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的那棵老松樹

2021-01-14 小城臨潁馮編輯

四十年後回母校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我很少回老家了。偶爾回去,也是來去匆匆。這次清明節放假回去,到我曾經就讀過的皇帝廟小學轉了一圈,頓覺熟悉而陌生。故鄉在變,學校面貌在變,人的思想觀念更在變。

村裡的學校是由破廟改建的。我剛上小學的時候,這裡沒有圍牆,沒有大門。總共二十幾間房子,分三排,其中還有一排是草房。幾名教師擠在一間辦公室裡辦公。當時的學前班叫「育紅班」。上學時每人都要從家裡搬一個小凳子,因為學前班的教室是兩間土坯房,裡面沒有桌子、凳子,只有老師上課用的一塊黑板。學生自己的凳子既當桌子趴在上面寫字,又要當凳子坐在上面聽講。二三年級的教室裡有土臺當桌子,學生只需帶凳子就行了。學生的凳子跟書包一樣,每天上學帶來,放學後再搬回去。

三年級以上各班的教室裡有桌子,學生每人只需帶一個「獨坐」,因為有早自習和晚自習課,凳子不象以前天天搬來搬去了,個人的凳子星期天或假日才搬回家。教室裡沒有電,上早晚自習時候,同學們要自備小煤油燈。老師每人有一盞帶玻璃燈罩的煤油燈。有的同學自製煤油燈。在墨水瓶蓋上鑽一個小孔,把架子車裡胎上的壓氣箍安在瓶蓋上做燈芯。這樣的煤油燈,擰壓氣箍上面的小圈可以調節燈火亮度大小,瓶子被碰倒後也不至於煤油全灑光,令人好羨慕!因為當時墨水瓶很難找到,壓氣箍就更不用說了。煤油燈不能放在教室裡,動不動就會丟失。因此,常常得端著煤油燈去上早晚自習。冬天裡五點多就起床去學校,寒風刺骨,一路上端燈的手都凍僵了。

學校教室裡是泥土地面,室外沒有硬化。一遇到下雨天或冬天積雪融化,幾百人在泥水裡踏來走去,褲腿常被濺溼半截。地面被踏得坑坑凹凹。一到天晴,就該是全校性勞動,老師帶領各班學生分區平整路面、操場,和泥垛牆等。這些成了我們作文裡常寫的素材,《記一次勞動》已成為每一屆學生必寫的作文題目。

學校裡有一個籃球,一個桌球臺,每逢體育課,分散活動時候,這些競技性項目常被個別同學壟斷,更多的人則只好望洋興嘆。故鄉的小學裡,有我童年的歡樂,但更多的印象是落後與貧窮。

二十多年前的時候,春節回故鄉一看,學校門前已經修了一條寬敞的柏油路,學校原來的危房、舊房已全部清除,經擴建改造,佔地面積大了幾倍。東邊的空地上建起了規模十二班的三層教學樓,成了村裡最高的建築。四周是兩米多高的紅磚院牆,新建的大門形勢氣派,兩邊寫著「振興中華,培育英才」。裡面還有一個標準化的操場,校園裡面的路面已經全部硬化。

我在這裡讀小學時,學校裡只有一眼土井,老師學生都是靠井繩提水。一到大掃除的時候,同學們都擠到井臺上抬水,弄得又溼又滑,小學生惟恐掉入井裡,只得跑到村子裡抬水。一次上學,我見校長領著兩位年輕教師掏井,到跟前一看,原來不知是誰把一盞煤油燈扔進井裡,弄得井水不能飲用了,害得幾個人挖了半天才把井中廢棄物和汙泥刮幹。

去年,村裡又劃出了鄰近的土地,在後邊又蓋起了現代化的教學樓,使學校佔地達到了上級規定的中心小學標誰要求。在軟體設施上,學校建有圖書室,實驗室增添了電視機、投影儀,教學手段也先進了,將來學校還要買電腦。近幾年考上師範的學生,畢業後又分回來了,充實了教師隊伍。現在教師每人都有了辦公室,在校居住的也有了成套住房。

今昔對比,我不能找到過去上學時的樣子了,惟有校園裡的那棵老松樹依然蒼勁,它是建廟時栽下的,已有幾百年了。我們上學時,作為信號的銅鐘還掛在松樹上,看著那古色古香的銅鐘,我耳邊又響起了「當、當——」的悠悠鐘聲,仿佛回到當學生的歲月。如今,學校已用上了電子自動打鈴儀。我上學時的情形對現在的學生去講,已成為了一個遙遠的故事。而我的印象中卻是那樣清晰,仿佛就在昨天發生,因為這間隔僅僅是歷史的一瞬。

