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究竟有多大?橄欖球場模型帶您快速了解

2020-12-04 天文在線

我們的太陽系廣闊無垠,星球之間有著巨大的空間。離我們最遠的人造天體旅行者一號在太空中已經漂泊了40多年,仍然沒有擺脫太陽的影響。到2020年2月1日為止,旅行者一號大約距離太陽138億英裡(222億千米)——接近從太陽到冥王星平均距離的四倍。

為了把如此懸殊的距離解釋得更為通俗,假設我們已經把太陽系縮小成一個橄欖球場那麼大,如果太陽是門線上的一枚硬幣,那麼海王星就在距離它60個球場的地方。

而且,我們的太陽系並不能很好的展開在一張紙上——或者說一個網上。

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全部寫出這些數字浪費了他們的時間,所以他們發明了天文單位(AU)。

一個AU大約93百萬公裡(15億千米)代表了日地之間的平均距離。

一架客機飛過只一個單程的距離就要花費20年(以大約400英裡每小時或644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飛行)。

企圖把這巨大的距離下至到地球上,我們把太陽系收縮至一個足球場的大小。

在這個等級上,太陽,到目前為止我在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只是一個大約三分之二英尺(1英尺17毫米)的球,直徑是一個美國一角硬幣的寬度。

假設一個蜜蜂大約半英尺長,其愛好者需要一個望遠鏡來觀察它的行為。

裡面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相當於一粒沙之於一個籃球場的大小。

它們被縮小為3毫米長的典型的跳蚤。

最接近球門線長的是水星,只是從末端區域起的一碼(8碼是具體的)。

事實上,太陽和水星間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5百萬英裡(58百萬千米)或者是0.4AU。

在這個刻度上,水星的直徑剛剛是針頭的大小。

接下來是金星。它距離邊緣區1.4碼。太陽到金星的平均實際距離大約是6700萬英裡(1.08億公裡)或0.7天文單位。金星的尺寸在這個太陽系的比例中大約是0.15毫米。

對於地球來說,地球坐落於2碼的線上。地球的尺寸稍微比金星大了大約0.16毫米。

在這個比例中,地球和地內行星都在球門線的前三碼的範圍之內。

就好像大多數的四分衛會非常樂意地在他們的兩碼範圍內的隊伍尋找一個達陣一樣,在太陽系中,地球從這個極好的位置得到了很多好處。我們與太陽保持著完美的距離,生命才能茁壯成長。金星的溫度太高了。火星上太冷了。有時候科學家把我們在宇宙中的地盤叫做「適居帶」,因為地球的環境正好適合生命。

如之前提到的,日地的平均距離是9300萬英裡(1.5億公裡)。即一天文單位。

火星位於我們假象足球場中的三碼線上。這顆紅色的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2億英裡(2.28億公裡)。即1.5天文單位。

在這個比例中,火星大概是0.08毫米。

小行星在我們廣闊的太陽系中漫遊,但它們大多數都存在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你會發現它們就如同在橄欖球場4碼和8碼之間活動的緩行中後衛一樣四散在不同的地方。而在現實中,它們與太陽間的距離約為186百萬英裡至372百萬英裡(300百萬至600百萬千米),或者是2至4天文單位。

讓我們去想像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這些所謂的「中後衛」比起真正的身材魁梧的,為職業橄欖球大聯盟效力的中後衛而言,更像是一些微觀的小點。(如果你能夠聚集起數以千計的,現已知的在太陽系中存在的行星。那麼你會發現它們的總質量可能還不及月亮的十分之一)。

木星的位置在相當接近10.5碼線結束區的地方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距離太陽大約有484百萬英裡(787百萬千米),這大概是5.2天文單位。木星是最大的行星,而它的直徑在我們幻想的橄欖球場上大概只有1.75毫米。但實際上,它的直徑大概是縮小的太陽系的四分之一。

土星在距離門線19碼的地方。這顆具有環狀帶的行星距離太陽大概有887百萬英裡(14億公裡),或說是9.5天文單位。土星的尺寸在我們構想的體系中是這樣的:1.47毫米。

天王星大致處在我們的宇宙教練要召來的太陽系射門員所站的位置。這顆氣態巨行星距離我們的球門區大約38碼。與太陽的實際平均距離為18億英裡(折合約29億千米),即19個天文單位。這一記射門可真夠遠的。難怪只有一艘太空飛行器曾造訪過天王星。在類比於球 場的尺度上,天王星直徑0.62毫米,只比1美分硬幣上的單詞「TRUST」中的字母「R」小一點。而海王星已經開始遠得難以置信了。在這個虛構的足球場中,海王星距離我們太陽的球門線60碼,相當於距離真正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8億英裡(折合約45億千米),也就是30個 天文單位。海王星比天王星稍小,在類比於球場的尺度上直徑為0.6毫米。

