 廣玉蘭樹與父親
    秋往寒去,玉蘭樹從單薄到強壯,我也從青蔥到了成熟。廣玉蘭樹四季常青,喜光抗風,屬花樹裡稀有的根系深廣,隨著年歲增長,樹高度可達四五十餘米。玉蘭樹根尋常,樹皮呈灰褐色,外觀粗糙無奇。樹立挺拔,枝椏分散勻稱,橢圓形的樹葉生得大方灑脫,葉片偏大,莖脈中直,葉質則硬朗厚實,著一身沉穩的暗綠色,一串串勻稱地簇在枝節。
  • 金華這棵玉蘭樹火了!當地最大,美了100多年,地點就在……
    這棵玉蘭樹位於浦江縣杭坪鎮寺坪村,已有138歲的樹齡了,樹高18米,進村後遠遠就能看到。 這棵玉蘭樹就佇立於村邊,在湛藍的天空下綻放出迷人的身姿,如同詩人筆下「霓裳片片晚妝新」的盛貌。
  • 守望千年的夫妻玉蘭樹,堪稱古剎奇觀
    裡面矗立著兩株枝幹高大的玉蘭樹,一紅一白,人們稱為「夫妻玉蘭樹」,堪稱古剎奇觀。這兩棵玉蘭樹約十七八米高,每棵樹要兩三個人合圍才能抱得住。這二株古玉蘭樹,一為白玉蘭,一為二喬玉蘭。因其花瓣兼有粉、白雙色,十分嬌豔,好似三國時期,東吳喬公之大喬、小喬兩位傾城之女,故名「二喬玉蘭」。據有關專家所稱,類似於這樣的二喬玉蘭,全國僅有兩棵。二喬玉蘭一年只開三天,花期甚短,故花開顯得尤為罕見。
  • 民間故事:墓邊的玉蘭樹成了精
    周中春勸也沒用,罵也沒用,一氣之下,就把女兒鎖在閨房裡,連三餐也送進去吃。雅芙開始的時候還哭鬧、撞門,時間久了,也慢慢的安靜了下來。為啥?她打開窗子就可以見到她的心上人啊,身子探出去,就可以向董良品打招呼。良品白天下地勞動,晚上回來也趴到窗口。一雙小情人不敢大聲嚷嚷,就用目光和手勢傳情。
  • 放飛的玉蘭樹
    放飛的玉蘭樹偶得一株白玉蘭樹苗,栽種在自家小院的牆根處,在妻子的精心呵護下,小樹苗在一天天茁壯成長。有一日,妻子對我說:「我們把它移種到小院外公共的大花園裡吧!」我說好啊!就這樣,這株正值年少,身姿修長的玉蘭樹,在離我們家陽臺下三米開外的花園裡紮下了根。許是泥土更深廣,空間更空闊的緣故吧,在充足而流動的光影裡,在細雨和風的滋潤下,小樹苗從杯口粗的細杆,竟已成長為小湯碗大的樹身,樹梢也早已比肩三樓了呢!這幾乎是一次華麗的轉身,是一次鳳凰涅槃般的蛻變!
  • ...校區景匯中學:學校有個天文臺西湖第一實驗學校:校園裡有一畝茶園
    愛寫作的獅子團隊探訪了西湖區的三所新學校:杭州市星洲第二小學、豐潭中學新校區景匯中學、西湖區第一實驗學校。記者 姜曉蓉 胡鴻 通訊員 周悅琦 星洲二小48個班規模 和星洲小學實行統一管理 前幾天,星洲小學微信官宣:星洲二小正式亮相。照片中,在藍天的映襯下,黃白基調的校園、藍色的跑道,看起來很清新。
  • 溫嶺一所中學在學校裡用上了金屬探測儀? 查手機!
    3月23日晚,台州一位網友說到他們學校用金屬探測儀貼身檢查學生是否攜帶手機進校園,一旦被查實就要收繳。  記者了解到,網友所說的學校是溫嶺大溪中學,該校的這一做法已經在台州引起了不少爭議。  為什麼要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學生在校用手機為什麼會讓校方忍無可忍?
