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口徑最大的「鍋」被砸,給年久失修的美國「天眼」雪上加霜

2020-11-23 騰訊網

阿雷西博天文臺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電波望遠鏡,擁有直徑305米的球狀反射面,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

其在1963年建成,在前40年風光無限,為人類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利用這口望遠鏡也讓眾多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口望遠鏡經歷了近57年的風雨,一直工作至今,不過風水輪流轉,曾經的風光已不再。

2016年我國建造完成了直徑500M的電波望遠鏡「FAST」,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綜合性能是阿雷西博天文臺的10倍。

FAST

也徹底取代了阿雷西博天文臺在國際天文學上的地位,人們也不在談論它。

阿雷西博天文臺建成一開始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管理,作為「國立天文中心」運用了40年以上。

但是在2007年NSF認為主要的天體觀測數據點轉移到了哈勃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臺就開始受到了冷落,被打入了冷宮。

預算經費從1050萬每年縮減到了800萬美元,到了2017年預算被縮減到了200萬美元,從縮減運行預算開始,就代表著阿雷西博天文臺開始走向了末路,不再被人們重視。

而望遠鏡在運行期間的高額維護費用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望遠鏡經常風吹日曬,偶爾也會遭受地震、颶風的襲擊,再加上管理上變得鬆懈,要是遇見影響望遠鏡正常工作的大問題,這不得不修復,而要是遇見不影響運行的小問題就會因為經費的緊缺而置之不理。

常年下來曾經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望遠鏡,現在已經是鏽跡斑斑,整口大鍋目前就像一個垃圾場一樣,隨時等待退休被拆除。

2017年的時候望遠鏡就遭受了一次颶風襲擊造成主體部分損傷,2018年修復以後開始由中央佛羅裡達大學等3個團體繼承管理,美國國家科學基因會直接放手不管了。

雖然現在還在運行,但是這個曾經風光的、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已經向一臺老舊的拖拉機一樣在坡上緩慢的爬行。

更加給阿雷西博天文臺雪上加霜的是,在最近也就是8月10日凌晨2點45分(當地時間),支撐電波望遠鏡副鏡金屬框架的鋼製輔助電纜意外被切斷。

鋼纜斷裂直接砸到了直徑305米的主鏡反射面上。 結果反射面被砸出了一個30米的左右的缺口,除此之外,副鏡的金屬框架也發生了一些扭曲。

射電望遠鏡工作的時候,主要是是由副鏡接受由主鏡反射的無線電波,所以整體的反射面被破壞,或者副鏡的框架扭曲,位置發生了偏移,整個望遠鏡就無法工作了。

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就跟我們家裡以前使用的電視鍋一樣,靠鍋面反射衛星反射的無線電,然後被上面的接收器接收。

口徑越大它能反射的無線電就越多,信號也就越強。

意外被砸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目前已經停止工作。目前還不清楚為何鋼纜會斷裂,需要等待專家小組為這次事故進行評估,希望儘快修復望遠鏡。

阿雷西博天文臺雖然已經年邁體衰,但是它曾經可是多次在影視作品中上鏡,成為許多電影的外景拍攝地。例如電影《007黃金眼》和電視劇《x檔案》等。

在天文學上射電望遠鏡經常被用來觀測尋找遙遠的射電源,以及宇宙邊緣的一些天體,例如脈衝星和類星體。

這類天體一般距離地球非常遙遠,雖然其本身發射的電磁輻射都處在X射線、甚至是伽馬射線波段,擁有很強的能量,但是經過漫長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光年的空間旅程,再加上空間的膨脹,就導致這些信號達到地球的時候會變得非常微弱,進入微波、甚至是無線電波段。

因此就需要這類大口徑的電波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而不是我們常見的可見光、或者是紅外線外線望遠鏡。

例如1974年人類依靠阿雷西博天文臺首次發現了雙星脈衝星系統,證明了引力輻射的存在,由兩位科學家因此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

對脈衝星的尋找可以幫助我們以後在空間旅行中進行導航,我們人類現在在太陽系發射的探測器,可以根據地球的信號來導航。

那麼未來人類要是離開太陽系呢?地球的信號導航肯定就不現實了。那麼我們如何在茫茫宇宙中辨別方向呢?

