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未現大面積積水,颱風暴雨8月最多、防汛形勢仍嚴峻

2020-12-04 澎湃新聞

自6月1日進入主汛期以來,上海雖然出現過一些下立交、道路、居民小區積水,但未出現大面積積水情況,汛情總體平穩,城市運行安全有序。

在8月17日下午舉行的上海防汛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防汛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章震宇表示,每年8、9月份都是颱風的高發期。近五年來,8月影響上海的颱風個數和暴雨次數都最多,分別為6個和32次。上海後續的防汛防臺工作仍將面臨嚴峻考驗。

已有30個省份遭受洪澇

章震宇表示,受此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2016年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域平均海表溫度異常偏高的事件。據氣象部門研究,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次年,中國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易出現洪澇災害。比如 1983 年夏季長江中下遊的嚴重洪澇,1998 年夏季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澇災害都是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出現的。

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16年中國強降雨過程多,洪水來勢猛,颱風生成晚但影響偏重,全國已有30個省份不同程度遭受洪澇災害。

對上海來說,一方面,面臨太湖持續高水位帶來的防汛壓力,另一方面,2016年入汛以來上海已遭遇多場強降雨襲擊,雨量明顯偏多。

「今年以來,太湖流域累積面平均降雨量超過110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四成。」章震宇說,太湖流域自6月19日入梅至7月20日出梅,32天的梅雨量達到412毫米,為多年平均梅雨量的1.7倍。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太湖水位異常偏高,一度漲至4.87米,超過保證水位0.22米,為1999年以來最高水位,也是歷史實測第2高水位。太湖水位自6月3日年內首次超警,6月19日起持續46天超過警戒線,直至8月4日退至警戒水位以下,為1999年以來超警歷時最長的一年。太湖的持續高水位也給地處太湖流域最下遊的上海帶來了較大的防汛壓力。

與此同時,2016年入汛以來,上海也已遭遇多場強降雨襲擊。在幾次暴雨中,城市運行雖然總體保持了安全平穩有序,但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道路、下立交和小區積水。特別是6月20日和8月4日的暴雨,由於雨勢集中、雨量過大,造成部分地區道路、下立交和小區發生積水。

截至8月15日,2016年以來和入汛以來上海累計雨量分別為971.5毫米和520.5毫米(徐家匯站),都較常年平均偏多近2成。

此外,上遊水位也頻繁超警。入汛以來,受上遊來水和本地持續降雨影響,黃浦江上遊水位普遍較常年偏高30-50釐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2016年以來(截至8月15日),米市渡站共15次超警(警戒水位3.8米),其中7月6日凌晨最高水位達4.11米,為近二十年同期第二高潮位;此外,金山朱涇32次、青浦南門3次超警,其他如泖甸、夏子圩等站點也多次發生超警汛情。

上海颱風和暴雨均為8月最多

「從近年來的相關統計數據來看,無論是影響上海的颱風個數,還是暴雨頻率,都能體現出,8月份是颱風、暴雨最多的月份,也是上海防汛防臺形式最嚴峻的月份,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章震宇說。

他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颱風情況看,

近56年(1960-2015年),6、7、8、9月影響上海的颱風個數分別為8個、29個、45個、27個。其中,近5年(2011-2015),6、7、8、9月影響上海的颱風個數分別為1個、1個、6個、2個,另外10月還有3個。

「這說明,7~9月是颱風高發期,其中8月影響上海的颱風個數最多。」章震宇說。

從暴雨情況看,

近16年(2000-2015年),6、7、8、9月出現暴雨的次數分別為47次、42次、72次、22次。其中,近5年(2011-2015年),6、7、8、9月出現暴雨的次數分別為20次、19次、32次、9次。

「從暴雨頻率看,上海出現暴雨的次數也是8月份最多。」章震宇表示,2016年上海自6月1日入汛至今,還沒有接受過超標準的大面積颱風、暴雨的考驗,各級防汛部門必須做好各項應對準備。

