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井後,為何要放魚和烏龜下去?老祖宗的智慧令人折服

2020-11-21 騰訊網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曾經聽過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年輕總是心火旺盛,對於老一輩的話不愛聽,但是等到自己長大了成熟了就會知道,原來古人幾千年以來積攢的智慧不管在那個時代都不會過時,有一些道理回味起來當真是讓人佩服。

畢竟實踐出真知,中國古人又酷愛總結一些生活中的感慨,所以雖然有一些解釋不了的現象被傳得神乎其神,但是其中不乏有真諦。所以但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一定會有俗語。這裡的「井水」就是指百姓們的聚居地。

在生產力落後的古時,並不像現在這樣有自來水提供,但是水又是生命之源,所以最初人們是依河而居,等到技術漸漸發展起來,人們發現了地下水,也就有了井。井可以用來排水、取水、蓄水。

有時候,一口井能養活一個村世世代代的人,圍繞井也有著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但是古人造井一定不像我們現代人想像中的那麼乾乾淨淨,他們在打好井之後一定會放養魚和烏龜。不明真相的人還會以為這是古人生活的情調,實際上他們這麼做是有一定原因的。

2015年,廣漢市的火神廟的一口被塵封了30年的井內就發現了兩隻巨大的烏龜。農村也經常會在村裡的古井之中發現烏龜,這已經不是什麼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井水的來源多為地下水源,如暗河等等,但是這些水源是否乾淨,有沒有毒物人們尚不可知。

這時候就需要魚來幫忙「試毒」了,如果哪一天井水中的魚翻了白,那就有可能是水質出現了問題。而且這一招也能夠防止有心人在水中下毒,一口井可是牽繫著全村人的性命。

公元15世紀的時候,明憲宗朱見深的皇貴妃萬貞兒在皇宮的井水中下毒,結果那些井水都是相通的,因此害死了不少人,後來故宮中的井水就沒人再敢喝了。皇族可以派人去遠山上運水回來,但是老百姓們不行,一旦水源被汙染,圍繞著這口井生活的村子也會衰落下去。

所以魚和烏龜還有一個用處——進化水質。他們都是以水中的小生物和青苔為食的動物,由於它們生活在水中,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和苔蘚也會減少。井水中掉落的昆蟲和浮遊生物也都是烏龜的盤中餐。

烏龜也算是最宅的生物了,只要環境適宜安穩,它們就情願在一個地方永遠生活下去。在井水中呆的時間長了,行動緩慢的它們也難得挪窩。到時候魚兒走了,可烏龜還在井底趴著。

此外,古人也是也是喜好吉利,既然放養了這些生物,但是也不能明擺著說是為了防範壞人,所有「年年有餘」、「長壽不老」等吉利之語也因此誕生。而且,烏龜在古時不僅僅象徵著長壽,龜蛇組合的玄武代表著古時的「水神」。

把烏龜放入水中也是為了取水源流長,永不乾涸的吉祥寓意。不過人類還真沒烏龜活得久,近幾年人們在古蹟的發掘中總會發現古井底下趴著那麼些大龜,有一些甚至都已經活了上百年了。

