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上最悲壯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這是怎麼回事

2020-08-09 百姓的五味生活

在人類早期的航天史中,太空人的安全一直是人們迫切關注的話題,據說在當時,保險公司拒絕為太空人參與保險,當時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小夥伴為了防止自己因意外無法返回地球,所以他們在登上月球之前就籤名了一堆信封,然後讓他們的親朋好友在他們登月的那一天去郵局蓋戳,這樣即使他們無法返航,有這些籤名信在,他們家人也能夠獲得一筆收入。


故事的最後我們知道,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小夥伴們都安全返航了,被當作航天英雄對待。但是在人類歷史上,卻有很多優秀的太空人永遠定格在了太空上,其中就包括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也是首個在執行太空任務時遇難的太空人。


悲壯的兩小時

在人民教育局出版的中學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悲壯的兩小時》,文章內容講的是前蘇聯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在執行太空任務後,在返回地球時,因為降落傘失靈,導致機毀人亡的事情。在這篇文章中指出,這場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為飛船在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因為這個小數點,導致了整個悲劇的發生。

但是近些年來有人指出,這篇文章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尤其是飛船返回大氣層後經過了2個多小時才墜毀與事實不符,實際上只有十幾分鐘就會墜毀。而且當時聯盟1號並不是直播,而是通過後續廣播通知太空人的訊息。

不過,關於這場事故,還有一種說法:科馬洛夫在登上這艘飛船之前,就知道他不可能安全返回地球。但要是自己不執行太空任務,就會有別的太空人代替他執行,而且代替他的人很可能是他的好友航天英雄加加林。

據說,加加林也試圖阻止他,甚至還在發射當天強行登船頂替他,但最終仍舊是他執行了太空任務,而且他在墜向地球時,曾經發出過絕望怒吼。不過這些說法沒有官方報導。

之所以會釀成這件事故,和當時的前蘇聯急功近利有關。


聯盟1號發射背景

在美蘇爭霸過程中,兩個國家都在航天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而前蘇聯更是保持了多項領域的第一,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太空人進入太空等。

但是美國在航天領域後來者居上,讓前蘇聯倍感壓力。為了保持在航天領域上的領先地位,前蘇聯決定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發射載人飛船。

1967年,前蘇聯為了要慶祝十月革命50周年,決定通過發射載人飛船的方式來慶祝。但當時前蘇聯在無人駕駛飛船實驗任務時,屢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保證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但迫於上面的壓力,航天基地不得不發射載人飛船,而被選中的太空人就是科馬洛夫。


在科馬洛夫登上飛船之後不久,就出現了問題,兩個太陽能電池板有一個打不開,這也意味著該飛船無法與另外一艘飛船對接,所以聯盟2號沒有繼續發射。

經過一晝夜之後,前蘇聯決定提前停止聯盟1號的飛行,並讓飛船降落。但據太空人報告說,飛船的發動機開關未能啟動,航向標失靈。

但憑藉著太空人科馬洛夫多年的訓練,及時矯正了航向,並在清晨開始降落,但在降落到預定高度時,意外發生了,飛船的降落傘系統失靈,導致主降落傘無法拉出,而備用降落傘也無法打開,使得返回艙以極高的速度撞向地面。當救援隊趕到聯盟號遺骸降落地點時,此時人們只找到了太空人科馬洛夫的遺骸。


根據前蘇聯對事故作出的調查,發現聯盟1號之所以降落失誤,是該飛船的降落傘在設計時就存在致命缺陷,如果當初地面監測人員能夠監測的更細心;如果不是當時國家想要通過航天來慶祝十月革命50周年;如果不是倉促發射,可能這場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這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上方的急功近利,和前蘇聯航天專家們的自大所造成的,只是代價由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全部承擔,並付出了生命。


總結

航天歷史上有許多太空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返回地球,但是科馬洛夫和他們不同的是,他本可以有機會避免這一切,據說他自己在登上太空時就已經預感到此次無法返回,但他卻什麼都做不了。