根據要求,上海全市各級防汛部門將進一步落實防汛責任,對領導不力、工作疏忽或處置失當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滾動排查整改風險隱患,對汛前排查和汛中暴露的安全隱患、薄弱環節抓緊組織「回頭看」,檢查鞏固整改成果,並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防汛隱患再做排查,確保及時消除各類隱患。

此外,上海防汛部門還將以確保人員安全為目標,進一步細化人員應急轉移預案。加強對廣告牌、玻璃幕牆、空調外機、店招店牌等高空構築物的排查養護,嚴防墜落傷人。重點關注下立交、道路和居民小區積水問題,預警後及時調度大功率移動泵車駐守,做好隨時搶險準備。

多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為確保上海安全度汛,2016年以來上海防汛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予以應對。

在汛期來臨前,上海就在全面排摸、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防汛隱患整改「一區一清單」,通過問題清單的整改落實,進一步完善措施、補足短板、消除隱患。上海全市16個區共有56項整改內容,包括易積水道路、易積水小區、下立交改造等項目。通過建立定期檢查、銷項報告等工作機制,各項整改工作已在汛前基本完成,對於汛前難以完成的也已落實了應急保障措施。

同時,上海還全力推進排水系統建設和積水點改造工程,汛前完成了龍華機場、大定海、新宛平、前灘(ES4)等4個排水系統建設,以及雲嶺西路、環鎮北路等2個路段的積水點改造工程,年內還將完成隴西、通用地塊等2個排水系統,以及北京西路、新閘路等7條段道路積水點改造工程。加快推進西部地區洩洪通道達標工程建設,目前已開工60公裡,力爭年內完成120公裡(佔計劃總量的70%)建設任務。

2016年7月初,為做好太湖超標準洪水和超強颱風「尼伯特」的防禦工作,上海全市上下迅速行動,全力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排水部門對近400座排水泵站等設施設備進行了檢查,並做好預抽空和預降水位工作,全市82臺大功率移動泵車、100多支搶險隊伍全部集結待命,駐守在各易積水點;水利、堤防部門及時完善水閘運行調度方案,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大排水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好預降水位工作,確保了太湖來水的順利下洩。相關區緊急加固薄弱堤防18公裡,並在全力做好太浦河、黃浦江洩洪主幹道洩洪工作同時,又新闢了薀藻浜、澱浦河、杭州灣等通道幫助排水。

