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三維列印方法製備具有可設計各向異性和方向響應的壓電材料

2021-02-25 材料人

壓電材料是一種可以實現電能與機械能之間相互轉換的材料,在壓力探測,超聲波探測以及能量轉換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塊狀壓電陶瓷以及壓電聚合物複合材料的壓電常數與其結構合組成密切相關。儘管化學修飾,例如摻雜可以在某些方向上改變材料的壓電常數,這種方式在改變其他物理性質(柔性或敏感度)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大分子創新研究院成員Xiaoyu (Rayne) Zheng (鄭小雨)教授報導了一種利用3D列印的方式實現壓電材料進行定向設計的方法,並且採用這種方法製備了具有高壓電特性的材料,實現對不同方向壓力的定向響應。

圖1 對壓電材料壓電常數的設計a-g 分別為3,4,5,8個單元結構的三維圖和投影圖,a-h分別對應著壓力從1,2,3個方向上加載。 i 利用3D的節點實現壓電各向異性的設計。

圖2 利用光活性單體對PZT表面功能化以及3D列印複雜形狀的功能材料(a)表面功能化示意圖以及紫外固化後PZT陶瓷納米顆粒與聚合物基質間的強鍵。(b)表面功能化水平與壓電響應之間的關係示意圖。(c)製造系統示意圖。(d)3D列印製備的壓電微結構掃描電鏡圖片。

圖3 3D壓電性能測試 a-c.為N=5節點的壓電超材料光學照片以及其在1,2,3個方向上面的實時電壓信號輸出。d. 針對電壓輸出的實驗數據及有限元分析。e. 與其他研究中性質的對比。f. 落錘衝擊試驗。g. 對於不同重物的響應電壓輸出。h. 衝擊壓力與傳輸壓力對於質量的比值曲線。

圖4. 利用製備的超材料塊體作為智能基礎建築材料。a,b 利用3D列印的材料作為自感知橋梁的光學照片。c,d 其對於下落鋼球的電壓輸出。e,f 由電壓幅度圖得到的應變幅度圖。

圖5 力方向感知測試。a 利用壓電超材料製備的力方向感知器件示意圖。b 製備的壓電堆疊式結構。c d 陣列的電壓輸出。

本文利用3D列印的方式製備了具有高響應特性的壓電材料,這種製備方法也可以擴展到PZT以及BTO材料,可以被用作製備各種智能傳感器和結構材料。

文獻連結:「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ith designed anisotropy and directional response」( Nature Mater, DOI: 10.1038/s41563-018-0268-1)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學術組gyzdxhzy編譯供稿,材料牛整理編輯。

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微信

cailiaorenvip

材料人重磅推出特色計算服務,為廣大材料&化學科技工作者提供包括第一性原理計算、有限元計算、分子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相圖計算等一系列材料計算代算服務,以及相關的計算指導、培訓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掃碼添加客服諮詢(微信號:cailiaoren001)

