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居民釣到「娃娃魚」?農業局:這是有毒的火蜥蜴

2021-01-08 浙江日報

2017-11-27 07:11 | 看溫州app

近日,永嘉橋頭一居民在微信朋友圈發圖,稱自己在橋頭鎮溪心村小溪釣魚時,釣到一條怪魚,懷疑是娃娃魚,他知道娃娃魚是國家保護動物,不知道是就地放生,還是送給漁政部門。從照片上看,這隻怪魚,身體呈橢圓形,尾巴扁長,腹下長有四肢,背和體側呈黑赫色,腹部有橘紅色大斑點。

這名居民說,自己平時在小溪都沒見過這怪魚,是不是橋頭水質好了,環境好了,連娃娃魚都出現了?

為此,記者將該怪魚照片發給永嘉縣農業局相關人員進行了確認。

對方表示,這名居民釣到的怪魚並非娃娃魚,而是東方蠑螈。

據介紹,蠑螈,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東方蠑螈俗稱水八狗、四足魚、潛水狗等,分布於我國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蠑螈又稱「火蜥蜴」

東方蠑螈體長約7~9釐米。背和體側均呈黑色,有蠟光,腹面為朱紅色,有不規則的黑斑,肛前部橘紅色,皮膚較光滑,有小表粒,尾側扁。

東方蠑螈生活在山區小溪或稻田中,永嘉縣一些河道中常能見到蠑螈的身影。蠑螈以各類昆蟲、小魚或蝌蚪類為食,有毒,毒性屬於河豚毒素,靠腹部毒腺分泌毒液。

(原標題《永嘉一居民在橋頭釣到「娃娃魚」? 農業部門說是東方蠑螈》,見習編輯 張亦盈)

