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航天英雄被燒成焦炭,國葬萬人送行,為啥明知必死還要去?

2020-08-28 紅豆史館

歷史具有殘酷性——勝利者往往伴隨著鮮花和榮耀,而失敗者常常堙沒在塵埃深處,無人問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作為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他的名字一直以來蜚聲中外、如雷貫耳;而蘇聯另一位頂級太空人科馬洛夫卻沒這麼幸運。他的遭遇,對於整個世界航天史而言,都是個悲傷的故事。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於1960年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他遇難前也有屬於自己的榮耀與傳奇。然而,在蘇聯「聯盟1號」的飛行任務中,科馬洛夫因飛船降落傘故障而死於飛船墜毀,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因載人航天而遇難的太空人。

當時,美蘇冷戰正處於如火如荼的階段,兩國為了爭奪航天實力的最高地位而展開了太空競賽。1967年,蘇聯為了保持領先地位,準備並策劃了代號為「聯盟1號」的絕密行動。太空人科馬洛夫因曾多次進入太空、經驗豐富而被選中駕駛「聯盟一號」,加加林則作為他的替補。從這一點上,可見科馬洛夫和加加林兩人是實力相當,都是當時蘇聯頂尖的航天人才。

打獵中的加加林和科馬洛夫

科馬洛夫和加加林在平日裡也是私交甚好,也正是因為兩人的摯友關係,科馬洛夫才會選擇自己走上這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歸之路。

「聯盟1號」的試飛結束之後,技術人員對這艘飛船進行檢查,竟然發現了203處結構性問題,這說明「聯盟1號」設計和建造都過於倉促,有重大的安全隱患!

然而,「聯盟1號」此次的飛行背負著特殊的使命,不僅要保持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領先地位,還關係到為十月革命勝利50周年進行獻禮的政治任務。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相關負責人不敢把這些問題上報給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害怕會被降職、開除。

所以這項任務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切都按計劃如期進行,在距離「聯盟1號」的升空時間剩下1個月的時候,對他的朋友魯薩耶夫說道:「我這次不可能活著回來了。」當魯薩耶夫勸他找個藉口不要去的時候,科馬洛夫回答道:「如果我不去,加加林就得接替我的位置。我不想加加林替我送死。」

由此可見,如果科馬洛夫退出了這次計劃,則必須由加加林頂替這個位置。但科馬洛夫卻選擇了坦然面對,犧牲自己,而這一切,只因為加加林是他最好的朋友!

駕駛艙中的科馬洛夫

1967年4月23日,科馬洛夫進入了駕駛艙,在所有工作人員的注視下,「聯盟1號」成功升空,一切在前期都很順利,但在隨後的降落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首先是飛船的太陽能電板未能完全展開,導致供電不足。緊接著便是一系列傳感器的失效,讓「聯盟1號」逐漸偏離軌道,並與地面指揮中心失去了聯繫。

儘管科馬洛夫依在自己熟練的操縱下,「聯盟1號」奇蹟般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但是最致命的故障出現了,返回艙內用於降落的主降落傘與備用降落傘纏繞在一起,根本不能順利彈出。而在沒有降落傘來減緩衝擊力的情況下,飛船如同天外隕石般以7000m/s的速度墜向奧倫貝格草原。事後,據美國情報機構稱,他們監聽到了「科馬洛夫在赴死時發出的絕望的咆哮聲」。

蘇聯軍官望著遺骸默然不語

當蘇聯救援人員趕到墜落點時,映入眼帘的便是高溫融化的返回艙,金屬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而科馬洛夫的殘骸在高溫的燃燒下,成了黑乎乎的焦炭,只剩下一根足骨

隨後,蘇聯追授這位獻身於航天事業的英雄,第二枚列寧勳章和蘇聯英雄勳章!還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莫斯科數萬民眾自發參與送行,他的骨灰被埋在克裡姆林宮牆下。

科馬洛夫的妻子告別丈夫

1971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5號飛船登月時,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將比利時藝術家霍伊東克製作的一個很小的鋁製雕塑《倒下的太空人》安放在月球上,旁邊是一塊刻著美蘇兩國十四位在航天飛行或訓練過程中犧牲的太空人名字的紀念牌,其中,就有科馬洛夫的名字。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不妨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交流一下吧!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紅豆史館。

