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的發現過程,居然與愚人節有關?

2020-11-23 騰訊網

熱大爆炸宇宙之父,伽莫夫,沒能得獎;最早預言宇宙微波背景的人,阿爾菲和赫爾曼,沒能得獎;最早發明探測宇宙微波背景儀器的人,迪克,沒能得獎。倒是最年輕的,皮布爾斯,得獎了。這應該就是命吧?

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名單。獲獎者中有一位宇宙學家,名叫詹姆斯 皮布爾斯

詹姆斯 皮布爾斯 | Wikipedia/Juan Diego Sole

在他的獲獎理由中,有這麼一段話:「他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起發展起來的理論框架,成為了我們當前理解宇宙的基礎。」 這句話說的,是他於1964年與自己老師合寫的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巧的是,沒過多久,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真的被探測到了,從而成了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最強有力的證據。

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一頭霧水了。宇宙大爆炸是什麼東西?宇宙微波背景又是什麼東西?別急,且聽我從源頭慢慢道來。

愚人節的諧音梗

關於宇宙大爆炸,我們得從一個俄裔美國人說起。他的名字是喬治·伽莫夫。

喬治·伽莫夫 | wikipedia

伽莫夫出生在俄國,30歲的時候移民美國,成了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在那裡,他決定開始宇宙學的研究。

也正是在那段時期,伽莫夫遇到了兩個非常有天賦的學生,分別是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

拉爾夫·阿爾菲(左)和羅伯特·赫爾曼(右) | arvix.org

在1948年4月1日,也就是愚人節的那天,《物理評論》雜誌刊發了一篇伽莫夫團隊寫的論文。這是一篇很有愚人節特色的論文。在作者列表中,伽莫夫強行添加了一個對這篇論文沒有任何貢獻的人,那就是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漢斯·貝特。伽莫夫之所以要添加貝特,並不是因為他名氣大。而是因為阿爾菲、貝特、伽莫夫,合起來恰好能湊成αβγ

伽莫夫也向赫爾曼提出了一個建議,讓他起一個筆名,叫德爾塔。這樣,這篇論文的作者就能湊成αβγδ。結果這個提議,遭到了赫爾曼的憤然拒絕。

如果我是赫爾曼,肯定後悔得腸子都青了。因為正是這篇發表在愚人節、頗有搞笑色彩的αβγ論文,首次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嚴格地說,此理論應該稱為「宇宙熱大爆炸」理論,因為它首次提出宇宙起源於一個極為熾熱的狀態。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還是稱它為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到底是個啥?

下面,我來給你科普一下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說的是,創生之初的宇宙,是一個體積極小、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火球。由於溫度太高,火球內的光子具有極高的能量,可以輕鬆擊碎原子核。所以那時的宇宙,是一片極端混沌的存在。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球會不斷地向外膨脹,從而讓它的密度不斷減小,溫度也不斷降低。經過130多億年的悠悠歲月,這個大火球就膨脹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概念圖 | 東方ic

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以後,伽莫夫又單獨寫了一篇關於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論文,被《自然》雜誌接受發表。但沒過多久,阿爾菲和赫爾曼就發現這篇文章出了錯,倆人隨後也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糾錯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他們偷偷地夾帶了一點私貨,挑錯之餘,順帶介紹了一下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正是在這篇夾帶私貨的挑錯論文裡,阿爾菲和赫爾曼首次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

宇宙大爆炸的遺蹟

什麼是宇宙微波背景呢?答案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遺蹟。你想啊,一個在130多億年前爆炸的火球,能有什麼東西留得下來?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這個火球發出的光。

不過嚴格地說,這並不是宇宙創生那一刻發出的光。創生之初的火球過於熾熱,原子核和電子處於游離狀態,不斷地和光子相撞。這意味著,光處於一種被囚禁的狀態,無法自由地傳播。而在宇宙誕生38萬年以後,這個火球的溫度下降到3000K(開爾文),原子核與電子結合而形成原子,光子才得以自由穿行。

這些在宇宙誕生後38萬年發出的光,經歷了130多億年的悠悠歲月,終於到達地球。此外,這些光的波長,會被宇宙的膨脹拉長,從而變成微波波段的光。這些在宇宙誕生後38萬年發出、現在已處於微波波段的光,就是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

根據阿爾菲和赫爾曼的估算,宇宙微波背景的溫度應該是5K。不過,他們認為以人類當時的技術,根本探測不到宇宙微波背景。我們後面會看到,這是一個多麼要命的錯誤。

阿爾菲和赫爾曼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以後,在學術界獲得了什麼樣的反響呢?答案是,壓根沒人理睬。在那個年代,學術界一直把宇宙學視為一種玄學。玄學的研究,有誰會在乎呢?

