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日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會上,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表示,2019年,上海汛期雨量異常偏多,接近全年常年總雨量,同時梅雨期較長、雨量大,創本世紀之最,影響颱風強度偏強。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上海市成功防禦了「利奇馬」、「米娜」等颱風和多場暴雨,實現了「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防汛工作目標。
董熔透露,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其中長江中下遊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同時,太湖流域片降水呈「大部略多,沿海偏多」的空間分布。
今年,上海在4月下旬末進入前汛期,較常年偏晚,前汛期雨量偏多1-2成。6月中旬前期入梅,7月上旬後期出梅,梅雨量偏多2成。
董熔說,「總之,今年汛期上海可能將呈現『降水總量略多,影響颱風強度偏強,對流性天氣強度偏強,高溫日數略多』的特點。」
對此,上海市氣象局將圍繞強對流、暴雨、颱風、冰雹等突發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滾動做好長期、延伸期、中期、短期、短臨預報,由遠及近做好滾動遞進式預報。針對災害性天氣過程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做好全流程跟進式氣象服務。
同時,上海市氣象局將繼續優化「工作提醒—災害性天氣預通報—天氣預警—災害性天氣預警精細化跟蹤服務—災害天氣過程性通報」五個環節的全鏈條式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機制。
上海市氣象局還將與市水務局共同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合作建立「防汛防臺指揮系統+氣象插件」系統級對接工作機制。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徐建表示,經過基本判斷,2020年,上海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工程建設也對防汛造成巨大壓力,防汛依然存在部分新建排水系統還未完全發揮作用等薄弱環節。
徐建透露,上海市水務局按照「一網統管」建設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防汛防臺指揮系統升級改造,確保汛前上線投入運行,加快實現信息互通「全、新、準」、災情處置「快、聯、閉」的建設目標。氣象、水文、海洋部門要強化預測預報,特別是增加短歷時、局地性突發強降雨和颱風路徑、水位、潮位的預報頻率頻次。
同時,水務、應急部門將加強軍地聯動,主動對接駐滬部隊、消防等應急搶險力量,完善應急搶險預案和機制。
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受到突如其來的持續疫情影響和衝擊,許多汛前計劃完成的工程項目呈現不同程度的滯後,導致跨汛期施工項目明顯增多,給行業領域內防汛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為此,上海市住建委將充分借鑑去年「利奇馬」颱風應對經驗教訓,聚焦易積水小區、建築物高空墜物等安全防控重點,針對易積水小區等災情數據標準不統一、報送路徑多渠道等較為突出問題,開發了汛臺防禦和災害情況信息報送系統,將災情信息統一歸總由物業APP 統一上報,提高時效性、準確性、規範性。
同時,住建部門還將聚焦行業領域各類風險源、風險點,特別是建築工地度汛安全隱患、危棚簡屋坍塌傷人、地下空間雨水倒灌隱患、高空墜物傷人毀物等隱患。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綠化市容局已經完成2020年版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組織了市容環衛、綠化林業應急搶險隊伍。颱風來襲時,可動員2.7萬餘名環衛一線職工、48支綠化應急隊伍、50支林業巡查隊伍全面投入應急搶險。
同時,綠化市容局還將加強對戶外廣告、店招店牌、景觀照明等設施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重點聚焦設置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期限長、設施體量大的各類戶外廣告、招牌設施以及無主店招店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