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真的發明了電燈?——8個有關發明的真實故事

2021-01-15 布爾費墨

這些家喻戶曉的名字還有故事,你一定不會陌生: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貝爾發明了電話,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

不過你可能不信,事實上這些並不是他們發明的。他們可不是雅典娜下凡,那些創想也非靈光一現,總之肯定不是他們的一人之力。 其實,沒有一項發明創造是由某人單獨完成——發明家和他們的「發明時刻」的神話。

「任何發明創造,即使是那些改變時代的、不同凡響的發明,都是由瞬間的靈感以及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相結合而完成的。」 馬克.A.萊姆利(Mark A. Lemley)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唯一的發明者之謎》中這樣說過。萊姆利的這篇文章中主要討論了發明專利的歷史及存在的問題。 不過,其中他也記述了19世紀和20世紀最著名的發明家的故事——只不過重點很獨特,主要闡述了這些發明家的發明並不是一人之力完成,有些發明甚至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張冠李戴了而已。 萊姆利對過去200年間的「協作創新」做了非常精彩的描寫,下面幾段故事就是對其描寫的提煉。


電燈

正如你所聽說的那樣,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了電燈。 不過也正如你後來所了解的一樣,愛迪生不可能發明了電燈。 電燈早已經存在,白熾燈也早已經存在,而且都在他「發明」之前就已經誕生。而且當其他發明家聽聞愛迪生對電燈做了「修改」,他們都向法院控告他侵犯了專利權。

那麼愛迪生到底有什麼貢獻呢? 他發現,一種特殊的竹子中的竹纖維絲要比碳化的紙纖維絲電阻更大,更適合做燈絲。這樣一來,提高了電燈的生產效率。不過,幾十年之後,就有其他發明家發現了更好的燈絲材質,並且發明了我們現在使用的燈泡。


軋棉機

棉布是由棉花裡的棉纖維製成,而棉花包含了棉纖維和棉籽。 因此,要製作棉布,必須要將棉纖維與棉籽分離。 幾個世紀以來,這個過程都是手工完成。直到1793年伊萊-惠特尼( Eli Whitney )「發明」了軋棉機,才使這項工藝機械化。不過人們利用各種各樣的壓輥(譯者註:輥子,是分離棉纖維和棉籽的技術工具)方式製作棉布當時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1788年,也就是在惠特尼「發明」軋棉機的5年之前,約瑟夫-伊夫(Joseph Eve)改進了輥子軋棉技術,使其具備機械化自進功能。 惠特尼真正的創新之處是通過「用粗鋼絲齒輪替換了原有的滾軸中分離棉纖維和棉籽的齒輪」改進了當時現有的軋棉機。

如果使用粗鋼絲齒輪也算是一個重大突破,那麼他成為了軋棉機的「發明者」只不過是因為他比其他的人更快一步。 約翰-巴克利(John Barcley )將輥軸軋棉機中的齒輪改進為環形排列——與惠特尼的粗鋼絲齒輪驚人的相似(見上圖)。1795年,約翰-巴克利還為此申請了專利。

簡而言之,現代軋棉機的「發明時刻」就是這樣誕生的——多個發明者幾乎同時發明,而且因為競爭加快了技術改進的步伐。


電報

流傳的故事是這樣說的,薩繆爾-摩爾斯(Samuel Morse)與朋友一起一邊用餐一邊討論(相信你平時也會這樣做)電磁學,突然他意識到如果電線可以即刻傳輸電子信號,那麼為什麼不能傳輸情報信息呢?

跟大多數有趣的發明故事一樣,這也是騙人的。

電報不僅僅是由摩爾斯一人發明,事實上還有查爾斯-惠斯通(Charles Wheatstone)、威廉-福瑟吉爾-庫克爵士(Sir William Fothergill Cooke)、愛德華-戴維(Edward Davy)、卡爾-奧格斯格-馮-斯丹尼爾(Carl August von Steinhiel ),只是他們發明的時間如此接近,英國最高法院拒絕給所有人頒發專利權。 而且,發現使用線圈會加強電磁感應的人也並非摩爾斯,而是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Joseph Henry)。

關於摩爾斯的主要貢獻——事實上是亨利改進的電磁體的應用,提高了信號強度——萊姆利這樣寫道「我們甚至都不清楚,摩爾斯是不是真的明白改進的電磁體能提高信號強度的原理是什麼。」


電話

就如摩爾斯,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當初也發明了一項技術,並且後世以其名字命名。 不過真的名副其實嗎? 貝爾解決了將電子信號轉換成聲音的難題。 但是這很明顯是基於電報的發明,而且當時有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

