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80年前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2-03 歷史需要細看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人羅傑·彭羅斯,另外一半授予德國人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

每當這個時候,國人就會有個普遍的疑問,諾貝爾物理學獎什麼時候能夠花落中國呢?

事實上,中國並不是沒有足以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研究成果,只不過,諾獎評選是個複雜的工作,裡面有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和把控的。

獲諾貝爾獎,有兩種倩況:第一:是知道在哪裡可以獲獎。例如,在1983年前,物理學家誰找到oz粒子,誰可以獲諾貝爾獎;現在,人們確信,在超級超導對撞機上探索質量起源,肯定可產生諾貝爾獎。

第二:不知道有無可能以及什麼時候會取得驚人成果。即是。前一種,一般說需要特別昂貴的設備。後一種,更需要濃厚的學術氣氛與適宜的工作環境。事實上,我國目前這兩種條件均已經日漸成熟,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方面的獎項,已經指日可待。

其實,我國的科學家,早在數十年前,就有一些重量級的科研成果,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失之交臂。

中科院院士鄒承魯等於20世紀60年代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本該走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1966年底,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化學組主席梯斯柳斯訪問中國,對胰島素的人工合成評價很高。

當時人們很自然地把他的來訪與物色獲得諾貝爾獎候選人聯繫起來,但由於當時中國向評審委員會推薦了4個人,而諾貝爾獎根據其評審規則中,單項科學獎一次最多不超過3人的規定,使中國科學家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趙忠堯教授是中國核物理的開拓者,也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他早在80年前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一項關於伽馬射線研究成果曾轟動世界物理學界。瑞典皇家學會的教授曾透露,當時瑞典皇家學會曾鄭重考慮過授予趙忠堯諾貝爾獎。

不幸的是,有一位在德國工作的物理學家在文獻上報告了她的結果和趙老師的觀察不同,提出了疑問。當然,趙老師的實臉和觀察是完全準確的,錯誤的是提出疑問的科學家。30年代初,瑞典皇家學會以謹慎為主,沒有授予趙忠堯教授諾貝爾獎。

趙忠堯教授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中國人,只是由於當時別人的錯誤把趙老師的光榮埋沒了。