在類比於球場的尺度上,海王星距離球門線60碼,在對方的40碼線處。

小個子的冥王星距對方的球門區要近得多,離虛構的太陽79碼,或者說與真正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7億英裡(折合約59億千米),相當於39.5個天文單位。在類比於球場的尺度上,我們小小的朋友旅行者1號已經出了賽場,徹底到了體育場外的停車場或者更遠的地方 。

在類比於球場的尺度上,我們小小的朋友旅行者1號已經出了賽場,徹底到了體育場外的停車場或者更遠的地方。

這艘太空飛行器正以每年3.5個天文單位的速度駛離太陽,相當於大約每年3.26億英裡(折合約每年5.25億千米)。想想看這得多快啊。

運動迷們,旅行者號已離開體育場。致謝:NASA / Bill Dunford

相關知識

太陽系是指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太陽以及直接或間接繞其運行的天體所組成的系統。對於直接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來說,最大的是八大行星,其次是小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星體。對於間接繞太陽運行的天體——衛星來說——有兩顆衛星比最小的行星水星還大。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nasa -疾水風藍,Phil Davis,山河邈,PolarisAB,綠葉,一品透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真實比例震驚你!
    如果用一個長寬都是100米的正方形操場來模擬整個太陽系,太陽所佔的空間不到1毫米,而這1毫米的太陽中卻有著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而地球呢,大約只有你一根頭髮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 太陽系究竟多大?看完它的「真實」比例,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
    太陽系究竟多大?看完它的「真實」比例,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太陽系是宇宙當中的「行星系」,其中包括了主序星太陽,以及周圍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八大行星、矮行星、還有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以及外部的奧爾特星雲等等物質。
  •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地球一直是我們人類唯一的文明家園,但是未來有一天我們肯定會離開地球,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地球的壽命是由太陽來決定的,太陽一旦走向生命的終點,地球也將難以倖存,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有多難?科學家:看看太陽系有多大!
  • 太陽系邊緣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有多大還不清楚!
    廣義上的太陽系我們知道,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巖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的小巖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此外,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那麼,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又在哪裡呢?
  • 天文知識三問:太陽系有多大?什麼是天文單位?奧爾特雲是什麼?
    你是否想知道這些發光的星體到底有多遠?亦或會想像那些各種外星生命也正在遠方看著你?地球上生存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兒真是個神奇的地方。與一個孤單的人相比,地球是宏偉的。即使不是全部,也要花上大量時間才能探索到其中的一角。當你認識到渺小的地球與餘下的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相比簡直微不足道時,你可能會大吃一驚。事實上,我們很難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同比太陽系有多大?開車8小時出太陽系
    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天體都是太陽系的成員。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呢?目前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很有限,因此我們還不能確定太陽的具體大小。如果以奧爾特云為太陽系邊界的話,太陽系的直徑範圍差不多就有2光年。
  • 轟炸機到底有多大?把它放到航母上一看便知
    但是,號稱「空中堡壘」的轟炸機有多大,我們只能通過單調地數據來了解一二,在腦海中無法勾勒出一個真實立體的形象。俗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有合適參照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圖片來直觀感受一下轟炸機的大小。▲圖上的轟炸機是美國的XB-19,它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推出的一款轟炸機,1941年首飛,1946年退役,1949年正式報廢。
  • 「製作太陽系模型」案例簡介及其啟示
    一、「製作太陽系模型」案例介紹   「製作太陽系模型」是一個美國跨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案例。它綜合了數學與自然科學的知識,採用3~4人組成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共同構造一個與太陽系相似的幾何模型。
  • 太陽系的範圍到底有多大?
