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會有幾個颱風影響上海?何時入梅?權威預測公布→

2020-12-06 解放日報

立夏之後

上海火速切換「雨雨雨」模式

黃梅天要來了?

今年颱風有幾個?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昨天從「2020年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全體會議」獲悉,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數量正常偏多,強度偏強。

降雨情況

預計汛期總降水量600~850毫米,較常年(684.5毫米)略多,比去年(1172.5毫米)偏少。需關注突發性局地暴雨以及持續性強降水、雷雨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影響。

上海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極端強降雨,最大日降水量預計可達150毫米以上,容易導致城市內澇及洪澇災害,尤其是在松江、青浦等地勢低洼地區。

梅雨情況

入梅在6月中旬(常年6月17日),出梅在7月上旬後期至中旬(常年7月10日),梅雨期略長。梅雨量190~310毫米(常年243.1毫米),比去年(513.2毫米)偏少。

颱風情況

影響本市的颱風2~3個(常年2個,去年3個),影響颱風強度偏強,且北上路徑的概率增大,關注近海北上及西行颱風對上海的風雨影響。這意味著上海受到風雨影響的可能性會變高,特別是上海市區及沿江沿海郊區。

高溫情況

汛期平均氣溫27℃左右,略高於常年(26.5℃),高溫日數11~21天,較常年(15天)和去年(11天)略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3~7天,略多於常年(4天)和去年(4天)。極端高溫39℃左右,高於去年(37.9℃)。

颱風天要來了

老百姓的「頭頂安全」

再度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上海擁有24米以上高樓1.5萬多座、戶外招牌設施35萬多塊。除了線下排查整改之外,上海重點引入智能技術,通過線上「一網統管」防範高空墜物,房屋建築高空墜物管控場景將在6月底前開發完成。

「一網管全城」的智能技術,將在今年汛期高空墜物防範中,發揮更大作用。

上海正開發「一網統管」的住建系統防汛防臺場景。把房建工地、住宅小區等領域的重大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分級、分類、匯聚、綜合研判,實現智能預警。開發房屋建築高空墜物管控場景,對高空墜物進行分級、分層處置。兩大場景都會在6月底完成。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徐建介紹,防汛防臺指揮系統也在升級改造,預計在汛前投運。系統還會加入「氣象插件」,為防汛防臺系統實時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

針對高空墜物,線下排查整改也在加強。上海住建系統聚焦重要商業街區、人員密集場所和高層建築,進行高空墜物整治,對已排查的高墜隱患實行掛圖銷項。上海綠化市容系統加強排查戶外廣告、店招店牌、景觀照明等設施,重點聚焦設置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期限長、設施體量大的各類戶外廣告、招牌設施以及無主店招店牌設施。

對隱患情況複雜的,先行採取警戒措施,做好跟蹤督查。重點做好風口和新種植行道樹的疏枝、綁紮和加固,減少林木倒伏。

除高空區域之外,上海也加強了對進口博覽會主會場及其周邊地區、迪士尼及濱海旅遊度假區、五角場等下沉式廣場、機場及火車站區域、城市動拆遷地塊、去年積水嚴重區域的隱患排查。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上海發布

