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2021-01-09 奈落瑾夢

「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蒼茫太空與你們告別,永別了……」「媽媽,您的每一根白髮我都能看清,您能看清我嗎?」這兩句感人至深的話是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在登上太空飛船前對朋友和家人做的最後告別。回望科馬洛夫的一生,悲慘無奈,卻閃耀著人性的萬丈光輝,短暫卻在歷史的無盡長河裡熠熠生輝。如今,讓我們回顧這位英雄的傳奇人生。

科馬洛夫,是首位兩次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卻也成為了第一名在執行太空任務時遇難的太空人。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顆邁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它在美蘇冷戰期間陡然升起驚了全部西方國家,也給了美國一個極大的下馬威,但最重要的是,它拉開了美蘇太空競爭的帷幕。在之後的幾年裡,美蘇兩國爭先恐後,太空之戰如火如荼。

最終這艘為了與美國競爭登月,也為了在十月革命取得勝利50周年時,給「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隆重巨獻」的產物——聯盟1號由此誕生了。

飛船問題不勝枚舉,航天任務或許危險重重?

而此時的聯盟號飛船卻如同一個擁有先進科技且價格不菲的金屬棺材。在他的好友加加林和其他的一些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仔細檢查後發現,這艘飛船竟然有多達203處結構性的問題,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半成品,而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讓太空人命喪於太空,踏上沒有歸途的旅程。但卻沒有人上報,沒有人願意惹惱當時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因此丟掉了工作。

為了責任和兄弟,他獨自踏上不歸路,曾涕淚交流

蘇聯航天部門的應對策略則是嚴格遴選,選派當時在各方面都優秀的太空人科馬洛夫和加加林,並且由科馬洛夫作為絕對首發航天員,加加林則作為替補航天員。

1967年3月,即使已經被告知這艘飛船問題重重但科馬洛夫心中也同樣明白,這項計劃無論如何都會如期的進行。在距離執行任務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在科馬洛夫與他的好友魯薩耶夫會面時,他告訴好友:「這一次的飛行任務我不會再平安回來了。」好友則問他「那你為何不退出這次任務,既然你已經知道這兇多吉少?」

科馬洛夫回答說:「如果我不去執行這次工作任務我的替補飛行員就會被派去。但加加林是我的替補。我不能這樣對待我的朋友,他會替我而死。我們說好要好好照顧他的。」說完科馬洛夫掩面哭泣。

他的替補是加加林,是曾經把酒言歡,傾訴衷腸,一起狩獵遊玩的摯友加加林啊!在生與死面前,在人性的選擇下,科馬洛夫毅然決然地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守護自己的摯友,些許無可奈何卻傾注著無限的男子漢情誼。

1976年4月23日,聯盟1號在一片沉重與擔心下如約發射,承載著科馬洛夫也帶著無數人的牽掛飛離了地球,聯盟1號在發射升空時並沒有出現問題,但人們心中緊繃的弦並沒有因此放鬆。

左側太陽能電池板沒能展開,造成備份的遙測天線不能打開,電力不足,同時飛船的姿態穩定系統也備受影響,於是,在宇宙中飛船開始了茫然無助且無止境的旋轉。雖然這位優秀的太空人用盡了各種方法試圖修復飛船,試圖將太陽能電池板對向太陽,地面控制中心也努力地尋求解決的方案,但奈何故障太多,一次又一次的自救方案都以失敗告終了。

原定於發射聯盟2號與其順利對接,航天員在出艙環節修正太陽能板,從而挽救科馬洛夫的生命的計劃被否決,科馬洛夫安全重返地球的美好希望愈發渺茫了。在無盡的旋轉下導航運行系統早已失靈了,只能冒著極高的風險通過手動點火降落,而手動點火著陸若方向角度發生偏差則永遠迷失在太空裡了,但科馬洛夫不愧是最優秀的飛行員,業務精湛,不可思議地對準了方向並順利點火啟動了返回裝置。

久違的故鄉近在咫尺,他卻因降落傘問題命喪黃泉,曾經熱忱的飛行員如今只剩下燒焦的殘骸。

雖然生的希望渺茫但科馬洛夫卻不想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古語言大難不死定有後福,家似乎只有一步之遙,科馬洛夫或許馬上就能有驚無險地重返地球了。返回艙成功穿過了黑障區,降落傘展開觸發的緩速小傘也順利地打開,希望就在眼前了!

