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17日訊(記者劉丁維 通訊員孟夢 實習生張欣然)17日,記者從長江水文網獲悉,「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預計17日20時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在5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長江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段即將轉漲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於12時發布三峽入庫洪水藍色預警,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以下江段、洞庭湖區、鄱陽湖區、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當前,長江上遊幹流及中遊幹流沙市至監利江段水位呈上漲態勢,中遊幹流蓮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呈波動或緩退態勢。
截至17日8時,我省長江幹流監利水位36.02米,超警戒0.52米;蓮花塘水位33.81米,超警戒1.31米;螺山水位32.93米,超警戒0.93米;漢口水位28.32米,超警戒1.02米;黃石港水位25.25米,超警戒0.75米;碼頭鎮水位23.07米,超警戒1.57米。
受長江上遊及區間來水增加影響,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區水位即將轉漲,未來幾天漲幅約0.3至0.7米;漢口以下江段、鄱陽湖區水位繼續緩退;上述地區將較長時間維持在警戒水位以上。
湖北正經歷第九輪強降雨
根據氣象部門預計,17~19日湖北自西向東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發生,並伴有明顯短時強降水、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主雨帶位於鄂西南、江漢平原至鄂東北一帶,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中東部地區陣風4~5級,局部短時大風可達8~10級。
自6月8日入梅以來,截至7月17日8時,湖北省梅雨天數已達到39天,超過平均值13天。累計平均降雨量580毫米,超過1998年491毫米、2016年528毫米,僅次於1954年810毫米,居歷史梅雨量第二位。湖北已有50個縣市區遭遇特大暴雨,部分地區降雨量超百年一遇、超歷史記錄。
省水文水資源局水文情報預報處副處長虞斌向記者介紹,當前湖北正處於入梅以來的第九輪強降雨過程,局部降雨強度大,且本輪降雨與前期降雨中心相疊加,致災風險高。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於17日18時聯合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預計7月17日20時至7月18日20時,河南南部、湖北西南部和東北部、湖南西北部、重慶東南部、貴州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大(橙色預警)。
目前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截至17日8時,漢江中下遊幹流黃家港至漢川站水位漲落互現,除漢川水位29.05米,超警戒0.05米外;其餘各站水位均在設防以下。
我省中小河流中,富水河陽新水位23.29米,超保證0.79米;澴水、府澴河、倒水、灄水超警戒;漢北河、大富水、府河超設防。五大湖泊中,長湖超保證水位0.06米,洪湖超保證0.11米,梁子湖、斧頭湖、汈汊湖均超警戒。
全省有1104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其中大型10座,超汛限中小型水庫較多的有隨州、襄陽、孝感、荊門、黃岡、恩施。
目前,全省江河湖庫閘站等水利工程總體運行平穩。7月17日8時,五大湖泊共開機16處87臺,總排澇流量2032立方米每秒,相當於一秒排1/6個東湖。
全省超警戒水位以上堤防長度1700公裡,其中長江948公裡,漢江194公裡,支流558公裡。超保證水位以上堤防長度130公裡,為富水130公裡。除堤防管理單位的專業人員外,上堤防守的幹部、群眾共113032人,縣處級以上幹部927人。
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禦處處長姜俊濤表示,我省受長江、洞庭湖、鄱陽湖上壓下頂的態勢仍然沒變,江河湖庫超警超保水位運行多日後迎來緩慢下降,但後期長江上遊來水情況還未明了且又逢新一輪強降雨,目前我省防汛形勢依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