相關焦點

  • 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村民捕獲至今最大的野生娃娃魚
    永嘉網        瀏覽量: 495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9月19日,網友「陽光竹林」向本報報料稱,他父親意外捕到一條很奇怪的魚
  • 這是娃娃魚嗎?山澗釣魚,水底全是「四腳獸」,一小時釣了十幾條
    11 12:51:05 來源: 流行的感覺 舉報   對於喜歡野釣的朋友來說,出去釣魚,釣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魚
  • 宜賓市民捉到小娃娃魚,警察告誡:這是蠑螈,有毒
    宜賓市民抓到類似娃娃魚物種有市民在宜賓城區附近的小溪溝中,捕捉到一隻棕褐色相間的四腳小動物,因懷疑是「娃娃魚」,市民報警求助。蠑螈裝入塑料瓶中執法人員趕到派出所,發現被市民裝在透明塑料瓶中的生物不像「娃娃魚」。經翠屏區森林警方和漁政執法人員辨認,該四腳動物為外來有毒水生生物蠑螈,而不是「娃娃魚」,市民不要輕易捕捉。
  • 娃娃魚?江蘇男子大河垂釣,釣起「金色四腳魚」,網友:小恐龍
    不過江河水域深邃,在江河邊垂釣,仍然會常常有令人瞠目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釣魚人……江蘇釣魚人,河邊釣鯽魚,卻釣起一條「金色娃娃魚」這位釣魚人劉師傅回憶說,他當時是用蚯蚓做魚餌,在這條水草茂盛的大河裡釣魚,主要目標是鯽魚、黃丫頭這些常見的野生魚。
  • 市民疑抓到迷你娃娃魚 警方:是蠑螈,有毒,快放開!
    有市民在宜賓城區附近的小溪溝中,捕捉到一隻棕褐色相間的四腳小動物,因懷疑是「娃娃魚」,市民報警求助。經翠屏區森林警方和漁政執法人員辨認,該四腳動物為外來有毒水生生物蠑螈,而不是「娃娃魚」,市民不要輕易捕捉。據翠屏區畜牧水產局漁政管理站站長劉小歡介紹,上午11時30分左右,接到翠屏區森林公安分局江北派出所電話,稱有市民抓到一條小「娃娃魚」。
  • 綿竹村民採藥途中遇娃娃魚「求救」
    村民救助娃娃魚放歸大自然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27日訊(劉菲 記者 周鴻)「哇哇——」7月26日中午12時,遵道鎮棚花村村民到藥田採藥途中突然聽聞從附近溝渠間傳來陣陣類似於嬰兒的哭泣聲。尋聲找去,原來是一隻受傷的娃娃魚。
  • 「火蜥蜴」的真面目
    搜索微信號:bowuzazhi或博物在許多奇幻作品裡,都有一種神奇的生物「火蜥蜴」(Salamander,又譯「沙羅曼蛇」)。它們相貌醜陋卻色彩鮮豔,不懼烈火,甚至還能噴出火焰。與許多靈異生物不同,火蜥蜴有很明確的真實原型。歐洲古代傳說中的「火蜥蜴」不怕火,甚至只生活在火焰中。
  • 市民釣起野生娃娃魚放生 專家提醒此魚兇猛
    昨天上午,施先生在東西湖將軍路黃塘湖邊釣起了一條怪魚。他仔細查看發現,這是一條重約3斤的娃娃魚。據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條野生娃娃魚,重約3斤,在黃塘湖中發現野生娃娃魚比較罕見。隨後,民警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將這條娃娃魚帶至長江邊放生。據了解,野生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其叫聲像嬰兒哭聲,因此而得名。
  • 不要再把這些水族寵物,當成什麼恐龍或者娃娃魚了,不是一個物種
    更有甚者,很多不明就裡的朋友們,還就把它們當成了娃娃魚來飼養,並且飼養很多年對它們也一無所知,這不是在開玩笑,這樣的事例在現實中數不勝數。六角恐龍最大的體長可以超過40釐米,一般成體長度在二三十釐米之間,壽命在10到15年,據傳最長壽的可以活到25年。
  • 【趣事雜談】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那麼,娃娃魚還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嗎?   大鯢為何被稱為娃娃魚?一種說法是「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然而,這一說法被學界人士否定。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建告訴記者,「叫聲似嬰兒哭聲」傳聞是以訛傳訛,因為娃娃魚沒有聲帶,沒有發聲器官。
  • 長沙市民在湘江釣上野生娃娃魚後交給林業局:我不想讓它死
    2 月 19 日下午 4 點,湖南長沙市民孫先生在湘江釣上一條娃娃魚。 2 月 20 日上午,記者採訪孫先生,他說"剛釣上來還以為是條鯰魚,後面一看不對阿,好大一條!有四個腳,經過了解後知道,這是野生動物,我趕緊問 114 林業局聯繫方式,交給市林業局管理。
  • 永春有人發現迷你娃娃魚?原來是有毒的東方蠑螈
    要BIG哥說  看這外形,分明就兒童版的娃娃魚啊  但林先生說  當地人稱它為「四腳魚」學名應該是中華小鯢魚這生物是林先生在岐山村大白巖寺周邊山澗看到的   但海都記者發現  這種生物的腹部還是紅色  就上網查了一下有人說這是「東方蠑螈」這到底是啥啊?
  • 鄱陽湖流域現罕見巨型娃娃魚,網友:洪水太大它也藏不住了
    江西上饒男子,鄱陽湖流域釣起罕見「三十斤娃娃魚」因為近日鄱陽遭遇特大洪澇,當地的饒河(從縣城穿流而過,連通鄱陽湖)裡衝來不少大魚,因此不時有人從饒河裡釣起大魚。然而,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化名),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在饒河裡釣魚時,竟能釣起一條「四腳大鯰魚」......
  • 東方蠑螈有毒嗎,養殖用什麼飼料?
    東方蠑螈有毒嗎?東方蠑螈有毒。早在20世紀30年代,一位實驗胚胎學家發現,蠑螈的卵和胚胎裡存在有一種很強的毒素,若把蠑螈的胚胎組織移植到火蜥蜴裡,後者將出現麻痺,不過幾天後就會完全恢復。1963年,史丹福大學一教授首次從蠑螈中分離出這種毒素,並將其命名為塔利卡毒素,後來證明它與河豚毒素是同一物質。
  • 廣東佛山現身 珍稀動物版納魚螈 與娃娃魚一般古老
    特別是雲勇生態林養護中心,發現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這是一種已在地球上存活上億年的物種,與娃娃魚的年代相當。  「這次調查出的物種,超出之前預期,以前以為最高級的可能就是穿山甲,現在還發現了黑冠鵲隼,雖然數量並不多」,市農業局林業科副主任科員潘志堅稱,「這說明,佛山近年來對生態的保護、改善、修復是有一定成效的;此外,佛山近年來通過放生,對於物種的繁衍也取得一定成效」。
  • 小夥釣上一條10斤大魚,準備讓朋友一起嘗鮮,專家:這魚有毒
    不過如果能釣到大魚,相信所有釣魚人還是會想要釣到的。但是釣到大魚也不一定是好事哦!山東淄博一位小夥釣到了一條近一米長的大魚,重量有10斤左右,釣到這麼大的魚小夥心裡很開心,他把魚帶回家後,準備邀請朋友們過來嘗嘗鮮。不過小夥沒見過這種魚,於是好奇地查了一下資料,結果發現這是一條鱷雀鱔,據說是有毒的。為了確定,小夥找專家鑑定了一下。
  • 英國評出百種瀕危兩棲動物 中國娃娃魚居首(圖)
    1月21日,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公布一份最瀕危兩棲動物名錄,俗稱娃娃魚的中國珍稀動物大鯢榜上有名。這份名錄上共有10種兩棲動物,除了大鯢,還有生活在非洲島國塞席爾的一種只有圖釘大小的蛙及生活在南非、墨西哥、智利等地的蛙、蠑螈、蟾蜍和蚓螈等8種兩棲動物。這張未標註日期的照片顯示一名男子懷抱一條娃娃魚。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下面的這幾種魚是放生的入侵物種,如果你有釣到請拿回家煎炸蒸煮,或者就地掩埋!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入侵的魚類已經對本土魚類產生極大威脅!至於網上釣友說它有一些不可言說的功效那是扯淡的,這不科學不說,蓑笠哥吃了那麼多清道夫沒有啥特別的感覺。
  • 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娃娃魚
    大鯢是很珍貴的兩棲動物,因為它們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所以人們也叫它們"娃娃魚",外形長得有點像蜥蜴,頭部扁扁的、嘴巴很大,無眼瞼,身體的顏色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多為灰褐色,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身上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並附帶粘液,身長可達1米,體重在百斤左右
  • 永嘉法院發布危害食品安全...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正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江某平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