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青要山自然保護區:遊客抓到「大蝌蚪」 不料竟是娃娃魚

2021-01-09 洛陽網

就是這個小傢伙險些被遊客帶走

  18日,新安縣青要山自然保護區裡的一個小傢伙,經歷了驚魂一刻。因為憨態可掬,它險些被遊客抓走,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它終於從礦泉水瓶中爬出,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遊客抓到「大蝌蚪」,不料竟是娃娃魚

  18日中午,在青要山自然保護區鎖龍門景點附近,正在拍照的來自鄭州的一家三口意外發現,河流淺水處有一個黑油油的小傢伙正在爬動。這個小傢伙長10餘釐米,背後看起來像魚,卻又長出了小腳丫子,爬動起來憨態可掬。

  小傢伙被撈了出來,裝進一個礦泉水瓶裡,經過的遊客紛紛上前看稀罕。大蝌蚪?小青蛙?泥鰍?大家誰也不知道它是啥。

  這一幕被保護區的一名工作人員看到,他湊上前去看,無奈也不知道。一名當地的老先生看後告訴大家:「這是娃娃魚。」

  經保護區專家確認後,小傢伙被放生

  聽老先生這麼一說,工作人員著急了。

  「我當時心想,娃娃魚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怎麼能讓遊客帶走呢?」該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立即上前與手持礦泉水瓶的遊客交涉,令他意外又欣喜的是,這一家三口爽快地將小傢伙交給了他。

  經保護區的專家辨認,確認這是一條娃娃魚幼仔。保護區辦公室的陳主任介紹,娃娃魚學名叫大鯢,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瀕危保護物種。自1988年青要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娃娃魚自然保護區起至今,發現的娃娃魚的數量不超過10條。

  為了讓娃娃魚更好地生存,工作人員於當日15時許將娃娃魚帶到保護區水質較好的水域放生。

  律師:不知情帶走國家保護動物,也要面臨處罰

  遊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國家保護動物帶走,是否涉嫌違法?對此,晚報律師幫幫團成員、河南大進律師事務所李浩律師認為,無論主觀上是否惡意為之,這種行為都是不可取的,主管部門可根據情節嚴重情況,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李浩律師說,《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非法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其產品)以及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記者 劉曉宇 通訊員 王婉 文/圖)

