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汛期要來了!預計6月中旬入梅,影響颱風2至3個、強度偏強

2021-01-08 瀟湘晨報

今天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

上海擁有24米以上高樓1.5萬多座、戶外招牌設施35萬多塊。汛期將至,老百姓的「頭頂安全」再度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數量正常偏多,強度偏強。除了線下排查整改之外,上海重點引入智能技術,通過線上「一網統管」防範高空墜物,房屋建築高空墜物管控場景將在6月底前開發完成。

今年颱風北上概率增大

今年汛期為6月份至9月份。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表示,預計汛期的降水總量略多,影響颱風強度偏強,對流性天氣強度偏強,高溫日數略多。

在降水方面,汛期總降水量600毫米至850毫米,較常年略多。上海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極端強降雨,最大日降水量預計可達150毫米以上,容易導致城市內澇及洪澇災害,尤其是在松江、青浦等地勢低洼地區。

今年汛期預測情況 羅水元 攝(下同)

在梅雨方面,預計入梅時間6月中旬,出梅在7月上旬後期至中旬,梅雨期略長,梅雨量預計190毫米至310毫米,比去年偏少。

在高溫方面,上海汛期平均氣溫27℃左右,略高於常年。預計盛夏副熱帶高壓偏強,極易出現持續性高溫。35℃以上的高溫日數11天至21天,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3天至7天,均較常年偏多。極端高溫39℃左右,高於去年。

在颱風方面,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為2個至3個,影響颱風強度偏強。北上路徑的概率增大,這意味著上海受到風雨影響的可能性會變高,特別是上海市區及沿江沿海郊區。

「線上+線下」防範高空墜物

「一網管全城」的智能技術,將在今年汛期高空墜物防範中,發揮更大作用。

上海正開發「一網統管」的住建系統防汛防臺場景。把房建工地、住宅小區等領域的重大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分級、分類、匯聚、綜合研判,實現智能預警。開發房屋建築高空墜物管控場景,對高空墜物進行分級、分層處置。兩大場景都會在6月底完成。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徐建介紹,防汛防臺指揮系統也在升級改造,預計在汛前投運。系統還會加入「氣象插件」,為防汛防臺系統實時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

針對高空墜物,線下排查整改也在加強。上海住建系統聚焦重要商業街區、人員密集場所和高層建築,進行高空墜物整治,對已排查的高墜隱患實行掛圖銷項。上海綠化市容系統加強排查戶外廣告、店招店牌、景觀照明等設施,重點聚焦設置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期限長、設施體量大的各類戶外廣告、招牌設施以及無主店招店牌設施。對隱患情況複雜的,先行採取警戒措施,做好跟蹤督查。重點做好風口和新種植行道樹的疏枝、綁紮和加固,減少林木倒伏。