相關焦點

  • 悲壯航天史!英雄航天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15萬人為其送葬
    往最早的時間追溯,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在前蘇聯成功登上太空,那是人類首次向神秘浩瀚的宇宙發出挑戰,轉眼幾十年過去,越來越多的太空人成功進入太空,實現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凡事沒有絕對,有成功的,便有失敗的。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太空人,他叫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前蘇聯航天員,和加加林是好友,是人類航天事業中,第一個失去生命的人。
  • 不安慎入:拍攝首位遇難犧牲的航天員掉回地球的「焦炭」遺體
    1)打算返回地球時,由於設備故障導致了一場嚴重的航天事故,太空艙進入大氣層後墜毀,讓他成為第一位死於太空任務的航天員。而蘇聯事實上是在明知聯盟一號機件有問題的情況下,仍執意要升空,上圖拍攝航天員燒焦、只餘下一些骨頭的遺體,蘇聯軍事官員查看遺體中。當年蘇聯成立 50 周年,政府要求航天項目方面要有一個重大計劃,因此領導人決定讓航天員乘上飛行器發射到太空(在這之前一直是無人機升空),可是所有技術人員都知道,載人升空計劃實際上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只是為了面子強制實行。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而他的好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卻是第一名因載人航天遇難的太空人。他悲壯地為人類的航空航天偉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自此,浩瀚的宇宙中又多了一顆星星,默默地看著地球運轉,長亮不熄。
  • 太空人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卻還要升空,真實原因令人鼻子發酸
    很多書籍上都有關於他的記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蘇聯還有一位太空人,為了蘇聯的航天事業壯烈犧牲了,而很多人卻不知道他的名字。這位太空人當時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卻還要升空,也正因如此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真實原因令人鼻子發酸。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科馬洛夫,這位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最終卻在一片殘骸與廢墟中被找到一塊足骨,其他的全隨風消散了……全國的人民都揪著一顆心觀看著返回艙的返航實況;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想盡一切辦法,做了所有努力希望這位航天英雄安全的重返家園;科馬洛夫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與社會各界人士都為他祈禱,心中懷著希望在飛船著陸基地等待著迎接這位航天勇士…可是,這位英雄卻永遠離開了,甚至沒留下全屍,僅僅殘留的被燒焦的最後一點遺骸是他光輝事跡的最後憑證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科馬洛夫回答說:「如果我不去執行這次工作任務我的替補飛行員就會被派去。但加加林是我的替補。我不能這樣對待我的朋友,他會替我而死。我們說好要好好照顧他的。」說完科馬洛夫掩面哭泣。科馬洛夫,這位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最終卻在一片殘骸與廢墟中被找到一塊足骨,其他的全隨風消散了……全國的人民都揪著一顆心觀看著返回艙的返航實況;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想盡一切辦法,做了所有努力希望這位航天英雄安全的重返家園;科馬洛夫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與社會各界人士都為他祈禱,心中懷著希望在飛船著陸基地等待著迎接這位航天勇士
  • 一個被丟棄太空311天,一個被燒成灰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首次登陸太空,自此之後,標誌著人類成功的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徵程。不過,在上個世紀,各國的航天業發展有限,也僅僅只有蘇聯和美國能在太空航空領域分一杯羹。別看如今美國航天科技領先全世界各國。然而在上個世紀卻一直被蘇聯壓在身後,無論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是將人類首次送上外太空。美國總是追隨著蘇聯的腳步,這讓美國完全不能接受。
  • 蘇聯最悲壯的航天英雄,為兄弟甘心送死,燃燒生命變為「流星」
    不過,科馬洛夫沒能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在他畢業的那一年,蘇聯紅軍正式打進了柏林。從1949年12月起,科馬洛夫在位于格羅茲尼的第42北高加索戰鬥機師的第383團擔任戰鬥機飛行員,然後又於1954年進入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工程課程,從而成為了一名高級航空工程師。1959年9月,科馬洛夫有幸參加了蘇聯第一批太空人的選拔工程,並在約3000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蘇聯最早的一批太空人之一。
  • 作為人類航天史上悲慘的遺骸之一,他知道自己在起飛前回不來了