1860年,菲利普-裡斯(Philip Reis )就已經設計出了傳話機(sound transmitter),而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路德維希-費迪南德-馮-赫爾姆霍茨(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 )當時也已經發明了聽筒。 貝爾的真正貢獻是「使電流的強度不斷改變以模擬聲音的變化」。萊姆利在書中這樣說。 在這場「較量」中,他的對手還有託馬斯-愛迪生。 即使是貝爾的最終產品——結合了發話機、波動電流技術和聽筒——他也是在與其他人的共同合作下發明的。

發明家伊萊莎-格雷(Elisha Gray)與貝爾在同一天提交的專利申請,僅僅晚了了幾個小時,最終法庭將此項專利判給了貝爾。 萊姆利在書中這樣總結道: 「貝爾能夠舉世聞名不僅得益於他在實驗臺前的辛勤工作,同樣也得益於他在法庭上取得的勝利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

電影放映機

我這裡講述的大部分故事內容都是人們錯把技術改進誤會成發明。 不過有關電影放映機的這個故事沒有那麼複雜。 大致說來,這個故事就是有關專利剽竊。 弗朗西斯-詹金斯(Francis Jenkins)發明了一种放映機,以24格/秒的速度連續顯示膠片影像,活動的畫面看起來就如今天我們所說的電影。

不過弗朗西斯的出資人偷了他的放映機原型,以「愛迪生維太放映機」為噱頭賣給了一家連鎖電影院。只因為「愛迪生」這個名字家喻戶曉,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戰略吧。 愛迪生當時的確在改進自己的電影放映機這是沒錯,不過他絕不是第一人,也並非發明了放映機的主要技術部分。 這個美好的發明故事不過起源於一起盜竊行為。


汽車

現代的汽車一般都以其設計者或製造商命名,比如說: 奔馳、標緻、雷諾。 不過,你是否聽說過道奇牌自行車? 或是梅賽德斯三輪車? 事實上,道奇和梅賽德斯奔馳兩家汽車製造商以前都曾經是自行車公司。

汽車工業可以說是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方式的縮影。 就說三輪車好了。 給它安裝個發動機。 就變成一輛汽車了。 (看看上圖吧,這是1885年的奔馳「自動馬車」原型。)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邁巴赫(Wilhelm Maybach)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四衝程發動機的四輪汽車。亨利-福特(Henry Ford )後來完善了汽車裝配線。 這話說來就長了,簡單說就是,汽車這項發明太複雜,全部由一個人設計、創造似乎是不可能。


飛機

奧威爾-萊特(Orville Wright) 和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兩兄弟在成為世界上駕駛重於空氣的飛行器飛行的第一人之前,也是生產自行車的。 不過,就像牛頓所說的那樣,這些發明家也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1889年,萊特兄弟向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the Smithsonian)借用了所有有關飛行器的歷史資料。包含了從達文西對撲翼機的塗鴉設計一直到19世紀德國工程師奧拓-李林塔爾(Otto Liliental)設計並製造出第一架滑翔機。萊特兄弟解決了當時一直困擾飛機設計者的難題——穩定性—— 正是因為這一點,人類的第一架飛機誕生。

電視

「發明家法恩斯沃斯」(譯者註:百老匯舞臺劇)就是講述的電視機之父——菲羅-T.-法恩斯沃斯(Philo T. Farnsworth)的故事。 不過他的這個發明既不能說是他發明的,也不能確切的歸功於任何一個人。當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還有喜歡搗鼓小發明的人基本上都在試著製作一種「能夠呈現影像的收音機」—— 將無線電報技術與電影放映機技術相結合。 一個關鍵性的發明是陰極射線管。它具有真空外殼,管頸部分收納了電子槍,電子槍可以使電子束呈像在接受或傳遞電子信號的屏幕上。

但是,發明陰極射線管的人很多,所以很難說清到底是誰發明了電視的主體部件,更難說清是誰發明了電視。 1927年,法恩斯沃斯發明了析象管(Image Dissector)——一切電視呈像的基礎。 不過,不像愛迪生那麼有營銷頭腦,法恩斯沃斯這個名字並沒有因此聲名遠播。 萊姆利說「更確切的說,法恩斯沃斯是『電視機之父』,不過絕對不是『電視發明家』。」

***
在書的最後,萊姆利列舉了四位真正的獨立發明家。 不過有趣的是,他們的發明都是純屬偶然。

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由於一次細菌培養皿受黴菌汙染,偶然發現了青黴素的殺菌作用。 當時沒有人知道培養皿中的黴菌是怎麼產生的;因此弗萊明的發現純屬偶然。 不過仍舊有證據表明還有其他人也曾經意外的發現青黴素的殺菌作用。

