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為什麼會色彩斑斕?你想錯了!並沒有肥皂水的什麼事...

2020-12-05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數學家為它想破頭,物理學家因它爭不休,化學家還沒琢磨透——是什麼讓科學家們這麼為難?哈哈,答案就是泡泡!

沒錯,就是我們都玩過的,用吸管蘸一些肥皂水就能吹出來的泡泡。別小看這簡單的泡泡,裡面蘊含著豐富的科學世界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泡泡是怎麼形成的,以及泡泡為什麼會色彩斑斕吧。

圖/http://image.so.com/

泡泡是怎麼形成的?

查看一下包裝信息,你會注意到在配料表一欄寫著「表面活性劑」,這就是能吹出泡泡的秘密。

表面活性劑是由一種長得像豆芽的分子組成的物質。「豆芽」分子的大頭和水的關係特好,遇到水就抱住不放,而豆芽的尾巴卻討厭水,希望離水越遠越好。當表面活性劑的「豆芽」分子遇到水之後,「豆芽」的頭部就齊整整地排列在水面上了,尾巴則翹起來遠離水。

當你用吸管蘸了溶液開始吹時,空氣把水吹開了,「豆芽」分子迅速重新分布,在薄薄的水層上、下表面分列成兩層,把水夾在中間,形成薄薄的一層膜,兩邊均是表面活性劑分子,就像一個「三明治」般,兩邊的「豆芽」分子手拉著手圍著中間的水層,呈現出很好的韌性和延展性,中間的水膜為了保障自己的穩定,把總面積縮為最小,就形成了泡泡。

圖/http://image.so.com/

泡泡為什麼色彩斑斕?

你仔細觀察過自己吹的泡泡嗎?如果觀察仔細些,你會發現,並不一定每個泡泡都是五彩繽紛的,有的泡泡表面灰暗,這是怎麼回事?

是光照的原因嗎?

我們可以試一試在不同的光源條件下觀察泡泡——白熾燈下、節能燈下、陽光下。但泡泡總是有的時候彩色,有的時候灰暗,看來,光源的類別對泡泡表面的顏色影響不大。

是調配泡泡的洗滌靈或肥皂水不同嗎?

你仍可以做實驗來驗證,但結果一樣會告訴你,這和泡泡的配料也無關。那到底是什麼奪走了這些泡泡的斑斕?

原來,當光線進入泡泡的上層水面時,一部分會被反射,另一部分會繼續射到下面的水層,並在這層再次反射。先後兩次反射的光線「前後腳出發,並排向前走」,有的時候碰在一起,彼此平息,顏色就暗淡;有的時候撞到一塊,前簇後擁,反而更加熱鬧,顏色就愈加斑斕。

圖/http://image.so.com/

那麼,究竟什麼時候會碰到呢?這取決於泡泡的膜層厚度。如果泡泡膜層的薄厚程度剛好能讓射入的光線發生恰到好處的幹涉,那就會出現斑斕。

這下你應該明白泡泡色彩斑斕的秘密了。

圖/http://image.so.com/

泡泡這個東西還蘊含了很多知識,據說,當初科學家們為了搞明白泡泡為什麼是球形,可是花了很長時間呢!