    V1飛彈加加林在人類航天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太空人的名字非常流行,例如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地球人)、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列昂諾夫(第一次太空行走)、捷列什科娃(第一個女性太空人)、和楊利偉(中國第一個太空人
  • 徐志摩死狀:頭上有個洞,四肢燒成焦炭,原配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1931年11月19日上午8點,徐志摩從南京乘坐飛機去北平。除了去北大教課外,徐志摩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參加林徽因舉辦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登機前,徐志摩給林徽因發了一封電報,說的是下午3點抵達北平南苑機場,讓梁思成開車來接他。
  • 他是航天史上真正的英雄,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依舊拒絕退出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近代社會中,也曾有一些國家開始了對航空事業的探索,而對世界航天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就會發現,在航天史內曾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進入太空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註定會面臨死亡的結果,然而,他卻仍然堅持完成任務,拒不退出,可以說,他的努力也為整個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這位航天史上的英雄究竟是誰?
  • 航天英雄楊利偉:萬人敬仰背後卻承擔女兒的早逝和妻子的離職
    後來經過臨床醫學、航天生理功能指標、心理素質的測試,終成為了萬人矚目的航天員。2003年,他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10月15日,乘坐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州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有媒體評論:「楊利偉是這次「神舟」5號飛船成功載人航天的標誌和代表,從楊利偉的表現,人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精英一代的崛起。楊利偉不僅成為了中國航天第一人,而且成為了祖國航天的英雄和驕傲,同時也成為了多少人心目中敬仰的大英雄。
  • 撞向地球的英雄: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升空就回不來,他還是去了
    隨後,前蘇聯發明了載人航天飛船,將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的出現,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探索奧秘的願望,也開拓了載人航天的新時代。就這樣,這位蘇聯航天英雄化為了一道天際的流星,以每秒40米的高速撞擊地面,當場身亡。
  • 航天史最大慘劇,明知零件有問題仍堅持發射,7名太空人化成焦炭
    7名太空人化成焦炭。但是這個建議,NASA的馬歇爾航天中心(負責固體火箭助推器的發射安全) 的發射管理當局駁回,但博伊斯喬利等工程師們一直堅決反對發射。還有洛克韋爾公司(負責承包助推器的發射後處理和修復再用) 也認為,由於發射臺上有冰凌,所以發射是不安全的。但是這些建議,都沒有打消馬歇爾航天中心堅持發射的決心。而且馬歇爾航天中心還把隱患包攬起來,不讓外界知道。
  • 阿根廷為馬拉度納舉行國葬,何為國葬,誰是中國第一位國葬的?
    據考證,國葬始於古羅馬,中國古代並無現代意義上的國葬,所以說中國的國葬始於民國,而蔡鍔將軍則是中國國葬第一人。以孫中山為首的黃興治喪委員會派代表面謁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提出了為黃興舉行國葬、立功之地建專祠等十項要求。10日,湖南督軍譚延闓和雲南督軍唐繼堯聯名致電各省,倡議為蔡鍔舉行國葬:「此公義旗首拔,艱險備嘗,締造共和,厥功最偉。……國家追念元勳,自應賜予國葬。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在剛開始蘇聯在航天領域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因為前蘇聯在1961年成功實施了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把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了太空,而科馬洛夫當時和加加林是被選中的第一批太空人之一,把加加林送上太空的宇宙飛船是「東方號」宇宙飛船,在3年時間裡面,東方號宇宙飛船進行多達六次的升空飛行,不過科馬洛夫都沒有被選中參加任務
  • 印尼森林大火驚現超級巨蟒,身長超10米慘被燒成焦炭
    圖中可以看見這條巨蟒異常巨大,渾身被燒成焦炭,長著血盆大口保持著燒死之前的姿勢。
  • 讓蘇聯隱藏43年「騙局」,世界首隻登太空的狗,人類的航天英雄!
    然而一直以來無比浩瀚的宇宙世界對我們來說依舊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世界,它所呈現給我們的就一直那麼的神秘,並且還帶著無窮的魅力,在一直吸引著人類去不斷地發現著它。但沒有人知道它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它究竟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人們對於宇宙探索的越多,就發現他越來越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