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仰望星空開始,就對未知的宇宙充滿了好奇,中國古代就有人想升上太空去一探究竟。說起來中國的萬戶才是第一個將飛天付諸於行動的人,但是由於缺乏正確的認知,以及當時中國的技術還沒能達到,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的事跡卻被流傳至今。上個世紀世界上終於有國家實現了將人送上太空的壯舉,那就是蘇聯,而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也永遠被載入了史冊,他就是加加林。很多書籍上都有關於他的記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蘇聯還有一位太空人,為了蘇聯的航天事業壯烈犧牲了,而很多人卻不知道他的名字。這位太空人當時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卻還要升空,也正因如此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真實原因令人鼻子發酸。
提起加加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蘇聯優秀的太空人,而蘇聯還有一位優秀的太空人叫做科馬洛夫,可以說正是他救了加加林一命。眾所周知蘇聯一直很重視航空領域的發展,而且航天技術也一直是遙遙領先,哪怕是今天的俄羅斯,航天技術也處於世界前列。在航天領域蘇聯率先取得了很多的突破,比如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蘇聯發射的,而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也蘇聯人。當時蘇聯還有一個對手,一直想超越它,那就是美國。
有一段時間,美國的航天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而蘇聯卻遇到了不少難題,眼看著美國就要超過自己了,蘇聯的做法開始激進起來。1967年蘇聯有一個發射計劃,那就是讓兩艘飛船在空中對接,這在當時是非常困難的,而蘇聯確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而當時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就是科馬洛夫。在飛船發射之前一般都會經過大量的檢測,這次也不例外,然而當時要乘坐的「聯盟一號」卻有著不小的問題,幾乎每一次檢測都能發現。當時蘇聯宇航局的人明白,要是將這樣的飛船發射到太空中一定會出事,而上面所搭載的飛行員也必死無疑。
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提出要終止這項計劃,一是這次發射任務意義重大,害怕蘇聯政府會降罪於他們,而是害怕推遲了發射時間,美國就會後來居上。而科馬洛夫心裡也很清楚自己此去可能不會活著回來了,其實他可以找個藉口不參加發射計劃,畢竟後面還有替補人員,而科馬洛夫的替補人員就是加加林。然而善良的科馬洛夫卻並不願意這麼做,比起讓朋友去死,他更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比死亡更痛苦的是能夠預知自己的死亡,並且無力改變結果。
在「聯盟一號」發射之前,檢察人員竟然發現,該飛船的缺陷竟然高達203處,這樣的飛船根本不能發射。然而「聯盟一號」還是升空了,果不其然發射後不久就開始頻頻發生故障。最後整個飛船都失控了,哪怕科馬洛夫經驗豐富,也對付不了這種情況,飛船只能直直的撞向地球。期間科馬洛夫打開了降落傘,然而就連降落傘都出了問題,最終科馬洛夫隨著飛船一切撞向了地面,當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他早已與世長辭,就連一副完整的軀體都沒能保留,只剩下了一堆焦炭和一塊骨頭。
此次事件發生之後不免令人唏噓,這明明是一場可以避免的災難,卻因為大國之間的比拼而讓一個優秀的飛行員白白送死,這真的值得嗎?科馬洛夫的犧牲雖然很偉大,但是毫無意義,可以說是白白失去了什麼,同時也透露出了蘇聯政府的衝動,其實不只是蘇聯,美國也是一樣的。美國「哥倫比亞號」的慘烈事故所有人都知道,當時可是整整有七名美國人獻出了生命。對於宇宙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這必須建立在技術足夠成熟的基礎上,發展航天技術是為了造福人類而不是用來和其他國家比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