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迪米爾:航空事業殉難的首個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

2020-12-22 漢宮尋飛燕

嫦娥五號飛行器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同時,我們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因素有很多,除去經濟,最重要的就是軍事實力。近些年來,我們不斷發展軍工產業,提高了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水平。

就在今年的12月17號,我國的嫦娥五號飛行器,在歷經了23天、往返超過76萬公裡的月球採樣路之後,成功返航著陸。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如今,各國爭相把動物、人類送進太空,為將來的太空農場、太空工廠以及太空實驗室,做著準備工作。

各國爭相發展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領域

中國自古就有"站的高,看得遠"的說法。的確,高瞻遠矚,在戰爭中,誰站的高,誰就看的遠,誰就永遠走在世界前列。於是,要想成為世界強國,我們就必須佔領制高點,大力發展航空航天。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起步較晚。而眾所周知,最早探索航空航天領域的,是當時最強的美蘇,其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的蘇聯更為強盛。

蘇俄的航空航天萌芽

早在1917年之前,俄國的一些科學家,就已經提出了航天的理論和實現途徑問題。當然,那個時候的工業技術條件,並不允許他們做到實踐這步。所以,直到1921年,蘇俄才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個火箭研究和試驗機構——氣體動力實驗室,正式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航天事業。

蘇聯的飛行器

蘇聯作為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也是發射太空飛行器最多的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新的項目、領域的開發和探索,背後離不開諸多科學家的努力。加上航空航天領域,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空白的領域,這意味著為這條路犧牲的人,不在少數。

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是加加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那麼第二個踏上月球的人是誰?誰又是航空史上第一個不幸殉難的太空人?我們無從得之。因為我們只能看得到第一個成功的人,而忽略了之前、之後的人做出的犧牲。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作為第一個為航空事業殉難的太空人,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的航天事業,是悲壯的。他在明知回不來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登上了"聯盟一號"這艘有去無回的飛行器。為何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知道"聯盟一號"不安全,卻仍舊坐上了這艘飛行器呢?

一場註定死亡的飛行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出生於1927年的莫斯科,他從小就聰敏好學,加上身體條件優秀,在進行了一系列的訓練選拔後,他在1960年成功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而僅僅在他成為太空人的第二年,他就在這艘叫"聯盟一號"的飛行器裡,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而根據後期的資料顯示,"聯盟一號"是在工作人員發現203處結構性問題後,依舊堅持發射的。可以說所有人的都知道,這是一艘必然失敗的飛行。然而沒有人,敢和當時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匯報。當時的蘇俄沉浸在活動的準備中。"聯盟一號"正是政府規定的,紀念周年慶的獻禮。

有人會問,那憑什麼是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他為什麼那麼傻?原來,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不退出這項飛行計劃,是因為當時作為替補的,是他的摯友——加加林。在平時的訓練裡,兩人互相鼓勵,相互照顧,早已親如兄弟。這個時候,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加加林去死呢?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與加加林

所以他義無反顧地登上了"聯盟一號。"在升空前,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不由抱頭痛哭,這時的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他的孩子年齡尚小,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這次離開地面,意味著什麼。而一旁科馬洛夫的妻子,早已泣不成聲。

她心裡明白,登上這艘飛行器,她的丈夫將再也回不來了。可她一個弱女子,又怎能對抗整個航天團隊,又怎能如此自私地選擇,讓別人代替丈夫去死呢?所以,她只能眼睜睜地、無能為力地在地面為丈夫祈福,希望能出現奇蹟。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事實證明,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的。升空前檢測出的203處故障,並沒有因為離開陸地,而發生改變。相反,飛行器的缺陷,很快暴露了出來。在進入太空後,"聯盟一號"的天線並未如計劃那樣打開。沒有天線的飛行器,仿佛就是一個盲人。由於飛行器沒有了導航,蘇聯被迫讓"聯盟一號"返航。

在"聯盟一號"墜落之時,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打開了降落傘。這是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唯一的生路。而這條路,也被這齣了故障的降落傘,堵的死死的。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是的,降落傘並沒有打開,於是這艘故障頻出的"聯盟一號,"墜落在了俄羅斯奧倫堡附近的平原上。由於劇烈的撞擊,飛行器化為了一片廢墟。而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隨後的搜救中,也只被找到了一塊足骨。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被以國葬的最高禮儀,埋葬在克裡姆林宮。他在殉難後,被追授了列寧勳章。人們稱他為英雄,15萬自發上街的群眾為他送行,可當時所有民眾不知道的是,他們口中的英雄,對於他的死亡,是心知肚明的。也許再次讓科馬洛夫選擇的話,他依舊會選擇坐上那艘催命的飛行器。而這也決定了,他不能回歸家庭,做一個好爸爸,好丈夫。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的遺孀

