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詭異的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2-04 科學網

 

博主議諾獎

編者按

每年10月都是諾貝爾獎的「高光時刻」。隨著諾貝爾獎各獎項陸續公布,學術界也會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一些深入反思和討論。本期博客版特別摘取科學網博主一些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郭曉強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3位研究浩瀚宇宙的物理學家。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理論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大爆炸之後的宇宙演化,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則是在宇宙中找到了未知行星。關於他們貢獻的詳細解讀自有專業人士完成,這裡不展開評述,只就兩個小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同一成果獲兩次諾貝爾獎?先說分享1/2獎金的詹姆斯·皮布爾斯,其在學術界地位之高毋庸置疑,在獲諾貝爾獎之前,其他獎也拿到手軟,其中一個獎叫The Crafoord Prize(2005)。為何專提這個獎呢?是因為該獎與諾貝爾獎有很大的淵源。The Crafoord Prize開始頒發於1982年,也是瑞典的獎項,其初衷是彌補諾貝爾獎的不足。其領域包括數學/天文學(2012年起,數學與天文學分開)、地球科學、生物科學(重點在生態學)等。從獎項設置可以明顯看出,它把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學科,如數學和地球科學等納入,因此具有一定互補性。The Crafoord Prize的金額、評選規則和評選組織與諾貝爾獎幾乎一致,如詹姆斯·皮布爾斯當初分享The Crafoord Prize和今年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由同樣的人評選(瑞典皇家科學院)。鑑於詹姆斯·皮布爾斯的貢獻,其獲諾貝爾獎沒問題,然而分享兩次諾貝爾獎(一次真正諾貝爾獎,一次諾貝爾等效獎)就有點怪了。當然,多次獲獎也不奇怪,比如,巴丁就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獲獎成果完全不同。而奇怪的是,詹姆斯·皮布爾斯的兩次獲獎理由看不出明顯區別,不知道瑞典皇家科學院是怎麼考量的?

第二,「貝爾彌補效應」?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2授予脈衝星發現者安東尼·休伊什,隨即引起軒然大波,爭論焦點在於遺漏了女研究生貝爾(Jocelyn Bell Burnell),並被作為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性別歧視」汙點廣泛評論。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外1/2獎金由師徒(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分享,這是繼去年師徒分享1/2獎金後的又一次,連續兩年如此分配可謂奇觀。足以看出,評委會越來越重視研究生貢獻,可謂之「貝爾彌補效應」。

按照學術慣例,諾貝爾獎主要頒發給導師(如稍早前宣布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是三位導師),學生大多作為「背景牆」存在。實際上,師徒分享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如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理察·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分享;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和卡羅爾·格雷德及另外一名科學家分享。

仔細歸納這些學生能分享諾貝爾獎的規律可以看出,他們的獲獎成果(論文)僅兩位作者,這樣就規避了其他參與人的紛爭。所以,若想博士或博士後期間做出的成果有朝一日獲諾貝爾獎而自己又可以分享,那就做課題的時候獨立完成,發文章的時候只有自己和導師兩個名字。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qiangguo123

《中國科學報》 (2019-10-14 第8版 博客)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2019年10月8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ames Peebles教授,以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以及瑞士日內瓦大學的Michel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
    該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獎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20世紀及21世紀物理學的主要成就和物理學的發展情況。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物理學獎,截止2019年已頒獎113次(共有6年未頒獎: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共213人次、212位物理學家獲獎,美國著名固體物理學家John Bradeen是物理學領域中唯一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分別為1956年和1972年。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獎/醫學獎、物理學獎公布!
    把趣之化學設為星標/置頂 來源:科學網 作者 | 馮麗妃 梅進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 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海外網10月8日電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4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以獎勵他們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
  • 一口氣看懂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分別是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其中吉姆·皮布爾斯分享1/2的諾貝爾獎,而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分享1/2的諾貝爾獎。
  • 中國科學家解讀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聞—科學網
    打開未知世界的大門中國科學家解讀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5點45分,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 現在已知的拓撲相有很多種,它們不僅存在於薄層和線狀物,還存在於普通的三維材料中。過去十年裡,這一領域的研究促進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前沿發展,人們不僅僅對拓撲材料能夠在新一代電子器件和超導體中產生應用抱有希望,而且看好其在未來量子計算機方面的應用。 「在新材料、量子計算和信息科學領域都已有較多的應用。」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尹哥帶大家回顧下近五年來(2015-2019年)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2019年 獲獎者:美國的吉姆·皮布爾斯、瑞士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在現場連線採訪的最後,皮布爾斯說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並向百餘年來在這一領域的所有研究者致以了敬意。延伸閱讀:一分鐘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
    今天諾貝爾物理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意外在與其組合「宇宙學和地外行星領域相差太大了」。但是,其中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的實驗天文學家為復旦大學物理學教授、《知識分子》/《賽先生》諾獎黃金周物理學顧問施鬱老師於2015年預計。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為什麼獲獎?
    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因為對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理解做出的貢獻成為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得主名單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摘得獎項。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數說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導讀: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三名科學家共享。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實和趣聞 諾貝爾獎官網今天為我們分享了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相關事實和趣聞。 獎章介紹 諾貝爾獎的獎章正面是諾貝爾先生的頭像,區別在於獎章背面。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來自:https://www.nobelprize.org北京時間2019年10月8日17時50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Roger Penrose,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1957年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劍橋大學。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並照亮...
    導讀: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三名科學家共享。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 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1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於了詹姆斯皮博斯,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發現和理論貢獻。現年八十多歲的皮博斯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主要研究物理學和理論宇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