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你知道嗎?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連地球自轉軸的方向也會變的

2020-12-03 天文在線

關於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由於軸為線,所以可以指向南北極。又因為目前軸線指向的北極附近有北極星坐鎮,因此我們只以北極區域作為標準定義軸線的指向。地球自轉軸的指向會因為軸向歲差而變化,但其變化是緩慢的。目前的指向大約距離北極星約0.75度,隨後將會變化。

地球自轉軸方向我們可以假設它指向與假想天球的邊緣交界之點,這點我們稱為天極。天極點分為北天極和南天極,不過在它們的精確位置處,並沒有太好的參考物,如明亮恆星。

通常我們需要指一個方向都需要一個參照物,這裡我們也需要一個,那就是明亮的恆星。地球自轉軸指向點最為接近的一顆明亮恆星,我們就稱這顆恆星為極星。極星這個名詞通常指的就是北極星(因為南天極附近無明亮恆星可以作為參考物),也就是目前最靠近北極的亮星——勾陳一。

於2010年9月在英國的東安格裡亞長期曝光拍攝的北極星和周圍恆星的照片,北極星是在左上角固定不動的光點。圖:Imperium Europeum

天極

南北天極是天空中兩個虛構的點,我們可以假設將地球的自轉軸線無限的延伸,總會與假想的天球面相交於一點。對於在地球地理上的北極點和南極點的觀測者來說,他們頭頂正上空永遠指向的是北天極和南天極。當地球繞其軸自轉時,兩個天極仍然固定在天空中,並且所有的其他點似乎都會圍繞它們自轉,每天都會完成一個迴路(嚴格地說,是每個恆星日)。

天極也是天體赤道坐標系的極點,這意味著它們的赤緯分別為+90度和-90度(分別對於北天極和南天極)。

天極不會永遠固定在恆星的背景下。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就產生了一個被稱為軸向進動的現象(歲差),兩極點在天球上的運動會畫出一個圓圈,周期大約為25700年。地球的自轉軸也會受到其他複雜運動的影響,這些運動導致天極在不同長度周期中會有略微移動的現象;可以參見章動、極移和轉軸傾角相關知識點。最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恆星的自身運動(自行),恆星本身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地球以外的天體也有類似的天極定義。所以類似的概念也適用於其他行星:行星的天極是天空中行星自轉軸的投影與天球相交的點。這些點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不同行星的軸取向不同(由於視差效應,恆星的表觀位置也略有變化)。

由於歲差的影響,天球北極在群星間移動的路徑,圖中並標示出年份。圖:Tauolunga

極星

極星一般指的是恆星,優選目標為明亮的恆星,與天體的自轉軸線指向緊密對準或靠得很近。

關於行星地球,極星是指北極星(Alpha Ursae Minoris),是一顆亮度約為2(等)的恆星,目前該恆星大致與地球的北軸對齊,在天文航海(Celestial navigation)中是一顆最佳選擇的恆星。

截至2012年10月,北極星的赤緯為+89°19′8″(J2000時期為+89°15′51.2″)。因此,它總是在天空中以比1度高的精度出現在北方,並且它相對於真實地平線的角度(在折射和其他因素校正之後)等於觀測者的緯度會大於1度。在2100年,北極星將會是最接近天極的恆星,不過之後它將會慢慢得遠離天極(天極是地球的自轉軸(地軸),向天球延伸後,在無窮遠處與天球交會的兩個假想點)。

由於歲差(以及恆星的自行),北極星的「寶座」在遙遠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會從一個恆星傳遞到另一個恆星。在公元前3000年,「北極星的『寶座』」由天龍座中微弱的右樞星來「坐鎮」。其目視星等為3.645(4等恆星),因此它的亮度只有北極星的五分之一,如果是今天,那麼它在被輕度汙染的城市天空中是看不見的。

在公元前1千年,北極二(「Kochab」)是最接近天極的明亮恆星,但是它的距離還不夠近,因此不能作為天極點的標誌,公元前320年的希臘航海家皮西亞斯(Pytheas)把天極描述為沒有恆星。在羅馬帝國時代,北極星和北極二(帝星)與天極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

一個法國的"航海球":一種在海上航行所使用的天球儀。圖:User Chevassu

歲差大約需要25770年才能完成一個循環(周期)。北極星的平均位置(考慮到進動和自行)將在2102年2月達到+89°32′23的赤緯最大點,這相當於天極的北極移動了1657角秒(或0.4603度)。在2100年3月24日,其最大赤緯(考慮到章動和光行差)將達到+89°32』50.62」,即距天體北極約為1629角秒(或0.4526度)。

接下來的進動(歲差)將北天極指向北天球中仙王座的恆星。到公元3000年,極點將漂移到等距於北極星和少衛增八(「Errai」)之間的空間,大約在公元4200年左右,少衛增八將達到與北天極最接近的位置。天鉤八和上衛增一_(紫微左垣)將在大約公元5200年左右「站在」北天極的兩側。然後在公元7500年左右與更明亮的恆星天鉤五(「Alderamin」)達到更靠近的位置。