作者:鄭穎勇

相關焦點

  • 一棵玉蘭樹在一所中學校園裡到底意味著什麼?
    而「好看」,並不是這棵玉蘭受人喜愛的唯一原因。今天,我們想和你一起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一棵玉蘭樹在一所中學校園裡到底意味著什麼?文 | 翟淨嵐 高浩原攝影 | 高浩原南新華街 18 號。這裡發生的許多事情都不為人知,但當春的氣息席捲北京師大附中校園,南門外花壇裡的桃花枝伸到人行道上,駐足拍照的人就多起來了。
  • 軍營裡的那棵樹,這輩子也忘不掉……
    只是漫漫黃沙的訓練場邊像列兵一樣整齊的柳樹裡的一棵它是那樣普通而平凡地站在那裡正如現實中平凡與普通的我混在茫茫人海裡就很難被尋覓一樣「花果樹」開始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門外漢」到「小能手」第一顆果樹存活了然後第二棵、第三棵……那一棵棵「花果樹」的背後凝聚了許多駐站官兵的心血
  • 童年裡,那一棵高大的桐樹
    它又像老家門前的那條洛河,不知疲倦地向東奔去,永不回頭,你我被裹挾在這長河裡,行走了一段,最終魂歸黃土。索性,我們還有記憶。站在記憶的時光裡,童年時候的天空很高很遠,大人們永遠在忙碌,不見蹤影。大概是春天吧,應該是春天!
  • 海山大院裡的那棵猴麵包樹
    海山集團董事長鄭綱剛過知天命之年,是個親切隨和的人,和鄭綱交往密切的人,一想起海山,首先想起的不是海山的驕人業績,而是海山院內的那棵高大挺拔的猴麵包樹。海山集團2008年在羅安達南郊奠基時,近4000畝的雜草和灌木被徹底清除,這棵猴麵包樹留了下來。
  • 記憶中的那棵油桐樹
    我想那悠揚的古琴肯定是透過桐油才能發出那麼美妙動人的聲音。而那才子佳人手裡充滿詩情畫意的油紙傘,肯定是經過了桐油一遍一遍的浸染,才能撐住那份婉約的詩情。所以,以前無論是雅人俗人的生活,沒有桐油的參與,一定過得不成樣子。
  • 廣西大學鮮花瀑布蔚為壯觀 想不到大學校園裡竟有如此奇景
    廣西大學鮮花瀑布蔚為壯觀 想不到大學校園裡竟有如此奇景時間:2017-05-16 23:04   來源:中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西大學鮮花瀑布蔚為壯觀 想不到大學校園裡竟有如此奇景 廣西大學鮮花瀑布,2017年05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廣西大學秀園校區裡生長著一株7層樓高的巨型三角梅
  • 認識校園裡的植物——樹葉標本和葉脈標本製作活動
    金秋十月,四中校園迎來了她最美的季節。美國紅楓,銀杏,白蠟,黃檗,欒樹,香樟,小葉樸,絲綿木,海州常山,紫葉李,西府海棠……如果沒有老師帶領我們去一一辨識,還不知道我們的校園裡樹木品種這麼豐富。秋風颯颯,為他們披上色彩斑斕的外衣。早就聽說,校園裡有一棵大名鼎鼎的黃菠蘿,是非常名貴的樹種,你知道它的位置嗎?校園裡還有浪漫的香樟樹,你好奇它生長在哪個角落嗎?
  • 牛頓的那棵蘋果樹後來怎樣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蘋果被視為智慧和健康的象徵,牛頓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中思考萬有引力定律,民間的養生經驗裡則包括每天吃一個蘋果。我們對蘋果感興趣,但似乎對蘋果樹不是太關注,畢竟見得不多。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菲奧娜·斯塔福德在其科普讀物《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探尋平凡之樹的非凡生命》中就介紹了蘋果樹,稱其為「樹木界的頭一號」。「萬事萬物的開端都有它的存在。」斯塔福德寫道。
  • 砸中牛頓的那棵蘋果樹還活著嗎?
    言歸正傳咱們回到這棵「牛頓蘋果樹」還活著嗎?的話題上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這棵蘋果樹已經350多歲,雖然經過自然災害,但是不僅活著,現在還活得很好的蘋果樹,而且經過成名之後,這棵蘋果樹還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繁殖子孫後代。
  • 今天,我想起了,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的那棵假檳榔
    沿著林蔭道緩緩走入校園,放眼望去的綠色滿載著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芳香入鼻。刺 桐伴著春天的氣息校園裡的刺桐樹也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開始了它的一天#來自刺桐的自我介紹#我的學名是Erythrina variegata Lin。
  • 春夏秋冬裡,花香,草綠,樹木茁壯成長,誰能離得開那風的輕拂?
    那本是我的座兒,看她走了遠路的樣子,先她吧。學生下課的鈴聲還未響,中年婦女兩眼緊盯向教學樓的方向。也許走得急,那婦女兩頰有點泛紅,不長的頭髮略顯零亂,眼神裡卻透著一股熱切和興奮。看樣子應該是村鎮上來的。現在不是農忙,這是抽空來給上學的孩子送錢物了。我上高中時,也住校。
