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肥皂水配方,能吹出打破世界紀錄的泡泡

2020-11-24 騰訊網

作者:窗敲雨

怎麼調製泡泡水能吹出最大、最結實的泡泡?之前似乎是有人問過這個問題,今天正好看到一篇相關的論文(預印本),對此進行了一些實驗驗證,來分享一下。

首先,世界上最大的肥皂泡到底有多大呢?目前的金氏世界紀錄是GARY PEARLMAN在2015年創造的,他用巨大的蘸有泡泡溶液的線框成功製造出了一個體積約有96.27立方米的巨大泡泡:

世界上最大的泡泡 | elakenews.com

在研究者進行科學驗證之前,熱衷於肥皂泡的愛好者們其實就已經有了很多配置泡泡水的經驗之談。和很多小實驗網站的推薦不同,他們指出在洗滌劑溶液裡添加甘油用處並不明顯,真正能大幅提升肥皂泡壽命的關鍵是另外一類東西:易溶於水的大分子聚合物,例如瓜爾豆膠(常見的建議添加量是1.0-2.0 g/L),或者聚乙二醇(泡泡發燒友們經常會選擇添加一種名叫「J-Lube」的產品,其中25%是聚乙二醇,通常在泡泡溶液中添加0.1-0.4 g/L)。還有一個來自這些人的經驗是他們會把含有聚乙二醇的粉末放置一段時間來進行「老化」,說這樣會讓效果變得更好。

而我看到的這篇論文正是想要回答這些經驗背後「為什麼」的問題。他們參考愛好者們提供的配方,進行了一系列定量實驗,包括測量肥皂泡液膜的壽命,以及液膜厚度隨時間的變化等等。

論文中測量液膜厚度的裝置

這個論文裡面主要有兩個有意思的發現。首先,加入聚合物之後的肥皂泡膜並不會明顯變得更厚,但是它確實顯著變得更不容易破裂了。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改變了液膜的「拉伸流變學」,讓流體在拉伸時變得更不容易斷開(這體現了高分子溶液的粘彈性,想像一下粘液拉絲的樣子,差不多就是那樣)。

其次,愛好者們所說的把聚乙二醇放置一段時間來「老化」確實是有效的。這個論文中的實驗把聚乙二醇粉末放置了6個月時間,這個過程中在光和熱等因素的作用下這些大分子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降解,結果是變成了一些不同大小分子的混合物。實驗發現使用這種添加劑來強化肥皂泡膜效果更好,論文作者推測是較小的分子在較大的分子之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吸引和連接作用(不過這一點他們還沒有進行驗證)。如果直接把不一樣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也可以得到這樣的效果。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原論文:https://arxiv.org/pdf/1908.00537.pdf

或者如果想要更偏向實踐的建議,可以看看論文作者參考的網站,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分享:https://soapbubble.fandom.com/wiki/Soap_Bubble_Wiki

