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有203處故障,他明知有危險卻含淚升空,遇難後只剩一塊足骨

2021-02-22 百戰不殆123

佛教《地藏本願經》中稱,地藏接受了釋迦涅槃前的重託,並立下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宏誓大願。自古以來,捨己為人就是一種敢於犧牲、經世濟民的崇高精神,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是一個值得弘揚的正能量。不過,大道理誰都會說,等真正到了大難臨頭之時,能有如此高尚做派的人,卻沒有幾個。

二戰過後,蘇聯與美國展開了軍備競賽,當二者把目光投向太空之時,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則成為了決勝的關鍵。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1927年出生於莫斯科,他在1960年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與加加林成為了隊友。實際上,科馬洛夫除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太空人外,還是個精通飛船構造的航天工程師,每次執行任務之前,他都會檢查一下飛船的檢修情況。

1967年,蘇聯計劃了一個新任務,他們打算用「聯盟1」號飛船先把科馬洛夫投入到太空之中,第二天再藉助一艘飛船把另兩名太空人也送入太空。當兩艘飛船在太空中相遇時,他們便要按照既定要求完成對接,科馬洛夫要在太空中爬到另一艘飛船裡,然後再乘坐第二艘飛船返回地球。這麼聽起來,計劃還是很完美的,但實際上,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尤其是在飛船有故障的前提下。

在計劃實行一個月前,檢修人員已經發現了「聯盟1」號的203處結構問題,若不及時進行修理維修,飛船必然會在空中發生故障,繼而發生解體爆炸的危險。然而,即便他們發現了這個問題,但還是沒人敢向上級匯報,發射飛船已經迫在眉睫,沒人想在重要關頭澆上一盆冷水。一旦有人擅自透露了這個消息,便會得到降職、開除的處罰。

作為「聯盟1」號的太空人,科馬洛夫自然清楚這些故障,但是他卻無力回天,在臨飛前的一個月,他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他不是沒想過稱病退出,可是他一旦這樣做了,加加林就會成為他的替補,到了那時,死的就是他了。一想到這,科馬洛夫就打消了退出的打算,他寧願死,也不希望加加林受到傷害。

1967年4月23日,「聯盟1」號飛船成功發射,科馬洛夫表情十分悲壯,他在等待死亡來臨的一刻。進入太空之後,飛船的故障接踵而來:天線無法打開、電力不足、導航失去方向感……後來,當任務取消,「聯盟1」號飛船開始下降時,用於減速、緩衝降落傘也未能及時打開,只有一把小降落傘在苦苦支撐。

地上的人都可以清楚地見到,飛船正以近乎自由落體的方式墜向地面,而正與地面指揮中心通話的科馬洛夫,則發出了絕望的咆哮。最終,飛船在俄羅斯奧倫堡的一個平原上墜毀了,救援人員在現場只找到了一塊科馬洛夫的足骨,一切都在爆炸中灰飛煙滅。

科馬洛夫殉難後,享受到了國葬待遇,他成了眾人口中的英雄。可是,這一切真的是他想要的麼?