然後,進動(歲差)將把北天極的位置指向北天球天鵝座的恆星。公元10000年,天鵝座第一亮星(1等恆星)-天津四將在北極的7度範圍以內,天鵝座的3等恆星-天津二將在公元11500年左右成為一顆極星。歲差將會把北天極的位置指向離天琴座更近的地方,在那裡,北天半球第二亮的恆星(0等恆星)-織女星,將在公元13700年左右成為一顆極星。

歲差的作用最終將北天極指向武仙座中恆星的附近,公元18400年左右它將指向的是恆星七公二。然後天極將返回到天龍座(右樞,上面提到)中的恆星,然後再返回到目前的小熊座。大約在公元27800年,當「目前的北極星」再次成為北極星時,由於它的自轉,北極星將比現在離北天極更遠,而在公元前23600年,北極星的位置是更靠近北極的。

在地球26000年的軸向進動周期的過程中,北天球區域有一系列明亮而肉眼可見的恆星(肉眼能看最暗星等約為+6;滿月約為-12.9),它們將暫時擁有極星這一稱號。雖然其他恆星可能在26000年周期中與北天極靠得很近,但它們並不一定滿足作為對基於地球的觀察者來說北極的有用指示器所需的肉眼極限,這一結果導致了周期中沒有明確定義極星的時間段。在這個周期中,當明亮的恆星僅給出「北」的近似引導時,也會有一些周期,因為它們可能大於直角對準北角的5度角直徑。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方向 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導語:想必很多人都特別的想要知道地球自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吧?相信這個話題是大家都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了,那既然大家都那麼的想要知道原因,下面就一起和小編去看看到底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吧,希望大家喜歡。
  • 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時間會不會比現在慢十倍?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十倍,那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一樣地變慢十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讓大家失望了!2019年還有6天就結束,每當臨近年關的時候,在我們朋友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信息,往往都是感嘆時間易逝和容顏易老。然而,真的是時間本身過得太快,或是歲月催人老嗎?
  • 地球在自轉,飛機朝不同方向飛,消耗的燃油和速度會一樣嗎?
    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動,但看看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就知道地球在自轉了;地球自轉軸有個傾角,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位置就會隨著公轉而變化,就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由此我們才能夠感覺到地球在公轉。連地球上的大氣、風雷雨電都在地球這個近似慣性系裡,跟著地球一起運行,飛機飛離地面還是在這個慣性系裡,只有通過外力取得加速度,才能夠改變地球慣性系裡的運行狀態,改變這種狀態的的速度以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而不是與地球自轉有關。因此不管是你順著地球自轉公轉方向飛,還是反著方向飛,不會出現哪個方向更快的效應,但會出現晝夜時間的變化。
  • 地球的自轉速度會變慢或停止嗎?你可以從這個原理中找到答案
    內容:1.空間物體的自轉2.為什麼地球的自轉速度不會變慢?空間物體的自轉今天,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其方向與它們產生的漩渦雲相同。空間中由「殘餘」物質組成的行星,我們稱為小行星,它們也圍繞著自己的軸自轉,並在太空中運動,小行星的旋轉周期為5-18小時。在40億多年前,地球日的持續時間約為6個小時;在數百萬年內,它可能是1,128小時(難說)。
  • 時間也有速度嗎?時間流逝速度會變嗎?
    前面我寫過幾篇文章專門介紹時間,其實我們認為熟悉的事物未必真的熟悉,比如我問你「什麼是時間?」你仔細思考後會覺得難以回答,因為關於時間的定義本身就涉及非常深奧的哲學和科學。但是有一點很肯定:時間也是有速度的,時間的流逝速度也是會變化的。
  • 地球在自轉,直升機在空中懸停12小時後,會到地球的另一邊嗎?
    地球在自轉,它繞自轉軸旋轉一圈的時間為24小時。由於地表是固態的,地球的整體自轉角速度保持一致,所以越靠近赤道的地方,自轉線速度越快。赤道上的轉動速度可達465米/秒,每天轉動大約4萬公裡,這就是所謂的「坐地日行八萬裡」。
  • 地球自轉速度在變慢,如果地球突然停止,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正在放慢腳步嗎?或者說時間的流逝變慢了,這確實是事實。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的時間要比過去更長,平均下來每天增加了1.7毫秒。往回推算,在6500百萬年到2.4億年前恐龍在地球出沒時一天的時間是23小時,而這些變化都跟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有關,那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又是因為什麼呢?地球變慢的自轉速度又是為何?
  • 地球自轉軸偏移為啥會偏移?與人類產生氣候變化有關
    導致地球自轉出現「搖擺」的三個原因:格陵蘭島冰層損失(藍色底線);隨著冰川融化出現的陸地反彈(橙黃色底線);以及地幔層對流(紅色虛線)。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
  • 為什麼地球要自轉?
    你覺得你在運動嗎?大地在旋轉嗎?你的身體會告訴你,你是靜止的,而大地也沒有轉動。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你,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無論你是在中國、日本、美國還是南極,地球都在自轉。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很快。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其實,不僅地球在自轉,月球、太陽,以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自轉。我們拿太陽系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體幾乎都會自轉。