可是由於飛船製作的疏漏,本應隨即拽出的主降落傘無法打開,僅僅只是打開了一個小傘,眼看災難就要發生,他立刻打開了備用的降落傘,可是由於飛船設計的重大缺陷,讓備用降落傘和小傘纏在了一起。此時飛船已經完全不受控制了,載有科馬洛夫的返回艙如同脫韁的野馬,以數百米每秒的速度衝向地面,最終墜毀在俄羅斯奧倫堡附近的平原上。

飛船被撞得不像樣子,而用於緩衝的制動火箭也在猛烈的碰撞中被引燃,使飛船發生了劇烈的燃燒。科馬洛夫,這位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最終卻在一片殘骸與廢墟中被找到一塊足骨,其他的全隨風消散了……

全國的人民都揪著一顆心觀看著返回艙的返航實況;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想盡一切辦法,做了所有努力希望這位航天英雄安全的重返家園;科馬洛夫的母親、妻子和女兒與社會各界人士都為他祈禱,心中懷著希望在飛船著陸基地等待著迎接這位航天勇士…可是,這位英雄卻永遠離開了,甚至沒留下全屍,僅僅殘留的被燒焦的最後一點遺骸是他光輝事跡的最後憑證…

兩天後,裝有這位優秀航天員骨灰的骨灰盒裝在了軍用車上,受到了國葬的最高禮遇安放在克裡姆林宮牆內。他的妻子久跪在他的遺像不願起來,有超過15萬的蘇聯民眾自願為他送葬,美國的47位現役航天員一同發去了弔唁向科馬洛夫及其家屬表示殷切關懷和悼念。

為了紀念他,1971發現的小行星以科馬洛夫命名,另外以他名字命名的還有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作曲家貝雷特·迪恩也以他為原型完成了一支名為《科馬洛夫的隕落》的交響樂。

1971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5號」飛船登月時一名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將藝術家霍伊東克精心製作的小鋁製雕塑《倒下的太空人》放在月球上,雕塑旁邊是一塊兒刻著美蘇兩國十四名在航天飛行任務或訓練中不幸犧牲的太空人名字的紀念碑,其中就有科馬洛夫英雄不朽。

而他的離去也為蘇聯乃至全人類的航空領域意義重大,讓人們清楚航空探索是一場不允許有絲毫偏差的冒險。這也讓蘇聯走出競賽思維,潛心研究技術,改進創新,在未來的1年多裡沒有再次發射載人飛船,認真對待每一次發射,尊重每一位飛行員。當然,不單單是上天返回卓越貢獻的太空人值得被人們記住,那些為航天事業英勇獻身的太空人更需要被我們銘記於心。