題圖來源:pixabay

本文來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酷炫科學」,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吹不出泡泡的肥皂水
    吹不出泡泡的肥皂水 點擊「科普石家莊」快速關注 視頻簡介: 利用下面的材料製作泡泡水, 材料有水,肥皂,白糖,醋,食用鹽。
  • 童年迷思|為什麼用洗潔精配成的泡泡水吹不出很多泡泡?
    純水的表面張力比較大,不能形成穩定的泡泡,因為泡泡的產生會增大氣液間的表面積,使得表面自由能增大,這是熱力學不穩定的。加入表面活性劑後,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團插入水相,疏水基團豎在空氣中,這樣降低了表面張力,讓泡泡能穩定存在一段時間。從下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出,泡泡膜是三明治結構,兩側是表面活性劑,中間夾著一層水,這一三明治結構對後面泡泡水的配方至關重要。
  • 道理我都懂……但肥皂泡怎麼才能吹更大?
    吹大泡泡的關鍵在於肥皂液;2. 肥皂液中除了水和洗潔精等基本原料,還要添加聚合物;3. 聚合物可以提高肥皂液的拉伸黏度,並改善泡泡的壽命;4. 科學家推薦的吹大泡泡神秘配方在文章結尾。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紙飛機怎麼飛的遠?葫蘆娃爺爺叫啥名?
  • 遇到一隻巨大的肥皂泡泡
    前幾天,國慶節去公園玩的時候,我見過了生平所見最大的肥皂泡。真的,比人的腦袋還大一圈,悠悠忽忽的,在天上搖擺著。那應該是剛吹出來的泡沫,漂漂亮亮,從來沒見過這麼結實的肥皂泡,長達好幾分鐘都沒有破,又輕又圓,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一陣風吹過來,這個碩大的肥皂泡,這脆弱的球,一會扯成長圓的形式,一會又很有彈性地回歸圓形,顫巍巍的光影凌亂,如夢幻一樣隨風飄動。
  •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楊絳出新書拒開研討會:我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開不開研討會——其實應該叫做檢討會,也不是我的事情。讀過我書的人都可以提意見的」。  側面 一個活潑的人  在微博上如水的留言中,記者發現其中一條頗為意味深長的微博。博主名為「貓貓芸」,微博中她表示:楊先生,我姑姑稱她「季康」,她們有著在幹校苦中作樂的經歷和交情。
  • 泡泡為什麼會色彩斑斕?你想錯了!並沒有肥皂水的什麼事...
    哈哈,答案就是泡泡!沒錯,就是我們都玩過的,用吸管蘸一些肥皂水就能吹出來的泡泡。別小看這簡單的泡泡,裡面蘊含著豐富的科學世界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泡泡是怎麼形成的,以及泡泡為什麼會色彩斑斕吧。圖/http://image.so.com/泡泡是怎麼形成的?查看一下包裝信息,你會注意到在配料表一欄寫著「表面活性劑」,這就是能吹出泡泡的秘密。表面活性劑是由一種長得像豆芽的分子組成的物質。
  • 為什麼陽光下的泡泡五彩斑斕?這樣吹出的泡泡更漂亮
    光的反射、折射、吸收與分散肥皂泡上的一層水膜,看起來非常的薄,但在微觀上來看卻擁有兩個「空氣-水」界面。光從空氣中遇上水膜,先後遇到這兩個「空氣-水」界面,每遇到這個界面時,便會有一部分的光直接發生反射改變原來的方向,而另一部分會發生折射直至有一部分穿過水膜回到空氣當中。
  • 肥皂水明明是透明的,為什麼變泡泡就成了彩色的呢?
    五彩繽紛的泡泡在空中飄蕩,泡泡上還會倒映出彩色的樹木房屋,就像童話裡的場景一般。我們通常用洗滌劑(洗潔精、洗衣粉等等)以一定的比例兌水來吹肥皂泡,所以泡泡就是被洗滌劑分子包裹著的一層薄薄的水膜。那麼,當光照射到這一層水的薄膜時,都發生些什麼呢? 空氣和水都是可以透過光的介質,它們的交界處叫作「界面」。當光遇到一個界面時,一部分會被反射回來,還有一部分會繼續前進,發生折射。
  • 卸妝水為什麼能吹泡泡?純乾貨總結來啦!
    想必很多人有注意到「卸妝水吹泡泡」挑戰,隨著挑戰人數越來越多,不少人也產生了疑問,例如卸妝水為什麼能吹泡泡」「能吹泡泡的卸妝水是否不夠溫和」……從左至右依次是歐萊雅、alovivi、蓓昂斯Byphasse、花印、貝德瑪帶著這些疑問,小編特地找來市面上比較火的5款卸妝水來試驗,結果發現它們都可以吹泡泡。
  • 吹「泡泡」「吹」出一篇《Science》封面!氣泡破裂的真正原因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玩過「肥皂泡」,只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技巧,一定可以吹出一個夠大,夠漂亮的「肥皂泡」。我們都知道肥皂泡的基本原理在於表面張力,通過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劑,顯著的降低表面張力,使穩定液面的曲率半徑更大,從而形成「肥皂泡」。
