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婭·蓋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系該獎第4位女性獲得者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是諾貝爾獲獎者中第54位女性,也是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4位女性。

早先報導:女性獲獎率僅1.4%,最年輕獲獎者25歲,數說歷屆物理學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分別是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斯(Didier Queloz)。

其中,獎金的一半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的詹姆斯·皮布爾斯,理由是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一半獎項則授予了日內瓦大學教授米歇爾·馬約爾和日內瓦大學兼劍橋大學教授迪迪埃·奎洛斯,理由是發現了圍繞太陽型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永遠改變了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即將揭曉。小編整理歷屆物理學獎的相關數據,帶你「數說諾獎」。

113

一共頒發了113次,其中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沒有頒獎。1人單獨獲獎的有47次;2人同時獲獎的有32次;3人共同獲獎的有34次。

213

1901-2019年,共有213人次獲得了這一獎項。其中約翰·巴丁1人獲得兩次,所以一共是212人得獎。

25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25歲的他和父親一起獲獎。

96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2018獲獎的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2018年得獎時,他已經96歲高齡。

遺憾的是,2020年9月21日,阿瑟·阿什金在美國新澤西家中去世,終年98歲。

34

獲獎最熱門的研究領域是粒子物理學,共有34位獲獎者。

3

只有3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她們是瑪麗·居裡(1903年獲獎)、瑪麗亞·梅耶(1963年獲獎)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獲獎)

4

有4對父子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

威廉·布拉格和兒子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共同獲獎)。

尼爾斯·玻爾(1922年獲獎)和兒子奧格·玻爾(1975年獲獎)。

曼內·西格巴恩(1924年獲獎)和兒子凱·西格巴恩(1981年獲獎)。

約瑟夫·湯姆遜(1906年獲獎,左)和兒子喬治·湯姆遜(1937年獲獎)。

2018

三位物理學家共獲這一獎項:亞瑟·阿斯金(美國),傑哈·莫羅(法國),和唐娜·斯特裡克蘭(加拿大)。

三人的獲獎理由是:「用於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委員會將一半授予亞瑟·阿斯金,理由是「用於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另一半授予傑哈·莫羅和唐娜·斯特裡克蘭,理由則是「為其生成高強度,超短光脈衝的方法」。

獲獎時,96歲的亞瑟·阿斯金,刷新了諾獎得主高齡記錄。當有人打電話想採訪他時,他婉拒了,理由是:「我要忙著寫論文」。

而唐娜·斯特裡克蘭,是繼瑪麗·居裡和瑪麗亞·梅耶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神奇的是,另一位獲獎者傑哈·莫羅,居然是唐娜·斯特裡克蘭的學生。

2017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為 雷納·韋斯 (Rainer Weiss),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基普·索恩(Kip S Thorne),以表彰他們對LIGO探測裝置的決定性貢獻以及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

2015年9月14日,人類首次觀測到宇宙中的引力波現象。早在百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這次的引力波信號由兩個黑洞相互碰撞而產生,經過了13億光年才到達地球,被位於美國的LIGO探測器捕獲。

這個引力波信號到達地球時,已變得十分微弱,但對天體物理學而言,已算是一次帶來希望的突破了。

引力波成為人們觀測太空中各種劇烈現象和檢驗人類認知極限的一種全新方式。

可以說,正是他們才讓我們聽見了宇宙的聲音。

2016

2016年三位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而榮獲該獎項。

何為「拓撲」?事實上,拓撲是一個幾何學概念,描述的是幾何圖案或空間在連續改變形狀後還能保持不變的性質。

簡單來說,很多人吃點心時,右手拿著一隻咖啡杯,左手拿著一個麵包圈,這兩樣東西的形狀看上去完全不一樣,但它們的拓撲性質是一樣的,麵包圈可以通過一系列形變,變成咖啡杯。

物理學界公認,索利斯、霍爾丹和科斯特利茨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做的一系列研究,首次將拓撲學原理引入凝聚態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具有開創性意義。

2015

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亞瑟·麥克唐納共同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人因發現中微子振蕩,證明中微子有質量而獲得了這一獎項。

2014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日本科學家赤崎勇、日裔美國科學家中村修二及日本科學家天野浩。他們開發了藍色發光二極體(LED),使節電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為可能,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因此受到高度評價。

在1990年代早期,當三位科學家從半導體中製造出明亮藍色光束時,他們就為制光技術觸發了根本性轉變。紅色和綠色二級管早已存在,但是若沒有藍光,無法製造白色燈管。

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21世紀註定將是LED燈的天下。

世界上超過15億的人日常生活缺乏電網供電。LED燈極為有希望改進他們的生活質量,因為它耗能不多,可用相對便宜的當地太陽能驅動。

藍光二極體的問世僅僅過去了20年,但它已經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創造白光,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2013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因預測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

2012

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維因蘭德獲得,兩位物理學家因為在量子光學領域對光與物質間的密切關係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而獲得表彰。