一顆巨星從此隕落而今後的航天領域卻因此被照亮,他以生命的代價給全世界敲響警鐘,尊重技術,敬畏生命。英雄不在乎讚美與擁戴而是抱著一顆赤誠之心和堅定的信念在未知的領域探索以至於獻出生命,他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而內心飽含著愛,科馬洛夫就是真正的英雄,當我們抬頭仰望,他仍然翱翔在宇宙之間。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這兩句感人至深的話是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在登上太空飛船前對朋友和家人做的最後告別。回望科馬洛夫的一生,悲慘無奈,卻閃耀著人性的萬丈光輝,短暫卻在歷史的無盡長河裡熠熠生輝。如今,讓我們回顧這位英雄的傳奇人生。
  • 悲壯航行,飛船升空前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
    說起現代最為振奮人心,讓人心生嚮往的行業,自然要屬航天莫屬,那廣闊無垠的太空,隱藏著深深的奧秘,然而這項事業背後,也有著數不清的太空人犧牲,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一起最為悲壯的航行,飛船升空前被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真相讓人淚崩。大家是否讀過《悲壯的兩小時》這篇課文?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漆黑而神秘的太空,承載了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更承載著人們無窮的探索欲望。為了能一探究竟,許多人付出了萬般努力,甚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偉人在此誕生,卻有更多人鮮為人知。著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而他的好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卻是第一名因載人航天遇難的太空人。
  • 蘇聯最悲壯的航天英雄,為兄弟甘心送死,燃燒生命變為「流星」
    許多蘇聯太空人都和他是親密的好朋友,將他視為大哥一樣的存在,其中就包括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尤裡·加加林。事實證明,雖然科馬洛夫的身體素質並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工程造詣彌補了這一點。雖然加加林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但科馬洛夫成為了第一個兩次進入太空飛行的太空人。他在太空飛行的總時長超過了51個小時,並且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 撞向地球的英雄: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升空就回不來,他還是去了
    隨後,前蘇聯發明了載人航天飛船,將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的出現,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探索奧秘的願望,也開拓了載人航天的新時代。就這樣,這位蘇聯航天英雄化為了一道天際的流星,以每秒40米的高速撞擊地面,當場身亡。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比如加加林、阿姆斯特朗,但是對於為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太空人卻很少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如果問你人類第一個飛入太空的太空人,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可是如果問你人類第一個為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太空人是誰,幾乎很少人能夠說出他的名字,而這位太空人就是本文要介紹的主角--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 《悲壯的兩小時》是騙局?主人公出發前說:我可能不會回來了
    雖然,科馬洛夫的犧牲是美蘇航空競賽的悲劇產物,航空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但其精神已經成為了一尊石像,在人類航空歷史的長河中靜靜矗立著,接受著風雨的洗禮。·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 ,一個蘇聯航天史上不應該被忘記的名字,曾經是前蘇聯的功臣太空人,也是第一名因載人航天遇難的太空人,是人類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骸骨。
  • 他是航天史上真正的英雄,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依舊拒絕退出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近代社會中,也曾有一些國家開始了對航空事業的探索,而對世界航天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就會發現,在航天史內曾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進入太空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註定會面臨死亡的結果,然而,他卻仍然堅持完成任務,拒不退出,可以說,他的努力也為整個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這位航天史上的英雄究竟是誰?
  • 悲壯航天史!英雄航天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15萬人為其送葬
    往最早的時間追溯,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在前蘇聯成功登上太空,那是人類首次向神秘浩瀚的宇宙發出挑戰,轉眼幾十年過去,越來越多的太空人成功進入太空,實現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凡事沒有絕對,有成功的,便有失敗的。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太空人,他叫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前蘇聯航天員,和加加林是好友,是人類航天事業中,第一個失去生命的人。