1968年,便利貼背後的膠黏劑生產出來,不過當時在美國3M公司被「埋沒」了6年後,因為一名員工想到可以將其用於貼在書上的便利貼使用,才投入生產運營。

查爾斯-古德伊爾(Charles Goodyear)因為一次偶然將一批橡膠放在烘房,發明了硫化橡膠;其實,之前古德伊爾認為高溫會毀壞橡膠,而沒想到會解決橡膠應用範圍小的問題。

威爾遜-格雷特巴奇(Wilson Greatbatch)因為一次組裝電路時誤拿了一個電阻器,而發明了心臟起搏器。

路易-達蓋爾(Louis Daguerre)嘗試將圖像呈現在用碘處理過的銀版上失敗後,他隨手將銀版放入一個小柜子中,而柜子裡恰巧有一瓶遺漏的水銀罐,水銀蒸氣使得銀版呈像,他因此發明了銀版攝影法。

看起來,「發明時刻」也就是伴隨那聲驚訝的「啊!」而產生的。

【本譯文僅用於學習和交流目的。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出處,並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連結】http://select.yeeyan.org/view/287754/295774

原文:Business - Derek Thompson - Forget Edison: This is How History's Greatest Inventions Really Happened - The Atlantic http://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2/06/forget-edison-this-is-how-historys-greatest-inventions-really-happened/258525/