相關焦點

  • 古人打完井後,為什麼要扔倆烏龜下去?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千百年來,在打井的過程中,人們也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比如說開鑿完一口井,要先投放兩隻烏龜下去,過後才可使用這口井來汲水。這一舉動看似奇怪又多餘,但實際上並不是一項毫無意義的行為。首先就是烏龜可以檢測水質。龜類對於水質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水質不好會造成龜類的死亡。
  • 古人打井為何要丟倆烏龜進去?看完解釋,古人的智慧果然深不可測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在打井之後,我們的先輩會放上兩隻烏龜在井底。一、放烏龜下水,迷信角度被解釋得最多從迷信的角度講,我國很多的神獸都是和烏龜相關的,玄武就是最典型的,再比如龍的六子霸下,背著石碑,但形象非常像烏龜。
  •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我們中華民族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但也產生了一些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理解的風俗和習慣,但習俗可能就是一些封建迷信,但也有一些事情確實有它的用處,這次小編給大家講講在古時候打井時候的一些風俗禁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古代人打水井的時候,為什麼非得放兩隻烏龜到水井下面呢?而這樣的做法並不是迷信,反而還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原來有這麼多的講究
    我國古代是封建社會,人們信奉很多的神明,像佛教和道教都是我國人民的兩大信仰宗教,自然而然人們的禁忌和習俗都是非常多的。很多的習俗之中雖然說帶著很多的神秘色彩,但是卻是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就比方說人們在打井的時候總是喜歡在井底放上兩隻烏龜。那麼為何古人要這麼做呢?有什麼深意嗎?
  • 因為這個忌諱,古人打井都會放兩隻烏龜,不得不嘆服先輩智慧
    後來隨著生活的需要,居住地也開始向外擴展,也學會了打井取水。但是打井有著局限性,就是必須在水脈的正上方開鑿,才能準確地打出水來,所以後來能夠判斷水脈方向的人地位也是很高的。那時候每一個聚居地都是有著自己的水井,大一點的甚至還不止一個。但是在打井的時候還有很多規矩。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何必須要放兩隻烏龜在井底?其實這並不是迷信
    其中就包括打井之後,要往井中放兩隻龜,這個規矩中其實是很有深意的。眾所周知,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沒有水,人就不可能活得下去。據科學家實驗,一個人可以一周不吃飯,但是如果三天不喝水,就一定支撐不下去。為了方便利用水資源,古人發明出了打井技術,但是當他們辛辛苦苦打完深井之後,卻還要辛苦地去找兩隻烏龜,然後把它們投放到井底,這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古人打井後,為什麼要在井中投放兩隻烏龜?這其實並不是迷信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規矩和禁忌。就像,因為有人說,肩膀有兩團陽氣組成的火,可以避免人類受到鬼怪的侵襲,如果晚上洗頭,會把這兩團火澆滅,那樣就不能保護自己了,所以晚上不能單獨洗髮。
  • 老祖宗的智慧讓人折服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被老祖宗的智慧所折服,比如逆天的兵馬俑工程、古代水利修建明珠—靈渠,國際釋教藝術地—敦煌莫高窟等,今天我們也舉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展現古人的智慧,被狗咬了以後古人是這麼處理的。
  • 古人打井有一個講究,一定要放兩隻烏龜在井底,這可不是什麼迷信
    古人打井有一個講究,一定要放兩隻烏龜在井底,這可不是什麼迷信文/隨憶現在我們處在科學進步的時代,不會相信那些封建迷信,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古代沒有現代的科學技術,對一些科學知識也不了解,有一些解釋不了的東西
  • 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可不像現在一樣可以收聽天氣預報來獲知未來的天氣狀況。但是在當時,人們不管是日常出行,還是下地耕作,都要受到不少天氣的影響。這時候,聰明的古人已經憑藉著他們自己長期以來對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了一套準確率頗高的預測天氣的方法,並且還把這套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去了。這便是今日小編要聊的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有些現象如今用科學都解釋不了。大家可別覺得這是小編信口胡謅的,小編這麼說當然是有真憑實據的。早在唐朝就有文獻記載,當時人們的「觀天法」。
  • 古代打井一般都會在井裡放只烏龜,到底有何作用?果真很聰明
    此外,古人除了喜歡在文章中讚美烏龜以外,打井後通常還會放兩隻烏龜下去,為什麼要這樣做?到底有什麼用?古代打井一般都會在井裡放只烏龜,到底有何作用?果真很聰明首先是與我國神話傳說有關,古代神話裡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四大神獸之一玄武被譽為「水神」,由於玄武是龜神合體,所以古人便把烏龜當做玄武的化身。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臉上長著橫肉的人,就是那種兇狠的角色,古人覺得長著橫肉會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這句話重點就在於「橫」字,一臉橫的人看上去兇狠惡煞令人望而生畏,還將橫紋稱為「兇紋」,在古人看來只有經常發怒很兇的人才會長出這種橫紋。
  • 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來是大智慧
    前言中國歷史和文明源遠流長,老祖宗的智慧更是無窮,即便在落後的年代,他們也能發明如何造紙,如何研墨,如何提取金屬等,傳承至今,這些經驗仍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各處都能看到老祖宗智慧的影子,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稍加留意,處處都可見老祖宗的智慧和用心,比如至今仍活躍在大眾視線的筷子和秤。如今的計量單位早已採用國際標準,但在遙遠的古代,老祖宗們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計量方法,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是這其中包含了大智慧。
  • 古人為何會在水井裡養烏龜?看完之後就明白,其中還有不少道理
    古人為何會在水井裡養烏龜?看完之後就明白,其中還有不少道理嗨嘍大家好,說起水井,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多年沒有見到水井了,現在自來水都通到了家中,衛生乾淨,所以很多地區早期開鑿的一些水井也都不再使用了,只有為數不多的地區會使用這種取水的方式。
  • 過去農村打井,是怎麼知道底下有水的呢?人類的智慧真無限
    水井是我國古老智慧結晶,我國水井探測和使用是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漢武帝時期在西域屯田養兵,將打井技術流傳至西方,我們的打井技術確實是超前的,這項技術其實也側面的將很多不易居住之地,都變成了繁華的城市和一些村落,對於人類文明發展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過去可沒有現在的精密儀器進行勘測,很多都是依靠經驗和一些土方法找到水眼。
  • 古人智慧讓現代人折服
    我國古人是在不斷的嘗試和使用中,慢慢發明和掌握冶金技術的。人類文明也從鐵器時代進入了青銅時代。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提高,文明的發展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那麼,在沒有金屬探測器的情況下,中國古人是如何發現礦區的,又是如何開採出來的呢?。
  •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智囊》裡記錄了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形容的是古代男性的體貌特徵。在古代判斷一個好男人的標準,不僅要從道德品質和家庭入手,還要看一下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好男有毛」其實說的是,一個身體健壯的男性一定會有胸毛。而這種男人的精力會比較旺盛,在幹農活的時候也是一把好手。
  • 十二生肖的由來和屬性,體現古人智慧之高
    中國生肖源於古人以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紀年,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以動物紀年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相傳這十二生肖選舉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一天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佔先機。虎和龍不服氣,被封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後面。兔子不服,要和龍賽跑,兔子跑到龍前面。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漢·劉向《說苑·善說》社會是個大集體,生活於此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他人進行溝通、交往。隨著社交經驗的豐富,經歷的事情多了,看的人看多了,我們會慢慢琢磨、總結出一些看人、識人的門道。若是能夠深諳此道,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儘量避免「遇人不淑」,避免把時間浪費在不靠譜的人身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讓我們明白一些有用的社交技巧,學會和不同的人和平相處,知道誰是能交心的好朋友,誰是隨時會離開自己的酒肉朋友。正因如此,各種識人之術也是被普及得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和面相論有關的,自古以來,就為眾人所津津樂道。
  • 有人過世後,為什麼要逢「7」祭祀?原來老祖宗竟有這麼大的智慧
    其實在這些方面,老祖宗的智慧是現代年輕人難以看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逢「7」祭祀的風俗背後的深意。一、過七災,寓意親人有一個好的下一世古代人民相信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七天去一魄,一年去一魂,因此會有「燒七」和「守孝三年」的說法。而對於逢「7」祭祀,則是因為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後,在四十九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