相關焦點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比如加加林、阿姆斯特朗,但是對於為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太空人卻很少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如果問你人類第一個飛入太空的太空人,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可是如果問你人類第一個為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太空人是誰,幾乎很少人能夠說出他的名字,而這位太空人就是本文要介紹的主角--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 航天史上最悲壯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曾發出絕望怒吼
    不外,對於這場事件,尚有1種說法:科馬洛夫在登上這艘飛船以前,就知道他不或許寧靜回籠地球但若本人不實施天外職責,就會有別的太空人代替他實施,並且代替他的人很或許是他的摯友航天好漢加加林。1967年,前蘇聯為了要慶賀十月革命50周年,定奪經過放射載人飛船的方式來慶賀。但那時前蘇聯在無人駕駛飛船實驗職責時,屢次失敗,在這類情況下,根源沒法保證太空人的生命寧靜。但迫於上頭的壓力,航天基地不能不放射載人飛船,而被選中的太空人便是科馬洛夫。
  • 悲壯航天史!英雄航天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15萬人為其送葬
    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只是對於科馬洛夫來說,有些惋惜。因為在這一系列的飛行計劃中,他只是在東方四號的任務中作為替補參與了任務,並沒有真正的坐上飛船離開地球。據說,在聯盟一號升空前的檢查中,一共發現了203處問題,要知道,這可是去太空,即便是一個很小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任務失敗,更不用說這兩百多個問題。所有人都知道這次的任務就是送命,去了就回不來,科馬洛夫也知道,可卻也無可奈何。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下文一一來解讀!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他悲壯地為人類的航空航天偉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自此,浩瀚的宇宙中又多了一顆星星,默默地看著地球運轉,長亮不熄。宇航生涯雛形初具1959年10月,蘇聯首位太空人的選拔工作在全國展開。
  • 悲壯航行,飛船升空前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
    說起現代最為振奮人心,讓人心生嚮往的行業,自然要屬航天莫屬,那廣闊無垠的太空,隱藏著深深的奧秘,然而這項事業背後,也有著數不清的太空人犧牲,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一起最為悲壯的航行,飛船升空前被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真相讓人淚崩。大家是否讀過《悲壯的兩小時》這篇課文?
  • 弗拉迪米爾:航空事業殉難的首個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
    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新的項目、領域的開發和探索,背後離不開諸多科學家的努力。加上航空航天領域,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空白的領域,這意味著為這條路犧牲的人,不在少數。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是加加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 他是航天史上真正的英雄,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依舊拒絕退出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近代社會中,也曾有一些國家開始了對航空事業的探索,而對世界航天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就會發現,在航天史內曾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進入太空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註定會面臨死亡的結果,然而,他卻仍然堅持完成任務,拒不退出,可以說,他的努力也為整個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這位航天史上的英雄究竟是誰?
  • 中國科學史最悲壯的一具骸骨,為了保護兩彈一星資料,他壯烈犧牲
    在找到他的遺體時,眾人發現,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攬在了一塊。等到把二人分開後,人們才發現,一個公文包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 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郭永懷做出那樣悲壯的決定——和警衛員相擁著,用身軀夾著研究資料使其不被燒毀,那是何等的冷靜、果斷和壯烈,這是中國科學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為了保護兩彈一星絕密資料,他壯烈犧牲。
  • 人類航天史第一位遇難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死因卻成謎