除高空區域之外,上海也加強了對進口博覽會主會場及其周邊地區、迪士尼及濱海旅遊度假區、五角場等下沉式廣場、機場及火車站區域、城市動拆遷地塊、去年積水嚴重區域的隱患排查。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降水總量多、颱風強度強,上海預計6月中旬前期入梅
    2020年5月6日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會上,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表示,2019年,上海汛期雨量異常偏多,接近全年常年總雨量,同時梅雨期較長、雨量大,創本世紀之最,影響颱風強度偏強。今年,上海在4月下旬末進入前汛期,較常年偏晚,前汛期雨量偏多1-2成。6月中旬前期入梅,7月上旬後期出梅,梅雨量偏多2成。董熔說,「總之,今年汛期上海可能將呈現『降水總量略多,影響颱風強度偏強,對流性天氣強度偏強,高溫日數略多』的特點。」
  • 今年會有幾個颱風影響上海?何時入梅?權威預測公布→
    立夏之後上海火速切換「雨雨雨」模式黃梅天要來了?今年颱風有幾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昨天從「2020年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全體會議」獲悉,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數量正常偏多,強度偏強。降雨情況預計汛期總降水量600~850毫米,較常年(684.5毫米)略多,比去年(1172.5毫米)偏少。需關注突發性局地暴雨以及持續性強降水、雷雨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影響。
  • 今年9月預計將有2至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省
    央廣網福州9月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記者從福建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8月福建全省依然延續了溫高雨少的特點。進入9月份,預計將有2至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省,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6月中旬以來,由於持續高溫少雨,福建出現一次氣象乾旱過程,但受8月26~27日暴雨過程影響,氣象乾旱得到明顯緩解。據介紹,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轉為中性偏冷狀態,預計秋季進入拉尼娜狀態,冬季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預計2020年9月歐亞中高緯環流月內轉折明顯,上旬以經向環流為主,之後轉為緯向環流,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偏西、偏北。
  • 2018廣州颱風幾月份會出現?今年預計有3-5個颱風影響廣州
    3月20日,廣州召開2018年三防暨北江大堤防汛工作會議。會議認為,2018年廣州汛期總雨量較常年偏少(其中:4~5月偏少1~3成,6月及後汛期偏多1~2成);「龍舟水」偏多,可能出現較嚴重暴雨洪澇災害;2018年影響廣州市的颱風偏多,為3~5個,首個颱風出現在6月中下旬,最後一個颱風出現在10月上旬。
  • 今年預計7至9個颱風登陸或影響福建
    中新網福州3月25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即將進入汛期,災害性天氣將更加頻發。福建省防汛辦25日通報,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省的颱風有7至9個,較常年平均(6.9個)偏多,月份分布為7月2個、8月2至3個、9月2個、10月及以後1至2個。
  • 梅雨量、高溫日、颱風略多!2020年汛期上海氣候「四多兩強」
    資料圖東方網記者劉輝、曹磊6月17日報導:今年汛期相比往年,有何變化?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今天作客2020民生訪談時介紹,「總體嚴峻、不容樂觀。可歸納為『四多兩強』。」上海一般6月份進入汛期,今年上海「入梅」較往年提前了9天。最近,暴雨、雷電等頻頻來襲。
  • 2020年7月為何現史上首次零颱風?
    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但今年颱風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且「出勤率」很低。颱風究竟怎麼了?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對於盛產颱風的7月來說,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無颱風生成的情況屬非常罕見。
  • 廣東颱風都在幾月?2018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據預測,今年颱風將呈現「初臺早、終臺晚、個數多、影響重」的特點,今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15日至16日,廣東省防總和廣東省水利廳組織了「『未雨綢繆看防汛』記者採訪行」活動,來自中央和省市的媒體實地走訪了省防總、江門和珠海防汛工作情況。
  • 廈門4月15日起進入汛期 今年預計影響廈門的颱風有3至4個
    人民網廈門4月15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消息,廈門市於4月15日正式進入汛期,這也意味著該市的防汛工作從「備戰」轉入「戰時」狀態,各級防汛部門將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關注天氣態勢,第一時間處理險情災情。
  • 今年7月歷史上首次無颱風,重要原因是……
    今年7月註定會成為氣象史上不平凡的一個月,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零颱風。目前,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只有兩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我國,與歷史同期相比明顯偏少。其中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在廣東登陸,強度為9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從常年來看,7月是颱風「高影響時段」,2019年7月底前,就有7個颱風生成。
  • 9月或有2—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
    9月預計影響或登陸福建的颱風有2—3個,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據福建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介紹,9—10月,颱風生成和影響的數量有所減少,但秋颱風一旦生成,往往容易發展成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總體上強度要明顯強於盛夏。
  • 今年影響我國的颱風為何個數偏少、強度偏弱?專家釋疑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時間進入7月中旬,按照往年規律,我國將在此時進入颱風「高發季」。然而,根據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並無颱風生成。2號颱風「鸚鵡」6月14日在廣東陽江登陸,登陸強度為9級(23米/秒,熱帶風暴級),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颱風,生命期較短、強度較弱。
  • 舟山今年或將有2個颱風產生嚴重影響,512還有這件事不能忘!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強度為強颱風。今年的汛期早就已經到來,長達6個月的汛期從4月15日-10月15日什麼是汛期?主汛期間,根據季節不同,會形成春汛、梅汛和臺汛。春汛和梅汛期,冷暖空氣頻繁在浙江上空交匯滯留,容易形成持續陰雨天氣;臺汛期,颱風的光臨常帶來豐沛的降水。颱風、暴雨、雷電、冰雹等災害性天氣會在汛期出現。
  • 強化防汛備汛工作 預計今年有6至8個颱風登陸或影響福州
    原標題:強化防汛備汛工作預計今年有6至8個颱風登陸或影響福州人民網福州6月23日電(餘杉芳)23日上午,記者從福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州的颱風個數為6至8個,數量較常年略多,其中1至2個颱風或產生嚴重影響,
  • 較常年偏多!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的颱風預計有7-9個
    25日,記者從全省脫貧攻堅暨防汛抗旱專題培訓視頻會議上獲悉,我省今年總體上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前汛期偏澇,颱風偏多且有秋颱風影響,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據介紹,今冬我省氣溫偏高,暖冬特徵異常明顯。今年以來(1月1日至3月23日),全省平均氣溫13.8℃,偏高2.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全省日極端最高氣溫32.8℃(3月22日出現在永泰),為歷史同期最高。降雨偏多,空間分布不均異常明顯。今年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276.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8%,總體呈「北多南少」分布,以光澤縣494.7毫米為最多(偏多38%),以惠安縣96.6毫米為最少(偏少46%)。
  • 今年寧波5月到9月預計有3到5個颱風 程度或比去年重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5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依瓊 通訊員 虞南)又到了一年中的5月份,從這個月開始到9月是傳統的汛期。5月7日,寧波市氣象部門發布了今年汛期氣候趨勢預測。寧波一年四季均有氣象災害發生,其中汛期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有颱風、乾旱、強對流和強風等。  記者了解到,寧波市汛期(5至9月)降水量常年為827.0毫米,約佔年降水量(1431.2毫米)的6成。汛期降水量最多的2015年達1415.8毫米,是汛期降水量常年值的1.7倍,幾乎與年降水量常年值持平;最少的1967年僅398.9毫米,不足汛期降水量常年值的5成。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王志華在會上介紹6月至8月主汛期降雨情況、8月全國天氣氣候情況以及9月天氣氣候趨勢預測等。王志華指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
  • 2020廣東颱風預測有幾個 今年有多少個颱風影響廣州
    4月3日,記者從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開汛較早,汛期雨量總體較歷史同期略偏多,影響廣州的颱風也較歷史同期偏多。首個颱風大致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有關部門應針對汛期特點,提前布防做好應對措施。
  • 為什麼2020年梅雨汛期南方降雨這麼強?專家分析
    每年6月,隨著梅雨季的開始,我國南方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夏汛情尤為特別,不僅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發,南方地區還出現多輪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累積雨量大、極端性強、災害影響重。截至目前,由南方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今年梅汛期南方降雨究竟有多強?雨水為啥這麼多?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