脈衝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們相對來說具有固定的位置,而且會周期性的發射脈衝信號,來為太空飛行器提供精確的導航。

除此之外,射電望遠鏡還被用來尋找外星生命,第一種辦法就是直接接受可能的外星生命所發出的無線電波。

例如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會製造出大量的無限信號,並且逃逸到外太空。那麼外星人也應該一樣。我們通過對這類人造信號的捕捉,也許會發現外星生命。

第二種辦法就是我們人類主動一點,往外太空發射無限電信號。例如:在1974阿雷西博天文臺就向球狀星團M13發射了一串由二進位編碼的一串信號。

這個星團距離我們25000光年,由於這個星團的恆星密度非常大,有恆星就有行星,有行星就有可能存在生命。

這串信號包含了人類DNA的一些信息,太陽系行星的一些信息,人類的外形,以及阿雷西博天文臺的一些信息。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它們接受到信號以後就算立馬回應。整個通訊也至少需要50000年的時間。所以大家放心,我們最多只能活100歲。以後的事情就讓以後的人類去面對吧。

相關焦點

  • 美國口徑最大的「鍋」被砸,給年久失修的美國「天眼」雪上加霜
    2016年我國建造完成了直徑500M的電波望遠鏡「FAST」,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綜合性能是阿雷西博天文臺的10倍。阿雷西博天文臺建成一開始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管理,作為「國立天文中心」運用了40年以上。但是在2007年NSF認為主要的天體觀測數據點轉移到了哈勃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臺就開始受到了冷落,被打入了冷宮。
  • 美國「天眼」射電望遠鏡被砸殘
    唉,我們的鍋剛剛建成,萬惡的資本主義的鍋就被砸了,真是一代新鍋換舊鍋。開個玩笑,為了人類共同的星辰大海,還是希望它能挺過這一關,祝阿雷西博望遠鏡反射面早日康復!此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設施已經關閉,工程師正在檢查設備損壞情況並對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功能恢復所需的維修程度進行評估。
  • 3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砸出個大洞,像個垃圾場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和美國350米口徑「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外形很像,看起來都像一口大鍋。這是因為這些射電望遠鏡主要用來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對宇宙深處的天體射電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進行測量。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如今卻像一個垃圾場
    有時候看到「不明飛行物」時,有一些朋友會問到,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為什麼沒法拍攝到「不明飛行物」,其實這是不了解射電望遠鏡的功能,它們並不是拍攝這些飛行物的。那這些射電望遠鏡到底是「看」什麼的呢?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80年內,射電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口徑也越來越大,現在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已經可以達到500米,即我們國家的「天眼」。在我們國家500米口徑「天眼」誕生之前,曾經最大口徑的「天眼」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350米。不過,現在美國這一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年久失修,鏽跡斑斑,看起來像一個垃圾場。
  • 美國最大「天眼」已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我們天眼現在如何
    雖然都是「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外形和我們常見的光學望遠鏡卻大不相同,射電望遠鏡看起來像一口鍋,和以前用的衛星鍋有幾分相似之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天眼」,口徑達到500米。
  •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鋼纜再次斷裂,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
    由於來自衛星的信號都很微弱,所以衛星鍋的口徑越大,接收到的信號就越強,播放質量也會越高。事實上,射電望遠鏡的原理和這些衛星鍋是相似的,一般也是採用一個很大的拋物面作為反射鏡面。由於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是來自宇宙深處的無線電波,非常微弱,所以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遠比一般的衛星鍋口徑大得多,也更加先進,靈敏度也更高。
  • 堪比雪崩,美國天眼坍塌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中國天眼令人驚喜
    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早前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就在宣布退役數周之後,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這座已服役半個多世紀、曾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意外坍塌。此後美國官方證實該望遠鏡將無法使用,這也意味著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該領域「唯一重要的儀器」。一時間,世界目光紛紛聚焦東方。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再度引發高度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曾經最大的「天眼」像個垃圾場射電望遠鏡,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用來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觀測設備,可以測量來自天體的射電強度、頻譜及偏振等基本參數。從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追溯到1931年。當時無線電工程師卡爾·央斯基在貝爾實驗室裡發現來自銀河系的射電輻射,隨後G·雷伯在1937年製造成功第一臺拋物面天線直徑為9.45米的射電望遠鏡。