  • 飛機迎著地球自轉方向航行,是飛機更快還是地球自轉更快?
    因為我們的飛機也受地球自轉的影響,這就如同我們在飛機上,從機頭走到機尾所用的時間和飛機行駛的方向以及速度大小無關。依然覺得困惑嗎?別擔心,腦子不夠用的人多的是,你不是唯一的一個。雖然地球自身以每小時1180公裡的速度自西向東旋轉,但地面及其上的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更快——大約為1670公裡/小時(1037英裡/小時)。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球真的是永動機嗎
    例如一個芭蕾舞演員,當他在旋轉的時候突然把手臂收起來(質心與定點的距離變小),他的旋轉速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加快,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角動量不變。這一定律在地球自轉速度的產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始星雲原本就帶有角動量,在形成太陽系之後,它的角動量仍然不會損失,但已經進行了重新分布,各個星體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都從原始星雲中得到了各自的角動量。由於角動量守恆,行星在收縮的過程中轉速也將越來越快。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有一天會停下來嗎?
    這首先要從地球誕生說起。我們的地球是由圍繞新生太陽旋轉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由於宇宙大爆炸賦予了這些塵埃高速旋轉的速度,在這個旋轉的磁碟中,一些的灰塵和巖石會粘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空巖石繼續與新生行星碰撞,施加了使它旋轉的力量。
  • 地球自轉變慢了,未來還是24個小時嗎?白天不愁沒時間用了
    審核-小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有了人類的時間、四季與黑夜白天的概念,可以說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地球的自轉並不是恆定的時間,一直以來呢,地球的自轉都在不斷的變慢,但是自從1999年以後,地球自轉就可以說加速,就再也沒有減慢過。
  • 為什麼行星的自轉方向不一樣?
    現在我們都應該了解我們的太陽系的基礎知識,除了沿著軌道繞太陽公轉,還有八顆行星圍繞一個軸以特定角度自轉。但你知道嗎,在太陽系中,有一些偏遠的行星,他們與包括地球在內的大多數其他行星的旋轉方向是不同的。哪些行星以不同的方向旋轉?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在逐漸減慢,你知道地球沒有自轉會是什麼樣?
    當然宇宙同時也受到時間的影響,這種影響一直延伸到各個星系和星球。我們的太陽系也不例外,在幾十億年以後很可能我們的太陽系變得讓你幾乎不認識,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隨著時間的變遷,開始變的不一樣了。太陽幾十億年以後會走向自我毀滅,同時毀滅的力量會一直打到整個太陽系。不過我們的地球很可能,那個時候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了,甚至可以說人類早就已經離開了地球。
  • 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白晝或繼續變短
    我們就需要調整原子鐘才能更正這個狀態,這樣時間也才會更加的準確,同時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繼續加快,科學家稱可能在某些時候需要負閏秒,同時,白晝變短的趨勢也將延續到2021年,也就是說2021年白晝或繼續變短。
  • 假設地球自轉速度變快,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如果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時間肯定會變,但不是變快,而是變慢,相對於我們現在的時間變慢,變慢的幅度可以由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方程精確推算。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認為,物體運動時,會發產生時間膨脹效應,這種效應和物體運動速度與光速之比相關。
  • 假如你是一束光,你會體驗到時間的流逝嗎?
    換句話說,如果太陽瞬間消失,我們無法從它輻射出的光或它的引力立刻得知,只有在八分鐘後我們才會知道。但是,從光子的角度來看呢?我們知道,當你以接近光速運動的時候,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開始發揮作用了。但是,光子並不是以接近光速傳播,而是正好以光速傳播。所以,當太陽輻射出光子到達地球的時候,光子認為自己經歷了多長的時間呢?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是八分鐘,那麼我們就得好好聊聊這個問題了。
  • 地球轉速變快會有什麼影響?時間變短是小事,可怕是引發這種災難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圍繞著太陽系運行,其中的時間就稱為公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年時間。而地球自己也會隨著自轉軸而進行轉動,其中就是我們一天的時間。其中公轉對於一個星球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影響星球最大的是一顆星球的自轉。這個自轉的速度快了,就會導致一天時間變短,而自轉速度慢了,就會導致一天時間變長。
  • 地球自轉變快了,你也沒必要杞人憂地
    地球的自轉快慢並非是恆定不變的,通過對珊瑚蟲化石的研究發現,數億年前地球上一年有400多天,現在一年只剩下大約365天。地球自轉的變慢從長期看是必然的,潮汐的摩擦會使地球的轉動動能不斷減小。即使把時間縮短到幾十年裡,最近五十年地球的自轉也是朝變慢的方向發展。自1972年設置閏秒以來,增加了近30個閏秒,這都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