相關焦點

  • 太空人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卻還要升空,真實原因令人鼻子發酸
    說起來中國的萬戶才是第一個將飛天付諸於行動的人,但是由於缺乏正確的認知,以及當時中國的技術還沒能達到,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的事跡卻被流傳至今。上個世紀世界上終於有國家實現了將人送上太空的壯舉,那就是蘇聯,而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也永遠被載入了史冊,他就是加加林。很多書籍上都有關於他的記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蘇聯還有一位太空人,為了蘇聯的航天事業壯烈犧牲了,而很多人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 悲壯航行,飛船升空前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
    說起現代最為振奮人心,讓人心生嚮往的行業,自然要屬航天莫屬,那廣闊無垠的太空,隱藏著深深的奧秘,然而這項事業背後,也有著數不清的太空人犧牲,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一起最為悲壯的航行,飛船升空前被檢測203處故障,他明知回不來卻毅然升空,真相讓人淚崩。大家是否讀過《悲壯的兩小時》這篇課文?
  • 撞向地球的英雄:明知飛船有203處故障,升空就回不來,他還是去了
    科馬洛夫由於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也不如從前,本不符合航天員的選拔標準,但因他先天的造詣以及在航天事業發展中的成就,並有「上升一號」的飛行經驗,他被派再次乘坐飛船登入太空。好在科馬洛夫有著豐富的飛行經驗,解決了各種問題後,在與飛船控制中心的共同配合下,暫時控制住了故障重重的飛船,使得太空人在太空中暫時沒有生命危險。此次飛行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登入太空的人。
  • 飛船升空前暴露203處問題,太空人仍被迫升空,返回地球時只剩腿骨
    例如,在一次太空發射中,明知道載人火箭出現了200餘處問題,還是命令太空人乘不合格的火箭起飛,結果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這邊是1967年發生在蘇聯的聯盟者一號飛船上的事故。一九六七年俄國十月革命五十周年之際,蘇聯計劃於一九六七年實施更大規模的載人航天計劃,發射「聯盟者1號」和「聯盟者2號」兩艘飛船,並派出兩名太空人,在太空交會結束後,再次一同返回地球。
  • 飛船升空前暴露203處問題,太空人仍被迫升空,返回地球時只剩腿骨
    例如,在一次太空發射中,明知道載人火箭出現了200餘處問題,還是命令太空人乘不合格的火箭起飛,結果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這邊是1967年發生在蘇聯的聯盟者一號飛船上的事故。一九六七年俄國十月革命五十周年之際,蘇聯計劃於一九六七年實施更大規模的載人航天計劃,發射「聯盟者1號」和「聯盟者2號」兩艘飛船,並派出兩名太空人,在太空交會結束後,再次一同返回地球。
  • 絕望的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完成了載人航空後他們探索宇宙的步伐就停止了嗎?當然不可能,這兩個國家開始在為了登月做準備。為了爭奪這個登月第一,兩國又是卯足了勁開始較量。計劃是計劃的挺不錯,但問題是這宇宙飛船有問題啊!在飛行前的例行檢查中,聯盟一號飛船檢測出了整整203處故障,可以說哪哪都有毛病,一旦升空肯定沒辦法活著回來。
  • 最絕望太空飛行:飛船203處故障,升空前就知道沒辦法活著回來
    為了爭奪這個登月第一,兩國又是卯足了勁開始較量。蘇聯那邊在1967年的時候準備派第一個多次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 先乘坐聯盟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然後再發射聯盟二號,通過聯盟一號跟聯盟二號的對接,最終讓他乘坐聯盟二號回國。
  • 蘇聯航天英雄被燒成焦炭,國葬萬人送行,為啥明知必死還要去?
    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作為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他的名字一直以來蜚聲中外、如雷貫耳;而蘇聯另一位頂級太空人科馬洛夫卻沒這麼幸運。他的遭遇,對於整個世界航天史而言,都是個悲傷的故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於1960年入選蘇聯第一組太空人,他遇難前也有屬於自己的榮耀與傳奇。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這兩句感人至深的話是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在登上太空飛船前對朋友和家人做的最後告別。回望科馬洛夫的一生,悲慘無奈,卻閃耀著人性的萬丈光輝,短暫卻在歷史的無盡長河裡熠熠生輝。如今,讓我們回顧這位英雄的傳奇人生。科馬洛夫,是首位兩次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卻也成為了第一名在執行太空任務時遇難的太空人。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英雄,替加加林初探太空,明知九死一生依然升空
