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夠寒冷的戶外,吹上一個泡泡,人們可以看到相當驚豔的一幕:在肥皂泡表面,許多小小的冰晶均勻地分散開來,仿佛就像是有人搖動了雪花球。這些小冰晶逐漸凝結生長,直到整個泡泡都被凍結。
類似這樣的視頻在網上已經火了幾個冬天,大家紛紛感嘆:好美啊!但這到底是為什麼?肥皂泡冷了會結冰是很好理解,但小冰晶為什麼會如此星星點點地漂在泡泡上?
而現在,終於有科學家站出來解釋啦!在美國物理學會第70屆流體動力學年會上,來自維吉尼亞理工的研究者們給出了他們的解釋。他們在-20℃的冷凍室中拍攝並觀察了附著在固體表面的肥皂泡如何凍結。結果就像很多網絡熱門視頻那樣,他們也觀察到了宛如雪花球的結冰現象。
根據視頻記錄,研究者闡釋了這種現象具體的發生過程:
①首先,在靠近固體表面的泡泡底部產生了小冰晶。
②凝固是會放熱的,同時無論薄薄的肥皂泡膜還是周圍的空氣都不會很快導走熱量,於是生產小冰晶的局部液膜溫度變得比其他地方高了一點。
③現在,肥皂泡膜的不同部位溫度出現差異了,而這也會帶來表面張力的差異。於是,Marangoni效應出現了(對,又是它)。結果是,隨著液膜上形成的對流,底部的小冰晶開始向上移動。
④隨著移動,小冰晶充滿了泡泡膜,剩餘的液體繼續在上面凝結。因為凝結核小冰晶的均勻分散,整個泡泡非常均勻地凍結,因此也更容易在完全凍結之前保持完整。
一個示意圖:
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液膜的流動,底部的小冰晶隨著液膜向上運動:
順便說,如果只有固體表面溫度足夠低,而周圍環境都是無法維持冰晶的常溫,那麼肥皂泡的結冰就是從底部緩慢向上的,並且有可能完全結冰之前泡泡就塌掉了。還是在周圍環境溫度都足夠低的情況下形成的冰晶最漂亮。
研究者的完整解釋視頻可以在這裡看到:https://gfm.aps.org/meetings/dfd-2017/59bac426b8ac316d38841e74
相比在網絡上走紅的視頻,科學家的解釋可能總是要來遲一步,不過了解了細節也會讓現象看起來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