銘記歷史,珍惜現在

人類探索宇宙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而在航空航天的發展上,中國人絕不能缺席。中國航空從無到有,已經走過了很多年的風雨。這條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的科研人員,也許也經歷過犧牲死亡,可即使再艱難,他們也咬牙挺了過來。

而如今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開展的如火如荼。中華民族在航天領域,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綜合國力的提高,讓中華兒女挺直了脊梁,讓我們的生活愈發的安定、富足。

神秘的太空

然而這時,我們也不能忘掉,那些為世界、國家發展而犧牲的英雄們。他們為了全人類、為了國人犧牲了自己,創造了更大的利益,不應該湮沒在時光的漫漫長河裡。

中國發展至今,已有過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記住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我們要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人類航天史第一位遇難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死因卻成謎
    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著名太空人弗拉迪米·科馬洛夫駕駛聯盟1號宇宙飛船返航的途中突發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飛船將在兩個小時後墜毀,地面指揮中心馬上向中央匯報,中央領導研究後,出乎意料地決定:向全國公布實況!於是,全蘇聯人民目睹了科馬洛夫生命的最後時刻,直到他墜地殉難!
  • 他是航天史上真正的英雄,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依舊拒絕退出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近代社會中,也曾有一些國家開始了對航空事業的探索,而對世界航天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就會發現,在航天史內曾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進入太空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註定會面臨死亡的結果,然而,他卻仍然堅持完成任務,拒不退出,可以說,他的努力也為整個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這位航天史上的英雄究竟是誰?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自己回不來,最後成了一塊焦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天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太空人也成了很多人羨慕的職業,所有人都把他看作至高無上的職業。但是人人豔羨的背後是這個行業隱藏的危險,想要成為一個太空人不但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同時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們每一次出任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用生命來見證這項偉大事業的成功。
  • 悲壯航行,飛船升空前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
    說起現代最為振奮人心,讓人心生嚮往的行業,自然要屬航天莫屬,那廣闊無垠的太空,隱藏著深深的奧秘,然而這項事業背後,也有著數不清的太空人犧牲,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一起最為悲壯的航行,飛船升空前被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真相讓人淚崩。大家是否讀過《悲壯的兩小時》這篇課文?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發明了一種大殺器,那就是V1飛彈,不過生不逢時,在飛彈剛剛投入實戰的時候,納粹德國就戰敗了,儘管如此,V1飛彈為未來人類航天事業的成功打下了基礎,二戰結束後的50年代,美蘇兩國在V1飛彈的基礎之上發明了航空火箭,火箭的發明開啟了人類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 作為人類航天史上悲慘的遺骸之一,他知道自己在起飛前回不來了
    )迄今為止已經為人類航天事業創造了巨大貢獻,人們記憶猶新,但人類航天事業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如哥倫比亞號號太空梭爆炸,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多達14名太空人在這兩起太空事故中喪生。阿姆斯特朗在航天領域,「成王敗寇」寫得淋漓盡致,因為人們總是記得那些太空人誰贏得了勝利,比如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然而很少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太空人卻誰給了寶貴航空工業的生命,如果你問太空人誰是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但是如果你問加加林誰是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很少有人能說出太空人誰給了寶貴生命,而這個太空人就是本文的主角弗拉迪米爾
  • 如果升空前就知道會墜毀,你還會去嗎?這位太空人就去了
    問個問題,作為一名太空人,如果在升空前就知道會墜毀,你還會去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都會猶豫,但他去了,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於是他成為了人類航天史上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這是一個悲壯而又令人惋惜的故事,故事的開頭要從冷戰時期說起。
  • 英雄航天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15萬人為其送葬