  • 刺桐中學: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有一種花叫刺桐花 有一座城叫刺桐城 有一個港叫刺桐港 有一所學府叫刺桐中學 刺桐中學 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 仙鶴門片區將新建一所中學
    規劃部門新近批前公示了一所玄武區新建中學,地點就在玄武區文樞西路、仙林大道仙鶴門地鐵站北側。  記者從南京規劃部門了解到,待建的校園暫名為仙鶴門中學,由玄武區教育局負責建設。建築面積682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496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18600平方米。
  • 玉蘭樹結果能吃嗎 專家告訴你亂吃有可能會中毒
    抬頭在那高高的樹上,會發現幽香是從那潔白的花朵裡發出。原來,這就是玉蘭樹 。玉蘭樹原產於五百至一千米海拔的樹林中,分布於貴州、湖南、河南、浙江、江西等地,而河南的南召縣還有「玉蘭之鄉」的稱謂。現在,在各個城市的公園、廣場、馬路上都有玉蘭樹的身影。為什麼人們喜歡栽培玉蘭樹呢?一、外觀與味道。1、外形茂盛充滿活力。
  • 校園裡的那棵老松樹
    這次清明節放假回去,到我曾經就讀過的皇帝廟小學轉了一圈,頓覺熟悉而陌生。故鄉在變,學校面貌在變,人的思想觀念更在變。村裡的學校是由破廟改建的。我剛上小學的時候,這裡沒有圍牆,沒有大門。總共二十幾間房子,分三排,其中還有一排是草房。幾名教師擠在一間辦公室裡辦公。當時的學前班叫「育紅班」。
  • 春谷中學賦——獻給春谷中學十年之慶
    公元2010年,本邑第二中學於鬱青④原址左右,改南陵中學之舊館,合實驗學府之師生,添置儀器,築巢引鳳,廣納茂才,更名春谷,方有今朝之蔚然庠序也。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光陰穿梭,白駒過隙,爾來十載。然志向不墜,初心不改,言念於此,慨然興懷,乃作文以頌之: 美哉春谷,大器恢宏!在冊三千餘人,學子莘莘,名師匯集,校園蔥蘢,風光旖旎,氣韻生動。主幹道梧桐疊翠,新校門「書」型典雅⑤。
  • 廣東惠州這四所重點中學,有一所百年名校,地址位於惠城區!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盤點一下惠州市著名的中學,給大家做個參考!一:惠州市第一中學惠州市一中創建於1929年,前身是惠州聯合中學。是省重點中學、省一級學校、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學校校園總面積為40943平方米,建築面積有16022平方米。惠州一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 四川儀隴一棵350歲的古樹「長」進了房子裡,到底咋回事
    朱德故裡四川儀隴有一棵350餘年的黃角樹,居然「長」進了居民的房子裡,形成了房、樹融為一體的奇觀,到底咋回事呢?這棵街道要擴建,同時又要保護這棵百年老樹。最終人們想出了房與樹共存的辦法,形成了黃桷樹「長」在房子裡的奇觀。
  • 俗語:一棵「綠蘿」七個鬼,到底是什麼意思?養花達人這樣說
    今日導讀:俗語:一棵「綠蘿」七個鬼,到底是什麼意思?養花達人這樣說綠蘿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觀葉植物,它的葉片一年四季翠綠,生性強健,好養易活,是養護範圍最廣泛的植物,因為好養易活,淨化能力強,所以很多人都會在家裡養一盆綠蘿,很多花友養花,都是從綠蘿開始養起。
  • 「一棵樹」的空間,耐人尋味!
    01楔子最近良子在朋友圈看到了幾篇關於「一棵樹」的文章,多是從「功能角度」來描述:一棵樹對空間營造帶來的益處。良子記得在《什麼是建築的「場所和精神」?》一文中也提到了一棵樹,當時關注的焦點在「精神」上。關注的是場所,而忽略了「一棵樹『本身能實現的價值,以及一棵樹能帶來的思考。
  • 那年我家,有一棵高大的白楊樹
    我家以前,有棵很高很大的白楊樹,位於院子外牆西南角外十字路口的右前方。白楊樹的外面是幾塊不規整的菜園,稀疏地種著些大蔥及菠菜什麼的;還有幾棵闊葉子的梧桐樹,斜著枝葉,立在菜園裡小徑的旁邊。它們這一簇,那一簇的。相互之間並不緊挨著,布局也不整齊,但卻鬆散自如,很有溫馨的感覺。我家的位置大體判斷,應該就在整個村落的中心略偏南一點的地方。因為有了這棵白楊樹的緣故吧,所以村裡人一般都會寧願認為這裡就是村子的中心了。現在想起來,那棵白楊樹高約十七八米吧,但卻是村裡最高的樹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