相關焦點

  •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覆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像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讚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
    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 1847-1931)發明了電燈泡,小學課本都有他的故事,那還能是假的?近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一番講話引發了不小爭議。拜登來到最近種族抗議和騷亂的城市威斯康星州Kenosha表示,「我們的歷史課為什麼沒有教授(真實的)歷史?是一個黑人發明了電燈泡,而不是一個叫愛迪生的白人。你們誰知道嗎?」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這並不重要
    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託馬斯 · 愛迪生(Thomas Edison,1847-1931)發明了電燈泡,小學課本都有他的故事,那還能是假的?昨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一番講話引發了不小爭議。拜登來到最近種族抗議和騷亂的城市威斯康星州 Kenosha 表示,「我們的歷史課為什麼沒有教授(真實的)歷史?是一個黑人發明了電燈泡,而不是一個叫愛迪生的白人。你們誰知道嗎?」
  • 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答案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相信每一位讀者在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愛迪生發明燈泡的這篇課文,文中向我們描述了愛迪生經過不懈的努力,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爬起來,嘗試了1600多種材料最後用鎢絲作為燈絲才發明了電燈。愛迪生固然偉大,但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燈泡發展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愛迪生連前20位發明燈泡的人都算不上,說到這裡估計你的三觀已毀,但事實正式如此。1801年英國的化學家漢弗裡·戴維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模型非常簡陋,將鉑絲固定住通電,鉑絲髮出了耀眼的光芒,但是由於當時鉑的價格昂貴,而且實驗中的損耗快,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完全承擔不起。
  • 愛迪生的發明:電燈還是耐用的白熾燈泡?
    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到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 如果有人問你,是誰發明了電燈?我相信你的答案肯定是愛迪生。但這個答案對嗎?也對,也不對。為什麼這樣說呢?往下看。 以前我們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愛迪生「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做了幾千次實驗」,終於成功發明了電燈。
  • 電燈到底是誰發明的?不是愛迪生嗎?
    來源:美聯社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一提到電燈發明,我們第一個想到的科學家就是愛迪生。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1600多種材料,最後確定日本的竹絲作為「耐用燈絲」;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耗時數年孜孜不倦發明電燈……這樣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事實上電燈的發明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光明開拓者」。
  • 坦率地算了一下,愛迪生是第23個發明電燈的人
    不誇張的說,在中國的街頭隨便抓一個學生,十個裡有九個能生動地講出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來:愛迪生很早就下定決心要發明一種比煤油燈更好的照明燈。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7000多次實驗。終於如願以償找到能堅持45個小時之久的燈絲材料,也標誌著偉大的電燈被發明了出來!
  • 電燈並非是愛迪生發明的,其發明另有其人,愛迪生只是鑽了個空子
    今天討論的是電燈並非是愛因斯坦發明的,其發明另有其人,只不過是愛迪生鑽了一個空子而已。「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一句名言我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而說出這句名言的人就是愛迪生,他有著發明大王的稱號。在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上出生了。
  •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只是改良了電燈。電燈的發明史,最早要追溯到1801年。這一年,英國的一位名叫漢弗裡·戴維的化學家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當然這不是電燈泡。幾年後,他發明了電燈最早的雛形——「電燭」,利用的是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來照明。
  • 愛迪生不是電燈發明者,一名路人在他雕塑上留下了句大實話
    愛迪生的雕塑遍布各地,有意思的是在某座愛迪生雕塑下方的介紹中,不知被哪位靈魂畫師加上了一筆——不是電燈的發明者-。雖然亂塗亂畫的行為不文明,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大實話,更精確地講愛迪生做的不是發明,而是改進。
  • 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
    為什麼這麼多人說電燈是愛因斯坦發明的? 愛迪生沒有發明第一個電燈泡,而是發明了第一個能實際應用於商業的白熾燈。
  • 發明電燈的不是愛迪生?
    自從有了電燈以來人們就從黑暗的夜晚中解脫了出來而一說到電燈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想到愛迪生因為愛迪生「發明」電燈的說法好像成了常識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愛迪生之前許多發明家為電燈泡的發明做出了努力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第一個使用電燈的家庭卻另有其人
    原來,這項大生意指的是投資愛迪生的電燈產業。什麼,愛迪生?對,你沒聽錯,就是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當時,美國家庭一般使用煤氣燈或者蠟燭作為照明工具,而街道和廣場則使用弧光燈來照明。愛迪生為了能通過電流打造出適合家用照明的電燈,經過了上千次實驗,終於讓他找到了。愛迪生成功發明了電燈。但是如何把電燈推廣到各家各戶,這是個大問題,光憑愛迪生一個人恐怕沒法解決。
  • 愛迪生並沒有發明電燈,而是改良了電燈,並且購買了別人的專利
    電燈並不是在某個時間點上被發明出來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明史」。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電燈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最初的幾位發明者中並沒有愛迪生。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導給了愛迪生很大的啟發。
  • 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實驗,成功發明了電燈,這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
    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實驗,成功發明了電燈,這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愛迪生開始實驗了,他想起了他的第一個「情人」——炭。愛迪生用紙制炭絲、木製炭絲以及笤帚苗炭化後製成的燈絲進行了無數次實驗,最終得出結論,電燈問題的解決,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燈絲的電阻要高,散熱要慢。可是,炭沒有成功。於是,愛迪生又轉向了鉑和類似鉑的金屬,他發現它們符合電阻高、散熱慢的要求。他最終選擇了鉑作為燈絲的材料,並於1878年的10月提出了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 真實的愛迪生--企業家、政治掮客、發明家
    不錯,愛迪生是一個自帶光環的偉人,他發明的電燈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歷程中有著久遠的影響力,以至於我們現在仍然在使用他的電燈。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愛迪生就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傳統教育都有其目的性,它鼓勵人生奮進,教導人生需要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就像我們的教科書中提到的一樣,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
  • 為什麼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卻輸掉了電燈公司?
    其實,威斯汀豪斯也受不了特斯拉這種科學狂人的自由散漫勁兒,他既不是個靠譜的供應商,也不是個好員工,可為什麼他堅定地選擇和特斯拉站在交流電這個陣營呢?特斯拉其實有一點冤枉愛迪生了。愛迪生要賣的是電燈等電器產品,但為了能讓電燈亮起來,同時賣發電機,最終變成一個電燈加一個直流發電機組成的「家用發電系統」,就像一個手機配一塊手機電池一樣。而威斯汀豪斯真正想賣的,是電力系統,燈泡只是系統下的明星產品,類似iOS系統和iPhone關係一樣,他要先把電力系統賣給城市和社區,再把燈泡賣給家庭。
  • 電燈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你知道嗎?
    電燈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你知道嗎?在很多人眼裡,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是赫赫有名的發明大王,因為就連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是有一些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愛迪生只是一個資本商人,真正的發明大王另有其人,他就是交流電之父尼古拉·特斯拉,交流電就是我們現在所有電器用電的方式,就連鎢絲電燈也是他發明的只不過後來專利被愛迪生花錢打官司搶用了,如果他沒有撕掉交流電的專利也許
  • 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不是愛迪生
    說起電燈是誰發明的,許多人首先就會想到愛迪生,其實並非愛迪生發明的,他只是為電燈的改進和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已,其實在他之前就有人發明了電燈。關於電燈發明歷程的介紹1、第一個電燈的誕生現在電燈可以說是非常普及的了,已經深入民眾的生活中,所以許多人都非常感激電燈的發明者。一說起電燈是誰發明的,許多人就會想到愛迪生,其實愛迪生並非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
  • 提到愛迪生就想到燈泡,其實留聲機才是他發明的,而燈泡不是
    很多人小時候,都在語文課本上學過有關愛迪生的故事,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對愛迪生的描寫都不太一樣。比如人教版的是愛迪生救媽媽,在《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中,說愛迪生在7歲時,就利用鏡子反光的原理來照明,使醫生在家裡為媽媽緊急做了急性闌尾炎手術。但實際上,世界上對闌尾炎手術最早的論述是18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