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家企業違反冷鏈食品防疫措施被罰

2021-01-15 製冷快報

  1月11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冷鏈食品安全執法典型案例,其中合肥一商行因涉嫌經營未按照規定進行檢疫檢驗的肉類被廬陽區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違反冷鏈食品防疫措施

  多家企業被罰

  此次公布的案例中有多例涉及防疫,其中涉及合肥市廬陽區一例。

  2020年12月11日,合肥市廬陽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位於合肥某小學對面一輛冷鏈貨車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車內有50箱無中文標籤冷凍豬肚(規格:10公斤/箱),現場未見進貨票據、「四證」(追溯憑證、入境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核酸檢測報告)。該局執法人員現場對涉案食品依法予以扣押。經調查,該批豬肚為廬陽區赤華白肉商行從南京某冷鏈市場採購,採購時該供貨商未能提供「四證」。另該批貨物外包裝標籤的英文內容顯示該批貨物產自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生產日期分別為2020年8月和9月,無生產批號。因當事人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的肉類等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2020年12月17日,廬陽區市場監管局依法立案調查。

  此外,宣城市郎溪縣阿旺牛肉湯店因經營無有效的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被處罰款15000元,並責令改正;宿州市碭山縣九田家烤肉店涉嫌違反進口冷鏈食品購進防疫措施,被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安徽一食品公司被罰款超百萬元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案例中,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一企業開出百萬罰單。

  2019年12月31日,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安徽味知軒食品有限公司開展執法檢查。在該公司

冷庫

內發現500箱冷凍牛肉(標籤標註BRASIL INSPECIONADO等字樣)、523箱冷凍豬耳朵(標籤標註FR

OZ

EN PORK EARS Origin spain ES等字樣);在該公司生產車間水池中發現1300公斤已拆箱浸泡的冷凍牛肉(標籤標註BRASIL INSPECIONADO等字樣)、600公斤用上述冷凍牛肉加工製作的熟制牛肉。執法人員現場予以依法扣押。

  經查,上述涉案冷鏈食品無中文標籤、無合法來源證明、無檢疫合格證明文件標誌,當事人使用涉案冷鏈食品加工製作肉製品貨值金額100500元,獲違法所得3237元。當事人涉嫌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未按規定對採購的涉案冷鏈食品進行檢驗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規定。隨後,淮北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企業給與警告,沒收涉案食品和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1005000元。 