相關焦點

  • 廣東東莞市:「小娃娃魚」群落定居銀瓶山深潭
    隨後,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張亮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個「小娃娃魚」群落。「小娃娃魚」是我國瀕危動物,而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居然發現一個群落,真令人喜出望外。  24日中午,記者跟隨張亮一行,來到銀瓶山自然保護區,見到了這個「小娃娃魚」群落。  「小娃娃魚」群落位於銀瓶山腳下的一條山溝後面的深潭裡。這條山溝比較隱蔽,遊客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現。
  • 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
    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時間:2016-03-02 20:1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庫傳嬰兒啼哭聲 水怪叫聲驚悚恐怖嚇人竟是娃娃魚 近日,浙江寧海縣一個水庫傳嬰兒啼哭聲,一陣一陣地聽起來十分嚇人。
  • 瀕危物種「小娃娃魚」群落定居東莞銀瓶山,別去打擾它們呦~
    「小娃娃魚」對水質要求也特別高,稍有化學汙染便不能生存。  「小娃娃魚」是我國瀕危動物,而在銀瓶山自然保護區居然發現一個群落,真令人喜出望外。  它們位於銀瓶山腳下的一條山溝後面的深潭裡。這條山溝比較隱蔽,遊客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現。山溝的入口處是一堆亂石,幾十棵樹歪歪斜斜地長在亂石的縫隙裡,擋住了去路。從外表看,這裡凌亂、陰暗,遊客會望而止步。
  • 村民捕到「四腳怪」 經鑑定為5斤重野生娃娃魚
    上網一查,竟是娃娃魚。消息一傳出,村民們也紛紛跑到羅文賢家中,一睹這位「特殊客人」。  昨天海都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這傢伙還真不小,重約5斤,身長有75釐米。經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鑑定,它就是野生娃娃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還是頭一回見。在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娃娃魚被放生回原來的小溪中。
  • 內臟掉體外 重傷娃娃魚被人叫"鯢堅強"
    前日下午,市民王師傅在沙河邊撿到一隻奄奄一息的「娃娃魚」,它深受重傷,內臟露在體外,隨時有生命危險。為了挽救這個可憐的小生命,王師傅一家和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發動了一場愛心大行動。昨(29)日,「娃娃魚」順利通過手術。不過,對於這隻原本生活在高海拔地帶的傢伙為什麼會出現在沙河,所有人都疑惑,有人猜測它是從都江堰虹口遊到了成都,並給它取名「鯢堅強」。
  • 市民疑抓到迷你娃娃魚 警方:是蠑螈,有毒,快放開!
    有市民在宜賓城區附近的小溪溝中,捕捉到一隻棕褐色相間的四腳小動物,因懷疑是「娃娃魚」,市民報警求助。經翠屏區森林警方和漁政執法人員辨認,該四腳動物為外來有毒水生生物蠑螈,而不是「娃娃魚」,市民不要輕易捕捉。據翠屏區畜牧水產局漁政管理站站長劉小歡介紹,上午11時30分左右,接到翠屏區森林公安分局江北派出所電話,稱有市民抓到一條小「娃娃魚」。
  • 娃娃魚的人工飼養 娃娃魚如何飼養娃娃魚繁殖飼養管理方法
    【娃娃魚的人工飼養】娃娃魚即大鯢,是一種兩棲類動物,主要生活在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下遊的支流中,最大個體長達1.8米,體重60多千克。它肉味鮮美,肉質潔白細嫩,營養豐富,是宴上的珍饌佳餚,並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是我國出口的重要水產品,許多地方已開始人工飼養。(1)建池。
  • 安徽天柱山小販兜售「娃娃魚」 景區人員:高仿
    ­  9月26日下午,在天柱山茶莊遊客中心,一位經營戶招攬澎湃新聞記者到其所開辦農家樂用餐並住宿。為說服澎湃新聞記者前往,她向記者承諾可多開發票,「正規發票,要多少給你開多少。」­  27日中午,澎湃新聞記者在天柱山佛光寺附近,再次遇到這位農家樂經營戶。為驗證發票一事的真偽,澎湃新聞記者前往其農家樂用餐。
  • 永嘉居民釣到「娃娃魚」?農業局:這是有毒的火蜥蜴
    2017-11-27 07:11 | 看溫州app近日,永嘉橋頭一居民在微信朋友圈發圖,稱自己在橋頭鎮溪心村小溪釣魚時,釣到一條怪魚,懷疑是娃娃魚,他知道娃娃魚是國家保護動物,不知道是就地放生,還是送給漁政部門。
  • 洛陽為何一直得到帝王的青睞,其中暗藏了洛陽的帝王風水
    黃河水,浩浩蕩蕩向東而去,歷史在這座大河的南面凝結成一座聞名於世的大都會——洛陽。在激越的黃河水聲中,這座城池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平庸到繁華的歷程,經隋、唐兩世而繁華,盛唐時則成為萬國來朝的著名都城。
  • 讓寶貝娃娃魚「回家」
    27日下午,遼寧瀋陽教師夫婦王崗、田巍將自己餵養了兩年多的一條4公斤重的娃娃魚,成功帶到我省鹹豐縣忠建河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nbsp&nbsp&nbsp&nbsp王崗介紹,大鯢俗稱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秦嶺黑河娃娃魚遭偷捕 兩釐米魚苗賣950元(圖)
    然而,繁衍了數億年的娃娃魚,躲過了億萬年天災,又面臨著人類的傷害。  「現在幾乎沒有了,叫聲很難聽見了。」老人們說,「都快被抓完了,有的投毒捕魚,有的晚上偷偷張網摸魚……」  對於偷捕,居住在黑河上遊的村民都心知肚明。
  • 清宮甜文:為救四爺落得雙腿殘疾,不料成為秀女竟是四爺所為!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清宮甜文:為救四爺落得雙腿殘疾,不料成為秀女竟是四爺所為!第一本:《又見清穿》作者:糖拌飯(清宮甜文:為救四爺落得雙腿殘疾,不料成為秀女竟是四爺所為!)精彩內容:鄔思道一早就過來,坐了一會兒,就跟著青蓮一起帶著小鳳兒出去玩了,說是去幫小鳳兒買幾本幼學的書,其實這樣的書,文茜家裡不少,她十分懷疑,鄔思道另有所謀,假借買書,實則是想約青蓮出去,好培養感情。
  • 闢謠:水族市場的娃娃魚是假的,真正的娃娃魚個頭是它的10倍
    咱們《養魚說》也是比較感興趣,然後去了解了一下,看到一些其他人分享的視頻一看,這不是咱們之前市場上經常說的娃娃魚嗎?說到娃娃魚那家應該都不陌生,好幾年之前這種娃娃魚在水族市場上也是很火,但是其實這種魚並不是真正的娃娃魚,所以這篇文章咱們就給大家闢謠。告訴大家,這種小火龍到底是什麼生物。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春天抓蝌蚪,秋天捉螞蚱,又到一年蝌蚪扎堆出現的時節,後臺有不少讀者來問,杭州哪裡能抓蝌蚪,他們想讓孩子觀察一下蝌蚪變青蛙的過程。難道學校現在有這樣的要求了?馮老師說,在教學大綱中,並沒有這項「作業」,春天到了,家長、孩子可能會有興趣春遊時抓蝌蚪拿回家來養,但幼兒園是不會作規定的。濮家小學的一位老師告訴錢報記者,小學三年級有一課,有一張圖,是呈現青蛙的變態過程,但是科學書上沒有要求做實驗,也沒有要求抓蝌蚪來觀察,他們有個別老師在科學室裡布置了一個魚缸,自己抓幾條小蝌蚪來,讓學生觀察。
  • 【趣事雜談】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那麼,娃娃魚還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一種說法是「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然而,這一說法被學界人士否定。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建告訴記者,「叫聲似嬰兒哭聲」傳聞是以訛傳訛,因為娃娃魚沒有聲帶,沒有發聲器官。
  • 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原標題: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
  • 洛陽吉利現身「大塊頭」珍珠鱉 老家在美國
    這麼大的肉色甲魚,真稀奇「我在西霞院水庫抓到了一隻大甲魚!」21日下午,張正燕打電話給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洛陽管理處說。 22日,洛陽晚報記者隨同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洛陽管理處的動物專家秦向民一起來到張正燕家,見到了這隻大甲魚。甲魚通體肉色,背上有一些褐色斑點。
  • 遊客到泉州洛陽橋遊玩 不顧安全警示下灘涂撿毛蟹
    閩南網10月2日訊 昨日上午9時許,微博網友「左小魚kk」@海峽都市報閩南版稱,洛陽江前天大潮,現在海水退去,許多毛蟹出動,一些遊客也是挺拼的,拿著桶,帶著孩子,下到退潮後的灘涂撿毛蟹,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