撰文/段玉佩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相關焦點

  • 肥皂水明明是透明的,為什麼變泡泡就成了彩色的呢?
    而你有沒有注意過,當肥皂泡的色彩漸漸褪去變成灰黑色的時候,就快要破裂了呢? 而這些,其實都源於一種叫「薄膜幹涉」的光學現象。我們通常用洗滌劑(洗潔精、洗衣粉等等)以一定的比例兌水來吹肥皂泡,所以泡泡就是被洗滌劑分子包裹著的一層薄薄的水膜。那麼,當光照射到這一層水的薄膜時,都發生些什麼呢? 空氣和水都是可以透過光的介質,它們的交界處叫作「界面」。當光遇到一個界面時,一部分會被反射回來,還有一部分會繼續前進,發生折射。
  • 遇到一隻巨大的肥皂泡泡
    前幾天,國慶節去公園玩的時候,我見過了生平所見最大的肥皂泡。真的,比人的腦袋還大一圈,悠悠忽忽的,在天上搖擺著。那應該是剛吹出來的泡沫,漂漂亮亮,從來沒見過這麼結實的肥皂泡,長達好幾分鐘都沒有破,又輕又圓,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一陣風吹過來,這個碩大的肥皂泡,這脆弱的球,一會扯成長圓的形式,一會又很有彈性地回歸圓形,顫巍巍的光影凌亂,如夢幻一樣隨風飄動。
  • 新款炫彩iPhone,用肥皂水做一個!
    看眼價格,咱們保護好兩個腎,花幾塊錢做出iPhone同款肥皂泡吧! 身材不勻稱,泡泡變彩色 透明肥皂水為什麼會變成彩色肥皂泡? 看著光滑圓溜的肥皂泡,其實身材並不勻稱。在重力的拖拽下,肥皂泡泡會被拉成扁扁的形狀,頂部越來越薄、底部越來越厚。
  • 吹不出泡泡的肥皂水
    吹不出泡泡的肥皂水 點擊「科普石家莊」快速關注 視頻簡介: 利用下面的材料製作泡泡水, 材料有水,肥皂,白糖,醋,食用鹽。
  • 肥皂泡泡究竟有沒有顏色?是結構色!
    公園裡的三五個小孩,一手拿著泡泡液,一手揚著沾了泡泡液的塑料圈,輕輕一吹,便吹出了一串串彩色的肥皂泡。有個小孩抬頭看了看天上一直變幻著色彩的泡泡,又低頭看了看手裡透明的肥皂液,忍不住向小夥伴發問——「泡泡的顏色,是從哪兒來的?」「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泡泡有魔法?」
  • 這份肥皂水配方,能吹出打破世界紀錄的泡泡
    首先,世界上最大的肥皂泡到底有多大呢? 世界上最大的泡泡 | elakenews.com 在研究者進行科學驗證之前,熱衷於肥皂泡的愛好者們其實就已經有了很多配置泡泡水的經驗之談。
  • 宇宙就像肥皂泡泡,每一個泡泡代表一個平行宇宙,穿越離你不遠!
    當我們討論時間旅行這個課題時候,會遇到一個「外祖母悖論」。也就是說,當你通過時間旅行,去到你外祖母兒童年代,假如你殺死了你的外祖母,那麼按道理就沒有你母親出生,沒有母親也就沒有你的出生,那麼你是從哪裡來的呢?
  • 草長鶯飛,約你來一場泡泡野趴
    水:我們先來說說水。水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不過這裡我們要說說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水?經常會有人泡泡達人告訴你:純淨水比自來水好,尤其是在水比較「硬」的地方。水的「軟硬」是根據水中所含的鈣、鎂離子的濃度確定的。所以,這個建議的底層邏輯就是怕水中的鈣鎂離子削弱其它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作用。
  • 火遍全網的泡泡沐浴球 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要知道在古代,人們可是會把泡澡放在跟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的必須位置的,泡澡可以改善和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一般來說泡10分鐘身體就會得到放鬆,有助於睡眠。同時,泡澡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在自己的小窩裡充分享受家居中的閒暇時刻,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 為什麼陽光下的泡泡五彩斑斕?這樣吹出的泡泡更漂亮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各位小夥伴好,之前我們已經了解過為什麼泡沫一觸就破?但愛吹泡泡的知力君發現並不一定每個泡泡都是五彩繽紛的,尤其在沒有陽光的地方泡泡的表面很灰暗。這是怎麼回事呢?光的反射、折射、吸收與分散肥皂泡上的一層水膜,看起來非常的薄,但在微觀上來看卻擁有兩個「空氣-水」界面。光從空氣中遇上水膜,先後遇到這兩個「空氣-水」界面,每遇到這個界面時,便會有一部分的光直接發生反射改變原來的方向,而另一部分會發生折射直至有一部分穿過水膜回到空氣當中。