    《太空人之死》後來被收入全國小學和初中《語文》課本更名為《悲壯的兩小時》。,在1967年之前,前蘇聯已經順利完成了8次載人航天飛行,從加加林開啟的「東方」系列再到「上升」系列,可謂碩果纍纍,1967年的這一次飛行任務也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飛行,但是1967年4月底,勃列日涅夫去華沙參加兄弟黨領導人會議,國內趕在這之前安排了一次例行發射,本來按計劃聯盟1號本應在幾個月後再升空,但是負責航天計劃的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卻一口答應總書記會在會議前做好安排。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來,最後成了一塊焦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天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太空人也成了很多人羨慕的職業,所有人都把他看作至高無上的職業。但是人人豔羨的背後是這個行業隱藏的危險,想要成為一個太空人不但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同時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們每一次出任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用生命來見證這項偉大事業的成功。
  • 如果升空前就知道會墜毀,你還會去嗎?這位太空人就去了
    問個問題,作為一名太空人,如果在升空前就知道會墜毀,你還會去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都會猶豫,但他去了,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於是他成為了人類航天史上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這是一個悲壯而又令人惋惜的故事,故事的開頭要從冷戰時期說起。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從1966年開始,聯盟號計劃一直持續到了今天,這項計劃是運行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計劃,是目前俄羅斯最主要、最成熟的載人航天系統。但是這個項目最開始進行的異常艱難,教訓也是異常的慘痛。聯盟一號是這項計劃的第一艘宇宙飛船,當時在明知道這艘宇宙飛船存在很多缺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按期飛行,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員的死亡。
  • 《悲壯的兩小時》是騙局?主人公出發前說:我可能不會回來了
    契訶夫曾言:「為了汲取將來的美好而犧牲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雖然,科馬洛夫的犧牲是美蘇航空競賽的悲劇產物,航空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但其精神已經成為了一尊石像,在人類航空歷史的長河中靜靜矗立著,接受著風雨的洗禮。
  • 太空人登月,發現14000年前人類骸骨,原來人很早就登月了
    航天管理局趕緊啟動太空探測儀,甚至還聯繫了國際空間站,都沒有查到旅行者1號的蹤跡。不得已,航天管理局只好又派遣旅行者2號再次登陸月球。同樣的,旅行者2號也和1號一樣,一到月球就失聯了,失聯前同樣只給地面發來SOS的求救電波,電波中也是一樣夾雜著嗚嗚嗚的類似哭聲的音波。
  • 小說:太空人登月,發現14000年前的骸骨,最早登月的不是人類?
    航天管理局趕緊啟動太空探測儀,甚至還聯繫了國際空間站,都沒有查到旅行者1號的蹤跡。不得已,航天管理局只好又派遣旅行者2號再次登陸月球。同樣的,旅行者2號也和1號一樣,一到月球就失聯了,失聯前同樣只給地面發來SOS的求救電波,電波中也是一樣夾雜著嗚嗚嗚的類似哭聲的音波。
  • 太空人登月,發現14000年前人類骸骨,原來人類早就登月了
    航天管理局趕緊啟動太空探測儀,甚至還聯繫了國際空間站,都沒有查到旅行者1號的蹤跡。不得已,航天管理局只好又派遣旅行者2號再次登陸月球。同樣的,旅行者2號也和1號一樣,一到月球就失聯了,失聯前同樣只給地面發來SOS的求救電波,電波中也是一樣夾雜著嗚嗚嗚的類似哭聲的音波。
  • 作為人類航天史上悲慘的遺骸之一,他知道自己在起飛前回不來了
    )迄今為止已經為人類航天事業創造了巨大貢獻,人們記憶猶新,但人類航天事業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如哥倫比亞號號太空梭爆炸,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多達14名太空人在這兩起太空事故中喪生。阿姆斯特朗在航天領域,「成王敗寇」寫得淋漓盡致,因為人們總是記得那些太空人誰贏得了勝利,比如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然而很少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太空人卻誰給了寶貴航空工業的生命,如果你問太空人誰是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但是如果你問加加林誰是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很少有人能說出太空人誰給了寶貴生命,而這個太空人就是本文的主角弗拉迪米爾
  • 小說:太空人登月,發現13000年前人類骸骨,原來人類早就登月了
    航天管理局趕緊啟動太空探測儀,甚至還聯繫了國際空間站,都沒有查到旅行者1號的蹤跡。不得已,航天管理局只好又派遣旅行者2號再次登陸月球。同樣的,旅行者2號也和1號一樣,一到月球就失聯了,失聯前同樣只給地面發來SOS的求救電波,電波中也是一樣夾雜著嗚嗚嗚的類似哭聲的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