    我們的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實際上這個大小主要在於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和定義,人類的航天探測歷史也就有五六十年的樣子,太陽系在大多數人眼中就是中心太陽帶著八個大行星在運動,這就是大家印象中太陽系的全部。從距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有四顆巖石行星和四顆氣態巨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已經被開除出大行星範圍,變成了柯伊伯帶天體,一顆矮行星。但是太陽系絕不是僅僅如此,太陽系內還含有大量的小行星、矮行星、太空碎片、以及彗星等,這些天體都是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繞太陽在運動,因此太陽系的範圍要更大一些才對。
  • 我們的太陽系究竟有多大?
    我們太陽系的直徑是多少?太陽與最近的恆星之間可以容納多少給太陽系?要丈量我們太陽系的大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太陽系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我將用兩種計算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是柯伊伯帶( Kuiper Belt)、一個是奧爾特雲(Oort Cloud)。奧爾特雲的半徑更大,大約為50,000AU(約7.5x1012 km)。如你所見,彗星要比行星距離太陽遠得多。
  • 宇宙究竟有多大?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晴朗夜空,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望著一望無際的星空中,不計其數的星星在天空中閃耀光芒,人們不禁要問,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中究竟存在多少星球?地球地球所在的恆星系是太陽系,這是一個以恆星太陽為中心,眾多行星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而圍繞太陽運動的集合體。太陽系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已知的173顆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組成。
  • 太陽系有多大?銀河系又有多大?和宇宙比起來呢?網友:不敢想!
    可是你們知道嗎?你想在宇宙中找到地球,那無異於大海撈針,我們的地球孕育了70多億人口和無數的生命生態環境,這些加起來,我們地球才佔有太陽系的0.0003%;而在地球上,古往今來的文明、人類、最高的山峰、最小的螞蟻,在宇宙中全部看不見,甚至一個小小的斑點都算不上!
  • 地球有多大? 最大的星球有多大? 宇宙究竟有多大?
    地球有多大? 最大的星球有多大? 宇宙究竟有多大?今天我們來看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這是我們的地球。
  • 【動手做】科學動手做之太陽系模型
    通過製作宇宙——太陽系的模型使學生了解太陽系, 鍛鍊學生利用簡單的工具、材料完成實驗的能力,通過以上兩點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   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國古代又稱熒惑,因為火星呈紅色,熒熒像火,亮度常有變化;而且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複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和質量大2.5倍(地球的318倍)。
  • 太平洋究竟有多大?了解後真是讓人不敢相信,居然大到了這種程度
    太平洋究竟有多大?了解後真是讓人不敢相信,居然大到了這種程度地球上存在著四大洋五大洲,每一個版塊都有著非常巨大的面積,而在這其中面積最大的無疑是大平洋了?那麼太平洋究竟有多大?了解後真是讓人不敢相信,居然大到了這種程度。
  • 你知道,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嗎?
    人們對太陽系的邊緣在什麼位置,也就是太陽繫到底有多大的爭論由來已久。其實要弄明白太陽系有多大,首先搞明白佔據太陽系總質量99.86%的中心天體太陽的引力範圍到底有多廣。我們不妨先從軌道跨度最大的冥王星開始,這個距太陽平均距離約39.95AU的星球,起初被認為是一顆行星,排在海王星之後。但後來天文學家,麥可·E·布郞、查德·特魯希略、戴維·拉比諾維茨等人,發現了序號為:136199Eris的鬩神星。
  • 柯伊伯帶: 留住太陽系曾經的樣子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認證了大約1500個柯伊伯帶天體。基於這一數字,他們估計柯伊伯帶大約有10萬個直徑超過100千米的物體,有近100億個直徑大於2千米的物體。朱維特說:「柯伊伯帶裡小行星的數目是主小行星帶(main asteroid belt,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1000倍,這讓我大為震驚」。  不過,讓許多天文學家更震驚的,不是柯伊伯帶裡「有」什麼,而是它「沒有」的內容。
  • 宇宙究竟有多大?順著這個思路去想,你可能會感到害怕
    小時候我們喜歡在夜晚仰望天空,然後想月亮上到底有什麼或天上究竟有幾顆星星類似的問題。現在我們不再會思考這些問題了,因為已經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存在於宇宙之中,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但你會想宇宙究竟有多大,或者宇宙的邊界在哪裡嗎?
  • 等比例的太陽系模型?專家:「地球」1釐米,「太陽系」一個鎮
    有人說是有一個比較精密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可以在某個閒暇的時候,趁著天氣不錯,在自家院子裡看一看天上的行星。雖然不一定能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天文學上的發現,但是用望遠鏡探索宇宙的過程就很有趣不是嗎。我們生活在銀河系中,周圍存在的恆星不下幾千億顆,而且每一顆都有不一樣的特點,雖然不能看到太過遙遠的恆星,但是具體太陽系不遠的恆星卻是可以利用望遠鏡一睹為快。
  • 你了解嗎?垂直風道究竟有多大作用
    那麼垂直風道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為什麼垂直風道會受到很多玩家的熱捧呢?相信眾多的消費者也是很想把這些問題弄清楚。垂直風道究竟有多大作用    一開始的時候,垂直風道的出現就吸引了眾多玩家的關注,尤其是銀欣烏鴉2機箱採用的垂直風道設計更是獲得了眾多玩家的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