2011

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薩爾·波爾馬特、美國/澳大利亞雙重國籍物理學家布萊恩·施密特及美國科學家亞當·裡斯,表彰他們「通過觀測遙遠超新星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

皇家科學院在頒獎聲明中說,這三位科學家對超新星的觀測證明,宇宙在加速膨脹、變冷,這一發現「震動了宇宙學的基礎」。

佩爾馬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於1988年開始研究超新星,施密特領導的研究小組於1994年也開始這一工作,裡斯在施密特的小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被普遍認為會最終替代矽,從而引發電子工業的再次革命。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垂青天文學 失去霍金的宇宙並不失色
    默克爾當天通過發言人在推特發文向根策爾表示祝賀:「這是對您從事黑洞研究所作出開創性貢獻莫大的認可,衷心祝賀賴因哈德·根策爾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樣也要祝賀安德裡亞·格茲和羅傑·彭羅斯」。 物理學領域女性科學家嶄露頭角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第四位獲獎的女性得主。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蓋茲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我非常熱衷於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這對世界至關重要。」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
  • 史上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誕生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三位物理學家,表彰三人關於黑洞的發現。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最大、最神秘的天體。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女性獲獎者最少的諾貝爾獎項。「獲得這個獎項我很激動,作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我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份責任。我希望能激勵更多年輕女性一起研究物理學,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領域。」Ghez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HeinoFalcke說:「我一直認為,他們對確定黑洞的存在做出了根本性的貢獻。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最」
    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據了解,1901年至2020年共頒發了11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年齡最小獲獎者只有25歲。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已有4位女性獲得了物理學獎,其中包括今年獲獎的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此外還有1903年的居裡夫人,1963年的瑪麗亞·格珀特·邁耶和2018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頒給女性 美法加科學家同獲殊榮
    此次諾獎得主之一加拿大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是一名女性,這意味著,時隔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再迎女將,她也是118年諾史上第三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此外,物理學獎在全球華人諾獎成績單裡佔據重要位置。
  • 《生活大爆炸》預言成真,真的出現了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安德裡亞·格茲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也是迄今為止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其實,美劇《生活大爆炸》裡就有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預言!劇情播出後不到兩年,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就真的出現了!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蓋茲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我非常熱衷於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這對世界至關重要。」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表彰他們黑洞方面的研究貢獻。2007年,他獲得了愛因斯坦勳章,第二年,獲得了邵逸夫獎。最後一位是Andrea Ghez,安德裡亞·蓋茲,1965年生於美國紐約,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四位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James Peebles因「在宇宙物理學上的理論發現」獨享一半獎金,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idier Queloz和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Michel Mayor則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為啥又是天體物理?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0月7日訊(孔辰)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今年的主題是宇宙黑洞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 6 點左右,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比預定的公布時間晚了差不多 20 分鐘,原因是組委會會在公布前給獲獎者打電話,今天電話一直沒打通……),和昨天的生理學或醫學獎一樣,今年的物理學獎也是 3 位科學家分享,他們分別是 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僅3位女性獲獎,12位華人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獲得者 在209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有3名是女性: 諾貝爾物理學獎女性獲獎者 1903 – Marie Curie (居裡夫人也曾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1963 – Maria Goeppert-Mayer
  • 剛剛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你看懂了嗎?
    學術成就:他發現第一顆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同時,米歇爾·麥耶是2010年 Viktor Ambartsumian 國際獎的共同獲獎者, 同時他在2015年還獲得了京都獎(Kyoto Prize)。
  • 剛剛,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研究你看懂了嗎?
    三位科學家的研究吉姆·皮布爾斯吉姆·皮布爾斯於1935年4月25日出生在加拿大曼尼託巴省的溫尼伯,是一位加拿大裔的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名譽教授。他在曼尼託巴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
  • 諾貝爾"C位"獎項物理學獎今日揭曉:誰將"續寫"物理學教科書?
    在207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僅有兩名女性,是六個諾貝爾獎項中女性獲獎人次第二少。其中一位女性獲獎者,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曾經說過,物理學只不過是解謎而已,但他們解答的是「大自然所創造的謎題」。
  • 3位天文學家獲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改變我們對銀河系的認識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天體物理學家:英國的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的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的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相關的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宇宙和銀河系的認識。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該獎項被授予3位科學家。 學界專家普遍認為,黑洞研究獲得諾獎一直是眾望所歸,羅傑·彭羅斯與霍金在黑洞理論上的工作,早就被認為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成果。 逝者已矣,在此,讓我們致敬霍金。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第5位女性獲該獎項
    阿諾德因首次進行了「酶的定向進化」佔獎項的一半,她也是諾貝爾化學獎史上第5位獲獎的女性。史密斯和溫特爵士將分享獎項的另一半,他們的貢獻是發現「噬菌體和抗體的肽形式」。史密斯開發了一種稱為「噬菌體展示」的方法,其中噬菌體可用於進化新蛋白質。溫特爵士則使用噬菌體來生產新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