    飛船問題不勝枚舉,航天任務或許危險重重?而此時的聯盟號飛船卻如同一個擁有先進科技且價格不菲的金屬棺材。在他的好友加加林和其他的一些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仔細檢查後發現,這艘飛船竟然有多達203處結構性的問題,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半成品,而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可能讓太空人命喪於太空,踏上沒有歸途的旅程。但卻沒有人上報,沒有人願意惹惱當時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因此丟掉了工作。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偉人在此誕生,卻有更多人鮮為人知。著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而他的好友,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卻是第一名因載人航天遇難的太空人。他悲壯地為人類的航空航天偉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自此,浩瀚的宇宙中又多了一顆星星,默默地看著地球運轉,長亮不熄。
  • 1967年,他義無反顧飛越太空,但他知道這一次他再也無法回來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升空。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將首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那麼也就意味著,載人飛船在成功將人類送往太空之前,有許多太空人曾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他們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重大飛行事故。太空飛行是一項高風險的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如今我們的宇宙飛船發射成功率大大增加,太空人的安全係數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但是在上世紀,科技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就曾經多次出現載人飛行事故。
  • 又出故障了,SpaceX星際飛船首次升空,在最後一秒被猛禽引擎中止
    不久之後,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透露,「星際飛船」距離發射只有33分鐘,CDT時間下午6點56分,該公司正向全尺寸原型機的第一次升空前進。不幸的是,可能在點火前不到一秒鐘,星際飛船SN5的猛禽引擎發生了一些故障。
  • 346人遇難!明知飛機有缺陷卻故意隱瞞,波音空難調查報告公布!
    美國國會的一個調查小組在歷經18個月的調查後發布了這份報告。報告稱,2018年10月新加坡獅航客機失事和2019年3月衣索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失事這兩起事故,「並不是由單一的機械故障、技術失誤或者管理不當引起的」,而是「波音公司的工程師錯誤的技術假設、波音公司管理缺乏透明度以及美國聯邦航空局監管嚴重不足共同引起的」。
  • 拍攝首位遇難的太空人掉回地球的遺體
    蘇聯太空人Vladimir Komarov於1967年4月乘聯盟一號Soyuz 1打算返回地球時,由於設備故障導致了一場嚴重的航天事故,太空艙進入大氣層後墜毀,讓他成為第一位死於太空任務的太空人。 而蘇聯事實上是在明知聯盟一號機件有問題的情況下,仍執意要升空,上圖拍攝太空人燒焦、只餘下一些骨頭的遺體,蘇聯軍事官員查看遺體中。
  • 不安慎入:拍攝首位遇難犧牲的航天員掉回地球的「焦炭」遺體
    ,太空艙進入大氣層後墜毀,讓他成為第一位死於太空任務的航天員。而蘇聯事實上是在明知聯盟一號機件有問題的情況下,仍執意要升空,上圖拍攝航天員燒焦、只餘下一些骨頭的遺體,蘇聯軍事官員查看遺體中。當年蘇聯成立 50 周年,政府要求航天項目方面要有一個重大計劃,因此領導人決定讓航天員乘上飛行器發射到太空(在這之前一直是無人機升空),可是所有技術人員都知道,載人升空計劃實際上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只是為了面子強制實行。
  • 美國火星飛船出事了:剛上天就有故障!大多數系統被迫關閉停轉
    31日,美國剛剛升空的「毅力」號火星車,出現飛船故障!這一世界最大的火星車,在進入軌道後不久就報告,飛船似乎出現失靈的跡象!NASA在30日公布稱,搭載「毅力」號新型火星車的火星2020宇宙飛船,似乎出現了技術上的難題,目前只有關鍵系統可以運行。NASA於31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數據顯示,火星2020飛船啟動了安全模式,這很可能是因為這一火星2020飛船進入地球陰影之中,宇宙飛船的一部分因為太冷,出現故障。
  • 飛船同樣穿過大氣層,為何返回時會有高溫,而升空時沒有?
    ​當載人宇宙飛船或者運送貨物的宇宙飛船完成太空任務之後,接下來將要面臨十分危險的再入大氣層過程。不過,控制好角度,飛船能以跳躍式再入大氣層。飛船衝入大氣層後,被彈回太空中,充分減速後,然後再進入大氣層。
  • 都是穿過大氣層,為什麼飛船返回時會有高溫,而升空時卻沒有呢?
    事故發生後,人們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那就是位於「哥倫比亞」號左側機翼前緣的隔熱瓦出現了一處破損,從而造成大量的高溫空氣從此處湧入太空梭。調查結果顯示,在「哥倫比亞」號升空82秒時,有三塊外部隔熱泡沫從太空梭上脫落,其中的一塊造成了此處破損。也就是說,「哥倫比亞」號是帶著一個「破洞」升空的,期間並沒有經歷過高溫,直到其返回時才發生事故。
  • 太空人太空遇難後,遺體能不能運回地球?真相讓人心痛
    導語:太空人太空遇難後,遺體能不能運回地球?真相讓人心痛1961年4月12日,蘇聯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成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他是偉大的,他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歷史性大門。自此,越來越多的國家派遣太空人進入太空,人類對宇宙的奧秘了解得越來越多,太空人也逐漸被關注。對於太空人,我們是心存敬畏的。太空畢竟不同於地球,我們對其裡面的環境一無所知,危險重重,下定決心當太空人,就意味著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