    往最早的時間追溯,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在前蘇聯成功登上太空,那是人類首次向神秘浩瀚的宇宙發出挑戰,轉眼幾十年過去,越來越多的太空人成功進入太空,實現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凡事沒有絕對,有成功的,便有失敗的。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太空人,他叫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前蘇聯航天員,和加加林是好友,是人類航天事業中,第一個失去生命的人。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聯盟一號是這項計劃的第一艘宇宙飛船,當時在明知道這艘宇宙飛船存在很多缺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按期飛行,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員的死亡。東方號由於太空飛行器內空間非常狹窄,每次只能搭載一名太空人升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以及其他兩位太空人在1964年10月12日乘坐「上升1號」進入太空,他們在載人艙內並沒有穿太空衣,因為穿了太空衣就坐不下三個人了。這次任務是一次極大的冒險,但幸運女神眷顧了三位太空人,他們成功的完成了任務,這次飛行也讓蘇聯再一次領先於NASA。因此時的NASA雙子座只能搭載兩人,搭載三人的阿波羅宇宙飛船還正在研發當中。
  • 8片牛肉,1個雙黃蛋,美太空人升空前「最後一餐」,美網友:難過
    這是SpaceX龍飛船2的首次載人發射,這也是美國本土載人航天停止發射十年來的第一次發射5月27日升空前,美國兩名太空人「最後一餐」到底吃了些什麼呢?可能很多人都比較好奇,我也是其中之一,非常關注,是否會享受一次有著山珍海味的盛宴,又或者是自由吃著自已最想吃的一種美食,因為每次火箭發射,太空人都冒著極大風險,甚至有可能犧牲。但是太空人最後一餐真的不是我們所想那樣,就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27日11時,道格拉斯·赫利展示了原本以為的「最後一餐」。
  • 航天史上最悲壯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這是怎麼回事
    但是在人類歷史上,卻有很多優秀的太空人永遠定格在了太空上,其中就包括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也是首個在執行太空任務時遇難的太空人。但是近些年來有人指出,這篇文章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尤其是飛船返回大氣層後經過了2個多小時才墜毀與事實不符,實際上只有十幾分鐘就會墜毀。而且當時聯盟1號並不是直播,而是通過後續廣播通知太空人的訊息。
  • 航天史上最悲壯一具骸骨,他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曾發出絕望怒吼
    但是在人類汗青上,卻有好多優秀的太空人始終定格在了天外上,其中就包羅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也是首個在實施天外職責時遇難的太空人。不外,對於這場事件,尚有1種說法:科馬洛夫在登上這艘飛船以前,就知道他不或許寧靜回籠地球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下文一一來解讀!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
  • 迄今為止,有多少名太空人將永遠在太空中「飄蕩」?再也回不來了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計時寶推薦語:這些為人類事業進步的英雄,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廣袤太空,太多未知!迄今為止,有多少名太空人將永遠在太空中「飄蕩」?再也回不來了?從古到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就是無窮無盡的。
  • 撞向地球的英雄: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升空就回不來,他還是去了
    有了前蘇聯探索宇宙的進展,隨後不到半個世紀,人類在探索宇宙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上取得了飛速的進展。這期間也有很多失敗案例,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最終結果是好的,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獲得了很好的成績。科馬洛夫由於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也不如從前,本不符合航天員的選拔標準,但因他先天的造詣以及在航天事業發展中的成就,並有「上升一號」的飛行經驗,他被派再次乘坐飛船登入太空。
  • 絕望的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雖然我國近現代發展的起跑線落後了全世界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科研人員們擁有絕對的耐心以及奉獻精神,因此目前全球僅有的3個能夠進行載人航空的國家當中就有我國的一席之地,這三個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如果說美國一直都是近現代科研事業的霸主,中國是靠著後天努力,那麼俄羅斯則是依靠著前身蘇聯。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著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而他的好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卻是第一名因載人航天遇難的太空人。他悲壯地為人類的航空航天偉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自此,浩瀚的宇宙中又多了一顆星星,默默地看著地球運轉,長亮不熄。
  • 最絕望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雖然我國近現代發展的起跑線落後了全世界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科研人員們擁有絕對的耐心以及奉獻精神,因此目前全球僅有的3個能夠進行載人航空的國家當中就有我國的一席之地,這三個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如果說美國一直都是近現代科研事業的霸主,中國是靠著後天努力,那麼俄羅斯則是依靠著前身蘇聯。
  • 他是中國航天航空之父,太空人從太空凱旋,要登門拜訪,給他報喜
    中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是史無前例的,然後在椅子上空裝置了一個類似風箏的布料,他用雙手可以控制方向,預想的是利用火箭升上天空,然後再控制風箏平穩降落。,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航天航空由最早的發射衛星,到載人航天航空,錢學森為中國的航天航空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的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