  •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老人秉性散淡,所以意料之中,並沒有大的儀式和活動。相比之下,微博上顯得熱鬧,網友用他們所熟知的細節和語錄,表達他們對於身為作家、翻譯家和「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錢鍾書語)的楊絳先生的讚美和祝福。  近況 與時俱進做「宅女」  生日前一天下午,商務印書館老總於殿利在微博上的一段話引來關注。
  • 凍結的泡泡,你為什麼變成了雪花球?
    在足夠寒冷的戶外,吹上一個泡泡,人們可以看到相當驚豔的一幕:在肥皂泡表面,許多小小的冰晶均勻地分散開來,仿佛就像是有人搖動了雪花球。
  • 道理我都懂……但肥皂泡怎麼才能吹更大?
    吹大泡泡的關鍵在於肥皂液;2. 肥皂液中除了水和洗潔精等基本原料,還要添加聚合物;3. 聚合物可以提高肥皂液的拉伸黏度,並改善泡泡的壽命;4. 科學家推薦的吹大泡泡神秘配方在文章結尾。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紙飛機怎麼飛的遠?葫蘆娃爺爺叫啥名?
  • 肥皂水效應:批評需要技巧
    如果父母在批評教育孩子時,找到一個既能讓孩子接受批評,又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方法就完美了,如何沒有更好的辦法,不妨試試「肥皂水效應」麥金利當時競選總統時,就運用了「肥皂水效應」而且還得到了很好的結果。◆什麼是「肥皂水效應」?很多的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在接受批評時,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而且在接受批評的時候心裡就會不痛快,認為自己做的並沒有錯。
  • 泡泡破裂時會產生20000℃高溫,為什麼用手觸碰卻不會被燙傷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印象中,童年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即便處於物質匱乏的年代,孩子們也會想方設法尋找快樂,用肥皂水來吹泡泡也曾是童年最難忘的回憶。其實在科學家們眼中,肥皂泡不僅僅能夠帶來快樂,他們通過相關研究還發現,其實肥皂泡中也有很多物理知識,比如它破碎的瞬間能夠產生20000℃的高溫,甚至超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
  • 童年迷思|為什麼用洗潔精配成的泡泡水吹不出很多泡泡?
    純水的表面張力比較大,不能形成穩定的泡泡,因為泡泡的產生會增大氣液間的表面積,使得表面自由能增大,這是熱力學不穩定的。加入表面活性劑後,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插入水相,疏水基團豎在空氣中,這樣降低了表面張力,讓泡泡能穩定存在一段時間。從下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出,泡泡膜是三明治結構,兩側是表面活性劑,中間夾著一層水,這一三明治結構對後面泡泡水的配方至關重要。
  • 在吹泡泡史上,這些科學家留有姓名
    但表面張力對於肥皂泡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可是肥皂泡的救命稻草。當肥皂泡的液膜受到擾動而局部變薄時,這部分區域表面張力會變大,並對周圍液體產生更大拉力。於是,液體會被自然拉向變薄處,完成自我修復。這種現象名為馬拉高尼效應(Marangoni Effect)。
  • 如果沒有陽光,還會有五彩繽紛的泡泡嗎?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來到公園上的廣場後,你拿起了一瓶特製的肥皂水,將一個小小的塑料圈放在裡面泡;泡了幾秒鐘後,你把塑料圈緩緩地拉出來,放在嘴邊輕輕一吹。是泡泡本身就具備五彩斑斕的顏色,還是另有其原因呢?如果沒有太陽當空照,還會有五彩的泡泡對你笑嗎?哈哈別急,因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光到底是什麼喲~光是長這個樣子的!
  • 父母巧用「肥皂水效應」,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早上起床晚了,父母會嘮叨,說:讓你晚上早點睡偏不聽,現在起不來了吧?孩子吃飯慢了,父母會批評:天天想著辦法給你做吃的,還這麼挑剔,不愛吃就別吃。孩子不想離開父母去幼兒園,父母便會生氣:別的孩子都能上,就你不敢上,真沒出息!
  • 孩子們都愛玩的吹泡泡,風險很大但是你可以在家自製
    大量接觸是會腐蝕皮膚的。不過在新聞報導中較為鮮見,平時我們聽到更多添加在泡泡水裡可腐蝕皮膚的物質是「燒鹼」。燒鹼,即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也稱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