  • 蘇聯航天英雄被燒成焦炭,國葬萬人送行,為啥明知必死還要去?
    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作為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他的名字一直以來蜚聲中外、如雷貫耳;而蘇聯另一位頂級太空人科馬洛夫卻沒這麼幸運。他的遭遇,對於整個世界航天史而言,都是個悲傷的故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於1960年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他遇難前也有屬於自己的榮耀與傳奇。
  • 太空救援:女人不需要一個英雄
    我們今天要說的弗拉基米爾也是一個英雄,但他不是一個政治家,他是一個太空人,電影《太空救援》便是以他為主角。相比《火星救援》和《星際救援》,《太空救援》是一個真實故事。妻子非常生氣地問他,就那麼願意當英雄嗎?另一位太空人維克託,妻子馬上就要生產,聽說他要上太空,立馬就哭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項任務九死一生。「禮炮7號」已經失去控制,美國準備將他奪取。蘇聯這邊不願意技術落在美國人手裡,準備將它打下來。
  • 航天史上最悲壯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這是怎麼回事
    故事的最後我們知道,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小夥伴們都安全返航了,被當作航天英雄對待但是在人類歷史上,卻有很多優秀的太空人永遠定格在了太空上,其中就包括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也是首個在執行太空任務時遇難的太空人。
  • 史上最悲壯的太空人,回到地球後國家沒有了,還創下三項世界紀錄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成為一名太空人然後遨遊太空的夢想,也有很多人夢想成真,真的成為了一名太空人,在這些成功進入宇宙的太空人中,最悲壯的當屬前蘇聯太空人克裡卡列夫了。克裡卡列夫從小喜歡機械,長大後在蘇聯航天集團工作,主要負責調試太空設備,後來克裡卡列夫被蘇聯航空部門選中,成為一名太空人
  • 完美完成航天任務,返航時卻無一生還,航天史上一次可怕的事故
    自古人類對外太空就充滿好奇,每次太空人離開地球似乎就能更多地了解宇宙。但了解宇宙的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和危險。在航天科技發展的歷史上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成功時刻,也有過各種失敗導致慘痛的經歷。在太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命,在歷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嚴重事故。
  • 國際空間站又發生空氣洩漏,航天史上離奇的事故並不少
    航天估計是這個世界上最嚴謹細緻的科學活動了,但即使是計劃最周全的任務,也有可能遭受一些荒唐事故的困擾。太空人落到森林裡,擔心自己被狼吃掉;飛船在發射過程中竟然被閃電擊中……一起見識下航天史上那些驚險又離奇的事故吧。
  • 史上最慘太空人,在太空飄了311天
    茫茫的太空浩渺無邊、寂靜無聲,一個人在偌大空寂的太空飄蕩會是多麼的冷清孤單。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堪稱「史上最慘太空人」。他在太空飄的時候自己的國家沒了,他一飄就是近一年,他是怎麼在太空活了這麼久的?誰給他提供近一年的食物呢?他又是怎麼回到地球的?
  • 他是第一隻登上太空的英雄狗,命運卻很悲壯,至今仍漂浮在宇宙中
    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一隻狗狗可以說是一隻英雄狗,為了人類的科學進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犧牲了自己,那就是第一隻登上太空的英雄狗狗。太空對於人類來說是神秘浪漫的象徵,然而探索太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現在我們對太空還是一知半解,不知道的實在是太多了,更別提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了。
  • 史上最悲慘太空人!一個被丟棄太空311天,一個被燒成灰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首次登陸太空,自此之後,標誌著人類成功的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徵程。不過,在上個世紀,各國的航天業發展有限,也僅僅只有蘇聯和美國能在太空航空領域分一杯羹。別看如今美國航天科技領先全世界各國。然而在上個世紀卻一直被蘇聯壓在身後,無論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是將人類首次送上外太空。美國總是追隨著蘇聯的腳步,這讓美國完全不能接受。
  • 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太空人瞬間融化
    在人類的航天史上,太空梭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其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可重複使用,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它能夠藉助空氣的升力滑行上萬公裡的距離,然後像普通飛機一樣的跑道上水平降落。然而時至今日,太空梭早已退出了航天的舞臺,其背後的原因除了太空梭過於複雜和昂貴之外,還有兩次悲壯的事故。
  • 那些開啟人類航天史的英雄
    ,首次從太空中拍下了地球照片劃時代意義的航天突破出現在1957年10月4日,正值東西方陣營冷戰巔峰時刻,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1號,Sputnik)從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秘密升空。在短短10餘分鐘後,人類首枚航天運載火箭將這顆衛星送入太空,地球首次擁有了月球之外的人造地球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