相關焦點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他們就是——天體物理學家(該領域連續兩年獲得諾獎)物理學獎得主羅格·彭羅斯爵士(Roger penrose),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他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安德烈婭·蓋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系該獎第4位女性獲得者
    3隻有3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她們是瑪麗·居裡(1903年獲獎)、瑪麗亞·梅耶(1963年獲獎)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獲獎)4有4對父子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威廉·布拉格和兒子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共同獲獎)。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
    當瑞典皇家科學院2014年10月7日公布這項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國內物理學界驚訝、驚嘆與驚喜並存。驚訝是因為它不在前期預測的熱門獲獎人和獲獎成果之中,驚嘆的是應用性和技術性如此之強的成果獲得物理學獎,而驚喜的則是看到在這個被認為「不很物理」的領域內拼搏的同行們獲得了巨大成就並被認同。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瑞典皇家學會發布的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名單不能不說,最近這十年裡,諾貝爾物理學獎對天體物理情有獨鍾。可以這麼說,彭羅斯恐怕是近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最重量級、名氣最大的人物。他最出名的貢獻是和史蒂芬·霍金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並因此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這一獎項通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學獎,許多沃爾夫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諾貝爾獎的規則是只頒給活著的人。
  • 中國人童增最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中國人童增最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18-09-05 09:19參與互動    「中國人童增最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8月31日
  • 諾貝爾"C位"獎項物理學獎今日揭曉:誰將"續寫"物理學教科書?
    資料圖: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們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學獎。【獲獎名單約等於一部物理學教科書】1901年的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發現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
  • 「中國人童增最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蕾    8月31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和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在北京舉辦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3周年紀念活動暨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紀念活動」。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等出席了紀念活動。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讓雷射大顯身手
    ▲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垂青天文學 失去霍金的宇宙並不失色
    【歐洲時報網】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6日揭曉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獎項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綜合中新社、上海文匯網報導,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過114次,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在此之前,僅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除瑪麗·居裡外,另兩人分別是1963年因原子核研究獲獎的瑪麗亞·格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作出突破性貢獻而獲獎的唐娜·斯特裡克蘭。
  • 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美國籍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獲得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南部陽一郎因為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而獲獎。小林誠、益川敏英則因有關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現而獲獎。
  • 實力上,我們至少應該有10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沒去申請而已
    實力上,我們至少應該有10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沒有去申請而已:在網上,經常有這樣的話題,比如:錢學森之問,基礎科學原創缺乏,諾貝爾獎少。每每看到這樣的話題,《宇宙物理體系》內心忍不住想站出來說:其實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就拿《宇宙物理體系》來說吧,以它的基礎科學原創實力,至少應該拿10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是我們還沒有去申請而已。倘若我們以《宇宙物理體系》去申請諾貝爾物理學獎,保準西方科學界會感到震驚,或許世界科學中心從此就東移了。因為《宇宙物理體系》完成了對整個宇宙大自然萬物運行機理的全盤解釋。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玻爾:活著只為較真兒
    1922年11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因為在原子結構和原子光譜方面的傑出工作,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37歲的玻爾。而推遲一年公布的1921年度物理學獎授予43歲的愛因斯坦。 雖然兩人同時獲獎,但他們在量子物理方面看法不盡相同。1923年,愛因斯坦從斯德哥爾摩返程時,決定去丹麥的哥本哈根訪問玻爾。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獲獎者平均55歲,最年輕的25歲】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勞倫斯?布拉格是迄今獲得物理學獎最年輕的人,1915年,年僅25歲的布拉格與其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2年,88歲的雷蒙德?戴維斯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使他成為目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年齡最大的人。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熱納逝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10: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巴黎5月22日電(記者鄭?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我們的啟示
    授予他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獎詞中評價他們「發明了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使得高亮度節能白光光源成為現實」。 一些物理學家對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頗有微詞。我以為,藍光LED之所以獲得諾貝爾獎,主要因為其明顯的節能和環保效益,這完全符合諾貝爾的遺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理察·亨德森上世紀90年代改進了傳統電子顯微鏡,取得了原子級解析度的圖像;約阿希姆·弗蘭克在70、80年代開發了一種圖像合成算法,能將電子顯微鏡模糊的二維圖像合成清晰的三維圖像;雅克·杜博歇發明了迅速將液體水冷凍成玻璃態以使生物分子保持自然形態的技術。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簡介
    中新社香港十月六日電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六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高錕教授獲獎是因為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有人說「科學家都應該是很固執的」。高錕教授說,我不是,假使科學家太固執的話,就不能夠想像不同的未來。因為腦子裡面想的東西是幻想,所以假使一個人很固執的話,那個人可能是很容易想不通的。科學是和實驗分不開的。有傳說稱高錕和夫人結婚之前,夫人提出要做一個試驗:兩人分開半年不見面,看彼此是不是還掛念對方,如果是的話就說明是相愛的。高錕承認有這事,但他說那樣不行。
  • 霍尼韋爾將首次直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演講
    北京2016年11月7日電 /美通社/ -- 霍尼韋爾(紐交所代碼:HON)將於2016年11月9日上午9點30分至12點直播世界著名物理學家、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教授 (George Smoot) 走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相關活動,包括主題報告「宇宙大爆炸的奧秘 -- 宇宙及其歷史測繪」,及媒體見面會
  • ...日本,加拿大,諾貝爾,物理學獎,梶田隆章,麥克唐納,中微子...
    McDonald)因為發現中微子震蕩(neutrino oscillations)而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此前呼聲甚高的暗物質、系外行星領域落選。瑞典皇家科學院評論說:「這一發現改變了我們對最深層物質原理的認識,對我們的宇宙觀至關重要。」梶田隆章現年56歲,是日本宇宙線研究所主管、東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