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伴隨我們多年苦逼生活的謝耳朵從此下架,小編的整個視頻生活如同遭受一記bigbang,從此累覺不愛。相見不如懷念,還未適應快播離去的日子,新一撥「追思」會圍繞The Big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陸續開演。從謝耳朵的絕壁臺詞,到戲裡各人物的衣著打扮,紛紛被炸粉們拔出來做總結陳詞。更有炸粉立貼明示,願友誼長存。而當某視發布將播出生活大爆炸『綠色版』時,全國各地的劇迷們旋即大聲疾呼「求放過」。咳咳,壓壓驚,生活還要繼續。小編今天想說的是另一件不關乎逗逼、娛樂、肥皂劇的事,只是很純粹的「big bang」(爆炸聲)。
現在,請試想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頭仰望浩瀚星空,你是否覺得自己所在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就猶如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這時耳邊是否應該徘徊這樣一句話:宇宙從何而來?如果小編說宇宙是「big bang」一聲炸出來的,你信嗎?或許你會覺得這種說法是天方夜譚,但,請相信,小編並未忽悠大家。
納尼,宇宙竟然像胖子一樣在「發福」?
關於宇宙的奧秘,長久以來一直是科學家所亟思解決的。根據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現代宇宙觀認為宇宙是無時間變化的靜態宇宙模型,當然這一論證也在一段時間裡得到運用。
時間來到1929年。哈伯發現遠方的銀河以與距離成正比的速度不斷後退,所謂的「紅色光柵偏移」現象首次出現,關於這一現象,愛因斯坦的宇宙模型無法加以解釋;另一方面,同時期的弗裡德曼於1922年發表了「膨脹宇宙論」,相對地,邦迪和霍伊爾等人則提出「恆常宇宙論」,他們承認宇宙膨脹的事實,但也同時主張為了填補由於膨脹所造成的物質密度降低,宇宙空間乃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物質來。
看到這裡,小編熱淚盈眶!誰說胖子沒希望?看,連宇宙都跟隨小編的步伐,發福了……
「big bang」一聲驚雷,宇宙華麗登場
有了「膨脹論」,隨之便引出另一個疑問:地球會不會像氣球一樣,漲著漲著,突然「big bang」一聲,爆炸了……噢買噶地,不要啊,小編還年輕,正是貌美如花的年齡。
好吧,收起賣萌,言歸正傳!第二次大戰後,卡莫夫發表了有關「黑體輻射」的假說,認為混沌初始的宇宙是由攝氏數億度以上超高溫的中子和質子所組成,期間由於發生了核反應,轟隆一聲瞬間形成了目前所見的元素,之後這些元素隨著宇宙的膨脹和溫度的下降,進而凝聚成星雲或恆星。
換言之,卡莫夫是主張宇宙在創始之時曾有大爆炸的說法,此說成為現今「大霹靂理論」的先驅。看吧,「膨脹」得太厲害了,真是會爆炸滴。想想自己略胖的身材,小編不由得一陣膽寒。
1965年,潘齊亞思與威爾生這兩位來自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科學家,透過精密的儀器收聽到來自宇宙四面八方的「背景雜音」,即宇宙創始時大爆炸的餘音,證實了卡莫夫的假說,同時也奠定了「大霹靂理論」的理論基礎。
截止到目前,一些科學家對於宇宙的誕生大致認為是來自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由於爆炸,宇宙迅速擴大,溫度急劇降低,能量轉變為質量,並形成各種物質的基本粒子,爆炸3分鐘後原子核才形成。10萬年後,電子與原子核結合,才有了最簡單氫原子,10億年後,宇宙才顯露出我們所熟悉的外貌。
在歷史上的任何時刻,除了開啟宇宙的大爆炸,沒有比生命開始的一剎那更能直指了解自然這個問題的核心。宇宙的奧秘仍然需要我們繼續去探索,知識的腳步依然在前進,當你在孩童天真而驕傲的說長大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時,現在的你是否更要為兒時的夢想和你孩子的未來圓下這個航天夢。
短暫告別生活大爆炸,美好的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4月26日到5月3日,保利在東三環龍潭水鄉的保利.林語溪現場,用心為成都市民朋友準備了2014愛國主義教育暨航天科技展,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在太空放飛心靈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