7月8日至7月18日,太湖水位退至保證水位以下,上海全市12座主要水閘引水洩洪平均每天超過1000萬立方米;太湖通過太浦閘向黃浦江洩洪7.34億立方米,相當於降低太湖水位0.30米左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暴雨天氣頻繁致黃河漫灘 山東各地防汛形勢嚴峻
    本報上海10月13日訊 記者勵漪今天電話採訪了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一位負責人以「形勢嚴峻」來形容目前山東汛情和災情。10月9日晚到12日18時,全省除膠東半島部分地區外普降大到暴雨,使山東災情更加嚴重。
  • 受颱風「安比」影響,上海18處道路積水576棵樹倒伏
    今年第10號颱風「安比」於7月18日20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天12時30分在崇明東部地區登陸,登陸時為強熱帶風暴級,近中心最大風力為10級,登陸後強度正在逐漸減弱。市氣象局於7月21日9時30分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市防汛指揮部於9時45分啟動全市防汛防臺Ⅲ級應急響應行動;17時30分市氣象局更新颱風黃色預警為颱風橙色預警;市防汛指揮部於17時35分將全市防汛防臺應急響應行動提升為二級。
  • 7月有颱風嗎?長江流域暴雨要下到何時?華南什麼時候能降降溫?
    明天開始我們將進入三伏天一年當中最熱時段即將開啟01 長江流域的暴雨要下到何時?對長江沿線地區朋友而言,今年的三伏開場主角,依然是遲遲不願離去的梅雨。6月以來(截至7月14日),全國平均降雨量為172.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6多,其中長江流域降雨量410.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預計,未來十天,南方地區主要有兩次降雨過程:15日至16日、17日至21日。
  • 汛情形勢觀察:新一輪降雨進入最強 南方三大湖防汛考驗
    防汛抗洪形勢嚴峻,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南方多地防汛形勢嚴峻 鄱陽湖可能發生流域性大洪水7月10日下午,在江西省鄱陽縣圩堤漫潰現場,目之所及汪洋一片,不少房屋已淹沒至一層。   記者從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目前江西境內2545公裡的沿江濱湖圩堤線有2242公裡超警戒,長江和鄱陽湖水位仍在上漲,鄱陽湖可能發生流域性大洪水,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 降水總量多、颱風強度強,上海預計6月中旬前期入梅
    2020年5月6日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會上,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表示,2019年,上海汛期雨量異常偏多,接近全年常年總雨量,同時梅雨期較長、雨量大,創本世紀之最,影響颱風強度偏強。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上海市成功防禦了「利奇馬」、「米娜」等颱風和多場暴雨,實現了「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防汛工作目標。董熔透露,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其中長江中下遊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同時,太湖流域片降水呈「大部略多,沿海偏多」的空間分布。
  • 梅雨量、高溫日、颱風略多!2020年汛期上海氣候「四多兩強」
    資料圖東方網記者劉輝、曹磊6月17日報導:今年汛期相比往年,有何變化?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今天作客2020民生訪談時介紹,「總體嚴峻、不容樂觀。可歸納為『四多兩強』。」上海一般6月份進入汛期,今年上海「入梅」較往年提前了9天。最近,暴雨、雷電等頻頻來襲。
  • 8月扎堆來!或有3個颱風本月登陸
    經歷了罕見的7月「空臺」之後,剛進入8月,就有兩個颱風接連生成。連日來,東南沿海一些省份調高應急響應級別,部署防風防汛。氣象專家預計,雖然今年8月生成的颱風較常年偏少,但登陸中國的颱風偏多,要引起重視。颱風「森拉克」擦過海南三亞,瓊島出現強降雨天氣。圖為暴雨導致海口部分路段出現積水,外賣小哥冒險通過積水路段。
  • 防汛形勢嚴峻?
    或許是受到了太平洋上持續發展的厄爾尼諾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南方的雨就特別多,5月下旬這兩天也是如此。隨著西南季風大舉湧入南方,強勁的暴雨帶在我國南方的長江流域等地形成,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看,過去5天我國長江中下遊和華南地區成為我國中東部的暴雨中心,這兩個地區很多地方的5日累計雨量都達到了100毫米以上,比如說最近廣東陽江連續多日出現超100毫米的大暴雨,幾天的累計雨量已經相當於北京一年的總雨量,打破當地記錄。
  • 防汛防颱風 航空一線員工雨中迎送飛機進出港
    青島新聞網8月26日訊(記者 丁淑華 通訊員 孫超)剛剛晉級為強颱風級的「巴威」從海上一路向西北,於26日上午進入黃海南部,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青島拉響了黃色颱風預警和紅色暴雨預警信號。面對來勢洶洶的「巴威」颱風,東航技術山東分公司高度重視防汛防颱風工作,第一時間部署安排,迅速成立防汛防臺領導小組,層層壓實責任,根據臺、汛期的具體情況,堅決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全力做好抗臺抗暴雨工作。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東航技術山東分公司的一線員工們毫不畏懼,挺進機位保障航班。他們頂著暴雨的侵襲,穿梭在一架又一架飛機之間,每一架飛機的進出港,接過來的是責任,送出去的是牽掛。
  • 今年影響福州颱風最多或達8個
    昨天,記者從福州市2020年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州的颱風個數為6~8個,數量較常年略多,其中1~2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我市,影響程度重於2019年。今夏高溫天數略偏多市防汛部門通報,今年受颱風影響,福州梅溪可能發生10年一遇的一般洪水;大樟溪、敖江可能發生5年一遇的一般洪水。今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市氣象部門在會上通報,今年夏季(7月~9月),預測福州平均氣溫為25℃~28℃,大於等於35℃的高溫天數略偏多,極端最高氣溫略高。
  • 福州市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2020年8月修訂)