相關焦點

  • 福建省「五全」措施嚴防進口冷鏈食品疫情
    會議圍繞集中倉儲、溯源監管、閉環消毒、全員核酸檢測、全民健康教育,提出「五全」管理措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11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 玉環全力守牢冷鏈食品防疫安全關:已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
    12月3日上午,玉環市召開緊急會議,對冷鏈食品防疫安全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全面落實好各項措施,打好防控阻擊戰,全力守牢冷鏈食品防疫安全關。會議強調,玉環市上下要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進入實戰狀態,進一步樹牢風險意識和責任擔當,確保工作推進有條不紊。
  • 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實防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海產品新冠病毒風險,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排查及核酸檢測工作。一是加強排查。
  •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要點解析
    食品夥伴網訊 近期冷鏈食品及相關產品檢出新冠病毒事件頻出,如何建立有效的預防管控機制,避免出現相關事件及財產損失,特結合各冷鏈食品防疫指南、方案、專家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方便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地參考。
  • 天津3份雪糕樣本新冠檢測呈陽性 冷鏈食品防疫如何「不掉鏈」?
    截至14日14時,已對該企業進行全面封控,禁止人員及貨品進出,已對庫存涉疫貨品進行封存,對出庫貨品進行追蹤。14日當晚,該官方微博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截至目前,真正通過零售進入天津市場的大橋道涉疫雪糕有65箱共390盒(每箱6盒)。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這65箱的銷售去向進行追蹤。此外,1812箱批發售往外省市(均已通報當地防疫指揮部)。據了解,涉疫雪糕為家庭分享裝,每盒淨含量450克。
  • 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病毒,這些港口是怎麼做的?
    近日,交通運輸部連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和《港口及其一線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兩份指南,進一步規範港口和進口冷鏈食品運輸的防疫工作。指南要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不能使貨物直接接觸地面,司機及隨行人員應當避免與門衛值班員、工作人員有不必要的接觸。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其次,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冷鏈食品還能吃嗎?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 【速遞】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據此,海關總署對口岸環節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包括明確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業流程、消毒技術規範及配套監管措施。一些口岸規定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至0.4%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或擦拭消毒外包裝的六個面,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
  • 拉薩市將開展新一輪冷鏈食品排查
    6日,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召集全市冷鏈食品經營主體、大型冷庫、各縣(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召開關於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工作會議,對全市冷鏈食品監管工作作出進一步安排與部署。據悉,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將對全市冷鏈食品進行新一輪的再排查,重點整治存儲、經營進口冷鏈食品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 武漢採取最嚴措施確保冷鏈食品安全:入庫先看核酸檢測報告 進口凍...
    (原標題:武漢採取最嚴措施確保冷鏈食品安全:入庫先看核酸檢測報告 進口凍品從外到內徹查)
  • 閬中市副市長文海燕督導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1月19日,閬中市副市長文海燕帶領市政府辦、市場監管局、衛健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和經濟信息化局、疾控中心、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一行,先後前往巴都市場和張飛牛肉公司督查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組現場查看了巴都市場趙氏海鮮經營部和鄧氏海鮮經營部管理情況,仔細查看了產品產地合格證明、進口產品及其製品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明、購貨憑證等,認真聽取市場監管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匯報,了解到市場從6月開始對產品、環境及從業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目前全市累計檢測共258次,且全部為陰性。
  • 關於印發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
    3.3貨物源頭衛生管理   對於進口冷鏈食品,進口商或貨主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對食品及其包裝進行採樣檢測。對於外埠食品,經銷商應當主動向供應商索取相關食品安全和防疫檢測信息。對於本地肉類屠宰、加工、經營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的相關質量管理和操作規範,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 未能提供凍肉合格證件,瑞安這9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被罰!
    記者從瑞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日前該局立案查處相關違法行為,該局公布9起冷鏈食品典型案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需引起重視,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 當事人購進預包裝冷凍豬腳,未查驗供貨者的資質證件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之規定。考慮到當事人於2019年12月27日因同種行為被該局依法處以警告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對當事人處罰款30000元。
  • 湖北實施最嚴冷鏈食品防疫措施:食品樣本全檢測 從業人員每7日核酸...
    湖北省針對以湖北為第一入境地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措施,嚴防疫情輸入。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增設進口冷鏈食品防控組,由市場監管、海關、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商務、公安、政務辦等單位組成4個工作專班開展聯合辦公。
  • 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11月1日正式運行 冷鏈中如何鎖鮮防疫?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海關總署31日發布消息稱,因從厄瓜多進口1批冷凍鯧魚1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厄瓜多水產品生產企業FIREXPA S.A.
  • 專家分析多起冷鏈食品檢測呈陽性事件對進口規模及世界市場的影響
    作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分社)中國多地近日排查出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呈陽性,冷鏈成為當前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的關鍵點。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分析此類事件可能對中國冷鏈食品進口規模和世界市場產生的影響及應採取的防控措施。進口冷鏈食品上的新冠病毒從何而來?近一周時間內中國已相繼有山東、西安、廈門等數十個省市在進口冷鏈食品中排查出新冠病毒陽性。
  • 四川省龍泉驛區市場監管局強化流通環節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市場監管局不斷強化冷鏈食品流通環節日常防疫監管和檢測力度,及時排查轄區冷凍冷藏食品風險隱患,築牢食品安全防線。該局堅持將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履行食品全監管職責第一要務,認真分析研判冷鏈食品安全風險,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冷鏈食品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監督抽檢,從食品外包裝、內容物、容器具等進一步規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細化內容,明確冷鏈食品整治重點。
  • 西安68118份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樣本檢測均為陰性
    1月14日,記者到走訪發現,我市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場所都張貼有從業人員、環境的核酸檢測證明,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上貼著「陝冷鏈」二維碼,消費者用手機一掃就能查到這些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等相關信息。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 行業報告(四):冷鏈設備、冷庫及冷鏈企業現狀趨勢分析
    冷庫租賃市場價格分析全國的冷庫租賃服務中心極少,不足200家。而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國至少需要1萬家冷庫租賃中心。因此,市場空白較大。例如杭州,總共才有5家冷庫租賃服務中心。中國冷鏈物流集中度低,企業規模普遍利潤偏低,冷庫企業服務內容單一,增值服務少,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普遍利潤約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