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飛行器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同時,我們的國際地位也在不斷地提高。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因素有很多,除去經濟,最重要的就是軍事實力。近些年來,我們不斷發展軍工產業,提高了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水平。
就在今年的12月17號,我國的嫦娥五號飛行器,在歷經了23天、往返超過76萬公裡的月球採樣路之後,成功返航著陸。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如今,各國爭相把動物、人類送進太空,為將來的太空農場、太空工廠以及太空實驗室,做著準備工作。
航空航天領域
中國自古就有"站的高,看得遠"的說法。的確,高瞻遠矚,在戰爭中,誰站的高,誰就看的遠,誰就永遠走在世界前列。於是,要想成為世界強國,我們就必須佔領制高點,大力發展航空航天。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起步較晚。而眾所周知,最早探索航空航天領域的,是當時最強的美蘇,其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的蘇聯更為強盛。
早在1917年之前,俄國的一些科學家,就已經提出了航天的理論和實現途徑問題。當然,那個時候的工業技術條件,並不允許他們做到實踐這步。所以,直到1921年,蘇俄才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個火箭研究和試驗機構——氣體動力實驗室,正式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航天事業。
蘇聯的飛行器
蘇聯作為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也是發射太空飛行器最多的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新的項目、領域的開發和探索,背後離不開諸多科學家的努力。加上航空航天領域,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空白的領域,這意味著為這條路犧牲的人,不在少數。
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是加加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那麼第二個踏上月球的人是誰?誰又是航空史上第一個不幸殉難的太空人?我們無從得之。因為我們只能看得到第一個成功的人,而忽略了之前、之後的人做出的犧牲。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作為第一個為航空事業殉難的太空人,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的航天事業,是悲壯的。他在明知回不來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登上了"聯盟一號"這艘有去無回的飛行器。為何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知道"聯盟一號"不安全,卻仍舊坐上了這艘飛行器呢?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出生於1927年的莫斯科,他從小就聰敏好學,加上身體條件優秀,在進行了一系列的訓練選拔後,他在1960年成功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而僅僅在他成為太空人的第二年,他就在這艘叫"聯盟一號"的飛行器裡,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而根據後期的資料顯示,"聯盟一號"是在工作人員發現203處結構性問題後,依舊堅持發射的。可以說所有人的都知道,這是一艘必然失敗的飛行。然而沒有人,敢和當時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匯報。當時的蘇俄沉浸在活動的準備中。"聯盟一號"正是政府規定的,紀念周年慶的獻禮。
有人會問,那憑什麼是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他為什麼那麼傻?原來,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不退出這項飛行計劃,是因為當時作為替補的,是他的摯友——加加林。在平時的訓練裡,兩人互相鼓勵,相互照顧,早已親如兄弟。這個時候,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加加林去死呢?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與加加林
所以他義無反顧地登上了"聯盟一號。"在升空前,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不由抱頭痛哭,這時的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他的孩子年齡尚小,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這次離開地面,意味著什麼。而一旁科馬洛夫的妻子,早已泣不成聲。
她心裡明白,登上這艘飛行器,她的丈夫將再也回不來了。可她一個弱女子,又怎能對抗整個航天團隊,又怎能如此自私地選擇,讓別人代替丈夫去死呢?所以,她只能眼睜睜地、無能為力地在地面為丈夫祈福,希望能出現奇蹟。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事實證明,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的。升空前檢測出的203處故障,並沒有因為離開陸地,而發生改變。相反,飛行器的缺陷,很快暴露了出來。在進入太空後,"聯盟一號"的天線並未如計劃那樣打開。沒有天線的飛行器,仿佛就是一個盲人。由於飛行器沒有了導航,蘇聯被迫讓"聯盟一號"返航。
在"聯盟一號"墜落之時,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打開了降落傘。這是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唯一的生路。而這條路,也被這齣了故障的降落傘,堵的死死的。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是的,降落傘並沒有打開,於是這艘故障頻出的"聯盟一號,"墜落在了俄羅斯奧倫堡附近的平原上。由於劇烈的撞擊,飛行器化為了一片廢墟。而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隨後的搜救中,也只被找到了一塊足骨。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被以國葬的最高禮儀,埋葬在克裡姆林宮。他在殉難後,被追授了列寧勳章。人們稱他為英雄,15萬自發上街的群眾為他送行,可當時所有民眾不知道的是,他們口中的英雄,對於他的死亡,是心知肚明的。也許再次讓科馬洛夫選擇的話,他依舊會選擇坐上那艘催命的飛行器。而這也決定了,他不能回歸家庭,做一個好爸爸,好丈夫。
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的遺孀
人類探索宇宙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而在航空航天的發展上,中國人絕不能缺席。中國航空從無到有,已經走過了很多年的風雨。這條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的科研人員,也許也經歷過犧牲死亡,可即使再艱難,他們也咬牙挺了過來。
而如今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開展的如火如荼。中華民族在航天領域,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綜合國力的提高,讓中華兒女挺直了脊梁,讓我們的生活愈發的安定、富足。
神秘的太空
然而這時,我們也不能忘掉,那些為世界、國家發展而犧牲的英雄們。他們為了全人類、為了國人犧牲了自己,創造了更大的利益,不應該湮沒在時光的漫漫長河裡。
中國發展至今,已有過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記住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我們要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