    >2020年8月 目負責組織做好中高考等重大活動的防汛防颱風安全工作,對在校學生進行防汛防颱風知識宣傳。負責監督、指導所屬各單位做好防汛防颱風宣傳工作,特別是當接到市氣象、防汛部門提供的災害性暴雨、洪水、颱風信息和防汛防颱風通知時,應指導廣播、電視臺及時滾動向公眾播發;及時準確宣傳報導汛情、災情和相關地區防汛防颱風動態。
  • 長江中下遊暴雨致112人死亡失蹤 颱風尼伯特向中國靠近
    原標題:長江中下遊持續暴雨,多地防汛應急響應升至Ⅱ級  各地各部門全力防汛抗災(汛情追蹤)  本報北京7月4日電 (記者潘躍)6月30日以來,鄂蘇皖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4日9時統計,強降雨導致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11省(市)遭受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
  • 今年夏季三四個颱風將影響廈門
    海西晨報訊 (記者 白斌斌) 近日,市防汛辦召集市水利局、市氣象局、廈門水文局、廈門海洋環境預報臺、水務集團原水公司、汀溪水庫等單位領導和專家,召開防汛抗旱形勢會商會議。昨日,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廈門市降水異常偏少,平均氣溫異常偏高,水庫蓄水量也出現了顯著偏少的情況。2020年上半年,廈門市降水異常偏少,僅出現兩場降雨過程,啟動兩次防禦暴雨洪水應急響應,汛情平穩,未出現險情、災情。
  • 今年會有幾個颱風影響上海?何時入梅?權威預測公布→
    立夏之後上海火速切換「雨雨雨」模式黃梅天要來了?今年颱風有幾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昨天從「2020年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全體會議」獲悉,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數量正常偏多,強度偏強。需關注突發性局地暴雨以及持續性強降水、雷雨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影響。上海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極端強降雨,最大日降水量預計可達150毫米以上,容易導致城市內澇及洪澇災害,尤其是在松江、青浦等地勢低洼地區。
  • 2018颱風雲雀上海最新消息:上海天氣預報一周
    2018颱風雲雀上海最新消息:上海天氣預報一周》》颱風雲雀最新消息走向 2018年12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中新網8月3日電 據上海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消息,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熱帶風暴級)於今天(3日)10時30分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登陸後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
  • 浦東解除颱風和暴雨預警→
    浦東氣象臺發布颱風「雲雀」登陸消息: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熱帶風暴級)於今天(3日)10時30分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 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登陸後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 關於做好2019年教育系統防汛防臺準備工作的通知 - 上海浦東
    根據《上海市浦東新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做好2019年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浦汛辦〔2019〕1號)要求,為全面做好今年我局防汛防臺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委、區政府防汛防臺工作要求和指示,確保區教育系統各單位平安度汛,各學校、各單位要抓緊落實好防汛防臺的各項準備工作並落實好汛前安全大檢查。
  •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已登陸廣東!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已登陸廣東!2號颱風鸚鵡已於6月14日8點50分以熱帶風暴級(9級,23米/秒)在陽江海陵島登陸。廣東將防風應急響應升至Ⅲ級鑑於2號颱風「鸚鵡」將以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正面襲擊我省,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省防總有關規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決定於6月14日0時30分將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防風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預案規定,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判災害風險,提前落實颱風防禦措施
  • 7月暴雨高溫天氣跟今年沒來颱風有關嗎?專家來解答
    ,北京、天津也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更異常的是,以往7月經常登陸我國的颱風,今年罕見缺席。   到7月28日,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將明顯減弱。同時北方的天氣形勢也將出現轉折,隨著「七下八上」主汛期的到來,雨水將明顯增多。華北、東北等地還是以小到中雨或雷陣雨天氣為主,河北中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陳濤介紹,前期在副高掌控下「炎值」居高不下的江南、華南等地,未來幾天高溫仍將持續,四川盆地也將高溫。
  • 「雲雀」登陸上海 申城半月內遭颱風「兩連擊」
    上海消防官兵正在進行排積水作業。 供圖 申海 攝中新網上海8月3日電 (記者 李姝徵)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在杭州灣內徘徊多時後,於3日10時30分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雲雀」也成為半月內「飛」抵滬上的第二個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