伽莫夫、阿爾菲和赫爾曼,就這樣成了宇宙學的先烈。後來伽莫夫還是留在學術圈,但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寫科普書上了。至於阿爾菲和赫爾曼,則先後放棄了學術界的生涯,轉行去了工業界。

在經歷了1948年的高潮後,宇宙大爆炸理論很快就陷入了沉寂。這一沉寂,就是15年。

一直過了15年,才出現另外一群對宇宙大爆炸感興趣的人。這群人有一個領袖,名叫羅伯特·迪克。

羅伯特·迪克 | wikipedia

尋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迪克是普林斯頓大學天文系的教授。為了完成探測宇宙微波背景的艱巨任務,他在學校招收了好幾名研究生,其中最有才華的,就是咱們在本文一開頭就見到的詹姆斯 皮布爾斯。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 | princeton.edu

1964年,迪克與皮布爾斯合作寫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他們幾乎是重複了阿爾菲和赫爾曼的研究工作,再次預言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區別僅僅是,迪克與皮布爾斯認為宇宙微波背景的溫度應該是3K左右。或許是因為年代久遠,他們根本沒意識到阿爾菲和赫爾曼曾經做過相同的研究,還以為自己是原創。因此,這篇論文隻字未提阿爾菲和赫爾曼的研究。

「理論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這並不能讓迪克滿意。他決定申請經費,自己來尋找聖杯般的宇宙微波背景。

1965年的一天,當迪克和他的團隊成員一起吃午餐的時候,他接到了一通電話。這通電話,讓迪克的夢想化為泡影。

打電話的是兩個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分別叫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

阿諾·彭齊亞斯(左)和羅伯特·威爾遜(右)| wikipeia/Kartik J/Victor R. Ruiz

一年以前,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貝爾實驗室的支持下,建造了一個大型的射電望遠鏡,希望測試遠距離通訊技術。這臺射電望遠鏡有一個巨大的喇叭口,裡面裝著能接收無線電和微波信號的天線。此外,這個喇叭口的方向也可以任意調整。

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從建好望遠鏡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麻煩:喇叭口裡的接收天線總會不斷發出「燒開水」般的刺耳噪音。更奇怪的是,不管他們怎樣調整天線的方向,這種噪聲都不會消失。換句話說,這種噪音來自於宇宙中的各個方向,而且完全不受晝夜和季節的影響。

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的超大射電望遠鏡 | NASA

彭齊亞斯和威爾遜懷疑望遠鏡本身出了問題。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排除故障,最後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有一對鴿子在喇叭口裡築了窩,並在天線上拉了很多鴿子屎。所以,他們就清理了這個鴿子窩,還把整個喇叭口都徹徹底底地打掃了一遍。

做完清潔工作以後,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又打開了儀器。他們異常沮喪地發現,那個折騰了他們近一年的噪聲,依然存在。

當彭齊亞斯被這個神秘噪音折磨得精疲力盡之際,他的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朋友,給他帶來了福音。這個朋友給彭齊亞斯寄去了一篇論文,那正是迪克與皮布爾斯合寫的預言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論文。

看完論文之後,彭齊亞斯終於明白自己發現了什麼。那折磨他整整一年的神秘噪音並不是命運的詛咒,而是上天的眷顧。

登上神壇的大爆炸理論

然後,他就和威爾遜一起,給迪克打了一通電話。他們告訴迪克,自己已經發現了迪克想要尋找的東西。放下電話以後,迪克無奈地向還在吃午飯的團隊成員說到:「各位,我們已經被人搶先了。」

1965年的夏天,《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發表了兩篇劃時代的論文。在第一篇論文中,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簡短地報告了他們發現的無處不在的微波噪音。而在第二篇文章中,迪克等人把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的發現,與大爆炸理論的終極預言,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聯繫在了一起。

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讓沉寂了整整15年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在一夜之間登上了神壇。也正是由於這個史詩般的發現,宇宙學才登堂入室,成為了一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科學。

根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繪製的圖像 | NASA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兩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劃時代的論文。有3個人,就對這兩篇論文極為不滿。他們是我們的老熟人:伽莫夫、阿爾菲和赫爾曼。

