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大三陽變成小三陽被認為是B肝醫治階段性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代表著病毒複製被控制,病情趨向好轉。可臨床上還有一種病毒變異形成的「假轉陰」現象,卻往往被醫生和患者忽視,致使病情惡化。
眾所周知,B肝兩對半可以用來確診是否得了B肝,而且許多人也知道B肝有大三陽和小三陽之分。但卻很少有人知道,B肝小三陽有時候是會騙人的。
什麼是"假小三陽」?
在B肝的治療階段,有些感染者在免疫清除期時,免疫系統和B肝病毒開始交鋒,造成肝細胞破壞,肝功異常,經過適當的治療或是在免疫系統作用下,有可能抑制住B肝病毒在體內的複製,HBV-DNA轉為陰性,e抗原轉為陰性,e抗體出現,成為B肝「小三陽」,肝功保持正常,進入非活動或低複製期。
但是B肝病毒並不甘心在機體的免疫抑制下生存,只要遇到時機,就會再度引起肝臟病變。在這個階段,病毒為了逃避免疫系統的抑制,會進行偽裝,發生病毒前c區變異,致使病毒繼續複製,但不再產生e抗原,表面仍保持著「小三陽」的狀態,而這種「小三陽」便是假的。
患者在免疫清除,肝損害的基礎上,遭受了病毒第二次的打擊,致使肝臟變得更加脆弱,這樣就很容易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如何辨別小三陽「真」與「假」
對於長期飲酒,有脂肪肝或使用一些對肝臟有毒性藥物的患者來說,要格外注意「假小三陽」的存在,不要麻痺大意,仍要每年複查肝功能、B肝五項及HBV-DNA。
真「小三陽」感染者血中一般檢測不到HBV-DNA,肝功也要保持正常。一旦出現肝功異常,HBV-DNA呈陽性,就要考慮這種「小三陽」是假的。這個時期就要積極地進行針對性治療。
提防會騙人的「假小三陽」
臨床患者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半年前查的時候是「大三陽」,幾個月後再查可能就變成來了「小三陽」。患者以為是病情好轉,就沒有繼續治療了,結果過段時間就發展成了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這種情況一般是患者遇到了「假小三陽」。
溫馨提醒
B肝「小三陽」感染者不要放鬆警惕,要定期複查肝功能,發現異常後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找到原因就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