相關焦點

  • 清華航院張一慧課題組在三維仿生軟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系統報導了以三維螺旋微結構為基本單元並通過不同空間拓撲排布構造出的一類具有缺陷不敏感特性的仿生軟質三維網狀材料,這類材料可精確復現生物組織的各向異性非線性力學響應。近年來,隨著生物電子器件的迅速發展,仿生軟質材料受到了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很多軟質生物組織都體現出一種J形的應力應變響應行為,這與其微結構由彎曲主導向拉伸主導模式轉變的力學機制緊密相關。
  • 《先進材料》通過3D列印技術「複製」鯨鬚的三維結構得到具有優良抗斷裂性能的仿生材料
    鯨鬚主要是一種角蛋白材料,它包含了一系列自口腔底部長出的平行板狀物,每個平行板上又會長出許多須狀物,如圖1(b)所示。鯨鬚替代了牙齒,能將食物和海水分離,因此,它需要一定的強度以抵抗水流和食物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即使在橫向負載時,鯨鬚仍能表現出較好的斷裂韌性,並且斷裂韌性具有各向異性。優異的斷裂韌性可以保證它在使用過程中的結構完整性。
  • 中美研究團隊發現新的晶體光學各向異性表徵方法
    ,發展了新的晶體光學各向異性表徵方法。     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等新型二維材料都屬於範德華晶體,各自具有優良的力學、電學、光學性質,是構築功能可控範德華異質結的基本單元,也是組成下一代高性能光電器件的基礎材料。範德華晶體具有層狀結構,在層內由較強的共價鍵相互作用結合,在層間由較弱的範德華力結合。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188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P.Curie和J.Curie兄弟發現,在天然石英晶體的特定方向上施加應力會使晶體表面產生電荷,電荷的產生與晶體的方向密切相關且大小與應力呈正比,這就是材料的正壓電效應。正壓電效應的微觀本質是應力下材料內電偶極矩發生了方向和大小的變化,同時材料表面感應生成等量電荷以抵消電偶極矩的改變。
  • 科學網—發展新的晶體光學各向異性表徵方法
    ,成功測量了氮化硼及二硫化鉬的介電張量,發展了新的晶體光學各向異性表徵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其表徵方法已申請發明專利。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等新型二維材料都屬於範德華晶體,各自具有優良的力學、電學、光學性質,是構築功能可控範德華異質結的基本單元,也是組成下一代高性能光電器件的基礎材料。
  • Small Structures:各向異性浸潤性表面:原理,構築和應用
    浸潤性是固體表面的重要性質,決定著固液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對生產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多種行為過程具有重要影響。
  • 光學各向異性理論研究獲進展
    光學各向異性是材料的一個本徵屬性,而它的強弱決定著光電功能材料的應用。
  • 首次製備各向異性納米複合稀土永磁多層膜
    原標題:首次製備各向異性納米複合稀土永磁多層膜 多層膜的XRD 譜 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磁性材料與磁學研究部的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製備了硬磁相、軟磁相和隔離層組成的各向異性納米複合稀土永磁多層膜。
  • 「經典妙文」流延法製備無鉛織構壓電陶瓷的研究進展
    壓電材料包括陶瓷,晶體,薄膜/厚膜,織構陶瓷,複合材料,聚合物,極性玻璃等。壓電單晶陶瓷由於製備成本高、時間長、易發生成分偏析和揮發而無法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低成本、機械性能佳、壓電性能可以媲美其對應的單晶材料的晶粒有序排列的壓電陶瓷。
  • Nature Photonics: 新型準一維晶體實現中紅外波段的巨大光學各向異性
    廣泛用於顯示設備的液晶材料通常具有低於0.4的雙折射率, 高達0.7雙折射率的液晶材料近期通過仔細的連接多個芳環實現。但是,這些大分子很難合成和使用。利用各向異性的超構材料或表面構築的系統可以提供很高的光學各向異性,但是它們的使用仍然受制於製造難題和光學損耗。因此, 開發設計具有更強光學各向異性的熱力學穩定的均質光學晶體, 是一個長期難題, 對於偏振光電器件的設計和優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技術意義。
  • 一作+通訊,最新Nature:數秒內完成高解析度3D列印
    數秒內生成具有複雜結構特徵、同時具備機械和光學功能的三維物體的能力。4、作者期望X射線攝像術將激發從光引發劑和材料開發到投影和光片技術的研究領域,以及眾多依賴快速、高分辨體相3D列印的其他應用。3、這種雙色3D列印技術是一種可通過現成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組件來實現複雜結構及功能物體快速列印的極為靈活的技術。
  • 高大上的形狀記憶材料怎麼做?仿生+3D列印
    、醫療設備等諸多領域對於形狀記憶設備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大量的研究從傳統的金屬合金轉向了更易調控、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受啟發於自然,利用角蛋白從α-螺旋結構到β-摺疊結構的可逆轉變現象,構建以水合作用觸發、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高度可加工的納米結構形狀記憶材料;2. 通過非破壞性路徑從廢棄動物毛髮中提取角蛋白,角蛋白原纖維在剪切應力作用下自組織成向列相,並通過電荷屏蔽效應進一步調節其各向異性排列,以實現原纖維在擠出過程中的排列;3.
  • 研發實用性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新進展
    傳統鉛基壓電材料因性能優異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體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鉛元素,因而無鉛壓電材料研究備受關注,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研發是近十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方向。雖然近十多年來無鉛壓電陶瓷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如何進一步在提高其壓電性能的同時改善其性能溫度穩定性一直是阻礙無鉛壓電陶瓷實用化的難題。
  • 基於各向異性時域數字編碼超表面的可編程線性和非線性極化合成
    ,首次實現了可編程線性和非線性極化合成。圖1 通過調控x和y極化方向上的反射幅/相響應,各向異性時域數字編碼超表面產生多重極化態的反射波。(橙色射線代表任意線極化入射波,藍色射線1代表右旋圓極化反射波,綠色射線2代表任意線極化反射波,藍色射線3代表左旋圓極化反射波,綠色射線4代表交叉極化的線極化反射波)要點1: 實現可編程線性極化合成功能該研究團隊利用各向異性時域編碼技術,巧妙地在各向異性編碼超表面的y (x)極化方向構造佔空比可變、相位狀態為0和π的周期性脈衝相位調製,同時使其
  • 多功能導電各向異性Janus膜,衍生3D Janus管和3D+2D完整旗形結構
    C:電紡多功能導電各向異性Janus膜,衍生3D Janus管和3D+2D完整旗形結構DOI: 10.1039/d0tc00366b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設計合成了一種具有超順磁性、雙各向異性導電和綠-紅雙色發光的同步多功能二維(2D)雙層Janus型薄膜(DJF)。在宏觀上,二維DJF包括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兩層,第一層為左右結構的Janus防護膜,第二層為非陣列發光膜。
  • 各向異性形貌聚合物納米粒子製備的新思路:含液晶基元單體的聚合誘導多級自組裝
    Healthcare Mater. 2015, 4, 2657−2666)但是,受限於加工方法,納米尺度的各向異性聚合物粒子難以被高效製備,導致各向異性形貌納米粒子對生物效應的影響尚未得到系統性的研究。利用剛性液晶基元構造剛-柔嵌段共聚物,在溶液自組裝過程中引入次級有序排列,是製備各向異性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有效途徑之一。
  • 高強鋼材料各向異性的應變率效應表徵研究
    薄壁結構中板材的力學行為表徵因此也在汽車設計與製造過程中有著重要意義。金屬板材有兩個重要的力學特徵,塑性各向異性以及應變率效應。金屬板材由於製造過程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各向異性,如下圖所示,沿板材軋制方向與垂直於軋制方向的力學性質會有所不同。為表徵這一特性,在過去幾十年中,研究者在試驗與仿真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
  • 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1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
  • 科學家提出評估晶體材料光學各向異性模型—新聞—科學網
    光學各向異性是材料的一個本徵屬性,它的強弱決定著光電功能材料的應用。
  • 具有良好控制排列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的3D列印
    1成果簡介 石墨烯作為一種超各向異性材料,在其平面方向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度、楊氏模量和電/熱導率,而在垂直方向上卻極為薄弱。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優勢,它在三維聚合物基結構中的排列是極其重要的,但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