原因很簡單。他們15年前的工作,已經被世人遺忘了。所以這兩篇發現和解釋宇宙微波背景的論文,對他們3個人隻字不提。

阿爾菲曾經向一個記者抱怨道:「我沒有受到傷害嗎?他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他們甚至沒有邀請過我去看看那個該死的望遠鏡!」

由於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獲得了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至於對宇宙學貢獻更大的那5個理論家,全都沒能戴上諾獎的桂冠,直到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揭曉。

10月8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5人中最年輕、也是唯一在世的皮布爾斯。由於諾獎向來不給死人,這回終於不再有任何爭議了。

熱大爆炸宇宙之父,伽莫夫,沒能得獎;最早預言宇宙微波背景的人,阿爾菲和赫爾曼,沒能得獎;最早發明探測宇宙微波背景儀器的人,迪克,沒能得獎。

倒是最年輕的,皮布爾斯,得獎了。

這應該就是命吧?

作者:王爽

編輯:大琳砸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宇宙大爆炸的發現過程,居然能讓我笑出鵝叫
    在這篇論文中,他們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巧的是,沒過多久,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真的被探測到了,從而成了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最強有力的證據。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一頭霧水了。宇宙大爆炸是什麼東西?宇宙微波背景又是什麼東西?別急,且聽我從源頭慢慢道來。
  • 愚人節的一篇論文,轟動了世界,署名作者是α、β、γ
    不過在學術界還有一篇論文,在愚人節發表,署名作者是三個字母,不僅如此,其中一人並沒有參與到這項研究中。這篇論文就是1948年發表在《物理理論》上的《化學元素的起源》,這篇論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篇指出宇宙大爆炸以一定比例產生了氫、氦等元素的論文,對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成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引用次數達到了上千次,是物理界非常著名的一篇論文。
  • 愚人節表白翻車現場什麼梗?愚人節表白要怎麼說?
    愚人節表白翻車現場什麼梗?4月1日的愚人節除了可以整人以外,也是個表白的好日子,情人節不敢表的白留到愚人節,選擇今天表白,是故意逆流脫俗,還是怕被拒尷尬留個後路。還有種說法叫:如果連愚人節都沒有人和你表白,那就真的沒有人喜歡你了。愚人節表白真的能避免尷尬嗎?套路太多還是容易翻車的。
  •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愚人節英語英文怎麼寫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愚人節英語英文怎麼寫時間:2020-03-31 2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愚人節英語英文怎麼寫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愚人節(AprilFoolsDay或All Fools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曆
  • 愚人節整人的套路段子 2019愚人節怎麼整人又好玩又搞笑
    愚人節整人的套路段子 2019愚人節怎麼整人又好玩又搞笑時間:2019-03-31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愚人節整人的套路段子 2019愚人節怎麼整人又好玩又搞笑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曆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
  •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又稱什麼 愚人節幾月幾日由來英文版
    導語: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你知道愚人節的由來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愚人節的由來英文版,2017愚人節整人整蠱方法大全。
  • 愚人節整人方法:愚人節搞笑整人方法
    >愚人節整人方法:愚人節搞笑整人方法2016-03-23 10:17: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4.牙刷  將你視線範圍內的牙刷都抹上風油精  5.事先策劃的爭吵  邀請一幫朋友到家裡聚會,然後藉機假裝激烈吵架,堅決不講理,堅決吵到底,不惜把解勸的朋友也拖下水,當有人吵得比你們還投入的時候,就可以大叫"愚人節快樂"了.  6.電話點歌.
  • 2020愚人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愚人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時間:2020-03-31 22: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愚人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含義 愚人節是一個西方的傳統節日,又叫做萬愚節、幽默節等等,在節日這天我們會做各種惡作劇來整人,是對人生的一種幽默
