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員碑刻
宋江
宋江,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宋江為梁山起義軍領袖,接替晁蓋成為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領軍人物,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宋江的綽號「及時雨」很好理解,意思是每當江湖朋友有難之際,他都會伸出援手。「呼保義」就不好理解了,而且漢語中的這種詞組很少,從字面上很難準確的解釋。
《水滸傳》中,在比較正式的場合稱呼「呼保義」的較多,比如在梁山泊忠義堂前大旗上繡的是「山東呼保義」。「及時雨」這個綽號在江湖人士口頭對話中提及的較多。
北宋石俑
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時勘定武職官階,分五十二階。改右班殿直為保義郎,列第五十階。南宋高宗時修改官階次序,保義郎在有「品」之武職五十二階中,序列第五十,正九品官職。
宋代,朝廷經常用保義郎的官職授予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民間人士和招安來的起義軍首領,保義郎是有名無實的官職,更近似於是一種榮譽稱號。
《宋會要輯稿》載,靖康元年(1126)鼓勵鄉民組「忠義巡社」抗金自保,「若及千人以上,與借授保義郎;八百人以上,借授承節郎;五百人以上,借授承信郎。」
《水滸傳》中寫道:「是日,天子特命省院等官計議封爵。太師蔡京、樞密童貫商議奏道:『目今天下尚未靜平,不可升遷。且加宋江為保義郎,帶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鋒盧俊義加為宣武郎,帶御器械,行營團練使』。」
梁山好漢壁刻
由上文可見,保義就是保義郎,宋江在梁山為寇時並未在朝廷受領官職,所以保義是當時人們對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一種敬稱。
宋江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打出「呼保義」的旗號,代表著他心中對宋廷的招安的希冀。「呼」是自呼的簡稱,宋江自稱保義,肯定不是貪圖九品芝麻官的職位,而是取其「保有忠義」的意思。
宋江率梁山一百零八人受朝廷詔安,入朝為官,也應和了「呼保義」稱呼的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