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流浪地球的無限種可能,及宇宙的昨天...

2021-01-08 網易

2019-10-09 19:22:55 來源: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舉報

  

  這是Sheldon的第120 篇漫畫,所有圖片大約 2 MB。

  航天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

  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如果地球和太陽系不能待了,

  在茫茫銀河系中

  那麼人類應該去哪兒發展呢?

  

  瑞士米歇爾·馬約爾和他的學生

  迪迪埃·奎洛茲給出了一種新的可能。

  

  他們通過觀察恆星速度的「抖動」,

  在太陽系以外,

  發現了一個「系外行星」,

  叫作飛馬座51b

  

  在此之前,

  天文學家也發現過其他系外行星,

  但那些行星的母恆星不是死了,

  就是快死了,

  或者半死不活。

  

  飛馬座51b的發現,

  改變了這個局面。

  它的母恆星飛馬座51正值壯年,

  而且跟太陽差不多大,

  距離我們不算遠,

  只有50光年!

  

  在此之後,天文學家又發現了

  4000多顆地外行星。

  根據現有的數據估算,

  在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行星

  可能有110億顆。

  這樣看來,人類的未來

  也許有無限種可能!

  

  ▲ 藝術家想像圖 ▲

  銀河系就有這麼多恆星,

  那麼整個宇宙呢?

  宇宙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不得不請出

  美國宇宙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

  

  為了描述宇宙從嬰兒時期,

  到成年時期的演化規律,

  宇宙學家們建立了一套模型,

  叫作標準宇宙學模型

  

  比如,宇宙中有多少物質?

  每種物質的成分佔多少?

  哪種物質越來越多?

  哪種物質越來越少?

  物質分布會不會有「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會不會擴大?

  這些問題

  標準宇宙學模型全都知道!

  

  在這個模型中,
許多宇宙學家都做出了貢獻,
其中,皮布爾斯是活著的人中,
貢獻最大的一個!

  

  為了表彰他們發現系外行星

  和建立標準宇宙學模型等貢獻,

  諾獎委員會授予

  

  詹姆斯皮布爾斯,米歇爾·馬約爾

  和迪迪埃·奎洛茲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

  

  

  Sheldon後記:
1.說實話,這篇解讀我寫得很艱難。因為我問了好幾個天文學家,每個人都說不知道為什麼要把諾獎頒給飛馬座51b的發現,就連諾貝爾獎官方資料都沒有很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以上漫畫僅代表一個喜歡《流浪地球》的科普作者的個人解讀。

  參考文獻

  1.諾貝爾獎官方資料

  End

  作者:Sheldon

  對白、美指:牛貓

  繪製:賞鑑

  排版:牛貓

  本文首發於果殼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自媒體、報刊等轉載請聯繫公眾號果殼(ID:Guokr4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讓人類認清自己在宇宙中位置
    當地時間10月8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四個多月前,講述四位科學家故事的知名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最後一集宣布正式殺青。四個月後,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獎花落真正的The Big Bang Theory(宇宙大爆炸論)相關研究——授予加拿大裔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天文學家米歇爾·梅耶(Michel G.
  • 解讀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 人類重新認識宇宙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三人獲獎。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1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於了詹姆斯皮博斯,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發現和理論貢獻。現年八十多歲的皮博斯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主要研究物理學和理論宇宙學。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導讀: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三名科學家共享。 諾貝爾獎官網稱,本次物理學獎是為獎勵「對我們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所做出的貢獻」。
  • 一口氣看懂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分別是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其中吉姆·皮布爾斯分享1/2的諾貝爾獎,而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分享1/2的諾貝爾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並照亮...
    導讀: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三名科學家共享。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 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黑洞|萊因哈德·根澤爾|宇宙|謝懿|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家|羅傑...
    兩人合作將黑洞的數學運用到了整個宇宙中,並表明在我們遙遠的過去存在一個奇點,一個無限彎曲的時空區域:大爆炸的起點。「彭羅斯是一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尤其在黑洞研究方面,他和霍金也是一對科研夥伴。」謝懿表示,霍金在黑洞部分領域做出了很重要的證明,所以很多人也許會說,彭羅斯這個獎項,也有霍金的一半。堅持30年!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在增進我們對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理解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據了解,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皮布爾斯將獲得獎金的一半(約450萬克朗),另一半將由馬約爾和奎洛茲共同分享。延伸閱讀:一分鐘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宇宙級別,宇宙是否成熱門學科?
    ,天文物理學,尤其是關於宇宙和天體的研究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鐘愛,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的獎項是宇宙學相關研究和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尤其是去年首張黑洞圖片的發布後,讓天文物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熱門的學科。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
    今天諾貝爾物理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意外在與其組合「宇宙學和地外行星領域相差太大了」。但是,其中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的實驗天文學家為復旦大學物理學教授、《知識分子》/《賽先生》諾獎黃金周物理學顧問施鬱老師於2015年預計。
  • 讀懂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James Peebles,獎勵他在物理宇宙學方面的理論發現。今天,她希望用通俗有趣又嚴謹的科普讓更多人領略這份科學之美,了解我們的宇宙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又到了每年10月儘可能通俗地給大家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間。我希望儘量用貼近中學物理的語言,講清楚這些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工作做了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的,有什麼結果和展望。
  • 科學網—詭異的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郭曉強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3位研究浩瀚宇宙的物理學家。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理論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大爆炸之後的宇宙演化,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則是在宇宙中找到了未知行星。關於他們貢獻的詳細解讀自有專業人士完成,這裡不展開評述,只就兩個小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關於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新視角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了兩個研究,一個是對宇宙結構和歷史的新認識,一個是在太陽系外首次發現一個繞著類太陽恆星公轉的行星。 在過去的50年裡,James Peebles 對於物理宇宙學的洞見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並為宇宙學從猜測轉變為實證科學奠定了基礎。
  • 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得主讓宇宙「徹底改觀」!
    據「諾貝爾」官網介紹,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對物理宇宙學的見識,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他的理論框架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起來,是當代宇宙思想的基礎。按照「大爆炸宇宙論」來說,大爆炸發生時,宇宙變得透明,光線得以穿越太空。即使在今天,這種古老的輻射,仍在我們周圍,並被編碼為許多秘密。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為什麼獲獎?
    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因為對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理解做出的貢獻成為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 2019諾貝爾生理、物理學獎公布,獲獎科學家的背景是?
    諾貝爾物理學獎詹姆斯·皮布爾斯詹姆斯·皮布爾斯1935年4月25日出生於加拿大的溫尼伯,加拿大-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阿爾貝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是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專家。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迪克和皮布爾斯也在同一期的《天體物理雜誌》上詳盡地討論了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的信號的宇宙學意義:這個信號可能來自宇宙大爆炸。這項工作解釋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本質,開啟了一個宇宙學研究的新時代。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再度頒向宇宙大爆炸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邊策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10月8日下午5點50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來自加拿大的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和來自瑞士的米歇爾
  • 「接下來幾年也有可能屬於天體物理!」 「前任」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東方IC 北京時間昨天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別說連贏兩年,下幾年也有可能是我們天體物理的呢!」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在獎項公布後的連線中,奎洛茲十分興奮。他笑稱:「他們(三名諾獎得主)都是朋友,我都認識。」值得一提的是,奎洛茲在今年9月準確預測了今年諾貝爾獎會「花落」黑洞,並有女性獲獎者。
  • 宇宙探索屢現「高光時刻」,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帶來這些驚喜
    2020年諾獎,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今天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聚焦天體物理學領域,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這三位科學家正是在這一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據諾貝爾官網介紹,羅傑·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他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而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