  • 宇宙大爆炸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十幾年後天文觀測就發現,宇宙不是靜態的——1929年,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天文觀測發現兩個規律:1,遙遠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2,遠離的速度和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被稱作哈勃定律。196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兩個無線電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研究衛星通信時發現,宇宙中存在一種各向異性的微波輻射,波長為7.35釐米,天文學家們很快意識到這就是大爆炸宇宙模型預言的宇宙背景輻射。他們因為這項成就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愚人節的來歷由來30字50字 愚人節起源故事英語版簡單點
    愚人節的來歷由來30字  第一種說法: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Fool's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 愚人節有什麼好玩的套路惡作劇 愚人節整蠱大全搞笑又坑人的圖片
    在愚人節這一天我們會被各種套路整蠱,也會收到許多的玩笑說說,但是整人才是節日裡的主題,而關於愚人節有什麼好玩的套路呢?關於愚人節整人套路方法有哪些呢?又到了一年一度名正言順「做壞事」的日子了套路與反套路的交鋒將重現江湖今年的愚人節你準備好了麼?
  • 2017愚人節笑話大全英文版 2017愚人節整人方法非同一般集合
    4.1愚人節快到啦,愚人節是個充滿歡樂的日子,一個善意的謊言,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豈不快哉。本文整理了2017愚人節笑話大全(英文版),2017愚人節整人方法同學。跟小夥伴們好好耍耍吧!2017愚人節笑話大全  1、專家最近發明了一種多用途電腦盤,該盤軟的時候叫軟盤,勃起之後就成為硬碟,將其外衣脫光之後,即可成為一張光碟
  • 愚人節玩笑有底線 拿疫情開玩笑惹眾怒
    原標題:「這些笑話留到明年四月再講吧」 4月1日是西方社會的民間節日——愚人節。疫情籠罩下,今年的愚人節似乎冷清了,人們也少了「惡搞」的心情。不過,當天韓國一名藝人的「新冠肺炎玩笑」,卻引發了民眾的憤怒。
  •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發現的?
    所以後來人們就把最初那次爆炸性的宇宙開端稱為大爆炸。加莫夫還預言宇宙大爆炸後,隨之而來的反應是宇宙存在一種微波輻射。在這個過程中,輻射的波長逐漸的由短到長,強度也由強變弱,直到變成了微波輻射。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為了證實家莫夫的預言,開始在茫茫的宇宙中探尋大爆炸的遺蹟。
  • 賽爾號2 3月28日更新 愚人節大作戰
    5、愚人節大戰 愚人節到來,打扮成小丑的米咔將會上演怎樣搞笑的惡作劇呢?首次輸出限量版——小丑米咔等你來拿哦! 6、重鎧騎士菠蘿貓! 水果貓戰隊重鎧騎士——菠蘿貓登場! 7、探索!冰封魔域 探索冰封魔域,尋找魔域4將。
  • 愚人節送女朋友什麼禮物好 最新愚人節搞笑幽默送女友禮物推薦
    愚人節是一個有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的時候,人們會製造一些有趣的事情,增加這個節日的氛圍,那麼愚人節送女朋友什麼禮物好呢?送什麼禮物逗女孩開心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愚人節送女朋友什麼禮物好  會跑的瘋狂鬧鐘  早上就是起不了床怎麼辦?
  • 追溯愚人節的起源,古羅馬人和中世紀教會可能是創造者
    但所有都引出了一個問題,愚人節那天(或什麼時候)真正開始了?簡而言之,答案是沒有人確切知道。但鑑於我們涉足歷史,答案總是不會那麼簡單。自從我們探索歷史以來,如果我們回到1957年,英國廣播公司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愚人節惡作劇之一,他們播放了關於瑞士農民如何在樹上種植義大利麵的三分鐘短視頻。羅馬和「古怪」的節日。
  • 英美文化:各國愚人節風俗(中英文)
    April fool:愚人節時受愚弄的人,中文多譯作「四月傻瓜」。沒有人能夠在日曆上準確地標出第一個愚人節的位置,即「沒有人知道第一個愚人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pinpoint:精確地確定......的位置(性質、原因等),確認。有些人認為它可能是同時從幾種文化演變而來的,源自與春季第一天有關的慶祝活動。sort of:(口)近似,有那麼點兒。
  • 宇宙大爆炸真的是爆炸嗎?了解宇宙大爆炸過程中的細節
    之後,羅伯特的孩子和其它鄰裡的孩子逐漸成年,他們發現了網絡,也發現了組交的類別。所以,以下組合就發生了, 1下夸克+ 2上夸克=質子。 2下夸克+ 1上夸克=中子。 是的,這就是質子和中子產生的過程。之後,空間進一步冷卻,並且不斷膨脹。第二代粒子產生了。
  • 愚人節營銷指南及推廣雷區
    現在據愚人節還有兩周不到,各家的市場部應該都在開始策劃愚人活動了,本文就說說愚人節可以怎麼玩。愚人節推廣套路1、發布「假產品」吸引眼球愚人節可以說是比腦洞的節日,發布一個惡搞型的產品,煞有其事的做一套推廣海報,甚至拍攝TVC,再有點實力就開個專場假產品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