  • 這個迷你「百草園」 就藏在居民小區裡-四葉草堂 百草園 藥草園...
    上海的社區治理這幾年做得紅紅火火,居民們對於社區裡的綠色景觀早已屢見不鮮。  自然改造家「變廢為寶」  位於塘橋街道的藍東居民區內有一棵生長了數十年的老松樹,這裡的居民對它頗有感情。然而,由於長年疏於打理,老松樹周邊雜草叢生,甚至不時還會有建築垃圾混跡於內。一到冬天,這裡更是顯得荒涼無比,只餘下老松樹靜靜地感受凜冽的寒風,極少有人駐足觀賞。
  • (29)絲綿木,那棵沒精打採的樹
    說它熟悉,因為它很早就是我們重要的鄉土樹種,大量地、隨意地生長在溝渠邊、村落裡,你一定在某個時候、某個地點,與它有過相遇。它的木材細膩、光滑,是那個時代刻制印章的主要材料;它萌櫱力強,砍了還長,是過去農村燒火的重要劈材。     說它陌生,是因為現在的農村已經越來越少見到它的身影,城市園林充斥著大量流行的外來樹種,大多數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我們身邊這個曾經的朋友。
  • 校園樹木圖鑑|一起來了解校園裡的植物~喬木
    ,綠化作為校園環境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園林植物是環境綠化的重要材料,喬木為校園綠化美化建設的主體。那麼何為喬木?即樹體高大,具有明顯的直立主幹。為了讓我校學生便捷的熟知校園裡的喬木,本期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身邊的喬木。
  • 2042棵銀杏樹,藏著成都最美的冬天
    每到這個時候,各種成都銀杏打卡地圖就會層出不窮,而漫成都想講一點別的,那就是,你可能會賞銀杏,也可能會拍銀杏,但你真的懂銀杏嗎?銀杏這個名字,到了宋代才產生。據天師洞的張信和師父介紹,據傳這棵古銀杏是2000年前,張天師傳道路過時親手種下。
  • 描寫秋天的景色的作文:校園秋色
    秋天的午後總喜歡漫步在校園內,校園的路是金黃的。清風時不時掃起一片落葉輕輕蓋在你的臉上,那隻黑色的小貓便從你余光中閃過,就好像是一團黑影飄飛而去。一眨眼,便不見了蹤影。要我來說,這個時候的校園最美了。不僅是如此,那一片紅色的小果子,好像瑪瑙一般,看得人恨不得抓一把來吃,聽老師說過這小果子不能食用,只能惋惜著這般好顏色卻不能品嘗一下它的味道了。抬頭去看,枇杷樹上一大朵一大朵黃色的小花害羞的藏在綠葉間。回想起曾經的那個校園也有枇杷樹,每到六月,枇杷就好像黃色的小燈籠掛在樹上,令人垂涎欲滴。
  • 窗前那棵胡桃楸
    窗前那棵胡桃楸已經有三樓高了。一位對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朋友說,家門前有核桃樹,取「和」意,好啊!只有那顆胡桃楸,不聲不響,挺直剛勁的枝幹,靜靜地看著各色樹們出盡了風頭,而後再從容地於枝端綻出一朵一朵的嬌葉,開始孕育果實。老夏嫩秋時候,核桃便沉甸甸的掛在枝頭。 核桃的藥用價值很高。祖國醫學認為核桃性溫、味甘,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等功效。《神農本草經》將核桃譽為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上品。
  • 爆笑校園:違反牛頓定律的蘋果!
    爆笑校園:違反牛頓定律的蘋果!這是一個風和日麗,天氣晴朗的一天,而麼麼在大草原上面肆無忌憚地行走。而麼麼走著走著就累了,它見到眼前的一棵蘋果樹上面有一個蘋果,接著麼麼就想到了自己要是用力地搖擺的話,就可以將這一個蘋果給搖晃下來了。接著,麼麼就開始對著這一棵大樹開始用力地開始搖動了起來。而這一棵大樹隨著麼麼使勁地搖動著,這一棵大樹就開始飛下來樹葉下來,但是蘋果還是沒有下來,麼麼就開始加大了力氣。
  • 校園樹木圖鑑2|一起來了解校園裡的植物~喬木
    ,綠化作為校園環境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園林植物是環境綠化的重要材料,喬木為校園綠化美化建設的主體。那麼何為喬木?即樹體高大,具有明顯的直立主幹。為我校學生便捷的熟知校園裡的喬木,本期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身邊的喬木。樹種名稱:欒樹拉丁學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 三年級作文:校園的美景
    看著看著,我自己仿佛也像一棵桂花樹,給同學們帶來快樂。一陣風輕輕拂過樹梢,桂花紛紛飄落,形成了一場桂花雨。同學們來到桂花樹下,歡樂地玩耍。桂花灑落到同學們的身上,全身都是芬芳的香味,多麼美妙!果園裡果實也成熟了,柚子金燦燦的,石榴紅彤彤的,葡萄像紫珍珠……饞得同學們口水直流。冬天,學校似乎也進入了冬眠。但當教學樓裡傳出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時,整個冬天的校園仿佛又更加溫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