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前的中醫典籍,竟與「諾貝爾」獲獎研究不謀而合

2020-12-05 幻之獅

中國古代的道家總是和中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很多道家或者道教的宗師級人物也都是從中醫大師。比如,我們唐代的孫思邈和王冰、南朝的陶弘景、明末的張景嶽,以及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位葛洪。

葛洪是東晉著名的易學大師,但同時他也是道教的宗師級人物。他的一生當中,不僅著有諸如《抱樸子》這樣的道家經典,同時也著有諸如《肘後備急方》這樣的醫學著作。

而這本醫學典籍中所記載的內容被後世的今天證實足以躍居諾貝爾這樣的國際大獎之上。其中之一就是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她從《肘後備急方》中所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得到啟發,發現了青蒿素,將其用以治療瘧疾並有效降低了死亡率。

除此之外,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有關另一個疾病的治療方法,竟與100年前的另一個諾貝爾獎的獲獎研究不謀而合。而這項研究就是關於斑疹傷寒的。

當年御駕親徵的拿破崙正是中了俄羅斯的算計,才使得自己的40萬大軍被斑疹傷寒百般蹂躪,最終只倖存下1萬人。而真正令斑疹傷寒在拿破崙的40萬大軍中肆虐的竟然就是蝨子。

根據後來的研究,當年的俄羅斯正是從蒙古人那裡了解到蝨子能夠傳播斑疹風寒這件事兒才算準了時機,設下圈套請拿破崙的大軍入甕的。然而若問蒙古人是如何知道蝨子可以傳播斑疹傷寒的?那自然是離不開漢人博大精深的中醫知識啊!

在中醫典籍中,最早有關於蝨子與斑疹傷寒記載的正是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按照這部書中的記載,有一種恙蟲病,會讓罹患此病的人出現斑疹和傷寒的症狀,而傳播這種疾病的是一種叫做沙蝨的小蟲子,當它叮咬了人之後就會把疾病傳給人。

而處理的方法則是要注重個人清潔,特別是從野外回來之後,一定要清理衣物,萬一不幸被沙蝨叮咬,則要捉出沙蝨,並用大蒜熱敷患處。此外,也可以在家中圈養一些以沙蝨為食的鴨和鵝。

要知道這本書距今已經有1700年的歷史了,然而大概100年前卻有人以同樣的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就是法國醫生尼克爾。

其實,在《肘後備急方》這本醫書當中還記載了更多現代醫學才剛剛解開的醫學難題,如果大家感興趣,咱們以後有時間再接著聊。

話說到這,筆者更想說的是,中醫這個起源於原始社會的一套方法論實在隱藏著太多的奧秘,為什麼在那個原始、落後的時代,中國的老祖宗竟然能夠發展起如此博大精深的一門科學,甚至已經出現了令今人無法理解的解刨學。難道這僅僅是中國的祖先們在歷經數十萬年採集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嗎?

我只能說,中醫的背後或許隱藏著很多我們並不知道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或許跟已經遺失的文明有關吧!

相關焦點

  • 屠呦呦拿下諾貝爾醫學獎 獲獎成果最初在南京發布
    10月5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及出生於愛爾蘭的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因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分享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首次榮膺諾貝爾獎,也是傳統中醫藥首次在諾貝爾舞臺綻放光彩。這是繼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獎後,中國人再折桂。
  • 屠呦呦獲諾獎:給中醫發展打了「強心劑」?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醫藥典籍啟發,提出用乙醚低溫提取青蒿有效成分,並且報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瘧效果。次年,「523項目」研究人員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瘧成分青蒿素。
  • 剛剛,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5年前,屠呦呦"零的突破"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和中醫沒關係?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在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上的貢獻,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來源於傳統中藥青蒿,但是有一種聲音認為,青蒿素研究和中醫沒有關係。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青蒿素是什麼?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
    網易科技訊 10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被授予,美國、日本和中國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科學家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分享了此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科學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為伊維菌素和阿維菌素的發現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則因青蒿素獲獎,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屠呦呦是第一名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而大村智是第21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希格斯:獲獎不知所措(圖)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並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的存在。他們的理論解釋了這種亞原子粒子如何獲取質量,繼而最終形成我們認知的世界。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0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 中國在80年前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人羅傑·彭羅斯,另外一半授予德國人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每當這個時候,國人就會有個普遍的疑問,諾貝爾物理學獎什麼時候能夠花落中國呢?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Bragg,獲獎時是25歲。1915年,他和他的父親William Henry Bragg同時獲獎。2018年,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以96歲高齡獲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的最年長者。
  •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國才女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國才女屠呦呦是浙江寧波人,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還學過兩年半的中醫,並一直在中國醫科學院工作。期間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青蒿素研究開發主任。
  • 3名科學家奪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獲獎研究成果
    他們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一個最基本的適應性過程的機制」,為我們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評獎委員會強調,今年的獲獎成果為人類開發出「有望對抗貧血、癌症以及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人物    三人曾同獲頒拉斯克醫學獎據悉,獲獎的3人在2016年曾同獲頒拉斯克醫學獎,表揚他們有關細胞如何適應不同氧氣環境的研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7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以獎勵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澤爾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7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以獎勵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10-08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共同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
  • 屠呦呦就獲得諾貝爾獎發表獲獎感言
    原標題:屠呦呦就獲得諾貝爾獎發表獲獎感言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記者王思北、吳晶)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獻給徵服C型肝炎病毒的英雄
    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共同獲獎,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獻給徵服C肝病毒的英雄。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2020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零的突破"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