作者:戚穎璞

微信編輯:車車

相關焦點

  • 上海汛期要來了!預計6月中旬入梅,影響颱風2至3個、強度偏強
    上海擁有24米以上高樓1.5萬多座、戶外招牌設施35萬多塊。汛期將至,老百姓的「頭頂安全」再度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今年影響上海的颱風數量正常偏多,強度偏強。除了線下排查整改之外,上海重點引入智能技術,通過線上「一網統管」防範高空墜物,房屋建築高空墜物管控場景將在6月底前開發完成。今年颱風北上概率增大今年汛期為6月份至9月份。
  • 降水總量多、颱風強度強,上海預計6月中旬前期入梅
    2020年5月6日下午,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會上,上海市氣象局局長董熔表示,2019年,上海汛期雨量異常偏多,接近全年常年總雨量,同時梅雨期較長、雨量大,創本世紀之最,影響颱風強度偏強。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上海市成功防禦了「利奇馬」、「米娜」等颱風和多場暴雨,實現了「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防汛工作目標。董熔透露,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其中長江中下遊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同時,太湖流域片降水呈「大部略多,沿海偏多」的空間分布。
  • 2020廣東颱風預測有幾個 今年有多少個颱風影響廣州
    4月3日,記者從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開汛較早,汛期雨量總體較歷史同期略偏多,影響廣州的颱風也較歷史同期偏多。首個颱風大致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有關部門應針對汛期特點,提前布防做好應對措施。
  • 何時入梅?
    泗洪熱至37.4℃,創今年入夏以來氣溫新高!由於相對溼度仍然維持在50%以上,體感溫度會更加悶熱。今天常州最高溫達到33°C!體感溫度會更悶熱……熱҈熱҈熱҈熱到流淚熱到融化●常州何時入梅?點擊播放 GIF 1.8M雨水不斷、天又悶是不是要入梅了
  • 上海2020年夏天的天氣如何?有颱風影響嗎?
    202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可以說非常穩定,對於颱風的發展基本都是保持穩定的模式,而這兩天大家又在討論關於上海的颱風了,那上海2020年夏天的天氣如何?有颱風影響嗎?
  • 杭州天氣:未來三天衝向30℃ 今年高溫日有35-40天
    在杭城的春天裡,只要有陽光,就連上班都可以變得歡呼雀躍起來。在陽光的助力下,昨天杭州最高氣溫普遍在22-24℃,其中杭州市區22.7℃。比起前兩天來說明顯暖和了不少。雖說陽光給力,不過今早的氣溫依舊涼意十足,早上別忘了多加一件外套哦。
  • 42天,上海今日出梅!2020年各地入梅出梅時間表
    42天,上海今日出梅!2020年各地入梅出梅時間表 2020-07-21 15:22:35 來源:新民晚報  |  作者:馬丹 | 字號:A+ | A- 【上海今日出梅】申城今天終於出梅了!
  • 又是一個17級超強颱風!權威預測:玉兔颱風會很強
    10月22日凌晨,隨著位於美國關島東南方的颱風胚胎發展迅速,形態日益轉好,日本氣象廳在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後,在22日升格其為今年第26號颱風,命名為玉兔。今天上午,從可見光雲圖特寫上看,其中心已有對流爆發,是颱風玉兔正在增強的徵兆。
  • 2018廈門汛期時間 今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4-5個
    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雨量為278.2毫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降雨的時間分布非常不均――1月本該是全年降雨最少的月份,卻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春雨季(3月-4月)則名不副實,降水持續偏少,3月降水量只有53.1毫米,不足常年3月雨量的一半(常年3月的總降水量均值為113毫米)。  汛期到來意味著降雨將明顯增多。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白巖松連線專家解讀
    全球變暖對我國影響明顯。過去60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每10年增加0.5天。今年或現1949年來首次7月「空臺」7月份都快結束了,颱風還沒來,颱風去哪兒了?賈小龍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區會生成26至27個颱風,其中6至7個會登陸我國。今年到目前為止生成的颱風只有2個,7月還沒有颱風生成。
  • 2019年還有幾個颱風影響廈門?發生時間預測
    今年影響我市的颱風還有幾個?如何做好颱風防禦?我市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建設有什麼新成果?昨天上午,市氣象局總工程師羅昌榮接聽市長專線,解答大眾關心的颱風預報、防禦問題。影響廈門的颱風每年平均3.8個每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颱風大約有29個。廈門地處東亞大陸東南邊緣,面向太平洋和南海,因此常受颱風影響。根據統計,平均每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3.8個,颱風影響廈門次數最多的年份是1961年,達到9個。影響廈門的颱風主要集中在7月-9月,8月最多。
  • 福州今年有幾個颱風?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
    今天上午,福州市政府舉行防汛備汛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福州市2019年上半年氣候概況及未來天氣趨勢預測。接下來的氣溫降水情況如何?又有多少颱風將影響福州?一起來看!今年以來福州氣候概況降雨:今年以來(1月1日~6月24日)全市降水平均917毫米,偏多12.4%。各縣(市)雨量介於691毫米(福清)~1189.6毫米(永泰)之間。其中,永泰和閩侯屬偏多,其餘縣市均屬正常。
  • 11號颱風「紅霞」要來了?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
    權威預測9月下旬或將有3個颱風生成來襲最近兩天,關於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即將生成來襲的消息,又開始盛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以及日本東南部的太平洋海面上,再次出現了兩個颱風擾動雲團,並且被日本的氣象機構編號,但是從今天最新的衛星實況來看,這兩個所謂的颱風擾動,並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旋轉雲系,核心對流相對散亂,基本上可以看成兩片凌亂的散雲,雖然按照颱風命名表,今年第11
  • 梅雨 高溫 颱風 夏季「三劍客」今年有啥不尋常
    出梅前夕,今年第5號颱風「丹娜絲」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據中國氣象局17日7時30分發布的預測信息,它可能將在登陸臺灣後,於福建或浙江「二次登陸」。每年7月至9月,是颱風影響浙江最集中的時段,歷年來80%以上的颱風都在這段時間影響我省。據省氣象局副局長王東法透露,對於浙江來說,颱風災害是最主要的氣象災害,暴雨災害只排第二。
  • 周到晨報丨「美莎克」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上海下周二三受影響...
    「美莎克」昨夜「走起」,或成今年首個超強颱風!上海下周二、三受影響,風比雨大「美莎克」今天強度將明顯加強,預計將於31日夜間至9月1日上午移入東海東南部海面,強度繼續增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50-55米/秒,15-16級)。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
  • 颱風排隊來!15號颱風法茜生成,權威預測:將直搗日本東京
    儘管14號颱風劍魚已經停編,但對於西太平洋來說,似乎颱風活躍季還遠未到停止的時候。9月5日中午前後,從衛星雲圖上看,從我國南海一直到菲律賓以東乃至西太平洋換日線附近,有著大堆的熱帶雲團正在活動,似乎還有颱風要扎堆生成。
  • 為何今年上海多暴雨?專家:弱厄爾尼諾現象所致
    6月2號以來,中央氣象臺已連續28天發布暴雨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而今年上海的梅雨季節也是屢遭暴雨光顧,為何今年的雨水特別充沛?上海何時出梅呢?來看專家解讀。自上海6月9日入梅以來,雨天頻繁上陣,氣象專家表示,這是由於弱厄爾尼諾現象所致。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鄔銳介紹:「我們去年十一月到現在已經連續幾個月到達了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但是還是一個弱厄爾尼諾事件,這代表著降水偏多。
  • 上海發布今年首個颱風藍色預警:今夜起有風雨影響
    8月3日,上海氣象部門預計,受「黑格比」環流影響,上海自8月3日傍晚起風力增大,4日為陰到多雲有陣雨或雷雨天氣,暑熱略有緩解,氣溫在28-32℃。上海中心氣象臺已於18時30分發布2020年首個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上海市防汛指揮部決定同步啟動全市防汛防臺IV級響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