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消息,「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烏江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
受上述來水影響,三峽水庫來水快速增加,7月2日10時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於7月2日7時發布烏江、長江上遊三峽庫區、城陵磯河段洪水藍色預警,提請沿岸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範。
相關報導
洪水編號標準是什麼?如何管理洪水編號?怎麼確定入汛日期?水利部修訂了最新辦法
長江水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自3月1日起,當入汛指標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當日可確定為入汛日期:1. 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裡;2. 任一入汛代表站超過警戒水位。
各流域水文機構對江河湖泊進行洪水編號,並報水利部信息中心備案。洪水編號由江河(湖泊)名稱、發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號三部分順序組成。如:長江三峽水庫2012年7月12日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為長江2012年第二次達到編號標準的洪水,此次洪水編號為「長江2012年第2號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