  • 美國超級天眼遭遇不測,被砸出數十米裂口,曾用於尋找地外文明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形象。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在我國FAST落成並投入使用之前,還有另一個被譽為「超級天眼」的存在,即350米口徑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10日的凌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上一條用於連接饋源艙與支架的電纜因為不明原因突然斷裂。而這根直徑近10釐米的電纜在從高處墜落之後,直接對射電望遠鏡造成了嚴重的損傷。
  • 「超級天眼」被砸出30米大口子,還曾是世界第一,真是令人惋惜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從未停止對於科技領域的探索,而隨著近年來各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探索,更是打造出了功能極為強大各種儀器設備,就比如,有我國打造出的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不僅讓我國整體的實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也為人類的科學技術提供了重要的貢獻
  • 3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砸出個大洞,狀況非常悽慘
    ​在中國天眼問世之前,其實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世界第一。並且,如果有細心的朋友仔細的觀察我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和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會明顯的發現,從外觀上,兩個射電望遠鏡是十分相似的,都是一個大鍋的模型。
  • 美國「天眼」報廢,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
    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當地時間12月1日坍塌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僅存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因年久失修坍塌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生了坍塌。
  • 曾是世界第一的「天眼」,如今卻被破壞,砸出30米的大口子
    中國天眼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並且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才是世界第一,如今被中國天眼超越之後,這個美國「天眼」也只能退居第二。
  • 美國「天眼」坍塌畫面公布!全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了……
    這是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時的瞬間。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因年久失修坍塌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據報導,坍塌前,該望遠鏡曾多次發生事故。阿雷西博望遠鏡最近一次使用是在8月6日,之後數日鎖扣輔助鋼纜的一個接頭又發生故障,而故障原因據信是生產方面出現差錯。11月6日,又有一根鋼纜斷裂。最終在12月1日發生坍塌事故。
  • 中國天眼是星辰大海,豈是美國天眼能比的?
    宇宙一直是人類最後向外的舞臺,也是人類眼界最大延伸地,在探索太空上,美國一直走在全球各國的前列,從最早大型天網和後來哈勃望遠鏡,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等等,都是美國一家獨大。當然,美國一家獨有資源,也就是一家壟斷了全球最大探空研究成功,從哈勃望遠鏡的星像圖到射電望遠鏡的探索圖等等資料,一直是被美國軍方列為最高等級精密。
  • 曾經最大「天眼」已變垃圾場,向宇宙發出「電報」,會暴露地球嗎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射電望遠鏡口徑也越來越大、靈敏度也越來越高。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
  • 地球變成「獨眼」:美國天眼「坍塌」!專家:再想研究只能來中國
    一夜之間,在外太空的探索領域,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忙著在創造新的成就,而還有人一直注視外太空發展的眼睛,卻一夜之間突然「失明」,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在人類的天文探測史上留下過許多輝煌的成就,人類歷史上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就在當地時間1日,這個大型射電望遠鏡的接收平臺因年久失修墜落
  • 中國天眼將對外開放,美國要用也得看中國「臉色」
    據金十數據1月5日報導,中國將從今年4月1日起,接受外國科學家申請,開放有「天眼」之稱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協助各國從事包括尋找外星人在內的各式研究。據稱,在對這些國外科學家的申請進行篩選之後,合格的項目將會於8月份公布,在面對國外科學家開放的第一年,預計會分配出10%的觀測時間出來供其使用。篩選、對全球開放、合格的項目合作,這聽起來頗有點耳熟的感覺。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