  • 孩子們都愛玩的吹泡泡,風險很大但是你可以在家自製
    每到這個時候,我都喜歡帶小小常去公園,場地大,空氣好,還可以玩五彩的泡泡玩具,讓孩子們吹啊吹,追啊追,既好玩又鍛鍊身體。飄揚的五彩泡泡,在孩子心中絕對是無可替代的童年回憶。可是最近看了一則新聞,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這種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泡泡水,成本也就幾塊錢,我們在家用肥皂等生活用品,自己就可以做。
  • 泡泡機泡泡水配方與製作方法?
    然後泡泡水製作就好了,用這種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大而且不易破。泡泡水配方4: 用紅茶水加香肥皂和一點糖,泡一個晚上就做成了;這樣做出來水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泡泡水的配方各式各樣,但是主要的成分類型都是下面這些:成分一:水泡泡水中最重要的部分,當然是水。製作泡泡水最好用蒸餾水,因為蒸餾水中間沒有雜質。
  • 肥皂泡泡究竟有沒有顏色?是結構色!
    公園裡的三五個小孩,一手拿著泡泡液,一手揚著沾了泡泡液的塑料圈,輕輕一吹,便吹出了一串串彩色的肥皂泡。有個小孩抬頭看了看天上一直變幻著色彩的泡泡,又低頭看了看手裡透明的肥皂液,忍不住向小夥伴發問——「泡泡的顏色,是從哪兒來的?」「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泡泡有魔法?」
  • 在吹泡泡史上,這些科學家留有姓名
    肥皂泡從吹出到破裂,僅存在寥寥幾秒。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有無數學者沉醉於這轉瞬即逝的魅力,試圖解答泡泡所帶來的迷思。表面張力與長壽泡泡英國實驗物理學家波易斯,設計過一個也許是受眾最廣的肥皂泡實驗。1889年聖誕節期間,他進行了幾次公開演講,給青少展示肥皂泡實驗。
  • 在吹泡泡史上,這些科學家留有姓名
    於是,整個肥皂泡就呈現出了不斷變換的五彩斑斕。水面上漂浮的油膜,鏡片或珍珠的表面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鏡片上發生的牛頓環現象 | wiki老勳爵的問題當然,牛頓並不是靠吹泡泡發現牛頓環的。不過,倒是有不少學者在吹肥皂泡中發現了新天地。
  • 簡單自製泡泡水 大泡泡泡泡水的製作方法配方
    自製泡泡水需要準備的材料:玻璃杯、水、洗手液、膠水(重要材料)自製泡泡水方法:1、首先說一下具體的比例(體積比),水:洗手液:膠水=4:2:1。取玻璃杯子一個,倒入清水。4、將最後的成品倒入吹泡泡的容器裡,搖晃均勻。現在就可以吹泡泡了。
  • 宇宙就像肥皂泡泡,每一個泡泡代表一個平行宇宙,穿越離你不遠!
    科學家們回答這個問題就提出了一個平行宇宙理論,科學家認為,世界上有很多個平行宇宙世界,你回去殺死了你的外祖母,只是改變了其中一個宇宙的結果,並沒有改變所有宇宙世界的其他結果。這個理論也支持時間旅行,解決了很多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到底我們可不可以回到過去?一直以來科學界辯論不休,根據蟲洞的理論,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在物理學角度,它的工作只是尋找可能,而不是可行。
  • 海綿寶寶劇中彩蛋,吹泡泡必出毛毛蟲和大象,和泡泡族人神相似
    每天晚上八點,就算是用搶的,豪哥也會牢牢的把電視遙控器抓在手裡,就是為了能踏踏實實的看完最新的一集。在動畫中,雖然劇中的角色都以非常誇張的方式進行搞笑,每一集看似沒什麼聯繫。但是,劇組在這方面的藏的小心思可瞞不住豪哥我。今天,豪哥跟大家說說,海綿寶寶劇中的隱藏的小彩蛋。在動畫作品中,除了主角外,往往還有著大量的配角。這些配角,有的可能只有少少的一秒鐘的鏡頭。
  • 肥皂泡破碎瞬間溫度超20000℃,遠超太陽表面,為何毫無感覺?
    吹泡泡是小孩子們都喜歡的活動,每逢節假日,廣場樂園內總少不了小孩子吹泡泡和打泡泡的身影。不過你可能難以想像,如此輕盈的一個肥皂泡,在破碎的一瞬間溫度可以超過20000℃,要知道太陽表面溫度尚且5000℃,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
  • 草長鶯飛,約你來一場泡泡野趴
    水:我們先來說說水。水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不過這裡我們要說說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水?經常會有人泡泡達人告訴你:純淨水比自來水好,尤其是在水比較「硬」的地方。水的「軟硬」是根據水中所含的鈣、鎂離子的濃度確定的。所以,這個建議的底層邏輯就是怕水中的鈣鎂離子削弱其它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